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部分 大洪水1

【第一章】各个大洪水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毁灭

现在,想必你们也对柏拉图记载中那片大陆似的亚特兰蒂斯岛的存在确信无疑。而且,地理学上也确实证明了亚特兰蒂斯的存在。亚特兰蒂斯岛以柏拉图描述的方式沉入海底,这不是可能,而是非常可能。下一个问题是,这场惨烈的大灾难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之中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场地震在几个小时之内便毁掉了一个国家,同时将古代两个大洲最优秀的人种也一同卷入大海。而他们那个时代的文明则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印刻在人类记忆中,惨烈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人类历史,挥之不去。因此,无论是希伯来人、雅利安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库什特人还是美洲原住民,我们都能够在他们的传统习俗和传说中找到亚特兰蒂斯毁灭的印记。

弗朗索瓦[弗朗索瓦(François Lenormant):1837—1883年,法国亚速尔研究者和考古学家。]写道:

“大洪水的故事在除了黑人之外的民族之中广泛流传。现如今来看这些回忆的记录是如此珍贵和谐,绝对不会是凭空想象或信口开河,没有任何宗教和天文的神话能够具有这样普遍性的特征。”

“这个传说一定源自于某种真实可怕的灾难,如此震撼,以至于各个民族的祖先听说了此事,也会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在心。这场灾难一定发生在离人类第一发源地不远的地方,并且发生在主要人种从起源地四散各处之前。我们必须假设这些人迁徙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传说传播得如此广泛,并且每个地方的版本都如此相似,他们的记忆中好像已经预装了一个相同的形式,而这样的事情却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呈现在人们脑海之中。”

“不过据我们观察,美洲大洪水的传说有可能不是原始自发而是源于外邦。毫无疑问,黄色人种的传说是从外邦引入,如大洋洲上的玻利尼西亚人。但有三个民族确实特别,他们的传说并未彼此借鉴,而是发源本土,甚至可以向前追溯到远古时期。这三个民族的人就是《圣经》上所说的诺亚的后代——《创世纪》第十章中人的祖先即是他们。”

我认为将其写入宗教圣书对传统习俗研究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换句话说,它为人种学和地质学提供了更多内容。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不是一个传说。《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是一个历史事实。退一步说,这场灾难给三个民族的祖先——雅利安人、印欧人、闪米特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换言之,他们是古代世界中三个伟大文明的种族、三个高级人类的族群——在三个种族的祖先四散各处之前,他们在小亚细亚的某处聚集而居。

渊博的学者和虔诚的基督徒,如斯库贝尔先生(巴黎)和阿卢瓦先生(布鲁塞尔)认为大洪水的发生不具有普遍性,并称“这件事只在人类最重要的中心蔓延,并且扩散到离中心起源处比较近的人们那里。并没有四散到其他更远的地方,更不会流传到靠近沙漠地区那些分散的部落中”。

可以确定的是《圣经》用了一件所有人类都熟知的事情作为开端,随后将自己设定在“上帝选择的人种”之中[莱诺蒙特《东方的古代历史》。]。著名的人类学家德·卡特勒法热和居维叶[居维叶(Cuvier):1769-1832年,法国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都支持这个观点。牧师贝利也承认这种说法并没有与正统学说有明显相违背之处。

柏拉图认为是“最大的一场洪水”冲垮了亚特兰蒂斯。萨以斯的祭司告诉梭伦,在“最大的一场洪水之前”,雅典人拥有高贵的血统,行为高尚,乐善好施,最近一次波澜壮阔的义举便是抵抗住了亚特兰蒂斯人的入侵。之后亚特兰蒂斯的大毁灭到来,巨大的地震摧枯拉朽般毁掉了亚特兰蒂斯岛和众多希腊人。因此,拥有众多洪水记录的埃及人认为这次大洪水是“最大的一场洪水”。

【第二章】《圣经》中的大洪水

在《圣经·创世纪》第六到第八章中我们找到了有关大洪水的历史记载。

原文如下:

“当人在世上多起来,生女儿的时候,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120年,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类的女儿们生子,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所想的都是恶,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他说:‘我要将所造的人、走兽、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后悔造他们了。’唯有诺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诺亚的后代记载:诺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时代是个完全人,与神同行。诺亚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闪、含、雅弗。”

“世界在神面前败坏,人间满是暴力。神观看世界,见到的尽是败坏。有血气的人,也都开始在人间堕落。神就对诺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为地上充斥着他们的暴行,我要把他们和大地一并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一间一间地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是这样,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

