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灸后反应及处理

艾灸后,有些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如皮肤潮红、灸疱灸疮、口渴、失眠,这些多属于正常的良性反应。重要的是,要学会妥善处理灸后事项,如灸疱、灸疮的处理措施。

灸伤的等级

Ⅰ度伤:使用任何灸疗方法,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发生水肿或水疱者均称为Ⅰ度灸伤。Ⅰ度灸伤不损害基底层,灸伤的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不留瘢痕,故称之为无痕损伤性灸。

Ⅱ度灸伤:灸治温度对皮肤基底层造成破坏,但未损伤真皮组织而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等,称之为Ⅱ度灸伤。受损伤的皮肤7~20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留有永久性浅在瘢痕。

Ⅲ度灸伤:连续灸后,所灸部位的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组织破坏,皮肤发生干枯变白,而后水肿溃烂,形成无菌性化脓者,称之为Ⅲ度灸伤。伤面在20~30天结厚痂自动脱落,愈后留有较厚的永久性瘢痕。

灸后调理

施灸后,应当从有利于灸疮愈合或保护机体正气出发,注意调理。施灸产生灸疮后为了促进灸疮的正常透发,可适量食用有助于透发的食物,如鸡肉、鲤鱼、笋、豆类、蘑菇等。当灸疮开始愈合后,便应当减少有助透发食物的摄入,以免延长灸疮愈合的时间。

使用化脓灸后,灸疮处在化脓期间,应当避免体力劳动。灸疮受到污染而发炎症时,可用消炎药膏涂敷在疮口并口服抗生素消炎。疮口未愈合时饭菜宜清淡,忌食鱼、虾、蟹、鹅、鸡、羊肉、辛辣食物,忌烟酒。否则易生痰,致病气滞留,灸疮不能外透。同时,性生活过度也会有碍灸疮收口。由此可见,灸后要从饮食、起居多方面加以调护,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iwDdf6yuyeSQzgDt+HobKOxj3y7Zi4s3rlBCCMyLbsc8p/HEbBeA1GRzLd1PQ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