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优秀到卓越/李开复

李开复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出生,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又来到北大。每次来到北大都是很担心,但又是很快乐的。快乐的是有一批非常聪明的学生,担心的是又会有问题,把我考倒了。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科技人才和教育”,就像石校长所说的我在32年前,步入了美国的国土,在美国一共住了30年,因为中间有2年在北京工作。在美国0年我在两所大学读书,从本科读到博士,在美国不同的大学做过兼职或任教,在美国三个成名的、成功的公司工作。得到了一些启发,得到了一些感想,想想美国是怎么成功的,今天我想把这些因素来和大家做一个介绍。当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的好处,有它的坏处,有它做得成功的地方,有它做得失败的地方。今天在这儿我想如果要谈美国的失败,那么我就是班门弄斧,应该和各位做一种探讨。所以我希望今天我并不是说美国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我是把它好的、坏的里面挑出一些对中国也许有一些启发的。

为什么要挑这个题目呢?因为今天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不管是从神舟五号,是从申奥成功,还是从一些体育明星在美国的成就,都让我们在海外的华人感觉自豪,也让全世界的公民感到瞩目。中国的崛起是为什么成功的呢?我们看到的成功不止是这几方面,还有中国的经济的契机;中国公民每年的存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PC市场,而且很确定的是,也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PC市场。这十几年在中国成为一个公认的奇迹,这个奇迹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成本,一个是代价,也就是说,中国的产品拥有很好的价格优势,中国的劳动市场当然和这个是密切相关的,很多人把这个列为第一位,但是我认为这是最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庞大,温家宝同志曾经提出,这个是13亿市场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任何人都不敢忽视的,因为中国的市场会带给国外的或者中国的所有从商的人们无限的商业想象力,也带给他们无限的商机。

光是市场和优秀的性能价格比是不足够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相当大的作用,让更多的国际性公司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在中国做生意,让中国更多的从商的人员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市场竞争,经过市场竞争来决定什么是成功的产品,什么是中国的品牌。那么这几点都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在中国工作的两年,让我深深感觉到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勤奋、向上、毅力。同为这三点使中国人不但得到了成功,得到了经济的奇迹,而且也赢得了世界的尊敬。这一点我希望各位同学,千万不可以丢弃,因为这是一个中国时代来临的基础,也是一个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中国达到了经济契机,今天面临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任何人都有信心,中国会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它的生产能力将超过亚洲的四小龙,国民所得接近四小龙,它会在10年左右达到拥有亚洲一流的企业、高校等。但是在这五千年的历史的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在21世纪的中国,在下一个10年,20年,中国会仅仅因为它的人口众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还是它会从优秀跨入卓越,成为一个真正最强的,成为世界之最的一个超级强国。它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杰出的学者,杰出的技术领导人和一个强大的经济。这两者最大的关键就是在科技,在人才,在教育。我之所以认为这三点如此的重要,是我在美国看到了美国的成功,美国的成功可以说是由政府提供强大的经费,赞助教育,赞助科研,从这个科研提炼出了成功的产品,从这个产品得到了世界公民的认可,得到了价值,将这个价值经过了政府的税收,又投入了教育,经过了售卖这些成功的产品,也投入了企业,也投入了科研,让它成为一个非常强的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整个成功里面,人才是占最关键的地位,我回过来说,科技、人才、教育,三者里当然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科技总是大家想的第一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呢?因为一个成功、一个世界之最的经济必须要有可以延续的优点,科技是唯一一个让优点能够成为可以延续的,因为你有这个technology,技术比别人做得好。而唯有技术的国家,有技术的公司,它才能够有这个优点,才能够由这个带来财富;唯有人才的国家,它才能够创新技术;唯有最好的教育系统的过程,它才能够创造最好的人才。所以这三者是非常相关、相连的,甚至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件事来探讨。首先我想讲的是科技、技术。技术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技术的重要性,因为今天世界的成长和过去历史已经不一样了,下午我在人民大会堂做同样的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问题,是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够利用这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来做一个differenciation,来靠这个做更好的科技。我的答案是在很多学科里面,不管是历史、哲学都是靠时间的累计,你积累越多的知识,五千年就比两百年要多25倍的知识,但是科技的成长它不是靠时间的累计,而是靠differenciation的成长。它的成长我们举一个,我最理解的例子,就是IT和软件。为什么今天美国有每年两千亿IT带来的财富呢?那是因为它财富的累计造成一个循环,再创造新的财富,如果我们看美国的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做的研究,做了很多研究,这个蓝色的曲线是科研,橘红色的曲线是带来的产品和财富,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蓝色的曲线是操作系统的研究,它是计算机架构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很多在80年代初期的研究,这些投入得到了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市场的接受、市场的应用,经过操作软件、操作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这个differenciation,这些应用。那么这些应用又被拿来当作投资,投资到了下一代的科研,下一代的科研当然是最经典的图形用户界面、鼠标的研究,这些研究过几年也结果了,结的果实就是differenciation,造成了更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又被这些公司拿来继续地投资,又走到下一步,这个下一步当然是Internet的来临,新的研究包括Internet的标准。这些技术和标准又造成了新一代的应用和财富,包括了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今天经过了这一批财富,我们又有很多成功的公司把它投入了更新一代的研究,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的演讲,所以我不再做更深入的解释,但是你很清楚地看到人才创造科技,科技创造产品,产品创造财富,然后循环到科技、人才、教育里面,这就是美国经济的成功,这就是中国未来的一个很大的关键,当然IT只是一个环节,IT很重要,因为它将带给社会无比的效率,成为世界每一个传统企业和任何企业的一个核心,带来无比的效率的好处,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领域,比如生命科学,这也是一个从农业到制药业都会彻底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比如说纳米技术,从细菌大小的空间能够创造物质,释放无穷的力量会彻底改变落后的制造业,未来还有更多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可以带来数千亿美元的财富,那么这个财富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它能把握这个科技,它有人才来生产这个科技,它有教育生产这个人才,它就可以成为世界之最的超级强国。