“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但是我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好做你们人和它们动物的食物。”

“耶和华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时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地上。因为再过七天,我要在地上降40昼夜的雨,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

“诺亚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行动了,当洪水泛滥在地上的时候,诺亚整600岁。”

“诺亚同他的妻子儿女进入方舟,躲避洪水。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和地上一切的昆虫,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诺亚那里进入方舟,一切都像神所吩咐的那样。”

“洪水泛滥在地上40天,把方舟从地上漂起,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以及所有的人,只要没有进入诺亚方舟的都死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的生灵也都死了;凡地上各类的活物,连人带牲畜、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了,只留下诺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动物。”

“神记挂着诺亚和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水从地上渐退。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到10月1日,山顶都现出来了。”

“过了40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但地上都是水,乌鸦一直飞来飞去。过了几天,他又放出一只鸽子,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但水依旧遍地。鸽子找不着落脚之地,就又回到方舟那里,诺亚伸手把鸽子接进方舟来。他等了7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片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诺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他又等了7天,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

“从诺亚601岁正月初一那一天开始,地上的水一天天减少。诺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开始渐渐变干,等到2月27日的时候,地面已经全干了。”

“神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可以出方舟了。在你那里凡有血肉的活物——飞鸟、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虫,都要带出来,叫它们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兴旺。诺亚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都出来了,一切走兽、昆虫、飞鸟和地上所有的动物也都出了方舟。’”

诺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作为燔祭。耶和华闻着馨香之气,就在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而咒诅大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之前的行为,灭绝各种活物了。大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

现在让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此记载。

将它和《创世纪》的开篇几章联系起来可以看出:

1.洪水毁掉的家园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亚当起初裸体,之后用树叶和动物皮毛遮掩身体。亚当是地球上第一位耕耘之人,在人类文明兴起之前原始地生活在森林中以水果为食。亚当的儿子亚伯是第一位牧羊人,另一个儿子该隐是第一座城市的建造者,该隐的后代土八该隐是第一位冶金师,雅八是第一位住帐篷、牧养牲畜之人,犹八是第一位制造乐器之人,这一系列连续地从半开化向文明种族进化的足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亚特兰蒂斯人相似的进化发展进程。

2.《圣经》和柏拉图都记载在大洪水之前,人类已经密集而居并且道德沦丧,正是由于人类思想道德的沦丧,上帝才下决心毁灭人类。

3.这两处注定沉沦的土地都是被水淹没,人们都是因水而亡。

4.《圣经》上说在世界之初大毁灭之前,人们住在快乐、安宁、干净的伊甸园。同样,柏拉图给我们讲了早期在亚特兰蒂斯的相似情形。

5.在《圣经》和柏拉图的记载中,人类的毁灭都缘起于人类和神的通婚。“神的儿子”屈尊娶了“人类的女儿”,他们从此降格并且沾染恶习。

我们以后还会讲到希伯来书和他们的大洪水传说与腓尼基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腓尼基人又与亚特兰蒂斯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者们也承认《圣经》中《创世纪》第10章中所列出的宗谱并没有将黑人、中国人、日本人、芬兰人、拉普人、澳大利亚人或者美洲土著包含在内。它所指的是地中海人、雅利安人、库什特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以及埃及人。“含的儿子们”,并不是纯黑人,而是深棕肤色人种。[温切尔《亚当之前》第7章。]

如果这些种族(中国人、澳大利亚人、美洲人等)不是诺亚的后代,那么他们就不会遭到大洪水的袭击。如果中国、日本、美国、北欧、澳大利亚都没有在大洪水中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那么大洪水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正如先前所讲,大洪水确实毁掉了一个国家,除了诺亚一家,其余人全部溺死,整个国家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大洪水不可能发生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或者大洋洲,因为这些地区并未出现过这样的灭顶之灾。如果发生在这些地方的话,那我们怎么解释如今这些大洲上存在的芸芸众生呢?而《创世纪》也并未将他们视为诺亚的子孙,事实上,就连《创世纪》的作者也未必知道这些人种的存在。

因此两个结论二选一:要么《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是虚构出来的,要么这场大洪水发生在除了欧洲、亚洲、非洲或澳洲之外某块被洪水毁掉的陆地上。这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这块陆地不是欧洲、亚洲,也不是非洲和澳洲,而是亚特兰蒂斯。

