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全景透视与2014备考启示中学高级教师冯汝汉

今年是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颁布后的第二年中考,作文命题能否体现新版课程标准之要求,成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一线老师们的新观察点。综观今年全国123个考区123套共136道作文题,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命题者都能遵照新版课程标准之要求,在命题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倾向,对2014年的中考起到良好的预测和引导作用。

其一,从数据分析看命题形式。

请看2011—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型一览表:

题型2011年(132道)2012年(143道)2013年(136道)

全命题作文54.5%(72道)65.7%(94道)66.9%(91道)

半命题作文27.2%(36道)22.4%(32道)22.8%(31道)

话题作文10.7%(14道)7%(10道)6.6%(9道)

材料作文7.6%(10道)4.7%(7道)3.7%(5道)

选题作文25%(33套)10.9%(14套)13.1%(16套)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发现2013年全国各地作文命题形式有如下特点。首先,相对保持了本地考区作文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136道作文题仍是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选题作文五种形式并存。其次,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在变化中更加体现了应用性、灵活性。材料与话题作文再次“降温”,半命题作文与选题作文都有不同幅度的“升温”,而全命题作文继续“走俏”,且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这样说,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继续坐稳中考“考坛”,这是对作文教学的良性引导。“稳中有变”主要表现在:①半命题有缩小写作范围的趋势,给考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譬如,安徽题《那段——的日子》,从“孤独、温暖、自由、烦心”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使这道半命题变为“四选一”,考生选择的空间被限制了。其实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只不过一下给出了四个作文题目,将写作范围控制在一定的情境中。②“二选一”中的“二”的组合只出现四种,其中以“全命题、材料组合”和“半命题、话题组合”为主。前者有重庆A卷与B卷作文题等;后者有山东滨州题等。③省市统一命题多于往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西、安徽、河北等省市都是统一命题的,未统一命题的省级主管部门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对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做了一定的统筹和规范。譬如江苏省13市中考都是清一色的全命题作文题。④与高考主动接轨。譬如湖南株洲题《新》,这种独词式的命题方式,有一定难度。其实是近几年高考热门的命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中考在向高考靠拢。⑤全作文命题形式呈现出“变中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是文学色彩诗意浓。有的以比喻为题,富有诗意,能激起考生写作激情。譬如江苏苏州题《遥远的眼神》延续了该市往年作文题诗意化的风格,题目蕴藉含蓄,意义丰富,眼如心窗,看谁能洞察心窗后面人情远近和冷暖,这是对初中生观察能力和生活感悟力的挑战。此外还有山东菏泽题《写好人生每一页》、山东临沂题《走在路上》、福建宁德题《初三生活是首歌》等;有的用语双关,富有浪漫气息,应和青春心理,譬如湖北黄石题《读你》、浙江宁波题《2013,我的夏天》等;有的运用反复手法,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譬如杭州题《懂得分享》中的“分享”带有一定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内涵,加上“懂得”两个字含义又显得意味深长。构思时可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叙述自己的成长感悟,从“分享”的内容、“分享”的对象、“分享”的意义等方面来展开。此类题还有四川成都题《再也没有》、广东佛山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浙江绍兴题《慢下来的时光》等。作文命题的提示语也设计得精彩纷呈,有的就直接引用诗歌或歌词,譬如山东德州题用台湾歌手齐豫《窗外有蓝天》的歌词“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哦,你将会看见——窗外依然有蓝天”作为提示语,这段提示语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意蕴丰厚,有助于激励考生昂首向前走,走好生活与学习中的每一步,走向心灵,走向理想境界。

