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打”代“教”不可取

如今把“打”作为教育手段的家长不在少数。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经常用此方法“教育”男孩。结果不仅将男孩的学习热情“打”消了,也将男孩的探索精神“打”没了,给男孩身心两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创伤。

几位家长在交流教育男孩的“经验”。其中一个说:“对男孩别舍不得下手,狠不下心来可不行,不打不成器,该打就得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话没错。我每周至少得打儿子一顿。”另一个也接着说:“对,对,对!男孩皮实,打一顿没什么事,还能让他长记性。”又有人附和道:“在单位里当个领导,管几十人不简单,管自己的儿子能有多难?不听话,调皮捣蛋,随手抄起木棒、笤帚往身上抡一通,看他以后还敢不敢!”

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教育男孩,会给男孩带来极大的伤害。

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入时的父亲抱着孩子在站台上等车。那是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为了轻松些,父亲把男孩从怀里放了下来,让孩子蹲在站台上玩。不一会儿,小男孩看到地上有个烟头,十分好奇,于是捡起烟头,然后把包裹烟卷的纸撕开,想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时父亲低下头,他看到孩子正在费劲儿地撕烟卷,满手都沾满了烟灰末。他弯下身子,从小男孩手中迅速地拿走了烟头,接着狠狠地打了两下小男孩的小手,边打边生气地问:“还捡不捡了?”小男孩哭着说:“不捡了,不捡了。”

对幼小的孩子抡巴掌或打手心的行为是可怕的,更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各种没见过的东西感兴趣或者喜欢探究。如果用抡巴掌的方式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或者用打手心的办法惩罚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孩子以后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变得胆小害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认为很多的东西孩子是不能碰的,地上的脏垃圾、碎纸片、硬币或者食物,更不能去捡,否则就要挨打。因为吸烟本身是坏习惯,小男孩更不该对烟头感兴趣,因此用打手心的方法让他记住,不要随便捡地上的东西。可是,这位父亲忽略了孩子都有好奇的天性,这是儿童幼小心灵对新事物本能的感知行为。孩子的好奇欲望还没有实现,就被父亲的打手心打了回去,而打手心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小男孩从此可能就会记住,没见过的东西不许捡,不能看见什么东西都感到好奇,探索未知是不对的,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孩子对自然中的事物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

观察发现,男孩挨打后,心灵也同时受伤,会变得胆小畏缩,不敢去探求、去尝试。而且他们为了逃避挨打,往往会被迫违心地说谎,隐瞒过失。而这种办法一旦奏效,男孩便会一再使用,变成了谎话连篇的人。再者,经常被打的男孩会变得脾气急躁,心惊胆战,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会产生不满情绪。比如,因为历史没考好而挨打,他会憎恨历史知识、历史教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男孩可能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总之,简单粗暴地打男孩是绝对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有男孩的父母要谨记。 o/rjUR01PXmdGD2KUpbsq/BayXHn1GTtrH984H+7RZwjBqvu9A7bS5TMCGmKO5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