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章 把握说话的主动权

主动引发一场谈话

在与人交谈时,有些人常常挖空心思去想一些很有水平的话,以显露自己的本事。但是,你没有顾及到对方,对方在你的这种示强形势下会怎样呢?他当然是不甘示弱,也会比你更加努力地找一些更加有水平的话。他找出了之后,你又怎么办呢?是不是又要搜索枯肠去寻找很有水平的话呢?这样循环往复,你俩就不是在交谈,而是在斗智。在交谈中,太有水平的话有时会给对方造成压抑,使得交谈难以进行下去。

实际上,要进行一次谈话并不是困难的事。陌生人之间一些简短的寒暄就能引发谈话。每个人都可能流于平俗,都可能涉入那简短的谈话,只谈论一些既缺乏机智又毫无意义的事情。然而这种短暂的交谈对于正式交谈的顺利启动却是必要的。

引发谈话的目的是必须让对方说话,而切忌将谈话引入死胡同。如不能说诸如“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而应该问对方:“干什么工作?”“是哪里人?”这样对方必须回答他干什么工作,是哪里人,而不会用“是”或“不是”将你打发。

在开始谈话时,要准备经过一个“预热”的阶段。没头没脑地就开始一次意味深长的交谈是不明智的,不要期望一开始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

短暂的交谈不仅能为你引发一次谈话,而且可以用来为进一步的交谈预热,引导对方为进一步的交谈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这种交谈中观察别人的兴趣。这正如点篝火,不必期望用一个火把开始,只需有一根小火柴就行了。只要方法得当,这一根小火柴就能让篝火熊熊燃烧……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交谈的过程中也不要太掉以轻心,成为一位说话高手的艺术并不过多地依赖于你有多么聪明,或者你的经历有多么曲折,而在于善于启发、诱导别人讲话。要想成为出色的说话高手,就一定要避免在谈话中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人们往往自始至终只对他们自己、他们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感兴趣。其实,像“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向他人传达了你对他感兴趣的信号,结果必然会使别人也对你感兴趣。

在提出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前,你只需要在心里给自己提一个问题:“通过交谈我究竟想得到些什么?”是想表现和炫耀自己呢?还是想与别人做成交易,让别人在议定书上签字,并得到他的准许和友善呢?很多人在与人谈话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谈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去谈别人感兴趣的事。你谈自己感兴趣的事,虽然自己兴高采烈,但别人却不一定会高兴,那你要求别人办事、请别人帮忙的目的又怎能达到呢?

打开一个话题

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找交谈的切入点。就像写文章一样,有了一个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同样,双方交谈,有了一个好的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双方对话题比较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样去挖掘一个好话题呢?

1 .找准兴奋中心

当跟众多的人在一起谈话时,要选择众人都感兴趣的事件为话题,激发起大家交谈的欲望。因为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都有话,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然能使话题进行下去,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进而产生共鸣。

2 .就地取材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可以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地取材的优点是灵活自然,但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迅速作出由此及彼的联想。

3 .试探询问

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对对方的年龄、职业、性格、兴趣等略有了解后再进行有目的的深入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就好像“投石问路”一样,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同事还是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就此展开话题;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乡”,那也找到了可继续谈下去的话题。

4 .循趣入题

试探出陌生人的兴趣,由兴趣起始,能顺利引发出话题。如对方喜欢看电影,便以此为话题,谈电影的优劣,讨论故事的情节等。如果你也喜欢看电影,那你们就找到了共同的兴趣,可顺利进入话题;如果平常不怎么看电影,那也正是个学习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借此大开眼界。

引发话题的方法很多,诸如“借事生题法”“即景出题法”“由情入题法”等。可巧妙地从某事、某景、某种情感,引发出一番议论。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的做法,重点在引,目的在导,使对方有话可说,诱发对方谈话的兴趣。

5 .一见如故

与人交谈时,还要在缩短彼此的距离上下工夫,力求在短时间内了解得更多一些,缩短彼此认识上的距离,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只有志同道合了,才能谈得投机。“一见如故”这个成语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与陌生人要做到能谈得投机,就必须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这也有不少方法。

1 )适时切入。看准情势,不要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2 )巧找媒介。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正在看报纸,可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切入,与对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对别人的一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媒介引发他们表露自我,交谈也就能顺利进行。

