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02月01日

躁动、烦恼、悲伤皆为生活的阴暗面。

难道无法摆脱烦恼和悲伤吗?难道不能打破罪恶的枷锁吗?难道不朽的快乐和恒久的幸福同为愚人的白日梦?不,方法是有的,我将愉快地告诉你怎样永久地消除罪恶;怎样处理不利的条件或环境,使它们不再找上门来;怎样践行才能享有坚不可摧的平静,实现无穷无尽的喜悦。若想实现这光荣的梦想,首先应对罪恶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仅仅是戒除或忽略罪恶的思行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它。

有些人无法摆脱罪恶的思行,
是因为他们不愿,或并未准备好在罪恶中吸取教训。

02月02日

你要跳出自我的局限,
开始反省并理解自己。

当你正确认识罪恶的本质后,你会发现它并不具有无限强大的力量,也不是宇宙的本质面貌,它不过是人类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因此,对诚心向学的人来说,罪恶是很好的老师。罪恶不是你身外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你心灵的一段体验;耐心的反省和净化心灵的过程,会引领你逐渐发现罪恶的渊源和本质,罪恶也就因此被征服。罪恶的源头是无知;但若我们在罪恶带来的教训中虚心学习,它会把我们引向更高的智慧,接着罪恶便会消逝无踪。

美丽的心灵会吸引一切美丽的事物,
而丑陋的心灵只能招来丑陋的东西。

02月03日

你的人格品行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

你确信正确无误的知识,全都源自你的生活经验;你将获得的新知识,也必然是通过新的经历所习得的,进而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你的思想、欲望和理想构筑了你的世界,而对你自己来说,一切的美好、快乐和幸福,抑或丑陋、悲伤和痛苦,都是你内在的感受。你内心所拥有的愿望,或早或晚,都一定会影响并重塑你的外在生活。

每一颗心灵都承载着各种经验和思想,
你的身体不过是一种媒介,
将你内心的真实渴望反映在生活中。

02月04日

寻求至高良善的人,
他的一思一行,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沉溺私欲之人,是自毁之人,周遭一切也被其当作敌人。放弃私欲之人,是自救之人,周遭总有良朋环绕,保护其免受伤害。在纯洁心灵的荣光面前,黑暗无处遁形,阴云消散无踪。征服自我,便征服了世界。来吧,走出贫瘠,走出苦痛,走出烦恼、悲叹、抱怨,走出痛心疾首和寂寞无边,走出自我的牢笼。脱下狭隘自私的破棉袍,穿上平等博爱的新衣裳。你便能因此获得内在的喜乐,这份喜悦也会反映在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常怀博爱之心,
荣光与良善就指日可待了。

02月05日

思想是一切成就的摇篮。

当思想与无上法则和谐相处时,思想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并长久地发挥作用;但当它反其道而行时,它便很容易就被击败,最后只能自我毁灭。

让你的思想对全能无上的良善怀抱至坚至纯的信念,这便是与良善合作,它会帮你解决自身的所有问题,并摧毁一切恶念。保持坚定的信念,然后去感受生活。我可以告诉你拯救的真实含义:要想将自己从黑暗和罪恶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就要以良善的荣光点亮生活。

恰恰在一些看似温和平静的思想里,
孕育着强大的力量,它们能让一切事物现出原形。

02月06日

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将使人无往不利。

冷静的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可以击败一切困难;高效运用你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所有合理的目标都可以加速实现。你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在人格,征服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灵敌人之后,才能开始对思想里蕴含的奇妙力量有一个粗略的认识,才能了解它对你的世俗和物质生活的影响,甚至可能认识到它那神奇的潜力——只要思想的力量得到正确的使用,便可以给你的境况带来新的调整和改造。每一次思考都源于内力的推动,根据思考的性质和你专注其上的强度,你会将它摆放在头脑里一个适当的位置。最后,它所蕴含的内容,不论好坏,都会反映在你的生活中。

