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沉得住气,才能成大器

人生在世,须有一口气在。不管这属于志气、勇气、才气甚至傲气,总之,你要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事业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沉不住气,在面对挫折遭遇逆境的时候,他们常常消极颓废,心灰意冷;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他们往往趾高气扬,骄横自大。因为沉不住气,在人生的低谷,他们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在人生的高峰,他们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只是大海上的一只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沉得住气,才能扬帆远航,笑傲江湖。如果沉不住气而害怕茫茫无际的大海,要么是畏缩不前,要么有颠覆的危险。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后,也正是采纳了谋士朱升的韬晦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减少了敌人,发展了势力,待时机成熟后,一旦称王,稳稳当当,终于成了明朝开国皇帝。古今中外英雄成功的历史说明,目标如果不在实力、威望达到适当程度时去实现,只会招致失败。时机不成熟时,就必须以退为进,积蓄力量,等待能发力的时机。

但是,古往今来,在政坛、商界,各行各业,哪有人不明白“忍”功的重要?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的很少,在紧要关头,偏偏忍不住,而是意气用事,则正应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相反的,能忍得住,也能狠得下心委屈自己,那自然稳操胜券了。做人要有宽广的胸襟,长远的目标,形势不利时就要容下难容之事,忍住一时之气,为长远考虑;而沉不住气,时机未成熟就贸然行动,只会使自己败得更惨。

沉得住气,要善于把自己放到低处。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置于低处。形势不利时要能够容忍一时之气,不做意气之争,隐忍是为了积蓄力量,待机勃发,只有沉得住气,才能最终发得了力。

在苏轼《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说的是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过人的节操,拥有一般人没有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人生自有沉浮,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记住:能够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1jv1CSWgeJjtcxteuHRBMY1hq2bVC6yyHQw7xZyUbCTD8CF7yG+mV+UtBN95bG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