3 )留有空间。留有谈话的空间以便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彼此之间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和陌生人的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全了,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最好把作结论、归纳的机会留给对方。

6 .自作笑料

坦率地把自己的不足讲出来,不仅不会因此失去别人的敬重,还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爱怜。如能用开玩笑的形式讲出自己的不足,那就更能表现出你非同寻常的气度了。有位著名的主持人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前台主持节目,在上台的路上不小心被地毯绊倒了,摔在地上。但她毫无慌张之色地爬起来,走到麦克风前说:“真让我激动,我是为你们的热情而倾倒的。”于是,观众们给予她更加激烈的掌声。相反,如果你明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却还要想方设法地拼命掩饰、装腔作势,只想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行家一般,结果只会使别人感到你的可笑。因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能够大胆地同自己开个玩笑是很明智也很了不起的。同时,也能使谈话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

你想说点什么

如果在与人交谈时,必须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说出对别人的要求,以及向对方说明如此做了以后,他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时,你千万不能婆婆妈妈地为一些琐屑的细节所羁绊,只要简单地说出你的主张就行了。

1 .信心十足地说出要点

所谓的要点,就是你与对方交谈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为了使对方依赖你,对于完成你的要求或实现某一目标充满信心,所以你一定要信心十足地说出来。对于对方的行动要求,必须以乐观而坚定的语调,直率地强调出来。为了获得较好的交谈效果,在说话时,你一定不能畏缩而要信心十足。对于你真挚的陈述,对方一定会感动,并为此立即采取有效行动,从而完成你的要求和目标。

2 .使对方明白采取行动

不管你所阐述的是哪一种问题,你的目的就是要把问题的要点以及要求对方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以便让对方容易理解,这样才能够让对方顺利展开行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妥善的方法就是把关键部分具体地说出来。

如果在说话时,你能够具体地为对方提示事情的关键和问题的要点,那么你就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和别人交谈,也更容易使对方感动。“发给客户的商业信函寄出去了吗?”比起漠然地对下属说“去把发给客户的商业信函打印出来”更有效果。

到底以肯定的方式叙述要点好,还是以否定的方式叙述要点比较妥当?这一点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你能把你提出的要求叙述清楚和表达准确即可。但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作出这一决定。

3 .具体而简短地叙述要点

当你要求对方做一些什么事情时,必须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因为对方只会做他们明白理解的事情。他们既然要依照你的话采取行动,那么你就得准确而精练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激起对方的说话欲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渴望友谊,希望拥有更多的朋友。但朋友都是由陌生人发展而来,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萍水相逢时认识的。在风光绮丽的景区、在熙攘喧闹的汽车上或者在小型聚会上,凭一个会心的微笑、几句得体的幽默话、一个礼貌的动作等,都可以与他人相识。关键是得找出交往的契机,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打开对陌生人关闭着的心灵之门。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谈的,有的人比较沉默寡言,虽然有交谈的欲望,却不知从何谈起。这就需要其中的一方改变态度,率先向对方发出友好信号,激起对方的谈话欲望,达到交流的目的。

假若你的一个话题使对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无论他是一个如何沉默的人,他都会发表一些言论的。因此在谈话的停滞之中,一定要想法寻找并且不断地激起对方的兴趣,使谈话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当你对做父母的人称赞他们的孩子,甚至表示你对那孩子感兴趣时,那么孩子的父母很快便会成为你的朋友了。给他们一个谈论其孩子的机会,则他们就会很自然而又无所顾忌地滔滔不绝了。

与陌生人见面,要善于倾听,主动地关心他人,还可以通过慷慨的给予帮助来激发他们的谈话欲望。

初次相见或不太熟悉时,没有谁愿意向有困难的陌生人施舍什么帮助,因为他们怕不清楚对方的底细帮出麻烦来。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正是这“一定的道理”把自己结识别人的大好机会给赶跑了。善于交际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只有放下顾虑、慷慨解囊,才能赢得别人的感激与好感——这恰是一座沟通感情的桥梁。

对于那些腼腆的人,交谈者应主动寻找话题,消除对方的紧张感。

朋友相交,重在交流。由陌生人到朋友,需要通过深入的交流才会相互了解。要达到深入交流的效果,就要在掌握交谈艺术的同时激发对方的谈话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彼此加深了解,从陌生走向熟悉,进而成为朋友。