美国的科研,我想讲几个重点,下面我将谈的是科研、人才、教育,在这三个领域我会谈到的是美国有哪一些很好的做法,也许值得中国借鉴。

第一个我能想到的就是科技方面。科技方面有科研、研究的工作,有产品的工作,由科研到产品的转化,还有一个企业文化,这四点我会有四章来解释。在美国有一个现象,就是说在产业做科研,尤其我到了微软,让我深深体会的一点,就是不是为了技术而做技术。我曾经到一所大学做了一个演讲,他们也有一个很奇怪的惯例,每一个演讲者讲完了以后,要给学生留下一句话,他们把它刻在一个木头做的一个plug上面,临时问我,我就讲了这么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做的目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不能为了一个事情的新,没有人做过,就大家一窝蜂去做它,我们要先理解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用户、对商业有什么好处,这一点是我在微软之前,没有深深地理解,也做了很多浪费时间的、纯粹的创新,到了微软以后这是我得到的很大的一个教训。

第二个我们可以谈的是研究。我这里说高校科研,也不见得是高校,也可能是national lab这一类的地方,怎么去做研究能够做得更好,美国的系统有几个地方我非常的欣赏。第一个匿名的评审,就是说你做得好不好,你这个工作做得好不好,研究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你有没有名,不是看你关系好不好,不是看别人尊不尊敬你,而是看你这个工作的提议有没有价值的存在,也就是说我把我的一个proposal提出去之后,把我的名字删了给别人做评审,那个人做来的评审结果我也看不到是谁的评审,唯有这样一个匿名的过程才能够真的做一个assessment,也就是说最优者存。第二个很客观的评估,而且勇于认错,这一点我想举一个实例。我曾经做过语音方面的研究,但是语音方面在美国刚开始研究总是A说A做得好,B说B做得好,每人写一篇文章都说谁做得好,最后可信度降低了。这个时候美国一个科研单位就说了话,你不可以这么做,你如果拿我的经费,你必须每六个月一次用我的数据做客观的评估,我的数据不可以让你看到,而且保证是全新的,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数据,然后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我们做这个评估比赛就知道了。这一点是对语音界的一大福音,因为马上就让所有研究的结果,可信度变到百分之百,所以如果我是leader,我看做的研究结果比我好,我就向他学习,我就承认我是错了。所以有了客观的评估,就会让每一个人勇于认错,最后提升了每一个学校的,还有每一个研究单位的研究水平,这是第二点。第三点研究就是研究。研究不要和产品,和挣钱联上关系。在美国的管理制度,你如果拿一个科研经费,这个科研经费是很神圣的,只能使用在这个项目上面的,是不可以带回家的,是不可以分红的,是不可以变成一个横向的题目了。如果一个教授想赚外快,可以的,每个星期到别的地方去可以拿很高的薪资,你既可以拿很多的钱,也可以雇佣很多学生,但是这个事情请离开校园去做,这个工作也非常客观地把挣钱和科研分开了。

国家科研,我最敬仰的一位教授Raj Reddy先生,我在CMU读书的时候,慢慢地理解了他对整个美国国家科研的重要性,因为我常常看到他跟我讲的一些道理,过了一阵就变成一个新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大师,美国的科研单位会请一些大师,说你帮我们定一些方向,你看看未来科技会怎么走,是哪些研究大学现在没有能力做,没有金钱做,或者甚至企业都做不起的,但是会成为一个趋势的。你告诉我们,我们大笔投钱进去,让这个科研能够往前走。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Internet。Internet是美国国防部支持的,在成为Internet之前,它做过的一个工具,它不但让很多学校可以利用这个工具,来做一些研究,或者当你把这些学校串起来,串起来之后,慢慢地成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很多人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就谈微软和大学,微软是怎么发现Internet的呢?有一年,应该是1990年,有一批学生,他们对公司的一个回馈就是说我们来了微软觉得软件做得很好,但是你们居然不懂Internet。这个时候公司很多高深的官员就说什么叫做Internet,从这几个学生身上学到了Internet,我们才知道Internet的重要性,但是Internet就是国防部有大师级的人告诉它做了Internet的研究,没有公司做得起Internet,微软要做Internet不知道怎么做,那个时候只有在Redmond,只有在西雅图有这个校园,我们总不能自己连串自己,所以它能够把所有的大学串起来就成为了一个平台,让大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最后转授给我们落后的这些技术公司。