高高在上的正统权威弗朗索瓦说:“摩西充满崇敬地将闪、含、雅弗的后代归类,只包含一个人类的人种,即白种人。人类学家已经认可他列出的这3个分支,其他3个人种——黄种人、黑人和棕色皮肤的人——在诺亚为祖先的国家中并未出现。”因此,由于《圣经》中的大洪水摧毁的只是诺亚的那个大洲和人们,它并不具有普遍性。宗教世界不会假装找到了伊甸园所在的方位。

乔治·里奥·海科多[乔治·里奥·海科多(Rev.George Leo Haydock):1774—1849年,神父和《圣经》学者。]说:“无法找到精确的位置,面积究竟有多大也不得而知。”后世的我们也看到教堂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指向西方地区,越过与欧洲相连的大洋,作为“在大洪水之前人类的居所”所在。

在这个方向钻研下去,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其他国家的大洪水传说也印证了亚特兰蒂斯世界就是亚特兰蒂斯。

【第三章】迦勒底人的大洪水

关于迦勒底人的故事我们有两个版本——虽然流传范围不均衡,却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比较短的一个,也是最为古老的版本,由贝若苏[贝若苏(Berosus):巴比伦—希腊历史家、占星家暨哲学家,巴比伦马杜克神的祭司。公元前2世纪(或前3世纪中期)用希腊文编写《巴比伦—迦勒底史》,记有巴比伦关于创世和洪水的神话。原书共3卷,已佚,仅于约西法斯和尤西比乌的史书中保存片段。]从巴比伦的圣书中摘录出来写进历史供希腊人阅读。在讲完最后九位大洪水之前的国王之后,迦勒底祭司继续这样写道:

“Obartes Elbaratutu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基思苏洛斯王又统治了64800年。在基思苏洛斯王执政期间,洪灾暴发。圣书上关于这段历史如此记载:克罗诺斯[克罗诺斯(Cronos):即伊亚(Ea),美索不达米亚的众水之神,在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中列第三。马杜克之父。源出于苏美尔宗教。是创造之神,但非宇宙的创造者,只是人类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智慧和法术之神。]托梦给基思苏洛斯王说,在古历11月15日(亚述人的9月——夏至之前一点),所有人将死于大洪水。因此,克罗诺斯指示基思苏洛斯王记录下所有事情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并且深埋在太阳之城中。然后建造一艘船,带着他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登船,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还有兽类、鸟类以及四肢动物。最后,准备好所有的航海用品。基思苏洛斯王请求克罗诺斯指出前进的方向,克罗诺斯说,‘向神的方向’行驶,并祈祷好运降临在人类身上。”

“基思苏洛斯王谨遵教诲,建造了一艘五斯塔德长、五斯塔德宽的船,完全按照克罗诺斯的指示,办妥所有事情之后将他的妻子、孩子还有最亲密的朋友带上船。”

“大洪水袭来,又很快退去。基思苏洛斯王放飞了几只鸟,鸟儿飞出去转了一圈,发现外面没有食物也没地方落脚,折返回船上。几天之后,基思苏洛斯王又放了几只鸟,可鸟儿很快又回来了,它们的双脚沾满了泥土。最终,第三批鸟儿被放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基思苏洛斯王知道大地的洪水已经退去。他打开船顶,发现船停泊在山顶上,他和妻子、孩子还有领航员一起走下船。这位领航员祭拜土地,搭建圣坛,祭祀众神之后,基思苏洛斯王和他身边的人一起消失了。”

“同时,船上剩下的生物未见基思苏洛斯王回来,也下了船,大喊着他的名字,四处寻找他。然而,他们再也见不到基思苏洛斯王了。这时天空传来一个声音,告诉他们一定要虔诚地信奉神灵。事实上,基思苏洛斯王的虔诚已经得到回报,他已经到了天上,成为众神的一员,而且和他一同下船的他的妻子儿女和领航员也都享受同等荣耀。远方的声音传来,要余下的生物顺从命运的安排回到巴比伦,挖掘出深埋在太阳之城的文字,转交给人类。顺便说一句,他们当时发现的那个地方叫亚美尼亚。听到召唤,祭拜神灵之后,他们走回到巴比伦。而基思苏洛斯王的船最终停泊在了亚美尼亚,船的部分残骸仍可以在亚美尼亚的戈耳迪山脉找到。朝圣者将从船体上刮下来的柏油带在身上,做辟邪之用。基思苏洛斯王船上的同伴来到了巴比伦,挖出深埋在太阳之城的文字,修建城市和庙宇,修复巴比伦。”

