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手机就像鬼,千万莫沉迷
北京一考生

在我看来,手机就像是魑魅魍魉中的那个魅,魅力无穷,能量无穷。

1983年,人类发明出第一部手机,这个重达一公斤的“庞然大物”,彻底颠覆了人类传统的聊天方式。

此后,手机不断升级。

如今,手机电脑化、手机互联化的结果,简直让手机无所不能。发短信、传文件、阅读书报、观看影视、聆听音乐,一切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的事情,统统可以通过手机搞定。

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3亿,我国的微博用户突破 3亿。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Facebook注册用户数甚至突破了 10亿。

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六度空间理论认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依托手机平台,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

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前不久,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再过几个月就大学毕业了。

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其实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没人关注、没人回复而已。

由此可见,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无限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

并且这种改变,远不如我们以为的那般美好。

你看,手机密切了我们联系的渠道,却未必给我们真正的交流;手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手机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很有可能损伤了我们原本具有的沟通能力。

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 150人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 150人左右。

惠普社交计算实验室的研究者在研究推特上的交流之后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从互动的角度看,推特上的多数链接其实毫无意义。

在手机几乎无所不能的新时代,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对生活更多一点追问,对灵魂更多一点打量。

还是那句话:手机就像鬼,千万莫沉迷。千万别让我们的生活,被手机所操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

满分点窍 point·

1. 内容充实,素材丰富。从手机诞生时间,到手机最新用户数据;从六度空间理论,到邓巴数理论;从南京的“走饭”之死,到惠普社交计算实验室……考生既旁征博引,又信手拈来。素材之丰富、内容之充实,令人叹为观止。

2. 语言鲜活,表达有趣。标题“手机就像鬼,千万莫沉迷”,采用传统比兴手法,既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具有先声夺人、吸引眼球的效果。文章首尾紧扣“手机像鬼”这一大胆比喻,遥相呼应。正文部分,摆事实铁证如山,讲道理深入浅出,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许多看似直白的句子,读着却有扑面而来的幽默感和风趣感。 EIduDvltT6UGCPZZKEaFcL6Dff/mniGOrAE9xWwFL+iI9HQoNahPd3T5OZFh7V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