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齐家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本章在上篇《修身章》的基础上,以主观上爱与恶的不同而最终容易产生偏见为例,进一步阐明了齐家与修身之间的关系。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是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公正是这种良好而又高尚的道德品质中极其重要的一点,但是“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意思是说人们经常会对自己所亲近和喜爱的人过分地偏爱;“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对于各种各样的人,包括自己所厌恶的、敬畏的、怜悯的、傲视的、怠惰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袒,所以那种“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人实在是很少,而修身的作用就是要培养有这种能力的人,也就是要培养出这种公正的、善于分别好坏、一视同仁的品质修养。在一个家庭当中,有长幼之分,有亲疏之别,作为一位治家之人,也只有自己能公正无私,才能博得大家的信任。

本章中选用了一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再次体现了《大学》全文引用经典、运用比喻、活用对比来突出文章主题的这一特点。

↑南唐·王齐翰·勘书图

此图题为“勘书”,却并没有把人物画作伏案校勘状,而只刻画勘书人挑耳歇息的情景,故又名《挑耳图》。魏晋以来,许多文人受玄学思想的影响,追求行为和心境的返归自然,崇尚放纵和旷达。这位勘书人的形神,正表现出某种胸中萧然无物的魏晋风度。 SLYARja5tO8+XizUEHKWf4EKXwhaECCor/HPPu4WRvB8PvZ/6uEKRd0nQgt8Bj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