弗朗索瓦说:“虽然这个版本的故事很有趣,但毕竟也是听说来的‘二手故事’。现在我们找到了巴比伦人撰写的原稿,由已逝的乔治·史密斯首次使用楔形文字表对在尼尼微发掘出来的原稿进行破译,现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原稿中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出现在第11碑的一个小插曲中,也可说是乌鲁克城的伟大颂歌的第11章中。这首诗的英雄,是一个大力神似的人物,他的名字现在没有准确破译出来,他得了一种类似于麻风似的疾病,抱着治愈的希望,找到大洪水之后幸存下来的一位老族长哈西沙特拉(和前面的基思苏洛斯王为同一人),老族长住在神为他安排的一处很遥远的地方,享受着无尽的快乐。英雄问哈西沙特拉为什么能够长生不老,于是这位老人给他讲了大洪水的故事。”

“对尼尼微宫殿藏书馆这首诗的3个誊本进行对比,发现没有任何间断地修复这个故事很难。公元前8世纪,亚述国王命人从乌鲁克城一个久经岁月洗刷的僧侣藏经阁中的古老样本中抄写下来这3个誊本,这个藏经阁建于第一位迦勒底国王时期。要确定原版被亚述人抄录下来的精准日期并非易事,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一定发生在古代王朝,至少在我们这个时代17个世纪之前,甚至有可能还早。因此,它比摩西[摩西(Moses):摩西是纪元前13世纪的犹太人先知,《旧约圣经》前五本书的执笔者。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所预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神借着摩西写下《十诫》给他的子民遵守,并建造会幕,教导他的子民敬拜他。]要早些,差不多和亚伯拉罕[亚伯拉罕(Abraham):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的始祖。]同时代。3个誊本之间的不同证明了原版使用的是一种原始的写作方式,称为僧侣体,一种在公元前8世纪很难被破译的文字。抄录者对于某个符号的意义理解不同,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都会直接影响撰写文章的意思。”

“国王命令抄录的那个版本,它的原版字里行间已经有了批注。有一些抄录者将这些批注加进了自己的文章中,也有人删除了这些批注。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关于一位英雄因疾病向哈西沙特拉求教的诗如下:”

我来告诉你我保留下来的一段历史,还有诸位神灵所做的决定。

你一定知道这座坐落在幼发拉底河上名为帕城的小镇——那是一座古镇,神灵居住在那里[人类没有那样的荣耀]。[只有我自己]是他们这些伟大的神的仆人——[众神聚集在一起商讨一些事情]安[安(Ann):天神。]——[有人提议用一场大洪水]贝勒[贝勒(Bel):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帕勒米拉(Palmyra,在今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的主神。其名源出于阿卡德语,原意为“主”,本为恩利勒的称号,后亦为马杜克和阿舒尔所取得。帕勒米拉的贝勒神庙以丰富的宗教雕塑著称。]——[诺班,内尔格勒[内尔格勒(Nergal):意为“巨大居所的力量”。美索不达米亚的冥界之神。虽外貌可怕,令人恐怖,但非魔鬼,而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宇宙四大主宰之一。]同意]阿达尔。

神[伊亚],永恒不变的上帝,在一个梦境中重复了这次的决定——我听到了他宣布决定命运的判决,他对我说:“帕城的人类,乌巴拉土图的儿子——你,请快点建一艘船——[我会用一场大洪水]毁灭所有生灵,你和你带上船的生灵将躲过一劫。——你要建一个600腕尺长、60腕尺宽和60腕尺高的大船。[起航]在大海中,并带有屋顶,能够挡风遮雨。”我明白,并且对我的神伊亚说:“[船]您命令我建造的那艘——[什么时候]开始建造呢——老老少少[都在笑我]。”——[伊亚张口]对我——这个他的仆人说:“[如果他们笑你]你就应该对他们说,嘲笑我的人[将会受到惩罚],[神灵的护佑]一直在我身上。就像躲在一个洞穴一样……——……我要开始练习判断(会随意决断)什么在高处,什么在下面……——……关闭舱门……——……到一定时候我会让你知道——拉开船舱门走进去——置身其中,你的粮食、家具、食物供给、财富、男仆、女仆和壮劳力——田间的家畜、平原的野兽——我会送到你那去,放在你的船中。”哈西沙特拉——对伊亚——他的神说:“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船——在船头我将会安装——我会看到……还有船……你指示我建造的……”