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刚才提到的就是产学研要密切地合作,但是其实要分开。我们刚刚提到的是研究,研究怎么成为产品呢?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艺术。大概说一下,研究跟技术其实是两码事。做研究你要鼓励冒险,要鼓励失败,鼓励成功,也鼓励失败,要眼光放得远做长期投资,你需要有idea,每天想一个新的主意,你可能是为了新,为了没有人做过来尝试一件事情。但是做产品,是非常严谨的,做企业、做产品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满足你的用户。GE的董事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只有一个mission,那就是怎么去理解我们的顾客,然后怎么去比别的公司更快去满足他们。科技的公司也没有差别,只是我们满足这些顾客是靠科技的途径,而且做企业,做产品我们有时间的限制,我们在明年某月某日一定要把这个product销售出去,所以这两组人是非常不好融合、不好协调的。因为他们的思路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是thinker,一个是executive person,他们做的完全不一样的人,研究的人他注重创新,注重冒险,那么做产品的他更重视的是怎么样能够更快地去满足用户或者赚到钱,这两批人如果硬搞在一起会有很严重的结果,你如果说今天开始研究部门你会报给产品部门,那么我可以保证这个研究就失去了任何的机会。因为产品部门就说,哎呀我们用户还有一个要求,你帮我做吧,虽然你是个研究员但是你帮我可以编程,过了一阵研究员愿意放弃他们的崇高理想,就变成了编程人员,不愿意放弃就离开了公司,这个研究部门就消失了,在其他的公司工作。曾经亲眼看到这样的状况,倒过来也是不会成功的,当然我们不必倒过来,不会是任何公司都把产品归靠在研究部门,要不然就没办法赚钱了。所以这两组人可以说不能水火不容,但是协调是很困难的,不能放在一起。

但是你让他们各做各的事也是不行的,你如果让研究人员追求创新,你让产品人员去赚钱,或者满足客户,最后各做各的,甚至做出两套不同的东西,这也是一个问题。一个公司要创新,要满足顾客,就需要有一套机制。微软有一套机制,不见得是最好的机制,我们研究员除了做研究,还要变成推销人员,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产品部门说你就要研究,或者你这个眼光放得太远了,你没有看到未来科技的趋势,或者有时候产品部门的人,像我们部门眼光比较近,看得不远,光听可能还不够,还要做一些demo给他看,听不懂我演示给你看,终于懂了就拿去了,这要花很多工夫的,至少研究部门要有足够的期望,成为产品化的这样一个欲望,亚洲研究院今天做得很成功也是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研究能够造福很多很多的用户。反过来说,当他们有很好的关系的时候,你也可以想象一个产品的部门,它会帮助研究员来理解用户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它会帮助解释未来的产品蓝图是什么,你这个技术很好,我们放在下一个版本,或者解释产业的趋势,是你可以告诉我这个技术很酷,但是你不知道这个不符合今天使用者的一些要求,我们也许会说为什么这个用户的需求只有企业,只有产品来做,其实两边都要做的。Bill Gates最近做了一个演讲,他说我们公司只要做两种事情:一种是满足用户现在需要的需求,他们理解的需求,他们每天要求的需求;另外一种是满足未来用户他们将要的需要,但是他们还看不清楚的需求。你只做这两者之一也不见得成为一个成功的公司,前者就是说我的问题太多,帮我修好,或者病毒很严重我不希望有病毒,或者机器太慢,启动太慢这一类的问题。后者用户不会来说,为什么不把手机跟计算机做到一起,为什么不能对我的计算机讲话,这些事情用户今天没有用过,他们没有这种想象力,所以可以说研究部门就是要去满足未来用户将会需要的一些东西。但是他们还看不到,看得不够远,我们就要作出一些雏形,让他们看,然后得到他们的回馈。还有很多方面的协调,比如说,密切的合作,但是合作的时候,不要把两组并到一起去了,你一定要研究院有研究的机构,让产品的部门满足用户,但是要有一些协调,在我们公司Bill Gates是最好的协调,因为两组人都听他的话,所以在我们公司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很多其他的公司,最后研究的公司说我不做你这个产品的工作,或者产品部门说你这个研究没有用,有时候谈一谈就谈僵了,但是这是微软很成功的部分。还有共同分享的目标,对任何的合作分享目标是很重要,一件事做成了,你也得到奖励,我也得到奖励,做得不好,我们都得到惩罚,这是一些很简单的机制。

最后还有人才的转移,让两边的部门都有一些,让一些research的人能够到产品部门去,让一些sales的人能够到研究部门来,所以像张亚勤和我,research的人现在被送到了产品部门,在受训,这是我们的科技部门,但是最重要的应该是产品的文化,你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司有哪些文化造成它的成功,这些文化哪些是适合移植到中国来的。第一点我们的企业文化,也就是非常有耐心、有毅力、不浮躁地做长期的投资。当大家都告诉Bill Gates,你WINDOWS做了7年为什么还没有挣钱,他看得很清楚,我们需要一个system来解决未来碰到的安全问题,可以用这个框架解决的,今天我们碰到安全问题,其实安全问题如果你们做一些研究的话,会发现都是在WIN95、98碰到的最多。当时Bill Gates放弃了WIN2000,他说算了就用简单的95做,如果他放弃了那个,今天我们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就不会有任何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要眼光看得远,看得对,要有耐心,不要浮躁。这个和我们公司的一个culture也有关系。微软culture在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PC,但是可以想象26年前,或者回去问你们的父母,如果26年前有人跟他说有个公司要把电脑放在每一个人的书桌或者是家中,他们会有什么感想。其实做软件它的目的也就是让人们能够得到他们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时间,让人们更有效率,让人们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个才是我们最终永恒永远不变的一个方向。第二个文化passion,这一点是美国人比较强的,美国人是很有热情的。热情当然有好处,有坏处。如果你是有热情的事就做,别的不做,如果你是对某一种事情有热情,对别的事没有热情那也不行。这里面更重要的是customer和partner,technology放在最后一位。我们过去曾经犯过错误,不是为技术创新而做技术创新,是为了顾客,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今天有了这几句话,公司慢慢转移了,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做的工作可能是innovation,我们做好了我们的创新放过去顾客就来了,今天我们做的可能更是理解顾客要求什么,照这些要求来做他们所真的需要的一些技术,所以这个innovation,已经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当然我们在说一个企业文化,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是不是很虚。当然不是,当公司推出了这样的people review之后,我们所有的衡量,我们每个月、每年度的评估都要把这个放上去,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review。你为顾客做了什么,你花了多长时间,我去问哪个顾客会知道他很满意跟你的合作,这些就是一定要贯彻在整个公司的,并不是说一个口号就可以。第三就是负责心,就是我要定一个目标,然后我要达到它,达到了我可以希望授奖,没有达到我可以受惩罚,这是要非常公正的一种评估。怎么样能够做到accountable。accountability其实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定要有衡量,如果每一个员工,他衡量的目标就是说今年要满足一些用户,或者说今年要发明几个技术,第一步就是说你要确定自己有什么目标,每个目标你能够衡量,最后你才能知道自己做得是好还是不好,才能够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主人翁感。

