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生从谷类开始
Yangsheng Cong Gulei Kaishi

Jingmi

【粳米】

◆别名:大米

粳米口感柔和,香气浓郁,是中国人,尤其是南方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粳米易于消化,是老弱妇孺皆宜的食品。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淡。

【归  经】脾、胃经。

【功  效】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可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补充人体所需多种营养成分。

【养生宜忌】宜 粳米适宜脾胃气虚者,久病初愈、体质虚弱者食用;产妇奶水不足时,粳米汤可代替奶水。忌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者及痈肿疔疮热毒炽盛者忌食用粳米做的爆米花。

【相宜配伍】粳米与莲子、人参、山药等配伍,用于脾虚泄泻者。

【相克配伍】1.粳米不能与马肉同食,会引发痼疾。2.粳米不可与苍耳配伍,同食令人心痛。

【按  语】粳米是人体维生素B 1 的重要来源,用粳米煮粥时不可放碱,因为碱会破坏粳米中的维生素B 1 ,人体如缺乏维生素B 1 ,会出现“脚气病”。

推荐菜式

番茄虾仁炒饭

◎材料:米饭200克,虾仁50克,鸡蛋1个,番茄1个,青豆20克,洋葱1/2个。

◎调料:植物油、番茄酱、盐、白糖、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①番茄洗净切成小丁;洋葱洗净切成末;青豆焯水后备用。②虾仁挑除泥肠洗净,焯水烫透,捞出沥水;鸡蛋打入碗中,搅成蛋液备用。③炒锅倒油烧热,放入蛋液,快速炒散至熟盛出备用。④锅内再加油,放入洋葱末炒香,再放入番茄酱炒至色泽鲜红,加盐、白糖、胡椒粉,最后放入米饭、虾仁、鸡蛋、番茄和青豆,炒拌均匀即可。

Yumi

【玉米】

◆别名:包谷、棒子

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  经】胃、大肠经。

【功  效】玉米有健脾开胃、益肺宁心的功效。含有膳食纤维,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排泄;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含有谷胱甘肽,其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高500倍,故有助于延缓衰老、抗癌。

【养生宜忌】宜 玉米适宜脾胃气虚、体质虚弱者;或维生素A缺乏者及脚气病患者。忌 皮肤病患者忌食玉米;阴虚火旺者,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忌食爆米花,否则易伤阴助火。

【相宜配伍】1.玉米与大豆、大米等配伍食用,可以提高营养价值。2.玉米与甜椒配伍炒食,用于脾胃虚弱或血脂异常者。

【按  语】玉米胚尖集中了主要的营养成分,在食用时应全部吃掉。多食玉米胚尖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使皮肤光滑细腻,防止皱纹产生。

推荐菜式

酒酿玉米

◎材料:嫩玉米棒子3根。

◎调料:酒酿、白糖各适量。

◎做法:①玉米棒子洗净,切成2厘米宽的月牙块;酒酿中对入少量清水,加入白糖调匀成酒酿汁。②把切好的玉米棒子装入盆中,倒入酒酿汁,用保鲜膜封严,入锅蒸熟,取出,晾凉后稍冰镇即可。

Heimi

【黑米】

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  经】脾、胃经。

【功  效】黑米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养生宜忌】宜 黑米适宜产后血虚、病后体虚者;或贫血者;或肾虚者;年少须发早白者食用。忌 脾胃虚弱的小儿或老年人不宜食用。

【相宜配伍】黑米与大米配伍,有开胃益中、暖脾明目的作用,用于须发早白、产后体虚者。

【按  语】黑米不易煮烂,应浸泡一夜再煮。

推荐菜式

黑米仔鸭包

◎材料:面粉500克,黑米面200克,泡打粉7克,去骨肉鸭400克,芽菜粒200克。

◎调料:盐、鸡精、味精、胡椒粉、香油、淀粉、姜末、葱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①肉鸭洗净切粒;芽菜洗净压干水分。②植物油烧六成热,加入姜、葱末炒香,下鸭肉粒炒散,下芽菜粒,待芽菜粒出味时加入其余调料,盛出待冷,入冰箱冷冻30分钟。③面粉、黑米面、泡打粉放入盆中和匀,加水揉匀成面团,搓条,下剂子,擀皮。④取皮,包入鸭馅,捏成柳叶形,上笼蒸熟装盘即可。