在第五天[帆船的两边]升起船帆——在覆盖物下面有十四个椽子——上面一共竖了14个椽子——我铺好了顶棚,盖好它——我在第六天登上船,在第七天将船分成几层,在第八天划分好了船体内部分区,塞住了渗水的裂缝,检查了所有裂缝,并且将其填补好。——在船体外部涂了3次3600量度的柏油,在船体内部涂了3次3600量度的柏油,劳力和挑夫头顶肩扛分3次每次3600箱把补给全部运上船。——我自己留了3600箱食物给家人,剩下的7200箱水手们分掉了,并且我让他们杀了几头牛留着吃。计算好每日的食物份额。——出于对饮料和酒[预估],我准备了大量的水和饮料,像河流之中的水以及大地上的尘土一样多。——[为了把它们安置好],我亲自用手把柜子推进去——……太阳的……船竣工了。——很牢固——我把上下两层的家具都搬了进去。——[这些占了负荷量的2/3。]

我把全部家财都收集到一起,所有的金银收集在一起,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聚集在一起。我把所有都带上船——我的男仆和女仆、田间的家畜、平原上的野兽、人类的子孙。

太阳神终于下定了决心,这样宣布:“今天晚上我将呼风唤雨,大量的雨水将从天而降,你马上躲进船舱,把门关好。”——那一刻终于到来了:“今天晚上我将呼风唤雨,大量的雨水将从天而降”——当夜晚来袭时,我很害怕,——我躲进了船舱,把门关紧。在这个密闭的船舱内——我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财产托付给领航员Buzur—shadi—rabi。

Mu—sheri—ina—namari从天空中黑色乌云中升起,拉曼在云端打雷,——诺班和萨鲁走在前端,他们一边前行,一边摧毁山峰和平原;——内尔格勒拖着法力无边的鞭子走在后面。——阿达尔一边走在前头,一边摧毁万物——在他之前,地狱天使毁灭一切。他们把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拉曼将洪水从天空泼了下来,整个大地黯然失色,变成一片荒漠。

他们破坏了……大地的表面就像……他们摧毁了大地上所有的生物——可怕的大洪水一直膨胀向天堂。兄弟无法再见,人们不再认识彼此。——在天堂,众神也开始害怕这个喷水孔——开始寻找避难所。他们爬上安努[安努(Anu):苏美尔宗教的苍天神,阿卡德文作阿努姆(Anum)。为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之首。虽然形象模糊不清,但其首要地位始终为各朝代所承认,并被书入《汉谟拉比法典》。]天堂——众神无法动身,一个挨着一个,像狗一样。——伊西塔[伊西塔(Ishtar):美索不达米亚的重要女神。在苏美尔又称英妮娜(Innina)。被认为是月神欣的女儿,太阳神夏马西的妹妹及农业和春天之神杜木茨的情侣。具有双重性格,一是战神,一是爱情和丰收之神。又具医疗之神的性质。主要崇拜中心厄里克(Erech),由神娼侍奉。后来的许多中东女神皆以她为原型。]像个孩子一样哭泣,这位伟大的女神宣读了她的神旨:“现在人类已经化为泥土,我已经告诉众神这是一场灾祸。——所以我在众神面前宣布这是一场灾祸,——我宣布对人类的可怕惩罚是一种罪恶。——我是人类的母亲,给了他们生命的母亲——就像鱼儿,填满了大海;——众神们,由于这个原因——深渊天使正在和我一起恸哭。”在座的其他神灵也都流下了眼泪,——他们紧紧闭住双唇,[考虑]将来的事情。

6个日夜过去了,狂风、瓢泼大雨仍在猛烈地进行着。快到第7天的时候,大雨似乎小了一些。喷水在一场大雨之后渐渐弱了下来,倾斜的海水,已经快要流干,狂风暴雨也快停息了。我看着大海,仔细地观察周边情况——整个人类都已葬于泥土之中,尸体像海藻一样漂浮在大海之上。我打开窗,阳光洒在脸上。我陷入深深的悲伤,坐了下来,泪流满面。

我看了看大海周边地区:水平面上的12个点,都没有任何陆地。——船在拿细耳境内漂流——拿细耳的山峰卡住了船只,再无法航行。——一天两天过去了,山峰依然卡住船只,无法通行。——3天4天过去了,山峰依然卡住船只,无法通行。——5天6天过去了,山峰依然卡住船只,无法通行。在快到第7天的时候,我放出去了一只鸽子,鸽子飞出去不久便折返——没有找到地方落脚,就回来了。我又放出去了一只燕子,燕子也飞出去不久便折返——没有找到地方落脚,就回来了。我又放出去了一只乌鸦,乌鸦飞出去,发现了水上漂浮的尸体,吃了腐肉,休息一阵,盘旋了一会儿,没有回来。