最后是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就是说永远不对自己满足,一直追求卓越。当然提到自我批评,我总是不能忘记上次在北大演讲,我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演讲”。做完了以后有位同学就说我有一个问题,我想你批评自己的演讲哪里讲得不好。这也是一种自我批评,但是这里的自我批评其实就类似的意思,就是你要教别人,你要自己能够有能力,而且你不能够自满,要一直追求卓越,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比如说Bill Gates,他参观了印度回来,他说这个印度在e-government上领先了微软公司,我们到印度某某公司去参观,它已经领先了微软公司,它不做全世界的e-government,是到每一个国家做一个e-government,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要慢慢反省,Bill Gates每次做完演讲都会问他的演讲,帮写演讲稿的说我哪里做得不好,你批评我,我才能做得更好,这些你可以想象这么伟大的、这么了不起的一个leader,他都这么self-critical,所以我们不能够轻易地自满。我们非常容易地可以讲一些话,把自己讲得很好,我们可以做一种包装,任何一个公司在某一个指标,总是做得最好的,但是这种自我包装和夸奖,不是一个能够提升技术公司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现在我来谈一谈人才,刚才讲的科技是造成持续的财富,但是科技是需要最好的人才才能造成的。可能很多人看过我写的一些文章,那我的人才观这些文章里面我就提到了,在信息时代,人的重要更突出。在工业时代,你可以想象一个最好的工人和一个普通的工人他的差别可能就二三十百分比。但是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一个最好的编程人员比一个普通的编程人员可以有五倍、十倍的差别,所以人才在信息时代会越来越重要,在做研究方面可能差别会更大一些。比如说在信息时代,Bill Gates他一个人做了我们的一个产品,整个basic他一个人写的,而且放到64K里面,他常常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说你这个,十几个,二十个MBytes,以前我64K就做成了,就是有这样的奇才才能体会人的重要性,知道人的重要性我们做了很多的措施,我们可以举微软的例子。比如人才报告,比如Steve Ballmer他的床头有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公司最资深的600个人,比如说我们这几位院长,还有亚勤、我,都在这个书里面,这个书一翻开就可以看到张宏江的玉照,旁边就会说他这次people review打了几分,什么时候最新得到了一个升迁的机会,现在管多少人,以前管多少人,以前打分怎么样,他先天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他的缺点比去年多,比去年少,一目了然。Steve Ballmer每天读这本书入眠。他并不是说这本书很枯燥,而是他觉得这个重要。他就是靠这本书理解了公司的人才,这有好几个作用,一个作用他看到宏江,他就说宏江,你这个老板还在批评,他说宏江我们几月几月开过会,或者你这个工作做得很好,或者你管理这么大的机构,工程院成长这么快有没有问题,都能理解你把这个话讲出来。更重要他靠这本书,他觉得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该升迁,张亚勤和我回到美国不知道是感谢还是不感谢,总之是因为这本书我们回到美国了。这本书哪来的,微软每年花二三个月的时间,就是公司600个人,这600个人也不换,当然你做这个体系你不能永远是600个人,永远是这些人,有些人做得不好,就要被替下去,做得好提升上去,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另外还做人才追踪。可能有些同学提过徐峰雄博士加入微软,他原来是在IBM做深蓝的人,他是发明深蓝的人,他是我追踪了至少5年的人,我每年给他打电话,我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有希望雇到他,但是我就是不放弃,在这种执著、不放弃之下终于把他挖来了,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要求,每一个人要做人才追踪,要把最能干的人跟他们有好的关系,当他哪一天情况转变了,他们愿意过来,就自然而然地过来了。