怎样选择话题

一般情况下,谈话要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谈话氛围,使交谈得以深入,友谊得以发展。

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

1 )与谈话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2 )与谈话者兴趣、角色相关的话题;

3 )具有权威性的话题;

4 )新奇的话题;

5 )某些特殊的话题;

6 )社会和他人禁锢、保密、敏感的话题。

但在具体选择这些话题时,要考虑谈话对象。一个话题,只有让对方感兴趣,谈话才有维持和继续的可能。比如,自己是球迷,就切莫以为别人都是球迷。逢人就谈球赛,遇到对球赛不感兴趣的人也大谈特谈,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

关怀和帮助是人人都需要的,因此关心对方也是个永远受欢迎的话题。有一位女记者,在鸡尾酒会上与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记者问女王昨天是不是在风雨中视察过铁矿。女王听后非常吃惊。原来女王的外衣被染成了红褐色,经女记者的提醒,女王才发现。女记者从关心女王的外衣开始,自然引起了女王的好感,使这次交谈也获得了成功。

美国女记者芭芭拉·华特初遇美国航空业界巨头亚里士多德·欧纳西斯时,见他正与同行们热烈讨论着货运价格、航线、新的空运构想等问题,芭芭拉没法插上一句话。在共进午餐时,芭芭拉灵机一动,趁大家谈论业务中的短暂间隙,赶紧提问:“欧纳西斯先生,您在海运和空运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令人震惊的。您是怎样开始的?当初您的职业是什么?”这个话题一下拨动了欧纳西斯的心弦,他立即同芭芭拉侃侃而谈,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史。

日常生活中,同病人谈治病强身的事情,同家长谈培养子女的方法,同青年人谈今后的发展目标,同家庭主妇谈安排生活的诀窍,同学生谈提高学习效率的经验……这些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对方乐于接受的。

选择话题,除了注意对方的需求外,还要小心避开“雷区”,尽量选择“安全系数大”的话题。

首先,不要不识深浅,误入禁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区,譬如个人隐私、怪癖、生理缺陷等。这一类内容应当有意避开,不要去谈论。不然的话,轻则破坏谈话气氛,重则伤感情,甚至会导致争吵或关系破裂。

其次,避开可能引起对方伤感或误解的敏感话题。每个人除了有若干“禁区”外,还存在“敏感地带”,谈话中都应当小心避开。譬如,不幸者忌谈他遭受不幸的往事,失恋者忌谈爱情与婚姻问题,残疾人的家庭忌谈家中的那位残疾者,等等。有时,与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交谈,在他们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不宜谈过分具体的专业话题,如什么病该怎么医治,什么纠纷该怎么处理等。同要人交谈,往往忌谈政治、宗教和性的问题。“敏感话题”很难处理,一般要尽量避而不谈。

选择话题除了看人之外,还要看场合。会话是在一定场合、情境之中进行的,话题应当同场合、情境协调,不协调的话题不但大煞风景,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喜庆的场合,不能谈令人伤感或通常认为不吉利的话题。悲哀的场合,不能谈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也不宜谈婚恋喜庆等话题。

掌握说话的节奏

20 世纪的口才大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自己的第一篇口才学论文中曾认真地分析和论证了口才的语言技能问题。他得出结论:口头表达艺术主要有四大要素,而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的节奏。丘吉尔是深谙口才之道的,他将“节奏”列在四大要素之首,就是因为他切实体会到口语节奏具有十分强烈、深刻和丰富的表现力。

节奏,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一种表现。日出日落,潮涨潮消,花开花谢,冬去春来;人的起居作息,社会的兴衰更替,无不体现出事物运动形式的变化,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变更。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就是节奏。

我国的古代典籍《礼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还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教以和;皇皇者,正而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就对琵琶音乐节奏有过绝妙的写照。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这里的“急雨”“私语”“莺语”和“大珠小珠”等就生动地展现了琵琶乐音的轻重快慢及起伏停顿的节奏。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节奏的性质和口语节奏的表现力。现代人也常说,“急人快语”“疾言厉色”“语重心长”“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等。这些,也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口语节奏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形象内涵和动人力量。