之后我朝四个方向放了船上所有生物,做了一次祭祀。我在山顶上堆了一堆烧好的祭祀物品,我做了一个长宽各七个量度的花池,——最底层铺满木片,除了雪松还有杜松木。神灵感受到了我的祈祷——神灵仁慈地感受到了我的所求。神灵像飞鸟一样聚集在祭祀物品的上方,渐渐的,伟大的女神升起一大片土地。这些神灵就像发光的水晶来到我面前,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他们。那天,我祈祷永远不要离开他们。“让神灵们都来我的祭祀之处吧!——但是贝勒永远不能靠近我的祭祀堆!是他没能控制住自己,是他让洪水蔓延,是他让数不清的人类死于这场灾祸。”

由远到近——贝勒看见了花池,然后停了下来,他对神灵和大天使们怒目相向。“没有人活着出来!没有人不下地狱!”——阿达尔张口说道,他对武士贝勒说:“除了伊亚还有谁能够解决此事?——伊亚知晓一切,他能够[预知]一切。”伊亚对武士贝勒说道:“由于你自己没有控制住,使得洪水泛滥——就让有罪之人,承担自己的罪行,亵渎神灵者为自己的亵渎赎罪吧。——用神的美意来喜悦自己,永远不要侵犯神的美意,坚持永远都不去侵犯。——不要再制造新的大洪水,取而代之,用狮子来减少人类的数量;不要再制造新的大洪水,取而代之,用土狼来减少人类的数量;不要再制造新的大洪水,取而代之,用饥荒,使土地[荒芜];不要再制造新的大洪水,取而代之,蒂巴出现,让人类[死亡]。”我没有揭示伟大神灵的决定。这是哈西沙特拉转述的一个梦和对神灵的决定的理解。

之后,伊亚的方法被采纳了,贝勒进入了花池之内。——贝勒握住我的手,将我扶起。——贝勒又将我的妻子扶起,让她站在我的身边。贝勒绕着我们转过身,又忽然停止,他走近我们,“一直到现在,哈西沙特拉已经具有了部分枯萎的人性,但是,瞧啊,现在哈西沙特拉和他的妻子被带走,并且像神灵一样得到了永生,并且哈西沙特拉将会住在很远的河口边上。”他们把我带走,并且在遥远的河口边给我找了个住处。

弗朗索瓦认为:“这个故事和《创世纪》的故事脉络十分相像。两边的相似程度,都是惊人的。”

思考一下这个传说的两种形式,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都直指亚特兰蒂斯。

1.首先,贝若苏认为给出大洪水即将到来的警告的神是克罗诺斯。众所周知,克罗诺斯和萨图尔努斯[萨图尔努斯(Saturn):古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克罗诺斯。掌管播种和种子,教人耕种,培植果木。传说他被宙斯驱逐,来到拉提乌姆,从雅努斯那里得到政权,成为意大利最古的一位国王。]是同一人。萨图尔努斯是一位将文明从其他国家引入古代意大利的国王,距离罗马建立很远的一位古代君主。萨图尔努斯建立了行业和社会秩序,开垦良田,创造了意大利的黄金时代,却忽然升天。在许多神话故事中,萨图尔努斯的名字都和大西洋的“伟大的萨图尔努斯的大陆”联系在一起。在遥远的古代,萨图尔努斯伟大的王权,覆盖北非和欧洲一直到意大利半岛的地中海沿岸,以及“海洋中的某些岛屿”,在此方面和柏拉图故事中勾画出的亚特兰蒂斯版图是一致的。罗马人称大西洋为“Chronium Mare”——克罗诺斯的海洋,为这片海洋打上了克罗诺斯的印记。远古时期,赫拉克勒斯之柱也被称作“克罗诺斯之柱”,证据表明迦勒底人传说中的国家指的就是克罗诺斯之地或者萨图尔努斯——海洋世界,这也在亚特兰蒂斯的版图之内。