Sumi

【粟米】

◆别名:小米、黏米

粟米是中国古代的“五谷”之一,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即“粟米”,分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小米熬成粥后味香柔滑,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誉,是北方孕产妇的滋补食品。粟米常用来酿醋、酿酒,如山西陈醋、五粮液、汾酒等主要原料都是粟米。

【性味特征】性凉,味甘、咸。

【归  经】肾、脾、胃经。

【功  效】粟米有益肾补脾、除热止渴、养胃安眠的功效。粟米可补充B族维生素。

【养生宜忌】宜 粟米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者,伤食腹胀者,体虚低热者,口角生疮者,孕产妇体弱者食用。下消(糖尿病年久肾虚型)口干者食之亦有益。忌 粟米性偏凉,平素胃寒者,勿食为妥;气滞者忌食。

【相宜配伍】1.粟米和龙眼肉同煮,加红糖空腹食用,可补血养心、安神益智。2.由于粟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低,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3.粟米同山药、莲子、茯苓搭配研末煮粥食,用于脾胃虚弱、消瘦乏力、腹胀、泄泻等。4.粟米与车前子搭配煎汤服,适用于小便不利有热者。

【相克配伍】1.粟米不可与杏仁配伍食用,元代吴瑞《日用本草》载:“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2.粟米与烧酒同食可引发心脏病。粟米益肾和胃、除热,对脾胃虚寒、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或失眠者有益;烧酒为大热之物,两者共用会引发心脏疾病。

【按  语】1.粟米由于无需精制,保存了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钾高钠低,钾钠比为66:1(大米为9:1);含铁、磷量高,分别为大米的4.8倍、2.3倍。2.米类食物在烹饪前,一般需要淘洗,洗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的时间越长,营养的损失越多,因此,应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清洗,不要用流水冲洗或热水烫洗,更不要用力搓洗。

推荐菜式

红点粟米羹

◎材料:粟米罐头200克,枸杞子10克,鸡蛋1个。

◎调料:水淀粉、白糖、盐、味精、清汤各适量。

◎做法:①将粟米罐头启开,倒出;枸杞子洗净,用温水泡软;鸡蛋磕在碗中搅拌均匀待用。②锅内倒入适量清汤,放入枸杞子,大火烧开,改小火煮5分钟后放入粟米,开锅后撇去浮沫,再煮3分钟。③放入白糖、盐,用水淀粉勾薄芡,泼入蛋液,顺势搅拌一下,加味精调味即可。

Nuomi

【糯米】

◆别名:江米

糯米口感滑腻,香黏可口,常常被做成年糕、汤圆、粽子等风味小吃,也可酿酒。古语云“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性味特征】性温,味甘。

【归  经】脾、胃、肺经。

【功  效】糯米有补益中气、健脾养胃、敛汗的功效。

【养生宜忌】宜 糯米适宜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者,神经衰弱者,肺结核患者食用。忌 老人、儿童及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忌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者慎食;糖尿病患者忌食;慢性皮肤湿疹者勿食。

【相宜配伍】1.糯米与山药配伍,用于脾虚、纳呆、便溏腹泻者。2.粳米与小麦麸配伍同炒、研末,米汤送服,或与猪肉同煮,用于气虚自汗、体倦乏力者。

推荐菜式

蜜果糯米冰粥

◎材料:豌豆1/3杯,红豆1/3杯,绿豆1/3杯,紫糯米1/4杯,圆糯米1/4杯,水果罐头(菠萝、梨)半听,清水12杯。

◎调料:蜂蜜、冰糖、冰屑各适量。

◎做法:①豆类与两种糯米洗净浸泡2小时。②锅中放入8杯清水与豆类,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至表皮开花后取出晾凉,拌入蜂蜜,密封放入冰箱,腌渍24小时。③净锅放入4杯清水与糯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稍微黏稠,加入冰糖后继续熬煮20分钟,晾凉后先把冰屑盛在碗中,浇一勺粥,撒些水果,淋上蜂蜜腌好的豆类即可。