Meritocarcy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奖惩只看一个成绩,不论他的年资,这个制度并不是一个微软,一个公司的,几乎美国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你做得优秀,你就可以期望一直往上升,你会得到很好的奖赏,不会因为你做得很好,不过只有1年经验,那就慢慢等着吧,等前面那些有3年、5年经验的人都升了,下一个就轮到你,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只要你有卓越的表现就会有优秀的表现。任何一个机构都有一个弊端,包括美国公司,我们怎么防止这个弊端。有一种很常发生的弊端,某一个员工非常能干,我希望他跟我做一辈子,他比我聪明,比我能干,我把他藏在我这儿,永远不让他升,加薪可以加,可是不让人知道他藏在这儿,他又不知道自己能干,怎么样避免这个状况。这个就是刚才说的Steve Ballmer,就像Ballmer有600人的一本书,我有我100个人的一本书,这100个人我随时追踪。当我下个星期回美国就有100个人中1个我要提升了。如果你问老板我把这个人拿走好不好,他总会说不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讲的一句话,很简单,告诉大家这600个人属于我,不属于你们。亚勤你的老板,他不能control你的命运,开复的老板不能control你的命运。我要调他,就调他,同样我对这100个人,不能说命运,他们升迁的机会,所以也是很好的措施,这样才能避免一个树状的结构,下面的人升不上来,我们要随时跟踪最能干的人,然后我们会靠他评分、打分,你作为老板就要评分、打分,最后靠这个system,我们的人员可以得到很快的提拔,我们最快达到这600个人的一个书,有一个人大学毕业5年就在这本书里面了,他可能在下几年就会成为一个VP,我们公司有好几个30岁大学毕业工作10年之内就成为VP的,管WIN的,他们今年都三十四五岁,他们都是30岁左右成为公司副总裁的。没有这样的制度,他们有可能就被埋没了。这些制度包括了比你强的人,如果我雇了张亚勤,过几年以后他当了我的老板,很多人可能觉得你很丢人,但是我很自豪,我会说我居然帮公司雇到这么好的人,我也会受到我老板的奖励的,当然张亚勤也会奖励的,但是前一任老板的奖励。所以这个也是很特殊的措施。

让贤也是一个可能,我这个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你做得比我好,我让给你做。我举一个不是微软的公司,比如杨致远他在雅虎,当公司成长到某一个状态,他觉得他管不了这么大的公司,他就让给别人做总裁,这是比较特殊的做法,但是很重要的,还有微软经过8个人问很多很奇怪的问题,刁钻的问题,然后还要去问你的朋友,问你的老师,最后非常谨慎才雇佣了一个人,为什么呢?在微软有一句话,这句话叫做As have As,Bs have Cs,翻译成中文比较不好听一点,一流的人雇一流的人,二流的人雇三流的人。所以当你的组织里雇佣了第一个二流的人就是你走下坡路的时候,所以我们紧紧牢记这句话。我们还有一句话,当你不确定这个人该不该雇的时候,答案就是不雇他,把握了这个才达到了人才的要求。另外所有的同事都是一视同仁,领导要以身作则。这是什么意思,当然我们雇佣的人也会犯错误的,每年大概有百分之几个人工作不好,而遭到解雇。有一次Ballmer认为我们这些人可能做人都太仁慈了,把我们100个人叫到那儿,开了一个会,他说今年我期望着你们都能达到某某的数目,百分之几的最不好的员工,再不然调教成好的公司,再不然就要离开公司。然后他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很惊讶,他说就像你们今天100个人在这个房间,下一次开会的时候我相信只有95个。我们都很怕开了会以后,第二次开了会彼此数了一数真的少了5个人,actually少了11个人,当然有一些是自己走的。

这个工作就是说不可以有一个,员工不会接受一种不公平的待遇,这个世界大家都要公平,你不能说我是一个副总裁,我就受到保护,我可以胡乱做,我可以留在公司,因为我达到了副总裁。也不能说我是一个很资深的研究院长、工程院长就不能动我了,任何人做得不好,都要去负责的。这个也是说当你人才观不代表了每天都是去找最优秀的人做这么快乐的事,带一个公司像徐峰雄这么快乐的事情,也要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

还有双轨道的发展,因为人各有志,每个人兴趣不一样,我们不能够假设都是一个模子,我们不能假设每一个人都要做副总裁,做总裁,所以我们公司有一个制度叫做双轨道,就是说当你一个员工做得很好,一般公司可能就会说甚至美国公司说你做得真好,你明天做经理吧,又做得好再做主任吧,证明你很聪明再做总监,再做总经理,做副总裁等等。但是这对有些人,对很会做管理的人,也许很适合,但是很多人不适合管理,或者不喜欢管理,不适合和不喜欢做管理的人,他们都不会做得很好,所以也许去提升一个人反而是害了他们,也是害了公司。所以我们公司就有双轨道,当一个人做得很好,说你做得真好,你对管理有没有兴趣,然后要不要上一堂课,要不要试做一个管理的课,喜欢就往里走,不喜欢就可以留在technical这个轨道,当然这个互导不能是糊弄人的,你不能说你做得真好,你不愿意做经理,好继续做你的technology,我们这儿有一个玻璃天花板,你长到了这个级就上不去了,因为只有做经理才能往上爬,这样就不是双轨道了,这有一个轨就死掉了。所以在我们公司做technology可以一直往上走,有一个比如说我们公司有100位副总裁,也有20多位所谓的distinguish engineer,他们的薪水,他们的股票,和副总裁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就是说你要真的提供双轨制度,你就要给他们和管理人员一样的奖惩制度,要不然你这个话就有问题,你就等于要一个人误入歧途,向一个有玻璃天花板的地方去走。

类似的一个问题,是多元化的人才,因此人各有志,我们可能要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有些人适合研究,因为他们很好奇,有些人适合工程,因为他们每天能多写一行程序就很快乐,有些人适合架构,因为他想看得更高、更远,不爱编程,有些人爱测试,因为他喜欢挑毛病,有些人喜欢指示,因为他可以跟客户接触等等,每个人兴趣都不一样,所以在公司、在学校都要发掘他们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往这个方向去走,同样做市场、管理、流程,也是有同样的想法,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的想法。