2.伊亚,尼尼微碑上的神是鱼神:在迦勒底人纪念碑上的形象是半人半鱼,他被描述成“深渊”之神——也就是说是海洋之神,而不是河流之神。据说伊亚是将文明和文字带给亚述人祖先的人,他很明显来自一个古代的海上文明国度。这个国度来自于海洋,与被大雨和洪水毁掉的土地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发生在幼发拉底河的大洪水证明不了什么,我们之后将会看到每个国家都会有它自己的山峰,根据他们自己的传说,方舟停靠在那里。就像每个希腊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奥林匹斯山一样。稍后我们将讲到传说中的贝勒神是腓尼基人的太阳神拜尔,他也是来自于亚特兰蒂斯。贝勒是欧洲西部和北部海岸线上的人们崇拜的神,很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波罗的海、大不列颠的拜兰和约克郡的拜尔山等地区。

3.在一些古老的迦勒底传说中,很多地方明显不同于《圣经》中的记载,但却更加接近于亚特兰蒂斯的描述。《创世纪》中的描写,对于内陆人们来说自然而然。虽然,“将深处的喷泉打碎”有一处暗示,但主要的毁坏还是来自于大雨。因此,长时间的大洪水,为下暴雨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住在内陆的人们,无法想象一整块陆地怎么会全部陷入海底。他们将毁灭归因于上天,说这是由于40个日夜的瓢泼大雨所引起的。

在迦勒底传说中,正好相反,大雨只持续了7天。我们看到作者提了一笔关于大海中央或者近海地区发生的破坏。《创世纪》中的方舟,是简简单单的箱体,一个隔离舱,一个大盒子,这样的形象可能是出自于内陆人们的想象。迦勒底人的方舟,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船,它有船头、舵还有领航员以及操控它的人,它在大海上航行。

4.迦勒底传说展现的不只是一场暴雨,而是一场惊天大洪水。有雨,没错,还有打雷、闪电、地震、风、一个喷水孔以及自然力量造成的山崩地裂。所有可怕的自然力量在末日之土上撞击,“地狱天使毁灭一切”,“大洪水一直膨胀向天堂”,“兄弟无法再见,人们不再认识彼此”,人的尸体“像鱼儿,填满了大海”,大海之中填满了泥土,“尸体像海藻一样漂浮在大海之上”,当暴风雨减轻的时候,陆地完全消失了,不再有“任何大陆”。难道这一切不是按照柏拉图的“可怕的日夜”来描述的吗?

5.在原版中出现了Izdhubar,当他开始寻找神明化的哈西沙特拉,他一开始走了九天才来到大海,之后找到了船夫,上船,航行了15天才找到“迦勒底的诺亚”,这也意味着哈西沙特拉住在很远的国家,一个只有跨过水域才能到达的国家,这看起来像是亚特兰蒂斯的所在,要花上15天才能穿越的水域一定是一片很大的水域,事实上,那就是海洋。

【第四章】其他国家的大洪水传说

对其他国家大洪水传说的整理搜集,有助于人们对《圣经》和迦勒底传说中的这场洪荒的理解。

《叙利亚女神》的作者使我们熟知了阿拉米人[阿拉米人(Arameans):北闪米特语(阿拉米语)部落联盟,西元前11—前8世纪在阿拉米--叙利亚北部的广大地区居住。]的大洪水传统习俗,直接借鉴了迦勒底人的传说,在希拉波里斯圣殿庆祝上讲述。

他说:“庙宇的创始人是丢卡利翁——而大洪水在丢卡利翁的时代曾经发生过,我还听说过希腊人自己关于丢卡利翁的故事。神话如下:事实上现在的人类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族,在人类之前还曾经存在过一种人类,但所有都已经灭亡。我们属于第二种族,是丢卡利翁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数量成倍增长。关于我们之前的人类,据说他们充满了傲慢和骄傲,犯了许多罪行,背信弃义,不仁爱,没有怜悯之心。因此,他们受到了大灾难的惩罚。忽然之间,巨大的洪水从地底冒出,天上下起瓢泼大雨,河流离开河岸,海水溢出海岸,整个地球被大水覆盖,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只有丢卡利翁自己,由于他的仁爱和怜悯之心,幸免于难活了下来,生下了新的种族。丢卡利翁把他的孩子们,他的妻妾还有马匹、狮子、蟒蛇以及许多向他寻求庇护的陆地生物都放在一个巨大的舱体内。丢卡利翁接纳了动物们,宙斯赋予了这些动物彼此的善意,以防它们互相吃掉。这样,所有生物关在一个大的舱体内,一直漂流到洪水平静下来。这就是希腊人的丢卡利翁故事。”

