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弘一法师语录: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事很多,面对大喜之事,有的人得意忘形,结果乐极生悲;有的人以平常心处之,或再接再厉,或悠然自得。面对大难之灾,有的人悲痛欲绝,结果不蹶一振,潦倒终生;有的人以平常心处之,或迎难而上,或从头再来。人生无论喜与悲,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地,真正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号息霜。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39岁之前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正是这一年,他放下了世俗的一切,削发为僧,开始了长达24年的在佛修行。

晚年的弘一法师变得更加谦逊,经常静下心来省察自己,希望自己的品德一天高尚于一天,希望做一个好人。

弘一法师认为自己所做的事虽然不完满,但是也不去求他完满。他解释说:“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才常常使我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那我才会更加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增长他傲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

在弘一法师看来,不要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好而得意忘形,也不因为自己失去什么而放声痛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它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既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想必谁都了解。在纷繁的生活中,我们就是要具备塞翁这种“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平常心,才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中的和谐。人们总把太多的生活琐事放在心上,升职、赚钱等,人们总是想这想那,担心自己担心别人。其实这些成为心理负担的东西都是你自己放上去的,是你一点一点地给自己加上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活得累,心理生理都疲劳。

曾经有一部名叫《阿甘正传》 的电影红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在电影里,主人公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 分的智能稍有不足者。在别人的眼中,阿甘无疑是十分不幸的。但是,就是一个看似不幸的人,最终却能够事事幸运,事事成功,这难道真的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吗?当然不是。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懂得顺势,得意时能够淡然,失意时能够泰然,凡事都顺其自然。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灾难还是幸运,是痛苦还是快乐,但当这些事物来临时,他总能够从容地面对,让一切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正如阿甘母亲所说的:“时间到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命中注定的。”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有如烟花般瞬间炫目,一闪而逝,人生的际遇就像浮云般聚散不定。得意与失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看得意时你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享受,失意的时候,你又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所以说,任何时候,心态都非常重要。打造一颗“平常心”,抱定“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这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会实现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8rmSNoH1FeeVC01ZZ1BtSfwabFaVtHvWnyb1DKvfSu3fp0DwghEPu9FT1h9DK1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