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正确施灸,手到病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体生理活动受到大自然变化的影响,其病理变化也无不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左右。那么艾灸是如何顺应自然变化,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作用的呢?

分清灸法巧施灸

艾炷灸法

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法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上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这种烧伤化脓现象,古称灸疮。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针灸资生经》中记载:“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本法必须达到化脓方有效果,灸疮的发与不发是取效的关键。

不熟练者尽量不要在家施行此种灸法,因为灸后化脓部分如果护理不当,极易感染。

操作方法:体位对取穴有直接关系,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特别要注意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体位选好后,再在施灸部位上正确点穴,点穴可用圆棒蘸甲紫或墨笔作标记。

◆艾炷

艾炷按要求做好,除单纯采用细艾绒之外,也可加些芳香性药末,如丁香、肉桂等,以利热力渗透。艾炷安放时,先在穴位上涂些凡士林,以增加黏附作用,使艾炷不易滚落。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炷。

当艾炷燃尽熄灭后,除去灰烬,再重新换另一个艾炷点燃,称为间断法,这种方法不易出现灸循经传导感。不待艾炷燃尽,将灭未灭之际,在余烬上再加新艾炷,不使火力中断,每可出现灸感传导,这种方法又被称为连续法。

当艾炷燃烧过半时,灸穴疼痛灼热,被施灸者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可用手拍打穴位周围,或在其附近抓挠,或拍打身体其他部位,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只有在第1壮时最痛,以后各壮就可忍受。灸满壮数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可每天换贴1次。或揩尽灰烬,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待5~7天后,灸穴处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现象,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换干敷料或贴新的淡膏药。

◆小艾炷

疮面宜用盐水棉球揩净,避免污染,防止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为白色。若感染细菌而化脓,则脓色黄绿。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会留有瘢痕。

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可用灸法者,如哮喘、瘰疬、肺结核、慢性肠胃病、骨髓炎、关节病等。

注意事项:本法须注意体位平直舒适,灸后不可立即饮茶,恐解火气。进食须停一二小时。至于生冷瓜果均忌食。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倦、受热、冒寒。

●非化脓灸法

主要是麦粒灸。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因其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收效快,仅有轻微灼伤或发泡,不留瘢痕,故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

操作方法:为防止艾炷滚落,可在灸穴抹涂一些凡士林,使之黏附,然后将麦粒大的艾炷放置灸穴上;用线香或火柴点燃,任其自燃,或微微吹气助燃。至艾炷烧近皮肤,被施灸者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感时,即用镊子将未燃尽的艾炷移去或压灭,再施第2壮;也可待其燃烧将尽,有清脆之爆炸声时,将艾炷余烬清除,再施第2壮。若需减轻灸穴疼痛,可在该穴位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痛感。若灸处皮肤呈黄褐色,可涂一点冰片油以防止起泡。

根据情况一般可用3~7壮。若第2次再在原处应用,会加重疼痛,而效果却大减,故需略更换位置,但不要超出太远。本法灼痛时间短,约20秒钟左右。一般以不烫伤皮肤或起泡为准。即使起泡,亦可在2~3日内结痂脱落,不留瘢痕。

临床应用:适用于气血虚弱、小儿发育不良及虚寒轻证等。

艾条灸法
●温和灸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以被施灸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被施灸者及儿童时,施灸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被施灸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回旋灸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方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雀啄灸

操作方法: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厘米高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一般每穴灸5分钟。

临床应用: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太乙针灸

用加药艾条施灸。因临床需要不同,艾条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也不同,又分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

操作方法: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棉纸或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约按灸5~7下,至皮肤红晕为度。

临床应用:适用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

温针灸法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1~2厘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单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

临床应用: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温灸器灸法

温灸器是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为温灸器灸。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温灸架、温灸筒、温灸盒等。

●温灸架灸

操作方法:选定腧穴,必须首先系好橡皮带(双股),绕身一周系紧。将艾条燃着烧旺,插入灸架的顶孔中,对准灸穴,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灸架与皮肤垂直。调节温度高低,以温热略烫能耐受为宜。温度太低则无效,太高又会烫伤皮肤。对胸腹及四肢诸穴,可嘱被施灸者自选调节。在燃烧十余分钟后,架内有灰烬积存,会使热力受阻,宜勤加清除,并应保持架内清洁。灸后皮肤如出现潮红,停灸后会自行消失。即使发生水泡,只需刺破后涂一点甲紫即可,不必更换他穴。在多次对同一穴施灸后,会形成一层黑色痂皮,效果并不减弱。

