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份报纸或一张公共汽车票的价格由原来的1元涨到2元或3元,人们就很可能接受不了;可是如果一处原价30万元的房产涨了2万元,就不会给人特别明显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心理刺激的规律:人们受到的第一次刺激,能够缓解他受到的第二次较小的刺激。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这个定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如果在他的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到306克时,他才会觉得有点重。如果右手举重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他才能感受到差异。也就是说,要比前一种情况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这个人才会有所反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时,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这个定律经常被巧妙地运用在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上。比如一家公司想要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为了不使这件事情显得很突出,引起很大的反应,这家公司就可以先在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震荡。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就已经麻木了,这样便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
在谈判中,也有对于这个心理定律的应用。如果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就比较容易使对方接受。这是一种“诱敌深入法”,也是以“大小刺激定律”为基础的。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对方容易受到诱惑,和这个比起来,后面的不好的部分只能算是个小刺激,也就会比较容易被接受了。
这种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麻痹,即利用对比的效果,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显得不那么严重,以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手段就是事先设计一个对比物,把比较大的刺激放在前面,那么后来的真正目的就显得不那么严重了。前面的那个大刺激像个烟幕弹,或者说虚晃一枪,打马虎眼,其真正目的是后面不起眼的那件事情。这个策略也很接近三十六计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爱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定律的影响。有些人总抱怨结婚后对方对自己不如先前那么好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两个人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双方不经意的接触,一个眼神,一句叮咛,一个热吻……都会让人记忆深刻。可是结婚以后,即使还是同样的那些关怀,却也无论如何不如当初那么能调动彼此的激情了。这就是因为在过去的激情以及结婚这些大的“刺激”之后,细微的体贴和亲密就再也无法起到和过去同样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