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麻黄

MAHUANG

《本草纲目》记载麻黄:“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草麻黄

别名 龙沙,卑相,卑盐。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传统功用

1.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

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

用量用法

煎服,2~9克。

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患者当慎用。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药材性状 ⑴草麻黄 茎细长呈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1~2毫米,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浅绿或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毫米,下部约1/2合生成鞘状,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灰白色,反曲。

⑵中麻黄 分枝较多,直径1.5~3毫米,有粗糙感。节间长3~6厘米。膜质鳞叶长2~3毫米,下部约1/3合生成鞘状,裂片3,先端锐尖,微反曲。断面髓部常呈三角状圆形。

药理作用 促进汗腺分泌;解热,抗炎;镇咳,平喘;增强心肌收缩力;升压;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兴奋中枢神经等。

应用指南

01 治疗流感初起

麻黄2份,甘草1份,共为细末。成人每次6克,小儿酌减,温开水送下。一服汗出热退,勿再服。

02 治疗小儿腹泻

麻黄2~4克,前胡4~8克,水煎后稍加白糖频服,每日一剂。一剂。

03 治疗冻疮

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黄、生姜各15克,桂枝10克制成酊剂,用棉签蘸药小心在患处。 YUe4duRDUqfTmlALD0JqoiN7wAH7V4II9lyV21/bguHOCIu7GTTCuLTSGiCq23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