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和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一直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表现出来。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该学说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学说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