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药食同源巧养生

药物、食物、调料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

辨证施治,饮食有节,处理好药物疗法与药膳疗法的关系。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病人的体质进行相应治疗,药膳食物的应用和药物治疗一样,也要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临床病症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实证主要表现为: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寒证主要表现为: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热证主要表现为: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证患者根据其不同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的差异,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症候结合病因,给予相应的食疗食品,以祛除邪气,如清热化痰、活血化淤、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另外,

在辨证施膳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不宜过食肥甘厚味,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不宜过食辛燥火热之品,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还要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分析不同季节、气候、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及其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秋季万物收敛、燥气袭人,宜吃些滋润性质的食品,如乳类、蛋类等;冬季天寒地冻、万物伏藏,此时最宜吃些温热御寒之品,如羊肉、狗肉、干姜等。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每天进食宜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

主要强调饮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若饮食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即“太过”,则损伤脾胃,导致疾病的产生。

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备急千金要方》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的害处,“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食饱,筋脉横解,肠为痔。”引起疾病复发,称为“食复”,《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消化,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

相反,进食过少,则脾胃气血化生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

因此,饮食有节,食量有度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中医认为,脾胃消化饮食的功能是有一定节律的,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有节奏地进行,脾胃协调配合,肠胃虚实交替,有张有弛,食物则可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现代研究也发现,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4小时,肉食约6小时,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部排空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饥饿感,故可再度进食。若不分时间随意进食,零食不离口,就会使肠胃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肠胃消化的正常规律被打破,胃肠虚实无度,久而久之可发生脾胃病变。

处理好药物与药膳的关系

药物疗法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则多用来养身防病,重在养与防,见效慢。药膳疗法不能代替药物疗法,但在养生、康复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长期科学的药膳配方,可使许多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保养调理与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并补充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oEulu3jcH4PitUJFYVFH/dCc8tvuS6fLChi//aQN+PdQRp4ORJFSwMb4y0XHbyj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