只要胸怀良善的思想,
它便会真切地反映在生活中,并让生活越来越好。

02月07日

善于掌控自己的人,才能运筹帷幄地掌控生活。

若想获得一种征服的力量,你首先要在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在主动与被动之间寻求和谐。你要有遗世独立的沉稳。一切力量都源自于静止之态。巍峨群山、巨石巉岩,都让我们觉得充满力量,因为它们都在孤单中寂寂静立,在挑战前岿然不动。相反,飞沙走石、弯折的树枝、风中的芦苇,都让我们觉得软弱无力,因为它们摇摆不定,抗压性太弱,若离了同伴,一粒沙、一段枝、一根芦,都将毫无用处。内心强大的人,在旁人为情感或激情而摇摆不定时,仍然能够恪守冷静之道,坚定不移。那些情感易于波动、时常担惊受怕、考虑不周、轻佻浮躁之人,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否则,在无人支持的境况下,定会遭遇挫折。而那些头脑冷静、无惧无畏、考虑周全、严肃大方之人,更多则是需要独处的时光,以此获得愈加强大的内心。

紧抓一个目标。
拟定适宜且有益的目标,
然后毫无保留地献身于它。

02月08日

沉溺私欲终会自毁。

抛却淫欲、仇恨和黑暗欲望的人,常常会获得狂喜的体验,但是更多时候,品尝到的则是一种比狂喜更温和、更深沉的甜蜜。心中不存怨恨,带着爱与怜悯的眼睛观察外界的人,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吸里,都带着幸福的滋味:对待万物以同样的平静之心,不做任何区分或歧视——这样一个人已是到达了快乐的终点,他的快乐再也不会离开;这就是最完美的人生,最深层的平静,也是最圆满的幸福。

真理只会驻扎在平静的心灵之中。

02月09日

美好的心灵拥有了不起的力量。

睿智博爱之人,纵然没有权威的加冕,也具有天赐的领导力。一个人若遵从天地间的至高法则,万事万物及芸芸众生都将听从他的指引。他先是冥思,而后付诸实践——看!他已然成就斐然!他使思想与主宰万物的至高不朽的力量相因相生,他的软弱与怀疑都将不复存在。他的每一缕思想都有明晰的目的,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将得到善果。他跟随至高法则的脚步,从不允许渺小的自我忤逆它;如此一来,他便在神圣的力量与世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以爱的方式将神圣的旨意流传下去。

睿智博爱之人是神圣力量的代言人。

02月10日

探求真理之人的每一分努力,
都能让自己向真理更迈进一步。

在开始阶段,切记,要将冥想与漫无目的的白日梦区别开来。因为冥想绝不是空想,它绝不包括不切实际的内容。冥想是一个不断探求、绝不妥协的思考过程,它所探求的内容只包含简单的、赤裸裸的真相。在冥想中,你会扔下曾经执着的偏见,扔下自我的枷锁,只记住你正在探求真理这一事实。进而,你就能一个一个地纠正过去的错误,并耐心等待,待错误几乎被完全修正时,真理自会为你揭示答案。

冥想的终极目的应为求得真理。

02月11日

在浮躁毁了你之前,让心静下来。

精神冥想与自我修行必须结合起来,这样,你才会试着去思考自身的问题,进而尝试了解自己;如此一来,你才能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继而将它们全部纠正;实现了这一伟大目标,你离真理就又近了一步。你渐渐开始质疑自己的动机、想法和行为,并用一双冷静、公正的眼睛审视它们,检验它们是否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你越来越能平衡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一个精神世界混乱不堪的人,就如同海洋上的一缕浮萍,只能生活在漂泊无助中。

理想是一双翅膀,带着你乘风向上;
进而让你无所畏惧,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02月12日

第一步只是一切的开始,
而最终的成就要靠接下来每一步踏实的努力。

迈出第一步的那股冲动里已经包含了你所追求的本质,也就决定了最后的成果。起步的动机与状态也预测了你的成就、你将取得的成绩,抑或是目标的完成程度。一扇门通向一条路,一条路通向一定的结果,而结果则注定了最后的成就。开始时可能抱有好的动机,也可能是坏的动机,但尾随其后的种种努力是相似的。经过审慎地思考,你可以避免坏的开始,做出好的起步,于是就能逃离罪恶的结果,去安享理想的成绩。