施灸时间长短,可根据反应情况及病情决定。新病或局限性病变,必须等待灸感传导过程完善方可停灸,待3~4小时后再灸。对顽固久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灸感传导过程不明显者,每次施灸1~2小时,每天以2次为宜。

临床应用:凡艾条温和灸适宜的病症均可使用,因其施灸位置稳定,作用集中,热力均衡,调节随意,可控制施灸时间,所以容易激发灸感。

当灸穴局部热量累积达一定程度时,灸感可逐步发生并向患处移行。全身无禁灸处,除手足指不便安放之外,头面、四肢、胸腹、腰背均宜。取穴常以1穴为主,最多不超过2个穴位。被施灸者体位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此法可指导被施灸者长期应用,灸器便于随身携带,可用以保健及治疗。

●温筒器灸

温筒器的式样很多,大多底部均有数十个小孔,内有小筒一个,可以装艾绒和药物施灸。

灸筒由内筒、外筒两个相套而成,均用2~5毫米厚度的铁片或铜片制成。内筒和外筒的底、壁均有孔,外筒上用一活动顶盖扣住,无走烟孔,施灸时可使热力下返,作用加强。内筒安置一定位架,使内筒与外筒间距固定。外筒上安置一手柄以便夹持或取下。亦可在外筒上安置2个小铁丝钩,其尾端可系松紧带以固定灸筒于腧穴上。

操作方法:1.取出灸筒的内筒,装入艾绒至大半筒,然后用手指轻按表面艾绒,但不要按实。

2.将内筒装入外筒,用火点燃中央部的艾绒(不能见火苗),放置室外,灸筒底面触之烫手而艾烟较少时,可盖上顶盖,取回施用。但必须注意,预燃不足则施灸时艾火易灭,过度则使用时艾火不易持久。

3.将灸筒(底面向下)隔几层布放置于腧穴上即可,以被施灸者感到舒适、热力足够而不烫伤皮肤为佳。

4.若灸筒上预置小铁丝钩,其尾端可系以一绳(或松紧带)之两端,如灸四肢偏外侧的穴位(如足三里),将2个铁丝钩分别钩住绳的两端,如此灸筒即可固定在穴位上。一般在下次灸时再将筒内艾灰倒出为妥。

临床应用:凡适于艾灸的病症,可用本法施灸。尤其适用于慢性病,但贵在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久病羸弱,进食少而喜凉恶热者,可用小火灸治。前15天的灸量,腹部穴每次灸20分钟,背部、四肢穴每穴每次灸15分钟。待进食增多、体力增长后再用一般的灸量,头部灸10分钟,背部、四肢灸20分钟,腹部灸30分钟。

极少数被施灸者灸后可见头晕、口干、鼻出血、食欲不佳、乏力,此时宜减少灸量。各种慢性病,可用中脘、足三里等通理腑气。温灸时如觉过热,可增加隔布层数。若仍觉过热,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以减少空气进入量,降低热度。不热时则减少隔布,或将顶盖敞开片刻,但不可将筒倾倒。

●温灸盒灸法

用一种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温灸盒按其规格分大、中、小3种。温灸盒的制作,取规格不同的木板,厚约0.5厘米,制成长方形木盒,下面不安底,上面制作一个可随时取下的盖,与盒之外径大小相同,在盒内中下部安装铁窗纱一块,距底边3~4厘米。

操作方法:施灸时,把温灸盒安放于应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卷后,置铁纱上,盖上盒盖,放置于穴位或患处。每次可灸15~30分钟。

正确取穴和施灸

艾灸取穴原则

艾灸治疗是通过对一定的腧穴进行艾灸来完成的,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配穴处方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处方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和众多的经外奇穴,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灸疗处方中腧穴的选取,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以循经取穴为主,并根据不同证候选取不同腧穴。因此,取穴原则主要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鼻病取迎香,口取颊车、地仓,胃病取中脘、梁门等,皆属于近部取穴。近部取穴具有改善病灶处血管和淋巴管的功能效果。用艾灸给局部升温,能疏导患病处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增强局部的抗病能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渗出物之吸收,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

