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艾灸的制作方法

使用有独特的治疗和保健作用的艾灸产品,不但没有不良反应,而且花费低廉,操作简单,方便人们在家使用。

艾炷规格

1.小炷:如麦粒大,常置于穴位或病变部烧灼,直接灸用。

2.中炷:如半截枣核大,相当于大炷的一半,常作间接灸用。

3.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约1厘米,可燃烧3~5分钟,常作间接灸用。艾炷无论大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艾炷制作方法

有手工制作与艾炷器制作两种方法。

1.手工制作法:小炷可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十分简便。

中、大炷则需要将艾绒放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并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

要求搓捏紧实,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艾炷大小可随治疗需要而定。

2.艾炷器制作法:艾炷器中铸有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空洞中,另用金属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直插孔内紧压成圆锥体,倒出即成艾炷。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条又名艾卷,系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等。根据艾条中是否含有其他药物,可分为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种。

清艾条的制法:取制好的陈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艾条,越紧越好,用胶水或糨糊封口。

药艾条的制法又分为:

常用药艾条:取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根艾条加药末6克。制法同清艾条的制法。

太乙针灸:配方历代各异。近代处方:人参125克,参三七、穿山甲(土泡)各250克,山羊血62.5克,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川椒、乳香、没药、小茴香、苍术各500克,蕲艾、防风各2000克,甘草1000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取棉皮纸一层,高方纸两层(41厘米×40厘米),内置药末约25克,卷紧成爆竹状,外用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待用。

雷火针灸:用艾绒94克,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研为细末,过筛后,加入麝香少许。取棉皮纸两方,一方平置桌上,一方双折重复于上。铺洁净艾绒于上,用木尺轻轻叩打艾绒,使之均匀成一正方形,然后将药料匀铺于艾绒上,卷成爆竹状,以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勿令泄气以备用。 L7XyOaYF/GR4S4nWwThaZumYAQCmZ7pnV8w2Gvhdd0MROQCXtLxSaw2jlgrgu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