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柴胡

CHAIHU

《本草纲目》记载柴胡:“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柴胡

别名 地薰,茈胡,茹草,柴草。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传统功用

1.和解退热:用于邪犯少阳、寒热往来、感冒发热及疟疾寒热。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妇女月经不调。

3.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

4.退热截疟:用于疟疾寒热。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

注意事项

本品性升散,故真阴亏损、肝阳上亢之证忌用。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药材性状 ⑴柴胡 根圆锥形或圆柱形,有时略弯曲,长6~15厘米,直径0.3~1.2厘米,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枝根痕及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横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⑵狭叶柴胡 根长圆锥形,少分枝,长5~14厘米,直径3~8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深褐色,有纵纹,近根头处具多数横向疣状突起,有的近于环纹,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棕色,形成层环色略深。具败油气。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镇咳;抗炎;抗肝损伤;抑制胃液分泌,抗胃溃疡;降压;降血脂;抗肿瘤等。

应用指南

01 治疗普通感冒

以柴胡、防风、陈皮、白芍、甘草、生姜组成正柴胡饮,每日3次,每次12克。

02 治疗高脂血症

以柴胡3克,另加罗汉果调味,每日3次,口服,3周为一疗程。对降低三酰甘油效果显著。

03 治疗传染性肝炎

甘柴合剂(甘草、柴胡各半),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小儿减半。对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效果显著。 xDoAlC8zKcrUOmZXrjPaOgajn2bZSKZ3WyksS4/gEkHEq7b2C7OYumQMNJihSK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