远部取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人体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症。远部取穴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具体取穴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也可取表里经或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例如,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必要时还可加取内关(即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腑穴),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随证取穴:亦名对症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用于病痛部位明显或局限者,但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及病因,如失眠、自汗、盗汗、虚脱、抽搐、昏迷,对于这一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例如,治失眠多梦可选取神门、大陵,治盗汗可选取阴郄、后溪,治虚脱可选取气海、关元,治昏迷可选取素、水沟等,均属随证取穴的范畴。

艾灸配穴原则

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与主治的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是选穴原则的具体应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并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

配穴时要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肺病咳嗽,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属于本法的具体运用。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在临床上常取相表里经的腧穴配合应用。《灵枢·五邪》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这就是表里经配合应用。

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配足阳明胃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配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治疗胃病取内关、足三里,治疗咽喉痛、牙痛取合谷、内庭,治疗脱肛、子宫下垂取百会、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灵枢·官针》所指“偶刺”法和俞募配穴法,均属本法范畴。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

左右配穴法:本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以加强协同作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病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风中经络出现面瘫、偏瘫、偏头痛、痹痛等,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并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头角痛,取左侧头维、曲鬓,并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取穴是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时的方案,所以在无论是在取穴还是配穴的时候要遵循以上几个原则,方能充分发挥艾灸的作用。

禁灸穴——这些穴位千万不能灸

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为禁灸穴。禁灸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很深远的。

古代禁灸穴

中国医学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穴位有22穴: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等。

清代人作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腋、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

清代医学著作《针灸逢源》又加入脑户、耳门两穴为禁灸穴。至此禁灸穴总计为47穴。

观察上述禁灸穴位的部位归属,均分布于头面部、重要脏器和浅表大血管的附近,以及皮薄少筋结聚的部位。因此,使用艾炷直接对这些穴位施灸,会产生相应的不良效果。如在头面部穴位施灸会留下疤痕太难看,大血管浅表处瘢痕灸容易损伤到血管,还有一些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可能在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而且容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

现代禁灸穴

禁灸穴是艾灸应用过程中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据,是中国古人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之谈。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人体解剖学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古人所说的禁灸穴大都可以用艾条或者灸盒温和施灸,这样既不会对机体有创伤,而且能够使艾灸疗法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服务。

现代中医临床认为,所谓禁灸穴只有3个:即睛明穴、素穴、人迎穴。不过妇女妊娠期小腹部、腰骶部、乳头、阴部等均不宜施灸。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在施灸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会烫伤皮肤,有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施灸体位

在施灸的时候选择适当体位,既可方便施灸操作,又有利于准确选穴和安放艾炷施灸。

仰卧位

平躺,上肢平放,下肢放直,或微屈,全身放松,同时暴露要施灸的部位。适用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

俯卧位

俯卧,在胸前放一软枕,曲收两上肢,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常用于后头、后颈、肩部、背部、腰部、骶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等经穴。

侧卧位

非施灸部位在下,侧卧,上肢放在胸前,下肢伸直,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适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的部位的穴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被施灸者坐在椅子上,头后仰,以便暴露施灸部位。适用于头部和面部以及项前部位的穴位。

伏案坐位

被施灸者坐在桌前,伏在桌上,或用双手拖住前额,同时暴露施灸部位。适用于头项部、后颈部的穴位,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

侧伏坐位

被施灸者侧伏在桌前,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同时暴露施灸部位。

◆仰靠坐位

◆伏案坐位

◆侧伏坐位

专家提醒

体位选择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亦需便于施灸者正确取穴,方便操作,被施灸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

艾灸的用量与施灸顺序

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

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及施灸部位的不同,全面考虑,全方位衡量,不能太过也不能不足。