二是放开有度限制当。今年的全命题作文较好地彰显了开放性强但又适当限制的特点。或利用副词来限制。譬如成都题《再也没有》、江苏徐州题《总有一次惊喜》、广东佛山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中的“再”“总”“更加”都会对考生加以限制的。或利用表时间、地点或情景的词语来暗示。譬如浙江宁波题《2013,我的夏天》中的“2013”“夏天”规定了“我”所见所闻所感的时间范围;福建宁德题《初三生活是首歌》中的“初三生活”起到了限制作用。“首”强调数量为“一”,要求所写的必须是一首反映初三生活的“歌”。或借助两个词做开放与限制的暗示。譬如江苏南通题《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中的“声音”开放度大,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也可以是藏羚羊被杀死前的凄惨叫声;可以是教师的谆谆教导,也可以是父母的叮嘱、吩咐;可以是竞技场上的哨声,也可以是舞台上的欢呼声;可以是第一次获奖时的掌声,也可以是严重失误时的叹息声等,但“一种”又加以限制。“在记忆深处”这一短语,我们不仅要写出“在记忆深处”的是什么,还要写出为什么这种声音会“在记忆深处”,它对“我”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或省去一个成分来暗示。譬如临沂题《走在路上》、湖北黄石题《读你》都是动宾短语,隐藏了一个主语,应理解为“我”,提示考生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来写,突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是用语多样显个性。从题目本身的设置来看,全命题以独词式呈现的有10道,除湖南株洲题《新》外,其余均为双音节词,约占10.8%。譬如北京题《好奇》、广州题《出错》、四川雅安题《留下》、山东泰安题《朋友》等。独词式题目,相当于一个内涵较为简单的概念,其外延也就是可写的空间便相对更为宽广,立意与选材只要扣住这个概念即可。因此这类题目的难度较低,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跑题偏题的现象较少。以短语和单句式形式出现的全命题有81道,约占89.2%,成为今年全命题的主流。有用较长单句的,譬如山东济南题《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上海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江苏南通题《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等;有用被动句的,如山东滨州题《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有用感叹句的,如山东泰安题《这样多美丽》;还有用复句的,譬如广东佛山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福州题《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等。从语言色彩来说,有的朴实明白,一看就懂,譬如山东济宁题《成长的快乐》、四川宜宾题《成长的滋味》等;有的比较含蓄,富有哲理意味,譬如江苏盐城题《放慢脚步》、浙江舟山题《海,蓝给自己看》、山东德州题《窗外有蓝天》等;有的形象生动,富有文学意蕴,譬如福建宁德题《初三生活是首歌》、江苏扬州题《渐入佳境》、山东日照题《含泪的微笑》等。以短语和单句表述的题目,其限制性增强,加大了审题难度,立意与选材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定,考生不易套作,试题用于区分、选拔的功能更强,因此很受今年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四是“裸题”增多导向明。今年不设导语的所谓“裸题”约占全命题作文的62.3%。这些“裸题”虽然都没有提示,但由于题目本身表意明确,指向具体,所以既能减少审题时间,避免考生进入审题游移不定之误区,也能留给考生打开思维的足够空间,写作更加自由。

其二,从题目内容看考查指向。

审读试题关注的内容,2013年各地中考作文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关注自我成长,抒发真情实感。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对自我成长显得更加关注。不仅关注学生主观感受的命题多于往年,而且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心理品质、精神状态、生命境界等的命题也明显增多。在表现形式上,有的是将“我”或“我们”直接插入试题之中,有的是选用折射生活历程的话题或中心词,要求考生从特定的角度审视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形成生活感悟。譬如,浙江温州题《原来我没懂》提示了“青春”“母爱”“友情”“春天”四个角度,引领考生读懂题目。从“懂了什么”到“没有懂什么”,蕴含了过去与现在的对照,包含了着眼现在、反观过去的思考。激发学生逆向思维,引导考生反刍、回味、深思身边的世界,凸显该命题的一种文学味,提醒考生要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对人生的再思考和再认识。静观静想周边的世界和自己,倡导一种自省的人生态度。此类题还有安徽题《那段——的日子》、江苏连云港题《成长的力量》、四川宜宾题《成长的滋味》、山东菏泽题《写好人生的每一页》、济宁题《成长的快乐》等都体现了成长的时代主题,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探索成长的奥秘,关注自己人生变化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预测“成长”类作文题将会继续成为中考作文的热点题目之一,而且命题者会更加注重通过制制语和引导语的设计,来引导考生去关注成长的细节,描写自己独特的成长体验,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二是关注现实生活,感悟生活真谛。观察、熟悉并感悟生活是初中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考查考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譬如,南京题《书里有个“我”》中的“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作为初中毕业生,许多同学在学校的九年语文学习中读了不少书,有着对书籍丰富而深厚的情感,更有着在读书中成长的真切感受。这道题目在于引导考生以息息相关的读书生活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只要考生真的拥有一本自己心爱的书,真的用心读书了,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文。此类题或指向校园生活,如福建宁德题《初三生活是首歌》等;或指向社会生活,如浙江宁波题《2013,我的夏天》、福州题《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江苏无锡题《从脚下出发》、山东济南题《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等;或指向精神生活,如甘肃兰州题《我的——梦》、江西题《带着——出发》、浙江舟山题《海,蓝给自己看》等。预测这类题今后将继续大量出现。