一次谈话、一回座谈、一场论辩、一台演讲、一堂教学从头到尾声调高亢不行,从头到尾轻声细语也不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不妥,从头到尾光怪陆离、危言耸听也不佳。要使听众自始至终都能精神饱满和有效地接受信息,使讲话、座谈、教学和演说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在声音形式上,语音应有高有低,语调应有抑有扬,语速应有快有慢,吐字停顿应有长有短。

2 )在内容、风格和表达手法方面,信息应有强有弱,主旨应有贴有离,文采应有浓有淡,风貌应有俗有雅,情与理应有穿插交错,论述与例证应有多种多样的逻辑格式展开。

口语节奏有如下语言效果。

一种效果是,高亢铿锵的语调催人奋发,快急的语速使人激动、紧张,低沉的语音叫人深思和黯然神伤。或者进一步说,快的语速,重的语音,扬的语调,短的句式,小的停顿,凝练的信息内容,刚健的词语风格会表现出兴奋、爽快、高昂、激动和急切的感情色彩,从而使听众不自觉地受到相应的感情冲击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亢奋、紧张或紧迫等心理。

另一种效果是,慢的语速,轻的语音,抑的语调,长的句式,大的停顿,松散的信息内容。柔和的语词风格又可显示出安然、从容、平静、淡雅和严肃、沉重的感情色彩,从而又会使对象不由自主地受到相应的情绪感染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闲散、悠缓、恬适、庄重、深沉和悲痛的心理。

掌握交谈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一切,谈话也是如此。重视每次谈话细节的人,往往是那些被称为说话高手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口才高手,是因为他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次交谈的机会,把说话的有利战果尽收囊中。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除了一些业务性质的交谈,一开始就要进入正题之外,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多半是从“闲谈”开始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闲谈”,他们觉得“今天天气怎样”和“吃过早饭了吗”这一类的话,都是无聊的废话,他们不喜欢谈,也不屑于谈,他们不知道像这一类看来好像没有意义的话,却对接下来的正式交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就是交谈的准备作用,好比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脚的热身运动。

一般的交谈总是由“闲谈”开始的,说些看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其实就是先使大家轻松一点,熟悉一点,造成一种有利交谈的气氛。

当交谈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谈谈天气,天气几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普遍的话题。天气对于人生活的影响太密切了,天气很好,不妨同声赞美;天气太热,也不妨交换一下彼此的苦恼;如果有什么台风、暴雨或是季节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来谈谈,因为那是人人都关心的。

开始交谈,的确需要经验,当你面对各式各样的场合,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要能做得恰到好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谈开始得不好,就不能继续发展彼此之间的交往,而且还会使得对方感到不快,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亲切有礼、言辞得体最重要。然而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说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平时除了你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之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和别人“闲谈”的资料。这些资料应轻松、有趣,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1 .家庭问题

关于每个家庭里需要知道的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儿童教育、购物经验、夫妇相处、家庭布置、亲友之间的交际应酬……这一切,也会使多数人产生兴趣,特别对于家庭主妇们。

2 .运动与娱乐

夏天谈游泳,冬天谈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娱乐方面像盆栽、集邮、钓鱼、听唱片、看戏,什么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样安排假期的节目……这些都是一般人饶有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前来表演的时候,或是有特别卖座的好戏、好影片上演的时候,这些更是热闹的闲谈资料。

3 .健康与医药

谈谈新发明的药品,介绍著名的医生,对流行病的医疗护理,自己或亲友养病的经验;怎样可以延年益寿,怎样可以增加体重,怎样可以减肥……这一类的话题,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对人也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遇到他本人或家人健康有问题的时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那他更是会对你非常感激的。事实上,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呢?

