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十条为: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图1-1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图1-1

曼昆在他的书中详细讨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回顾一下,前面经济学原理之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在这里,人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希望降低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降低到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之下,那么人们就必须接受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延伸,当然这样的取舍只在短期内成立,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

在历史上,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涨,带来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一种局面,并打破了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VzL8UkJFZbivGa+pjVA1eB/Amie7h1siuPwlrecoDtY59ErNjmuW1O8ks1tITc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