最后一点,本来我要演讲花比较多的时间是领导力,我决定用这个演讲,不用原来的演讲,我其实在第二封信里面已经比较多讲到领导力的想法。很多人认为一个优秀的人,不管是管理还是技术,还是做商业等等的,最重要的就是他要聪明,懂科技,有战略能力、执行能力,有经验、商业头脑,这个人就是一个全才,就是一个将才,是一个帅才,但是我今天对这个想法只有一个字,就是错,这是最基本的能力,李开复你是做语音识别的,难道你把语音识别的工作放在最低的金字塔上面了?答案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的工作语音只是一小部分,甚至可能不是一部分,我讲一个公司的要求,你们就会理解,公司希望任何的一个副总裁或者任何的一个总经理,他都可以去接几乎任何一个副总裁的工作,就是他希望能够把我拿回来放到一个研究部门、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我都能够做副总裁的工作,这代表什么呢?代表这个金字塔最下面的一层其实并不重要,其实是上面的才重要。价值观,还有这个领导的能力,人际的能力,团队精神,表达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还有我们所谈到的情商,自觉,自控,影响力,社交能力,还有最高的谦虚,勇气,毅力,这几点我会挑几个来稍微做一个简短的代表。

我们先谈这个,最上面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对,一个人在公司就留不下来了,因为公司的价值观是credibility,你不能credible,你就不能留下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必须需要的。优秀的领导,这个人际能力大家可能听我说过一些,情商可能听过一些,但是很多人可能误解了这些方面的,其实这个情商你可以说,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有一篇我的文章,然后有很多读者说情商嘛,就是会拍马屁,会懂得跟人做社交,然后会做政治的工作,这个其实是不对的。我可以举一些例子,告诉你为什么认为这个是不对的,但是在我举这个例子之前,其实这个有统计的根据,在美国有一个很有名一篇文章的作者,他做了这样一个工作。他找了188个公司,他做了所有领导的一个调查,他测试了他们的情商,测试了他们的智商,然后跟踪了他们的事业,看他们成功还是不成功,然后他把他的成功和不成功去对比他的智商和情商,他发现的是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比智商要更重要9倍,这是有数据根据的。他做了一个research,做统计的同学都可以去参考这篇文章,他有非常多的科学根据。

情商,当然你可以说这个还没有证明,为什么不是拍马屁,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但是在我们做这个之前还有卓越的领导,《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面曾经谈到的,他测了更多的公司,上千个公司,他把优秀到卓越的公司做了一个分化,什么叫做优秀的公司呢,就是赚钱的公司,什么叫卓越的公司呢,就是更赚钱的公司,这是他很可以理解的看法,不管怎么说,一个公司要从赚钱变到更赚钱,在一个20多年的时期来看,确实是有很大意义的。他发现这几个公司有11个是很特殊的,本来就一直很好,但是能够做到更好,他们特殊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CEO都是谦虚,为了公司着想,很有勇气,愿意放权,而且有毅力,所以他做了更深入的探讨,确实证实了这三个因素真的和一个公司的成败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作为一个统计的人,我非常相信这两本书,也介绍给很多的人。如果我们说从美国哪些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或者说在中国哪些方面可以更加地加强。我想我红色表达的这个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诚信非常的重要,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就要算话,这样才不能影响自己的声誉,也不会影响学校和公司的声誉,一个人签了合约就一定要兑现,这个为什么呢?各位可能听过,我曾经有一些文章,有一些辩论,谈诚信的问题,别人问我说,难道你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圣人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其实一个公司为什么重视诚信,很简单,并不是我们要对员工做道德方面的审核,而是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公司的利益的。你想一个公司要放权的,把公司的秘密交给你,把公司的钥匙交给你,把公司未来的方向交给你,公司怎么能够相信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怎么能够冒任何的风险,让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把这些工作偷走了,带走了,或者做得不好?所以诚信的重要对于一个公司,只是一个务实的想法,并不是一种对美德的追求,当然我个人可能对美德有一些追求,但是公司是有道理的,不是想为了衡量人的美德,这是对公司一个必需品。

直截了当的沟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员工和同学这方面不是那么直截了当,这个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家庭都曾经碰过。比如上个星期我碰到过我的大姐,她就很不直截了当,她就说“打电话给哥哥,我很生他的气”,“怎么回事”,她说“我打给他,我跟他说我星期二放假,星期四到你家,星期六走,然后他居然就说好”,我说“这个事你为什么生气呢”,“我告诉他星期二放假,他怎么不请我星期二去呢”。你就可以猜想到我这个大姐是在一个纯粹华人的环境长大的,我这个大哥是大部分都在美国长大的,这两个人就是直截了当沟通和不直截了当沟通的差别,这个主要就是文化的差异,如果是华人的环境就可以理解,不管怎么说,直截了当沟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更有效率地解决一件事情。我在公司最怕碰到的就是开会的时候,我们说有一个新的想法,张宏江说我今天有一个新的想法,怎么样怎么样,然后讲了以后,大家都点头,这个好,这个好。然后到了洗手间,就听到很多,这个idea,我嘴里说好,不好意思批评他,但是你可以想象到,这对他自己,对讲话的人,对公司有多么大的伤害,因为你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因为你没有让别人得到也许你很宝贵的意见,或者你没有真的理解他要做什么事情,你就去批评别人,不管怎么样都是不好的,是不对的。主动热情,这几种都谈过了,自我批评我们也谈过了。