Xiaomai

【小麦】

小麦是世界三大农作物之一,是制作面粉、面筋的主要原材料。

【性味特征】性凉,味甘。

【归  经】心、肾、脾经。

【功  效】小麦可缓解精神压力;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血压。

【养生宜忌】宜 小麦适宜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的失眠多梦、惊悸不安者,即西医神经官能症者;或脚气病、末梢神经炎患者;或体虚自汗、阴虚盗汗者食用。忌 糖尿病患者忌食。

【相宜配伍】1.小麦、红枣、甘草配伍煮汤,用于治疗歇斯底里症(癔症)。2.小麦与黄芪、红枣配伍,用于体虚多汗者。

【相克配伍】小麦不宜与粟米、枇杷同食。

【按  语】存放时间长些的面粉比新磨的面粉品质要好。

推荐菜式

金银馒头

◎材料:自发面粉500克。

◎调料:植物油、白糖、炼乳、蜂蜜各适量。

◎做法:①面粉放入容器,加白糖、炼乳和成面团,用湿布盖严,饧30分钟。②面团擀压成长方形,切成均等的小方块做成馒头生坯。③将馒头生坯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10~12分钟。④取出一半馒头,在其表面划“一”字刀,炸至金黄捞出,与另一半一起装盘,配上调制好的炼乳和蜂蜜蘸碟即可。

Damai

【大麦】

◆别名:牟麦、饭麦

大麦是世界第五大耕作谷物,最早产于青藏高原。大麦的主要用途是酿酒,传统的啤酒和威士忌都是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酿造的。大麦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  经】脾、胃经。

【功  效】大麦有益气宽中、消渴除热的功效。大麦所含尿囊素可促进溃疡愈合;大麦中富含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和尼克酸,对脚气病等营养素缺乏病有防治作用;大麦富含膳食纤维,含量达9%~10%,比燕麦和荞麦还高,可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

【养生宜忌】宜 大麦适宜于胃气虚弱、消化不良者服食;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及妇女回乳时乳房胀痛者,适合服食大麦茶。忌 大麦芽“善催生落胎”,可回乳或减少乳汁分泌,故妇女在怀孕及哺乳期,不可多吃大麦芽。

【单味应用】1.用大麦苗煮汁洗面、手、脚,可防治皮肤皲裂。2.将大麦炒黑,研末,用香油调和,每日涂抹烫伤处,可治愈。

【相宜配伍】1.大麦与粳米同食可补益脾胃,明代医家希雍言:“大麦,其性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粳米同食。”2.《太平圣惠方》记载,以大麦煎汤取汁,加生姜汁、蜂蜜服,用于小便不利、淋漓作痛。

【相克配伍】米汤可益气润燥,若与奶粉同食会破坏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故不宜搭配。

【按  语】大麦芽为发芽的大麦颖果,别名大麦毛。大麦芽可回乳,宜选用长出芽者,未出芽的大麦,服后不但无回乳作用,反而会增加乳汁。

推荐菜式

大麦玉米碎粥

◎材料:大麦1/2杯,玉米碎粒1/2杯,花生仁少许,话梅适量,清水6杯。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①大麦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玉米碎粒洗净用水浸泡30分钟;花生仁洗净;话梅去核。②锅中放水与大麦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40分钟,放入玉米碎粒、花生仁再煮开后改小火,煮到大麦开花黏稠放冰糖,续煮10分钟。③最后加入话梅煮5分钟即可。

Yanmai

【燕麦】

◆别名:雀麦、野麦

燕麦质地较硬,是一种低糖、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食品,非常容易被消化,可谓是一种天然的“兴奋食品”。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  经】脾、肝经。

【功  效】燕麦有补脾益气、止虚汗的功效。

【养生宜忌】宜 燕麦适宜慢性便秘者,或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者。忌 习惯性流产者忌食。

