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连

HUANGLIAN

《本草纲目》记载黄连:“去心窍恶血,解服药过剂烦闷及巴豆、轻粉毒。”《名医别录》记载黄连:“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脓血,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黄连

别名 五连,支连,云连,川连。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

传统功用

1.泻火解毒: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及高热神昏谵语等症,用于痈肿疔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2.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发热、胃热呕吐、反酸灼心等症;外用治疗湿疹、湿疮等症。

用量用法

煎服,2~5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性苦寒,久服可伤胃。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药材性状 ⑴黄连 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单枝类圆柱形,长3~6厘米,直径2~8毫米。表面灰黄或黄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其厚度约为半径的1/3,木部鲜黄或橙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⑵三角叶黄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5~10毫米。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质轻而硬。

⑶云连 略呈连珠状圆柱形,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长2~5厘米,直径2~4毫米。质轻而脆。

药理作用 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原虫;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胆汁分泌;正性肌力作用;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等。

应用指南

01 治疗胆石症

黄连3克,黄芩9克,枳壳9克,木香6克,大黄6克,每日一剂,分2~3次,温服。

02 治疗烫伤

将黄连研末,调茶油擦于患处。

03 治疗感冒发热

黄连6~9克,水煎服。 b6Mjt2YT9GMWQYVytHLDRvE3nlvsHyMCluQu76e0s7T25iPuOljP17TCS0KqSm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