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身为人民公仆,固然要衣着朴素

身为领导者,注重仪表,讲究穿衣礼仪是工作和时代的需要,但这礼仪是不能和奢侈、拜金画等号的。艰苦朴素、戒骄戒躁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这一点,不因时间、地点的转移而改变,作为人民公仆,要坚决贯彻到底。

1949年7月12日,第三野战军机关由上海移防到南京。粟裕奉中央军委命令兼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为了工作方便,华东军区后勤部蔡部长要给粟裕做套便衣,他对粟裕说,“您现在担任市长,应该给您做套毛料便衣。”粟裕说:“不行,为什么要做套毛料的呢?做套布的不行吗?刚进城就讲究穿着不好嘛!要脱离群众的。人民群众不是看我这个市长衣服穿得好不好,而是看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看我是不是为他们服务。你一定要做毛料的那就你穿,反正我是不穿,请你们还是多从工作上关心我吧。”

粟裕作为一市之长,穿的体面点接待群众、处理公事本无可厚非,但他本人还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决不穿高档衣服,更不搞脱离群众的特殊化。

粟裕穿衣“有讲究”给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其实,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并不是一个干部穿的怎么样,吃的怎么样,坐什么豪车,而是看这个干部政绩怎么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真心为民,群众心里有数。领导干部要以粟裕为镜,常常对镜自省、扪心自问,有没有时刻想着群众,念着百姓?是不是讲究吃喝,攀比穿着?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反观当下,一些领导干部不再以工作干得好不好,为群众服务水平怎么样为追求,而是追名逐利,争相坐豪车、戴名表、挎名包、穿名牌,浑身珠光宝气;有些干部官职大了讲究也跟着多,吃饭有讲究、走路有讲究、说话有讲究,处处透着“官味”,处处不离“官话”,处处打着“官腔”。全国第一个“落马”的地市级女市长——广东省某市原市长李女士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她极度注重个人形象,把形象和奢侈直接挂钩。她曾经对电视台发出指令:“你们那摄像机搞台清晰度高点的好不好?每次看电视都觉得有些模糊。”于是,电视台高价购进了一台高清晰度摄像机。不久,新机拍摄李女士大会发言的形象,近景连毛孔都清晰可见。她又指令电视台:“换回以前那台吧,新机效果太差。”而她参加当地党代会时,一天要换两身衣服……注重外在形象本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其奢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形象具有潜移默化的效应,只有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形成自己的威信。其形象不仅仅体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和政绩的优劣,往往还代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形象,甚至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而老百姓评判一个官员的形象如何,不单凭借外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行、作风。

为了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保持良好的形象,领导干部应永葆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流传下来的“土气”。这里的“土气”,是以亲“土”近“土”、亲民爱民为底韵的。身上有浓浓的“土气”,心里装着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就没那种“洋气”、“官气”、“阔气”、“媚气”、“霸气”、“俗气”。

富有“土气”的领导干部,不摆花架子,朴实无华,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慈祥仁爱,宽厚博大,为人随和。当然,领导干部的“土气”,绝不是那种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言谈举止、风格等不合时宜、不与时俱进,甚至是一味地作秀式地追求所谓的“朴素”。

领导干部有没有“土气”,说到底还是对人民群众是否有感情的问题。事实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光有派头、激情、书卷气等是不够的,少了这种干工作和事业的“土气”,是不可能真正沉到基层,进千家门,下万家厂,了解民情民意,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的。这样的领导干部,并不为人民和时代需要,必将遭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抛弃。 evx8H5sAGQvdK89mWHefyhrrUTqwyQFkOiMxIQpjfbMlncvL/HvHS9a1ppL0Do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