三是关注交流倾诉,指向真实心态。学会合作、交流、倾诉,是新课标的要求。指向交流倾诉,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大量出现在今年的命题中。譬如上海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让人在熟悉中感到亲切。题目上的“今天”让学生不会随意扩散构思的材料,可谓宽泛而具体;“我”更是明白交代要以第一人称叙述。可谓稳中有新,活中有格。而关键词“心里话”强调了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写作者对生活的自我认知,这样的命题贴近考生的生活、情感,能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触发他们的动情点,容易让他们沉浸题中有话可说,写出真情实感来。又如湖北黄石题《读你》、江苏南通题《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山东滨州题《生命中不能没有你》、四川攀枝花题《向——致敬》等,都着眼于“我”和“你”的情感交流,为考生“说真话,抒真情”提供了舞台。

四是关注品德修养,感受真诚教育。杭州题《懂得分享》侧重关注考生自我发展和成长路上的独特感受:成长路上请懂得分享。这个“分享”带有一定哲理意味且丰富内涵,加上“懂得”两个字含义又显得意味深长。考生凭着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真情实感写出心声,同阅卷老师来“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应该说,这种导向是相当鲜明的,反响也是非常积极的。还有广东湛江题《活着需要什么》、山东菏泽题《写好人生的每一页》、浙江湖州题《认真》、天津题《捡拾幸福》等题,均是强化中学生品德修养而设题的体现。今后这类题的命题思路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只要同学们注意积累生活,写作起来应该得心应手。

五是关注自然景物,揭示隐含之义。山东德州题《窗外有蓝天》、广东佛山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浙江舟山题《海,蓝给自己看》、邵阳题《绿》、四川南充的话题作文《阳光》等。当然,这些自然景物类的作文题,不仅仅要求考生就自然景物写自然景物,还要求考生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譬如江苏常州题《不该错过的风景》中的“风景”要求考生不但可以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而且可以写一写“风景”的引申义:生活中的某一镜头、片段,乃至于“主旋律”以外的种种画面。可以说,在素材的选择上空间大,范围广,所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错过”包含“忽略,不顾,熟视无睹”等意思。之所以这样的风景“不该错过”,是因为此风景有不经意的价值,亲情、友情、人间情的关注和感受,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敏感和体察,都可以借助慧眼,成为丰富心灵、滋养精神的风景。

品读2013年中考作文题,犹如映日荷花,赏心悦目。当然也有少数命题引起争议:一是命题内容似有偏颇之处。命题范围总体较为窄小,还不能像高考作文命题那样和社会热点等做过多的联系,对初中生的情感困惑和一些认识困惑还涉及不多,地域色彩也不够浓厚等。二是少数命题制作简单粗疏。譬如湖州题《认真》要让初三学生有个切入点,看来不太好找,若是作为高考作文题,反倒觉得合适些。另外这个“认真”更适合做话题作文的话题。三是个别命题似有点怪,难倒了不少考生。譬如一些考生看到扬州的《渐入佳境》这个题目就蒙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写,其难度在于材料加命题。四是雷同试题日见其多。尽管有些作文题引起争议,但至少从中看出今年中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清晰脚步,那就是离学生、离素质教育越来越近。

其三,从今年命题看2014年备考。

作文命题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导向。思考今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给2014年备考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处理好做人与作文的关系。中考作文非常注重考生的思想修养和思想方法的锻炼。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作文与做人是统一的。我们要做真实的人、高尚的人,不做虚伪的人、卑劣的人。这样作文时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展示真我风采,从根本上杜绝“假大空”式的文章。有些同学认同一些市侩哲学,接受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并反映到写作当中,认为那就是他们的心里话,是真话。这其实是伪真,这些同学更需要加强思想修养。中考作文既重视贴近生活,又能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如写“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期待中生活,如何对待别人的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这个认识的差异就能够体现出考生不同层次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高的考生往往在写作中脱颖而出。