下面再往上走就是情商。这情商里面我只谈一个自觉,自觉是情商里面最重要的一点,自觉我可以举很多例子,但是我在第二封信里面讲的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我有一个员工,他有一次写了自我评估,他就说虽然谦虚如我,但是我也要说自己这一年的表现实在是异常得了不起。当我看了这一句话,我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说这个员工要走,并不是说他做得多烂,但是当他的表现和他的期望,当他这么没有自知之明的时候,很显然的,他不会满足现状,果然他要求我升职等等,最后不但没有升成,他还失去了他的工作,他并不是不能做那份工作,但是因为他姿势太高。我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而且是很普通的例子,我和我的reporters,我下面的总经理,我们每一次开会都会谈到某某人在某方面做得不好,他常常去批评别人,或者别人讲话都不听,或者是他不合群,或者是他每次说话不算话。不管怎么样,某某人有某个弱点,下面我们要探讨我们怎么样帮助他,或者他能不能克服这个弱点,下面一句话,一定是他知不知道他有这个弱点,他承不承认他有这个弱点,他愿不愿意改这个弱点,如果答案是是的,那我们会给他很大的宽容,很长一段时间的机会;但是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其实这个自觉和人际关系拍马屁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他就不可能自己批评,自己改进,他也不可能承认,或者是改进自己的一些问题。但他不能改进,不能修补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那他只有走路,所以这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自觉是多么的重要。

勇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没有讲谦虚、毅力,我想各位同学应该可以理解。中国人谦虚、毅力是我们有史以来的几千年历史的一种美德。我认为中国人这方面做得比美国人优秀,甚至美国人可以向我们学习,但是勇气是一个很难的挑战,因为你每次要有勇气做一件事情,就要遭遇到一定的后果,可能遭遇别人的批评,或者可能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我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我曾经在一个公司工作,这个工作有一个团队,我心里知道的事情是这个团队必须解散了,不是整个团队都要走,但是那批人选错了,他们选的方向是不对的,但是我那个时候没有勇气解散他们,为什么没有勇气呢?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就是因为这个team是我挑选的,它的方向也是我批准的,如果这个时候我解散它是不是代表了告诉大家我李开复错了,我不该批准它的,这个对我的面子是不是有问题,对我的信誉是不是有问题,所以这个例子让我尴尬了一段时间。几个月,最后很偶然的我那个时候在考虑要离开那个公司了,我就想说既然离开了,我就应该离开之前做一个好事,帮这个公司解散该解散的,人家要骂我,笑我,反正我要走了没关系,但是该要做的事情还要做,然后我把这几个人解散了,把这几个人改编了,把方向重新改了。改完以后我居然听到是我的同事,甚至我的老板,他们对我是这样评价的。他们说他居然有勇气承认自己是错的,我们尊敬他,并不是说你看这个笨蛋又犯错误了,也不是说你看这个多没面子,自己建的team,自己把它解散,或者是多无情,怎么对自己的部下这么处理,其实我得到一个教训,就是应该做的事就应该去做,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应该承认。一直对我有很大启发的三句话就是:做任何的事情,我希望我能够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足够的度量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这两者的差别。

最后我想谈的是高校,大学自从孔子,自从亚历山大在两千多年前创立东方、西方的大学,一直是精英会聚的地方,是一个思想开放的社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催化器,可以说是整个国家里面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但是在美国有很特殊的情况,我想各位都清楚。世界最好的学府,大部分在美国,最好的10所学校里有8所在美国,最好的50所学校里有37所在美国,最好的100所学校里有66所在美国。这个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目,美国也是靠这个方法吸收了全世界各地的人才,所以甚至你可以说美国今天经济的强大跟这也是有非常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国家的人,包括中国的学生都想到美国去求学,不但博士、硕士想到美国去读,甚至最近连本科、中学、小学都有人想去读,甚至在32年前有一个叫做李开复的就去读了。美国之所以如此的强,就因为它的教育系统可以吸收全世界的人才,无论是吸引教授,不是吸引学生。因为优秀的教授想要有优秀的学生围绕着他们,优秀的学生想要跟优秀的教授求教,所以再加上美国强大的企业,真的吸收了这么多的人才,所以教育对人才,对美国的人才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微软,在苹果,在任何公司,你会看到周围的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加拿大人、法国人、英国人到处都是,可能几乎有1/3以上的员工都是国外来的。这些都是国外的精英,所以美国的强大,技术的强大,如果靠人才,人才又是靠高校,高校就是大学,大学是真的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美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就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我们讲北大、清华,公立学校,但是在美国我们说什么是最好的学校,本科里面10个最好的学校全是私立的,在商学院10个里有9个是私立的,这个黑色的字就是公立的,白色的字是私立的,工程一半一半。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刚刚讲的最有前瞻性的一些技术,比如生物工程都是私立的,比如说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都是私立的。这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美国也不是说私立的学校都好,但是有两种私立学校,有所谓社区职业学校,就是ommunity college,他们是收费的,也有一些是盈利的,不见得是那么好,但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他们都有一个机制,他们的机制就是一个私人投资的基金,然后给它很大的自由度来做灵活的运行。今天我在人民大会演讲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美国的私立大学那么好,这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根据我的理解我有几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它有私人的资金,它可以由它的方法去研究,它不一定要给教授多少薪资,不一定要照着美国国家这个州的法律来定哪些是我们的科系,它想开一个生物工程系就可以开,它想给教授多一点薪水它就可以给,这是很重要的。第二点创校人,我们可以看到这批创校人有一种理想,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他们把他们的理想在这种私校彻底实现了,至少在美国公立学校,他们应该说样板式的,大部分都很相似,科系、教授都很相似,但是私立学校就很有特色。特色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领导,校领导的一些思维,一些他们的构想,还有他们的一些理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一个学校有很特殊的特色,比如说,MIT的特色就是我们要把工程什么都做得最好,我们就开在哈佛的旁边,但是我们不怕它,它人文好,我们的工程好,斯坦福的特色就是开放创新,看到广大的校园就可以知道有多大的心胸来创办这个学校。

