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兵者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故经
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
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
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
;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
计利以听
,乃为之势
,以佐
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
兵者,诡道
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
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观察、探究的。
因此,必须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的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高低,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仁爱,勇敢果断,治军严明。法,指组织编制,责权划分,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的调配等。对于这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哪一方的君主贤明有道,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优势,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队实力更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战斗力更强,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
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制造一种势态,作为辅佐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作战要做到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假装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实力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使其发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离间他们,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他人。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就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那就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战前经过严密分析比较,就有大的胜算,反之则胜算较少,更别提战前没有进行分析比较的了。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