抱有怎样的动机,
便会做出怎样的努力。

02月13日

你所拥有的一切智慧都来自于每日细碎的积累。

世间万物皆由小事构成,因此,完美的宏业也建立在每件完美的小事之上。若宇宙中有一件事不完美,那整个宇宙便是不完美的。一个完整的整体若是少了微小的一块,也就不能称其为完整。世间若无微小的尘埃,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不重小节,难以成就伟大。雪花与星辰一样完美,露珠与行星一样均称;细菌的精密构造,也与人类复杂的生理结构旗鼓相当。叠砌砖石时,若每一块砖石都能垒得平衡精准,最终建成的庙宇也会在各个方面显示出建筑之美。

局部皆完美,则整体无瑕疵。

02月14日

不管不顾或轻率对待生活中的小事,
都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卓越之人了解到,在分分秒秒、话语问候、日常交往、休憩工作、超然态度和短时义务中,都存在着斐然的价值。它们皆属于极其细碎的小事,但都值得人们关注——简单来说,人应该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卓越之人将每件事都看作是上帝的委派,需运用冷静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这样生活才会幸福完美。他注重每一件事,永远不急不躁,对差错和愚蠢敬而远之;他履行摆在眼前的每份职责,他如孩童般简单纯朴,并不自知自己的力量——这份力量便是他的卓越之源。

每时每刻在行为中展现出坚定和理智,
就会收获力量和睿智。

02月15日

能娴熟掌控小事的人,必定会成就伟业。

愚蠢的人以为,小错误、小放纵、小罪孽都是无伤大雅的行为,他自以为只要没干什么伤风败俗的事,自己就仍然是道德高尚,甚至是圣洁至善的人;但事实上,他早已丧失了道德与圣洁,他不自知但余人皆晓。他不会再受到人们的尊敬、崇拜和爱戴,世界都将弃他而去;他会被认为是草莽之辈,声誉尽毁。这样愚蠢的人若是妄想教育他人如何做人,那他劝导他人放弃恶习的言辞,也只能是华而不实的。他对小恶的这种放纵,会渗入他的品性,成为他人格的试金石。

若有人把自己最细微处的不端行为当作品性上的最大污点,他将成为圣贤之辈。

02月16日

真理包含在无数小事之中。

正如一季年华由连续的时刻编织而成,人的品性和生活也由持续不断的一思一行构筑,一个人当下的品性里,埋藏着他过去的每一思、每一行的痕迹。正是由一次次细小的善良、慷慨和牺牲,才得以成就了善良、慷慨和无私的品性。真正诚实的人,在生活中最细微的方面都是诚实的。而高尚之人,也在他所做的每件事、所说的每句话里,诠释着高尚的含义。人并非生活在宏观的人生里,而是生活在人生的片断里,从这些片断里面,人生的宏观样貌才得以体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将生活的每个片断都活得高尚,如此一来,你的宏观人生里便没有了瑕疵。

彻底的完美才是最高境界。

02月17日

真理在本质上是不可言传的,它只能通过生活来感知。

真理是宇宙间一个真实的存在,它源自宇宙内在的和谐次序,包含绝对的公正和恒久的博爱。它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存在,无需再加一丝累赘,也不可再减一毫必要。它不必假人之手来存在,相反,芸芸众生都要倚赖它来生存。当你以自私的目光观察外界时,你是发现不了真理之美的。假若你是虚荣之人,你会以自己的虚荣忖度世间万物,歪曲它们的真实面目。假若你沉溺性事,你的心灵和头脑都将被欲望的烟火笼罩,你透过它们所见的每一件事,都是扭曲后的形象。假若你自负武断,那你将只重视自己的意见,大千世界的其他事物你都无缘得见。谦逊的真理求索者懂得怎样分辨主观意见和客观真理。

深知宽容真谛的人,也深知真理之道。

02月18日

世间只有一种信仰,那便是真理。

若你沉下心来了解你的头脑、心灵和行为,你会很容易知道自己究竟是真理的子民,还是追求一己私心的人。你的内心是否藏有怀疑、敌意、妒忌、欲望、自负等消极思想?你是否愿意勤勉地与这些负面思想斗争到底?若是前者,无论你宣称自己拥有什么信仰,你都已经被自我所束缚;若是后者,即使你并没有既定的信仰,你也可以追求真理。你是否怀有过度的热情,任由自己肆意放纵、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不达一己私心绝不罢休?你能否保持温柔、无私,放弃一切恣意妄为的机会,进而完全放下小我?若是前者,你已成为自我的奴仆;若是后者,你便已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探求真理的人拥有同样的品质。