我的母校特色就是一切围绕着IT,我们希望做的是世界第一,商学院也用computer science,艺术也用computer science,音乐也用computer science,每个科系都用计算机来做,而为此感到自豪。每个学校都有它的特色,所以热爱计算机的人都想去Carnegie Mellon,甚至想上音乐课,想上艺术课,都可以用到计算机的技术。这些特色造成他们的优势。当然私立大学不是主要的一个美国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师资,这个我个人也有很多很深的个人感受,我们刚刚提到了我的老师,他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然后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在美国教师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是一个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一个工作,一个工作可能有1000个人申请,在MIT和斯坦福学校,如果他得到这个工作,他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非常好的待遇,那这个好的待遇造成他的师资质量继续上升,质量上升造成学生对老师特别的崇拜,这个崇拜又造成他的地位继续上升,所以这样一个延续的、良性的循环,造成美国大学越做越好,老师越来越好。当然做得好也不表示他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一个代价就是要有风险,这个工作是有风险的。

要想到美国MIT做教师,进去之后就要有准备,7年之后可能就要失业的,因为只有一半的教师可以拿到终身职业,因为要保证这个质量,MIT之前学校就定出了规矩,就是说你拿到了博士只证明你多做一项研究,并不能证明你能教课,所以在这儿教7年,经过评估,才让我决定留不留你下来,当然在那儿拿不到教授的人也可以找到很多的工作,可以挣到钱,当然这是一种保护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很难在别的行业碰到一个做7年还有50%可能失去的工作,但是还是会有1000个人来争取这个工作机会的职业。

管理方式我们刚才提过了和企业尽量分开,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是很特殊的,要有很灵活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在课堂上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到大学,他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相对它希望学生的眼光能够放得更远,视野放得更远,它不会要求背诵很多公式,而是要求很多学生去理解为什么。比如我女儿4/6对等于2/3,怎么学的呢,老师找蛋糕来做实验,就是三个人一个人可以分几份,原来是一样的,所以4/6等于2/3,或者2/6等于1/3,或者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2,不用背的,只要一张纸,一裁为二,这个面积是多少,小朋友说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这是一半就这么学会的,这个学习的方式是非常灵活,可能更适合于灵活的学生。美国的教育方式适合优秀的学生,当然中国的教育方式可能更适合比较一般的学习,至少是基础教育他是这么说的一句话,直截了当沟通,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有一句话让我能够永远记得的,就是有一次我挑战我的老师,我的恩师Raj Reddy,我要做的方式他不同意,我说我要照我的做,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让我永远地记得,因为一方面我记得他对我特别好,虽然他不同意,但是给我很多的支援,还有知识上的支持,而且让我非常佩服的就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对我不高兴,或者觉得不怎么听我话,他反而对我有更大的尊敬,更多的支持,所以我相信有一个环境,这个环境里学生敢对老师说不,老师愿意听学生说不,这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火花碰撞的环境。

下面追逐兴趣,这个是很重要的。我在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我入学之后,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脑筋想什么,我要决定读政治,要成为一个律师,以后也许成为一个法官,我真的不知道那时候脑子想什么,十多岁孩子想什么不是很清楚的。然后我就读了,读了一年以后非常枯燥,怎么办呢?所以我才进哥伦比亚,说哥伦比亚有这个科系,我发现我不很喜欢这个科系,在大三从政治系变成Computer Science,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对话,而不是站在美国的某一个小镇做一个很无味律师的工作,一个很不快乐的人,我就要感谢美国教育给予我的这个选择。美国教育是比较正面的鼓励,比较不排名次,其实现在我还不是很理解,但是至少它确实有它的好处,就是说每一个人可以知道他得几分,可以知道他在班上是比较高,还是比较低,但是绝对不让他认为是一个零和的概念,这和团队精神很有关系。

前几天我见到中国的一个教育部的领导,他就问我说,团队精神他常常听到中国可以做到最好,他说在美国怎么教团队精神的呢?我说其实是不能教的,但是它有很多的这种精神是容纳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当你不排名次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零和的游戏,不是说你上一名,我就下一名游戏,大家自然而然当作一个队友而不是一个敌人看待。另外一个更好的例子,很多功课,这个project里面,你要跟那五个同学合作,而且你们的成败,是与成绩捆在一起的,这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有的。

我的女儿说我们小组一个人不努力,把我们的成绩拉下来了,过了几星期,他又跟我说,这个人非常努力,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上次被我们骂的,这样同学会有彼此的激励,他们就像在社会里一样,我们五个员工编程也是一个组,彼此激励,谁做得不好,会觉得不好意思,同学会给他压力,给他鼓励,然后大家怎么样协调合作,这些都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刚才谈到领导,很重要的是它能够达到卓越,更重要的是它有毅力放权,勇敢,谦虚,而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果断吸引人和热情。那么我的好朋友凌志军先生写的一本《成长》里面提到了,作为学生一般人觉得自信、智商好、自觉学习是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觉、主动学习,不但智商高,而且情商要高。

我说科技、人才、教育,唯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才能带来人才;唯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带来教育;唯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才能带来人才。这三者是互相补助,而且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今天中国正在迈向伟大民族复兴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华人的时代即将来临,我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基于今天已经成功的基础,学习美国成功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一些融入中国的特色,我很有信心,中国将会成为一个世界之最的超级强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民族。谢谢大家。 7hg/pMGKP5mQ18sUgy17uktqNUG1s/B8d97e8EILxG0nGeW8zSJOSdZMLlk1wG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