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记得更牢——记忆的选择性

一群大学生骑自行车去颐和园玩,没想到半路上自行车出了毛病。于是他们修完了自行车再上路。在公园里划船时,老天爷好像故意作对似的,下起雨来了。大家都没有带伞,淋成了落汤鸡,冻得够呛。有的人心情急躁,还跟别人吵了起来。总的来说,这是个不愉快的旅行。

但是没想到,毕业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大家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却感到十分有趣,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兴趣的东西容易记牢,激动人心的事往往难以忘怀。

这体现出了生物的适应性遗忘规律,是记忆的选择性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坏的、不愉快的事情比好的、愉快的事情更容易被遗忘。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痛苦,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会坚强乐观地活下去。如果仔细比较,或许痛苦要比欢乐多,就像佛教所说的。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无论经历过多少痛苦,或者即使明白将来的痛苦会比欢乐多,也仍能乐观地活下去。人们总是对幸福和快乐充满了永久的向往,并且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人们也会倾向于忘掉不愉快,而只记忆那些愉快的人和事。这似乎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但其实它可能根植于人们的人生观中。

就像电影《活着》里面所表现的,主人公经历了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赤贫的煎熬、丧失亲人的痛苦,并且觉得未来很渺茫,但是只要生活中有一丁点快乐,他也能变得乐观起来。因为人性就是这样执著地追求着生活中的欢乐,不管这快乐是多么的稀少。

总的来看,人类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不过这并不取决于现实中痛苦与欢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人们记忆中痛苦与欢乐的比例。人们执拗地把痛苦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让自己以为生活是值得过的。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前仆后继地与生活中的一切痛苦、艰难与恐惧作斗争,从而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使生命得以延续。

此外,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也会记得更牢。这似乎很好理解,人们在做感兴趣的事时,心情更好,情绪高昂,这样会使脑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当然记得更牢。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他在一个领域显得很聪明、很睿智,而对于另一个领域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低能。例如一个专家学者,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比推销员差得远,尽管他的学识水平要远远超过后者。而一个社交能力很强的人,他能记住很多人,对这些人的喜好、特征、头衔、家庭情况等都记得很清楚,可他却没有任何领域里的专门知识。前者的记忆重视深度,后者的记忆重视广度;前者往往属于内向型人,后者往往属于外向型人。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真正的全才是没有的。这也是记忆选择性的一种体现。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行。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记住这个,就记不住那个。而他只能对知识和信息的记忆作出选择。当然人们往往对感兴趣的、有用的花的心思更多,当然记得更牢。

比如数学家陈景润,虽然在数学领域他拥有天才的头脑,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不那么得心应手。这种现象在许多天才身上都有所体现。在普通人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没有显现得那么极端罢了。

我们要明白的是,任何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当你看到一个记忆力特别好的人时,你不用感到自卑,也许他在别的方面还不如你。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记忆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jVdxu+YxkF2FrOJSzKb90jYcbgDcsycvufrUXFHuGzApaFIS2fehAiJqOyiq7J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