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五脏六腑系统总览

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素问·五脏别论》

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素问·五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五脏别论》

藏象学说

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藏象学说。藏象二字中的“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比如,肺藏于体内,是脏;而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咳嗽、气喘则是其病理现象。可以说,呼吸、咳嗽和气喘,都是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也就是肺的藏象。通过对对象的观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历代中医都十分重视这种以表知里,以象测脏的方法,故将以研究脏腑为中心的学说,称为藏象学说。

脏腑的含义

当古人积累了大量有关脏腑组织机能形态的知识后,便自然而然地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系统性、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性,从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阐述、总结,形成了藏象学说。《素问·五脏别论》根据人体内脏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将它们区分为三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其概念明晰,很快为医界接受,并为后世所遵从。

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包括水谷精微及糟粕)的内脏。对于脏和腑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这里所说的满,是充满而没有虚实之分;这里所说的实,是指有的地方充实,有的地方空虚。脏贮藏精气,如肝藏血,肾藏精。所藏精血不当无故外泄,而应保持充满,使其能充分发挥生理效应。所以说,五脏必须保持“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腑,传化水谷,如胃受纳水谷,将其进行初步消化后,即下传入小肠;小肠受盛胃所传下的水谷,进行彻底消化,并吸收其精微之后,再下传入大肠;大肠接受糟粕,并将其传导至肛门排出,在传导过程中,大肠还吸收了糟粕中的残余水分。由此可见,腑的功能不只是消化水谷和吸收水谷的精微,而且要即时将所受盛的水谷向下排空,以作好下一次受纳的准备。因此,从整个肠胃道看,必须有虚有实,只有不断地虚实交替,才能完成其传化的任务。故六腑必须保持“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状态。

脏腑之间的关系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脏腑相关的理论。它认为五脏六腑虽各有功能,但总体上却是相互关联着的,其一是认为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阴阳相合,《灵枢·本输》认为脏腑有相合,把脏与腑配为表里关系。如:“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素问·宣明五气》又把五味、五气、五志、五恶、五液、五神、五脉与五脏相联系。而《灵枢·六节藏象论》则最早提出了“藏象”的概念,把人体脏腑组织视为五个功能单位,并注意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此外,《灵枢·百病始生》、《五邪》、《五阅五使》、《素问·五脏法时论》、《刺热》、《疟论》、《咳论》等篇,还分别详述了脏腑的各种病症。

关于腑和奇恒之腑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六腑和奇恒之腑都是腑。但是,前者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故名传化之腑;后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可见,奇恒之腑是既不同于五脏,也不同于六腑的内脏。 WEhdXg/ndwjB89lP1YNXvq/E4xT/DrFuEoPHfirQHjfkqmcQZ+1B4EjAwai+UV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