02月19日

会被诱惑所吸引和唤醒的欲望,
都是需要征服的欲望。

每一个心怀理想的人,在实现理想的途中都会不断地受到各种引诱,只有等他的知觉达到神圣的境界后,才能摆脱诱惑。追求理想、心怀志向的人,会受到世界方方面面的诱惑。然而,理想和抱负能唤醒一切潜在的或好或坏的思想,这样,立志之人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进而克服自身的缺陷。至于一个草莽之辈,我们从不说他被诱惑了,因为诱惑存在的前提,是一个人在追求更加纯净的状态。尚未立志之人,一般只怀有本能的欲望和满足,因为感官的享乐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他不会去渴望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样的人不会因诱惑而堕落,因为他本就没有向上的追求。

理想会引人进入天堂。

02月20日

若想求得真理,人必须首先认识自己。

受过引诱的人对此深有体验:自己既是被引诱者,又是诱惑本身;人的一切敌人都在内心当中;那些散播诱惑之言的阿谀奉承者,刺痛他人的嘲弄讽刺之言,以及伤人害己的盛怒气焰,都是源于一个人内心里固执至今的无知和错误的认识。了解这些之后,他便有可能在与罪恶的斗争中大获全胜。如果你被诱惑折磨得痛不欲生,请不要悲痛,因为你已经尽力抵抗,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弱点,这是值得欣喜的。一个对自我有清醒认知,并谦虚承认自身弱点的人,会渐渐获得抵御诱惑的力量。

不能直面自身劣根性的人,
无力承受放弃诱惑的痛苦历程。

02月21日

勤勉地探索圣人之道吧。

摆脱自我的束缚并不仅仅是停止对外物的追求。要摆脱自我,需要抛却内心的罪恶念头,并纠正思想的差错。寻求真理并不是通过脱下虚荣的外衣,放弃富裕的生活、嗜爱的食物,或是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语就能成功;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抛却虚荣,抛却对财富的饥渴、对性事的放纵,以及抛却一切仇恨、争端、非难和自私自利,然后在心灵上保持温和纯净的状态。

摆脱自我的束缚才是求索真理之道。

02月22日

不再被欲望和激情所奴役,
方可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通过抑制自私自利的冲动,人才会开始积聚力量,并重新拥有更高尚、更理智的情感,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遵守至高法则。

实现对这不易法则的追求,是获取至高力量的源头,也是诀窍。

经历求真、苦难和牺牲之后,永恒法则的荣光才会照亮心间,接踵而至的便是超凡的冷静头脑和无法言表的喜悦。坚持这一法则的人,不会再彷徨不安,他会泰然自若,完完全全地掌控自我。

那些给你磨难和考验的事物里,才存有永恒的意义。

02月23日

世间罕有真正持有伟大力量和影响力的人。

对于一个享受眼前生活和沉溺低级趣味的人来说,很难说服他去相信并拥护内心的平静、对世人的手足情以及世间的大爱。而一旦他的享乐对他造成了威胁,或者说他认为享乐本身是危险的,他内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他会狂躁叫嚣,这也正好说明了一个事实:他所相信和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斗争、自私和仇恨,而绝非内心平静、手足深情和世间大爱。

当一个人的人生准则威胁到他所拥有的世俗物质,甚至可能使他丢掉声誉和生命的时候——如果他仍然对此原则不离不弃,这便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他会在生后赢得荣耀、尊重和崇拜。

人的心灵一旦经过点亮和开化,将会获得精神的伟大力量。

02月24日

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源自精神上的饥渴,而实践抱负则是为了充实精神。

人的本质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人类的内心和精神里,生命和力量都是内在本质的派生物,它们源自内在而非外在。外在表现不过是一条通道,由此展现出内在的能量,但能量一旦缺失,还是要回到安静的内在去寻找。有人至今依然把那份对沉静的需要淹没在吵闹的感官愉悦中,依然固执地活在外界的喧嚣冲突中,这样只会体验到痛苦和悲伤;当他无法再忍受时,这些消极体验最终会驱使他向内心寻求安慰,寻求个人平静的殿堂。