4 .无伤大雅的玩笑

买东西上当啦,语言上的误会啦,办事摆了个乌龙啦等,这一类的笑话,多数人都爱听。如果把别人闹的笑话拿来讲,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对于那个闹笑话的人,就不免有点不敬。讲自己闹过的笑话,开开自己的玩笑,除去能够博人一笑之外,还会使人觉得自己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5 .惊险故事

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人们的生活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饭,照常睡觉,可是突然大祸临头了,或是被迫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险……怎样应付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样机智地或是幸运地在刻不容缓的时候死里逃生,都是一个人永远不会漠视的题材。

6 .政治和宗教

政治和宗教这两方面的问题是最容易引起人们谈话的兴趣,倘若你遇到的人在政治上和你的见解颇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这方面的话题,就变成最生动、最热烈、最引人入胜的了。

7 .社会新闻

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闻或特殊的意见和看法,就可以把一批听众吸引在你的周围。

8 .笑话

当然,人人都喜欢说笑话,假如你构思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笑话,而又富有说笑话经验的话,那么你恐怕是最受人欢迎的人了。

9 .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是兴趣和爱好,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特长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只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用心去观察,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长处,而在与之闲谈时投其所好,让对方因此而很快对你这个人感兴趣,从而轻轻推开交谈的大门。

说话要有力度

同样两个人在讲话,一个讲得听众情绪紧张起来,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事被他说得津津有味;另一个则不然,本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他说出来之前,听众的情绪已经相当紧张,可是他一开口,听众紧张的情绪反而松弛了,为什么呢?无非是一个说话有力度,而另一个则不懂说话的力度。

那么,怎样说话才算有力度呢?

1 .少说道歉的话

我国古来有句俗语叫做“谦,美德也,过谦则诈”。我们对别人说话,谦虚是应该有的,因为你的谦虚,会让别人容易接近。可是,你过分地谦虚了,你的谦虚便失去了价值,而且别人也无法相信你。一位演说家,当他登台之后,便对听众说道:“诸位,真是很对不起,今天我所讲的题目,并不是我所熟悉的,我对这题目也没有多少的研究,准备也不充分,所以今天所讲的可能也没有多大价值,讲得不好,请一定见谅。”

一位演讲者对台下听众这样讲着,在他自己看来是谦虚,可是别人能否相信他呢?所以,我们要想说话有力,首先谦虚应该得当。

2 .态度要诚恳

古语讲“至诚足以感人”,要想说出有力的话诚恳是关键,一个人无论说什么都可以,但若是口是心非,所说的话肯定不会有力量。

3 .说话要经得住推敲

一个人说话是否有力,要看是否有客观依据,即经得起推敲,只有经得起推敲的话才有充分的说服力。

在林肯当律师的时候,一位叫小阿姆斯特朗的人因涉嫌杀人案而被捕入狱。小阿姆斯特朗不服,提出上诉,林肯找到被告证人福尔逊,他发誓说在 10 18 日的晚上,清楚地目击了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受害者的全过程。对此,林肯要求复审。林肯先问证人福尔逊:“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福尔逊答:“我发誓看清了。”

林肯问:“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清吗?”

福尔逊答:“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是他的吗?”

福尔逊答:“不是的,我能肯定我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问:“你能肯定时间是在 11 时吗?”

福尔逊回答:“我能肯定,因为我回家时看了钟,那时是 11 15 分。”

林肯问到这里,便转过身来,语惊四座: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证人福尔逊所说的全是谎言。他一口咬定 10 18 日晚上 11 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我们都知道, 10 18 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 11 时月亮都已经下山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的时间记得不十分清楚,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对着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是掌声、欢呼声一起迸发出来。福尔逊则傻了眼。

林肯借助客观事实推理,充分揭穿了福尔逊的谎言,使一桩冤案得到昭雪。

如何提高说话水平

每一种谈话,无论怎样琐碎,总要保持中心点,这就是谈话目的,谈话目的能够促进你和对方的关系。你必须使人觉察你是一个有思想观点的人,绝非是个糊涂虫。单单无聊地空谈,是绝不能使对方对你有一点良好印象的,更不能显出你说话的水平。

当你们谈话正用闲语来进行时,你必须不失为虚心者,不可自傲。

如果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你可以拿出来随时应付。一个人既然是社交的人,每天在生活当中,须与他人频繁发生接触,所以对于世界上的形形色色,自己应当努力去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怎样可以得到这些知识,以便在你谈话之时有所帮助呢?最好的方法,便是每天阅读报纸。还有一个方法,是随时留意你周围所发生的事,虽然只是极琐碎的事,但也不要轻易放过它。另外还有个方法,便是时常和人谈话。闲着无事时和别人谈谈天,不单脑子里可以贮藏起许多知识,可当成下次谈话的资料,而且也可以使你对谈话有兴趣,甚至谈话的技巧也会更加熟练起来。