【相宜配伍】菊花与燕麦配伍,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者。

Qiaomai

【荞麦】

◆别名:净肠草、乌麦

荞麦是一种老弱妇孺皆宜的大众化保健营养食品,含黄酮类物质,可抗菌消炎、止咳,故有“消炎粮食”之美称;有清理肠道沉积污物的作用,民间称之为“净肠草”。

【性味特征】性凉、味甘。

【归  经】脾、胃、大肠经。

【功  效】荞麦有健胃消食、益气止汗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荞麦可降低血脂,扩张、软化血管,预防脑血管出血;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抗凝血。

【养生宜忌】宜 荞麦适宜食欲不振、胃肠积滞、慢性泄泻者,糖尿病患者,减肥者食用;适宜面生暗疮、斑秃、酒糟鼻等患者食用;出黄汗和夏季痧症者。忌 荞麦性凉,素有脾胃虚寒者勿食;荞麦含有大量蛋白质及其他致敏物质,故平素过敏体质者慎食;体质虚弱者不宜多食;癌症患者忌食。

【单味应用】荞麦面炒黄,水调食,用于绞肠痧痛。

【相宜配伍】荞麦和萝卜同食,适用于胃肠积滞、消化不良、胃肠胀气者。

【相克配伍】荞麦不宜与猪肉搭配食用,如《食鉴本草》:“荞麦与猪肉同食,落眉发,同白矾食杀人。”

【按  语】1.荞麦与大米等相比,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更高。2.荞麦有甜荞麦和苦荞麦之分,种子外观不大能够区别,但甜荞麦食品色泽发白,口感淡,无特殊味道;而苦荞麦食品呈黄绿色,口感发苦,初次食用者较难接受,不过有独特香味。

Gaoliang

【高粱】

◆别名:蜀黍、芦稷

高粱是中国东北的特产,是世界四大谷类作物之一,自古就有“五谷之精”的盛誉。高粱可像稻谷一样脱皮后成为米,可以做成饭;也是酿酒最理想的原料,中国的名酒,大都是用高粱酿制而成的。

【性味特征】性温,味甘、涩。

【归  经】脾、胃、大肠、肺经。

【功  效】高粱有和胃健脾、固肠止泻的功效。

【养生宜忌】宜 高粱适宜小儿消化不良者,或脾胃气虚、大便溏薄者,中老年骨质疏松者,有腰酸背痛、痛经者食用。忌 糖尿病者;或大便干结、便秘者忌食。

【相宜配伍】1.高粱与甘蔗汁按1:4的比例,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对老年痰热咳嗽、口舌干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2.小儿消化不良,可用高粱米50克,配伍红枣10枚(去核),同炒后研末服,2岁小儿每服6克,3~5岁每服9克,每日服两次。3.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煮成粥食用,可治疗阳虚汗出。4.高粱与麦芽、鸡内金、莱菔子、茯苓搭配,用于脾胃虚弱、食积不消、食少腹泻、倦怠乏力等。

【相克配伍】高粱不宜配伍葵菜食用,古人言“高粱米合葵菜,成痼疾”。

【按  语】1.高粱的营养价值与玉米近似,稍不同的是高粱中的淀粉、蛋白质、铁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脂肪、胡萝卜素的含量又低于玉米。2.高粱有红、白之分,红者又称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酿醋;白者性温味甘涩,可食用。

Yimi

【薏米】

◆别名:薏苡仁、菩提珠

薏米是中国古代宫廷膳食之一,同时也是一味营养价值很高的药用粮种,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

【性味特征】性凉,味甘、淡。

【归  经】脾、胃、肺经。

【功  效】薏米有健脾补肺、化湿的功效。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糖;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促进新陈代谢,减轻胃肠道负担;抗癌。

【养生宜忌】宜 薏米适宜食欲不振、慢性溃疡、腹泻者,急慢性肾炎水肿、腹水、面浮肢肿者,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患者,各种疣赘,如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患者食用。忌 薏米性味平和,补虚抗癌,但妇女怀孕早期,或脾胃虚弱的小儿、老人、便秘、尿多者应忌食。

【相宜配伍】1.风湿筋骨痛患者,用薏米粉配伍曲米酿酒,煮热食用更佳。2.去疣美容或癌症患者,用薏米(100克)配伍粳米混合煮饭或熬粥食用,每日一次,连续服用,至好转、痊愈。