施灸方法:艾炷直接灸时,可用小炷、中炷;间接灸则用中炷、大炷。

体质和年龄:青壮年、男性,初病、体实者,宜大炷、多壮;妇女、儿童、老人,久病、体虚者,宜小炷、少壮。

施灸部位:头面、胸背,艾炷不宜大而多;腰背腹部,肌肉丰厚处,可用大炷、多壮。四肢末端,皮肉浅薄而多筋骨处宜少灸。

病情:风寒湿痹,上实下虚者,欲温通经络,祛散外邪,或引导气血下行时,不过3~7壮,小中炷即可。否则易使热邪内郁产生不良后果。沉寒痼冷、元气将脱者,需扶助阳气、温寒解凝,必须用大炷多壮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施灸的顺序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之间互有联系,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以在施灸的时候,应该注意顺序,以便使身体各器官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一般宜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阳后阴,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则循序渐进次序不乱;先少后多,使艾火由弱而强,便于被施灸者接受。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所谓报灸)。需大炷者,可用小艾炷灸起,每壮递增之,或用小炷多壮法代替。

艾灸的补泻

补法: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被施灸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驱散邪气作用。

根据灸感判断病症的病愈程度

灸感,是施灸时自我所感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感觉。灸感的发生是在艾火的热力与药力的双重作用的结果,是艾火循环和经气与病气在体内斗争的表现。

灸感种类

具体来讲,灸感共有七种: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现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第六是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麻、热、重、痛、冷等非热感觉;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渗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第六、七种感觉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艾灸达到预期疗效。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

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畅通,作用立竿见影;没有灸感,表明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需要时间开瘀散阻,因此见效缓慢。

灸后反应及处理

灸伤的等级

Ⅰ度灸伤:使用任何灸疗方法,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发生水肿或水疱者均称为Ⅰ度灸伤。Ⅰ度灸伤不损害基底层,灸伤的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不留瘢痕,故称之为无痕损伤性灸。

Ⅱ度灸伤:灸治温度对皮肤基底层造成破坏,但未损伤真皮组织而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等,称之为Ⅱ度灸伤。受损伤的皮肤7~20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留有永久性浅在瘢痕。

Ⅲ度灸伤:连续灸后,所灸部位的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组织破坏,皮肤发生干枯变白,而后水肿溃烂,形成无菌性化脓者,称之为Ⅲ度灸伤。伤面在20~30天结厚痂自动脱落,愈后留有较厚的永久性瘢痕。

灸后调理

施灸后,应当从有利于灸疮愈合或保护机体正气出发,注意调理。施灸产生灸疮后为了促进灸疮的正常透发,可适量食用有助于透发的食物,如鸡肉、鲤鱼、笋、豆类、蘑菇等。当灸疮开始愈合后,便应当减少有助透发食物的摄入,以免延长灸疮愈合的时间。

使用化脓灸后,灸疮处在化脓期间,应当避免体力劳动。灸疮受到污染而发炎症时,可用消炎药膏涂敷在疮口并口服抗生素消炎。疮口未愈合时饭菜宜清淡,忌食鱼、虾、蟹、鹅、鸡、羊肉、辛辣食物,忌烟酒。否则易生痰,致病气滞留,灸疮不能外透。同时,性生活过度也会有碍灸疮收口。由此可见,灸后要从饮食、起居多方面加以调护,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晕灸的预防与处理

晕灸的发生,多于第一次施灸;或有的被施灸者患病日久,体质过于虚弱,对于灸感特别敏感;或者过于饥饱、过于疲劳、有恐惧感,艾灸时精神过于紧张所致;艾灸时艾炷过大,火力过重,被施灸者也易出现晕灸。晕灸主要表现为一时性的昏迷、心慌汗多、手足发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的感觉时,应立即停止艾灸经穴,让被施灸者卧床休息,用大拇指轻按内关穴。对于饥饿所致者,应给予甜食;对于已经昏迷者,可采取急救措施,用手指掐人中、中冲,并在胸部用手掌轻揉,以利于血液循环。

为防止昏厥的发生,对于体质虚弱者、神经衰弱者,治疗时活力宜小;精神紧张的被施灸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者应先进食或喝红糖水。 2ba76KO1Nf5WX9qgXcWtfbgvrxEhkMpkAcOWz+Q5nmkVA7+gOKTWMIcYoSS4Cz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