世界著名的谈话艺术专家切司脱·费尔特先生,曾经教人谈话时注意下列一些问题。他说道:

“你应该时常说话,但不必说得太长。少叙述故事,除了真正贴切而简短之外,总以绝对不讲为妙。”

“和人谈话,同时也要注意态度。切不要拉住别人的衣袖,手舞足蹈地讲话,应当和顺一些,切忌妄自尊大,平常的话要避免争论。谈话最好要一般化,勿作自我的宣传,把自己捧上天去。外表应该坦白而率直,内心应该谨慎而仔细。”

“谈话的时候,姿态可以表现你的诚意,所以要正面向着人家,不要随随便便,不要模仿他。”

“和人家开口赌咒,闭口发毒誓,是既坏又蠢而且是粗鄙拙劣的事。高声哄笑,是文化素养不高的表现,真实的机智和健全的理性,绝不会引人哄笑的。此外,再没有比咬人耳朵,像蚊虫叫似的谈话态度,更叫人难受的了。”

这位谈话艺术专家以上列的各条警戒人的谈话艺术,除开“禁止大家哄笑”这一条外,大多都是正确的。因为粗声喧闹固然有失常态,但是出自情感挑动的大笑,是不会妨害到任何人的。

在任何谈话之中,必须记住,切不可以说到会触怒他人的话题上去。因为凡是在你面前听你谈话的人,一定会从你的谈话中窥测你的个性,同时也在留意你日后是否会说他本人的坏话。

以下是口头表达的基本技巧。

1 .轻松自然

约翰·莫菲说:“我们不要硬是从头脑中榨出一些名言警句。当我们放松下来的时候,很多妙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甚至在最具刺激性的谈话中,也有 50 %的内容是没什么意义的。只有经过一段加热过程,思想的车轮才能转动起来。

2 .循循善诱

要想成为一位出色的交谈家并不在于你有多聪明,或者有多少传奇性的经历,而在于启发、诱导别人讲话。值得一提的是,“你”在谈话中是一个前进的信号,而“我”则是一个停止的信号。要设法把谈话引向对方的兴趣点,多用“为什么”“哪里”“怎么样”等。当他说“我在宁夏老家开了个店”时,你千万不要匆忙抢着说:“啊,我在西安也有两家店铺。”而应该问:“在宁夏的什么地方?”

3 .长于忍耐

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期望对方一开始就热情高涨,善言者总是等到对方变得热心以后,才试图从他们那里引导出一些有趣的想法,因此,在谈话中一定要长于忍耐。例如,他们会先问:“请问您尊姓大名?您是哪里人?您的丈夫干什么?您准备在这儿待多久?您是乘飞机来我市的吧?”等等,以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谁关心这些?你也许会这样问。诚然,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任何风采和智慧可言,但它们的确能使交谈启动起来。

4 .注意谈话重心

无可否认,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结果会使别人也对你产生兴趣。但你千万别像一位年轻的剧作家那样,跟他的女朋友谈论了自己的剧本两个小时后,接着说:“有关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来谈谈你吧。你认为我的剧作怎么样?”

5 .多说赞同的话

如果他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或多少讲一点你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会让他感到很亲切。如果他说:“我喜欢吃冰激凌。”恰好你也有同样的爱好,一定要想办法告诉他。如果他说他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碰巧你过去也喜欢在那里度暑假,那你也一定要告诉他……

6 .适当谈谈自己

当有人要求你讲自己的时候,不要守口如瓶地拒绝。稍微告诉对方一点你的情况,他会感到十分荣幸,因为你是用非常友好的姿态与他交谈的。

7 .尊重对方

交谈双方应相互尊重,即使已经相熟,也不可胡乱开玩笑,逗弄和取笑会触痛别人的自尊,而威胁他人自尊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险的,即使在玩笑中也是如此。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人们不喜欢被取笑,即使是他们的亲朋密友。只有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开一些充满善意的玩笑,因为他们是不会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如果别人非常了解你,非常喜欢你,你也可以与他开个玩笑,但千万别开得过了头。 KfC+y1NwT3qWNKD2Ih1gLJbudjCE8T4NaBApMLaxRsbNUGR4Yn2jftKeQDxgIq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