【按  语】薏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蛋白质、脂肪含量次之,这些成分的含量均大大超过稻米。薏米中还含有薏米脂和薏苡素这两种特殊的物质。薏米脂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对防治胃癌和子宫癌有一定的疗效,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一定的效果;薏苡素具有抑制横纹肌的作用,因为薏米含有这些特殊的物质,才使其具有较高的保健美容价值。

推荐菜式

花样果肉薏米粥

◎材料:西瓜、菠萝、梨各适量,葡萄少许,薏米2/3杯,圆糯米1/3杯,清水7杯。

◎调料:冰糖、蜂蜜各适量。

◎做法:①薏米与圆糯米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将各种水果果肉取出,切成大小均等的小丁;葡萄洗净后去皮去子。②锅中放入清水与薏米、圆糯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至黏稠,加入西瓜丁、菠萝丁、梨丁、冰糖,小火煮约10分钟。③最后把葡萄放在粥面上,浇适量蜂蜜即可。

Qingke

【青稞】

◆别名:莜麦、油麦

青稞适应于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是藏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性味特征】性平,味咸。

【归  经】脾、胃、大肠经。

【功  效】青稞有补脾养胃、益气止泻、除湿发汗、壮筋益力的功效。可降低血脂、血糖;提高免疫力;清肠。

【养生宜忌】宜 青稞适宜脾胃虚弱、体倦无力、腹泻便溏者食用。忌 青稞性平养胃,诸无所忌,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一次食用过量会造成腹胀。

【相宜配伍】青稞独特的成分β-葡聚糖和黄酮类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维生素含量也远远高于葡萄等水果,β-葡聚糖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Zhima

【芝麻】

◆别名:胡麻、乌麻、脂麻

在中国古代,芝麻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现代研究发现其富含抗衰老物质——维生素E。芝麻也是一种“三高”食品,即高钙、高铁、高蛋白食物。其中钙的含量比豆腐高,铁的含量比猪肝高,蛋白质含量比牛肉和鸡蛋高。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  经】肝、肾经。

【功  效】芝麻有开胃健脾、和五脏、润肠燥、乌须发、抗衰老的功效。芝麻可促凝血;可除去血管壁上的胆固醇。

【养生宜忌】宜 芝麻适宜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腰酸腿软、耳鸣耳聋等症者。忌 男子阳痿、遗精者忌食;炒食,燥热者食后易引起口疮、出血等症,应慎用。

【相宜配伍】黑芝麻与连皮花生同食,用于血小板减少者。

【按  语】芝麻有黑白之分,养生保健、补益药用以黑芝麻为佳,能补肝肾、润五脏、抗衰老,也常作为糕点辅料;制取香油,以白者为胜,白芝麻可润燥滑肠。

推荐菜式

黑芝麻果仁粥

◎材料:熟黑芝麻5克,核桃仁、杏仁、花生仁各15克,大米1杯,清水5杯。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①将各种果仁洗净,核桃仁与花生仁去皮;大米洗净后,用水浸泡约1小时。②锅中放入清水与大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20分钟。③加入各种果仁、冰糖,继续用小火熬煮30分钟。④粥煮好后,加熟黑芝麻点缀即可。

Qianshi

【芡实】

◆别名:鸡头果、刺莲藕

芡实花果形似鸡头,叶片巨大,呈圆盘状平铺于水面上,极为壮观。俗语说,“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涩。

【归  经】脾、肾、胃经。

【功  效】芡实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开胃止渴,固肾涩精的功效。芡实可为人体补充大量糖、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养生宜忌】宜 芡实适宜妇女脾虚白带多,质清稀、便溏、慢性腹泻者,肾亏腰酸痛、梦遗滑精、早泄者,老年小便频数者,体虚遗尿儿童食用。忌 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大便干燥、腹胀者及女性产后不宜食用;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

【相宜配伍】1.芡实与金樱子配伍煎汤服食,适宜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2.芡实与山药、莲子、白扁豆配伍,用于脾肾不足、慢性泻痢者。

jRSP1FyvhsjkRCRsy3nofZKItub9cIDKQkq+rU3jq6zb0JJJ4ZRZqUUwRBm0JZ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