只有独处的时刻,人才会看清真正的自我。

02月25日

内在的和谐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怀抱神圣的大爱,安静勤勉地思考,实现对爱的彻底了悟。将博爱的原则当做你的探灯,搜索你所有的习惯、行为、话语,探索你与人的交往过程,以及你每一丝隐秘的想法和欲望,看它们是否与大爱的原则相符。

在你坚持探索的过程中,圣洁的大爱会向你展示它越来越多的内涵;在它面前,你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这会驱使你更加努力地求索——终会在某一刻,你得以领悟到那威严肃穆的永恒法则。于是你不会再安守自己的懦弱、自私和不洁,转而追求圣洁的大爱,直到摆脱一切不和谐的品性,进入与爱同存的完美和谐状态。

不要止步,不要停留,
直到心灵的华裳洁净无瑕。

02月26日

人拥有足够的能力独自对抗困难和诱惑。

正如身体需要休憩来恢复元气,精神也需要独处来重获能量。就如睡眠能给身体带来良好的状态,独处对精神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福利。纯洁的思想,或者说冥思,都源自于独处之时的思考,它对于精神的益处正如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一个人若没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他的身体便会垮掉;若没有必要的安静和独处时间,精神也会垮掉。人,作为一个灵性的存在,若不能定期从外界的有害事物中抽身,就难以保持力量、正气和平静,也就无法获得内在的永恒不朽。

推崇真理、渴求睿智之人需要极多的独处时间。

02月27日

人与人之间的爱如上帝之爱一样,
拥有广博、无私的圣洁力量。

那些只活在自我之中、笼罩在罪孽阴影下的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圣洁之爱只能由上帝给予,而上帝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不会走进人的心里,永远都只在人的身外徘徊。但真实情况是,上帝之爱确实无法进驻固守私心之人的内心;但如果一个人的头脑和心灵里不再有小我时,无私的大爱便进驻了。这种至高无上的博爱便是上帝之爱,也是良善之爱,它会成为你内心的永恒主题。

这种内在的圣洁之爱正是拥有信仰之人的大爱;人们常常谈起它,却极少真正地了解它;这种爱不仅能拯救心灵脱离罪恶,还能帮助心灵战胜诱惑的滋扰。

圣洁之爱恒久不变,圣洁之爱里没有悲伤。

02月28日

人需学会自强自立。

倘若一个人无法从内心中找到平静,那他还能去何处寻得?如果他惧怕独自面对自己,那有人陪伴时就能坚韧强大吗?如果他在与自己的思想交谈中找不到快乐,那与人交流时就不会感到苦恼吗?倘若一个人在内心中找不到精神的支柱,那还有何处可以使他感到长久的安宁呢?外在世界是多变的、不断衰败的、危险的;而内心是可以依赖、孕育幸福的地方。心灵本就是充盈丰富的所在。人的一切需求,都可以在心灵里找到补给。记住,你永远都能在内心中找到安定和庇佑。

完善的人需要丰富的精神、完整的人格。

02月29日

在独处时找到身心的平衡点,
在独立自强中获取成功。

如果你想仰赖神灵或凡人给你做人生向导,那你就只能一直被禁锢和束缚,并且无法获得幸福;除非你能独立自强,寻求你自己内心的真理的指引。不要把自负跟自立、自信混淆。一颗自负的心灵,其本质是脆弱的,你若想倚赖它来自立,就注定会失败。自负之人是最依赖他人的人,如此,他们的幸福便只能全由他人掌控。自立自强之人绝不自负,他们会遵循内心的原则不变,坚守住个人操守、人生理想以及主观现实。借此他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他坚定的安身立命之道不会被一波波危险的激情搅乱,也不会被外界的思潮动摇。

在心灵的自由中寻找快乐,
在睿智的自我掌控中发现平静,
在与生俱来的力量中谋得幸福。 0Wkc19Uk3qn8A/EJ/ommsuEmUhFiAVida6TyqmHfKh5i3qgsaAzuuprVTGu1kC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