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施灸体位

艾灸时的体位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在艾灸时,应根据艾灸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其原则是:一能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二要使被施灸者感到舒适,三要方便施灸者操作。

仰卧位

平躺,上肢平放,下肢放直,或微屈,全身放松,同时暴露要施灸的部位。适用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

俯卧位

俯卧,在胸前放一软枕,曲收两上肢,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常用于后头、后颈、肩部、背部、腰部、骶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等经穴。

侧卧位

非施灸部位在下,侧卧,上肢放在胸前,下肢伸直,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此体位适用于枕部、后颈、肩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部位的艾灸治疗。

仰靠坐位

患者坐在椅子上,头后仰,以便暴露施灸部位。此体位适用于额面、前颈、上胸、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的艾灸治疗。

伏案坐位

患者坐在桌前,伏在桌上,或用双手拖住前额,同时暴露施灸部位。适用于头项部、后颈部的穴位,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

侧伏坐位

患者侧伏在桌前,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同时暴露施灸部位。此体位适用于头面两侧部位的艾灸治疗。 eZrmDr46IzO6d8qh6FBsbVZMxAJEqsfbqE+fmNnpJmvXGf9CaIOHO3G03fnW3r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