二是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没有全面系统的写作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亮人眼眸的考场佳作。要确立中考作文复习的总体构想: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完善表达能力的网络。要沿着写作流程(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修改—定稿)一步一步地练习、推敲,把每个能力点的训练融入不同的文体写作中。在全面训练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具体情况突出以下几个重点:①作文题型方面,突出全命题作文。②文章体裁方面,突出记叙文、散文。③文章构成方面,突出内容、语言。④表达方式方面,突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此外,还要重点强化创新训练,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

三是处理好习惯与技巧的关系。在平时训练中,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①先列提纲。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由于中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作文时,一般考生都不写草稿,这样先列一个详细的提纲,然后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②迅速入题。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坚决杜绝“客套话”“过场话”。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淡说理的内容。③认真书写。不少考区规定语文有3分卷面分,而2013年像扬州等试卷则明确3分卷面分被加入作文的要求里,而且该卷第六题是看拼音写汉字,即要求考生“写正楷体”。考生的作文书写将成为卷面分的评分依据。因此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工整,不草不连;笔顺规范,间架匀称;笔迹清晰,黑白分明;字在格内,大小适中;卷面清洁,不涂不抹。考场上就会很容易打造一个给文章增色的文面。④依题行文。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⑤遵守规则。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如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就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⑥养成“快”的习惯。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训练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同时,结合进行打造考场作文亮点的技巧训练。针对阅卷老师严格遵照分项相加的评分要求的关键点,必须把握下列亮点技巧:①快速拟出妙题。亮丽的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体裁。②写好精彩“凤头”,让阅卷者很快就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判该文为满分开绿灯。③写好完美“豹尾”,给阅卷教师一个善始善终的印象,完成良好印象的最后“定格”。④运用多种方式,巧妙点题。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点题、议论点题、描写点题、抒情点题等。从修辞的角度看,有比喻点题、排比点题、反复点题、设问点题、反问点题等。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段中点题等。从文体的角度看,在记叙性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表象,明确的逻辑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⑤语言新颖鲜活。精心选择词语,以传神出新;引用或仿拟名言警句,以厚实出新;讲求意味深长,以含蓄出新;改变习惯句式,以个性出新;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生动出新;设计矛盾词句,以反差出新;注重格调风趣,以幽默出新;适当点缀文言词语,以灵气出新;写好点题句子,以醒目出新;使用“时髦”词语,以鲜活出新等。

四是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考生作文得分不高,大多表现为内容单薄、材料不足。记叙文大而无当,缺乏细节;议论文论据不充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自我成长、生活热点、品德修养、情感体验、思辨感悟、想象创新等方面,阅读和揣摩精美时文和优秀作文,在阅读中分门别类地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学习他人的立意、布局谋篇、语言。同时从这些方面储备一些名人名言和新闻时事等相关素材。在阅读中寻找、提炼话题,然后试图阐释话题,表现话题,能够有效地做到阅读与写作的统一。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读社会书,关心社会生活,特别是重大的热点事件,与社会发展、青少年成长相关的事件。这样,必然会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写作材料的问题,而且为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中考作文训练不仅要依照《考试大纲》,对照“等级评分标准”逐一落实到位,而且还要对已出现的“病文”开好“诊所”,辨证论治,对症施治。根据作文“伤”的显隐、部位,可以分为“硬伤”和“暗伤”。有些“病文”之“伤”一眼就可看出,称之为“硬伤”。有些“硬伤”等级评分标准有扣分说明,如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不足600字,每少50个字扣1分。还有些“硬伤”也是致命的,如标题笨拙,抛开话题、另起炉灶,入题较慢,似乎刚开了个头却又煞了尾,仓促结尾或者无结尾,以省略号代替,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涂改改等,这些“硬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若听之任之,则会贻害无穷。还有些“伤”是一眼看不出来,稍加分析方可发现,称之为“暗伤”。如明扣题暗跑题,不合文体要求,结构松散或不合理,矫情或感情虚假,句子不连贯、语言平淡,材料失真、陈旧等。这些“暗伤”危害更大,它直接影响着作文的得分。希望同学们要按考场作文的规律办事,针对关键环节切实做好训练。 A7+tmT7tsIZCh7EwQWINGcJdvQPKdPEmEg3Unn9RUzEZNiFr3Kh/NjUr9HS2eJ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