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祖黄帝

上古神话传说经过后世文人学者的加工,逐渐向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演化。一个方向是彻底神化,把原本半人半神的英雄人物都描绘成无所不能的天神;另一个方向是圣王化,淡去神怪色彩,尽量向自以为真实的历史靠拢。如果说在秦汉间将伏羲和太合为一体,那么伏羲就被认定是神性的代表,而太是人性的代表;如果说在秦汉间将神农和炎帝也合为一体,那么神农就被认定是神性的代表,而炎帝是人性的代表。神性和人性完全统一在同一个名称下的,恐怕就只有黄帝了。

昆仑山上的宫殿

按照神话的说法,黄帝也可以写作“皇帝”,是指“皇天上帝”(一说指黄土地的中央),是最尊贵的神灵,是中央的天帝。黄帝在下界的帝都位于昆仑山上,管理帝都的大神名叫“陆吾”,长着人的脸、老虎的身体和爪子,还有九条尾巴。

从昆仑山上的宫殿往东北方向走,就可以到达黄帝在下界最大的御花园,名叫“悬圃”,因为据说这个花园是悬挂在云雾缭绕的半空中的。悬圃的管理员是位名叫“英招”的神灵,他长着人脸、马身,有老虎的斑纹,背上还有一双翅膀。

昆仑山上的宫殿极其雄伟,朝向四方的每一面都有九扇大门,有九眼井,正门开向东方,名为“开明门”,由一只叫做“开明兽”的神兽守护着。宫殿分为五城十二楼,最高的地方生长着一株长四丈,粗五围的稻谷——这说明黄帝本身和农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宫殿四周都生长着繁茂的玉树,有凤凰和鸾鸟栖息在上面。其他各种神奇之物和居住在宫殿中服侍黄帝的神灵,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昆仑山如同重重宫阙,据说共有九重——这大概就是后来“九重天”说法的来源——总高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步二尺六寸。昆仑山下有名叫“弱水”的深渊,还有昼夜燃烧的火山。总之,人类想要靠近这座神山,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会合鬼神的乐曲

居住在如此宏伟而神奇的昆仑宫殿中的黄帝,其外貌也非常奇特,长着四张面孔,可以同时看清四方发生的事情,非常方便他统治天下。黄帝的辅佐官是后土,据说也是统治鬼国的王者。《韩非子》中说,黄帝曾经召集天下的鬼神,汇聚于西泰山。黄帝乘坐着大象拉的华车,有六条蛟龙跟随在左右,驾车的是毕方,在前面引路的是蚩尤,风伯为他扫清道路,雨师为他降下甘霖,使尘土不再飞扬,各种鬼神都拜伏在路边,等待黄帝的诏命。于是无比尊贵的黄帝兴致高昂,亲自作了一支曲子,起名叫做《清角》,以纪念这次盛会。

春秋时候的晋平公非常喜欢音乐,一次他在施夷之台招待来访的卫灵公,听到卫国的乐师师涓奏了一支名叫《清商》的乐曲,觉得不大过瘾,就问自己身边的乐师师旷:“这曲子如此高雅动听,难道是天下最好的吗?”师旷回答说:“清商》不如《清徵》。”于是平公就叫他演奏《清徵》。师旷取琴来弹奏,刚弹了一会儿,就有十六只玄鹤从南方飞来,站在城楼上翩翩起舞。平公非常高兴,又问:“那么《清徵》就是天下最好的乐曲吗?”师旷回答说:“最好的是《清角》。”

平公叫师旷试奏《清角》来听,师旷为难地说:“那是黄帝在西泰山会合天下鬼神的曲子,不能随便弹奏,恐怕会招来灾祸。”平公坚持要听,师旷没有办法,只得拿起琴来,才弹了几个音符,凄厉的声音就撕裂了帷幕,激破了器皿,屋瓦“哗哗”地往下掉落,座中客人纷纷逃散。平公万分恐惧,蜷缩在角落里不停地颤抖。据说此后晋国接连三年大旱,而平公也大病一场,几乎丢了性命。

刑天舞干戚

以上种种传说,都体现出黄帝神性的一方面,从这方面来看,他神通广大,极其威武,看不出仁慈、和蔼的一面。或许因为这个原因,不肯服从黄帝统治的神、人也不在少数,出现过众多抗争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蚩尤、夸父和刑天。

刑天应该是一位大神,或者是一个巨人,他所对抗的天帝,历代多认为就是黄帝。刑天本来没有名字,因为反抗被天帝在常羊山砍掉了脑袋,所以称为“刑天”。刑就是指处刑,天指的是首级。虽然没有了头,刑天却并没有死,不但没有死,怒火反而越烧越旺。他没有了眼睛,就把两乳作为眼睛,没有了嘴巴,就把肚脐当作嘴巴,高声喊叫着,手持“干戚”——干就是盾牌,戚就是斧子——永远挥舞不休。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读过《山海经》后有感而作诗,在“精卫填沧海”两句下面,还写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以赞扬刑天那种不屈不挠、永远不肯放弃的顽强毅力。刑天因此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鼎湖飞升

在另一体系的黄帝传说中,这位天帝走向了人间,仿佛一位人类的贤君圣王。他仍然威风凛凛,但性格中掺杂了更多宽厚仁慈的因素。据说黄帝也称为有熊氏或者轩辕氏,先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被认为是他独立完成的。从“轩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发明过车辆,并且据说船只也是他创造出来的。

先民最早是和许多动物一样居住在洞穴中的,很容易受到野兽的侵袭。据说后来出了一位伟人,教大家学习鸟类,用树枝在树上作巢,可以避免被地上的猛兽骚扰,这位伟人因此被称作“有巢氏”。但是住在树上终究很不方便,于是黄帝后来又发明了房屋,用竹、木甚至石头垒起墙壁,这样野兽就跑不进来了。此外,黄帝还制定了服饰制度,创制了兵器和阵法。

这位人间的君王当然不可能像传说中的天帝那样具备很大神通,所以他就搜集天下的铜,在荆山脚下铸造了一口宝鼎,用来炼制丹药。丹药炼成以后,天上突然降下来一条金龙,垂下它长长的胡须来迎接黄帝飞升。黄帝顺着龙须爬上了龙背,他的臣子们跟随而上的有七十多人。但黄帝的臣子当然不止这七十多人,其他人扯断了龙须也无法爬上。后世把黄帝升天的地方称为“鼎胡”,就是指宝鼎和龙须,后来逐渐讹传为“鼎湖”。这就是黄帝鼎湖飞升的故事,而那些被扯断的龙须,据说后来变成了一种叶片细长的植物,人们称之为“龙须草”。 WXyJ4WL9S+IDjXFZagR/8R7dqZ5vh7rvlwLL+1lHxDOl2NcVZAL1oeU1VSouZF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