“但关于此事,希拉波里斯人还有一个很奇妙的故事:传说在他们国家,大地裂开形成了一个大峡谷,所有大洪水都会汇入其中。后来丢卡利翁建造了神坛,又为赫拉[赫拉Hera:奥林匹斯山十二主神之一。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她是克罗诺斯和瑞亚的长女,宙斯(zeus)的姐姐和第三位妻子,相对应于罗马神话的朱诺。赫拉主管婚姻和家庭,被尊称为‘神后’。她在奥林匹斯山的地位仅次于丈夫宙斯。]建造了一个庙宇,希望大峡谷能够合拢。我曾经见过这个坐落在庙宇之下的峡谷,非常狭窄。我不知道它是否曾经很大现在又缩小了,反正我见到的峡谷很小。这件事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已经形成了习俗——每年两次将海水带到庙宇。不仅祭司们这样做,还有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无数朝圣者们也会这样做,甚至那些远在幼发拉底河之外的人们都会将海水带过来,倒入庙宇外面的裂缝之中,裂缝虽然狭小,却能够装入很多水。据说,这是由于丢卡利翁创立的宗教立法所规定的,为的是保留大灾难的记忆,怀念上帝赐给他的恩泽。这就是庙宇的古老习俗。”

弗朗索瓦说:“我很容易就能找出所有闪米特国家中流传的希拉波里斯峡谷这个传统的复制品,这个故事在大洪水的传说中也出现过。在神秘的《古兰经》中记载,在大洪水开始的时候,土窑冒水泡并且涌向四面八方。我们知道这个土窑是穆斯林遗失了穆罕默德给出启示的传统故事后而想象出来的最为奇怪的东西。还有,《古兰经》上正式记载的是大洪水被大地内部吸走了。”

在这里,贝若苏的基思苏洛斯王成了丢卡利翁,动物并不是像诺亚和哈西沙特拉故事里那样被事先搜集在一起,而是由于风暴的追赶受到惊吓跑到船上,就像当大灾难来临时森林里的动物会跑到人类的房子寻求庇护一样。

印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艺术版本的大洪水故事,简单贫乏,与《圣经》和迦勒底人的大洪水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梨俱吠陀》[《梨俱吠陀》(Rig—Veda):印度教《吠陀经》中最早和最重要的诗篇。]中找到了最简单、最古老的版本,由马克斯·缪勒[马克斯·缪勒(MaxMuller):1823—1900年,德裔英国东方学家、宗教学家,尤擅佛学。早年在柏林大学学习,以后又在巴黎大学随东方学家布尔诺夫研究梵文和佛学。]第一次翻译:

“一天早晨,盥洗的水端到摩奴[摩奴(Manu):印度神话中的人类祖先,古印度《摩奴法典》的制定者。]面前。当他洗澡的时候,一条鱼出现在他的手中,并对他说:‘快点保护我,将来我会救你一命。’‘你怎样救我一命呢?’‘一场大洪水将会横扫一切生物,那时我将救你一命。’‘那我怎么保护你呢?’鱼回答说,‘当鱼儿很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巨大的危险,大鱼会吃掉小鱼。你把我放进花瓶里,当我长得太大,花瓶装不下我的时候,挖一个池塘,把我放进去。当我继续长大的时候,把我放入大海。这样我就会在大灾难来临之时,救你一命。’很快,它长成了一条很大的鱼,它对摩奴说:‘某年我将长成,并且大洪水也会发生。快建造一艘船,并且祭拜我。当水面上升的时候,上船,我就会救你。’”

“之后,摩奴把鱼放入大海。在说好的那年,摩奴建造了一艘船并且祭拜鱼。当大洪水来临的时候,他上了船。之后鱼游了过来。摩奴将船绳紧紧绑在鱼的触须上,鱼帮助船越过北部的山峰。鱼说:‘我已经救了你。把船绑在一棵树上,大水不会冲走你,当水退下的时候,你也就跟着下降了。’摩奴果真和大水一同下降,这被称为北山上摩奴的降落。大水带走了一切生物,只有摩奴一个人活着。”

在《往事书》[《往事书》(Purânas):一个流派的重要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的宗教经文,叙述了宇宙从创建到销毁,族谱的国王、英雄、圣人和半神,印度教和描述宇宙学、哲学、地理。]中还有一个版本的印度传说。弗朗索瓦说: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往事书》中,鱼神从大洪水中救的不是摩奴,而是另外一个不同的人物——鞑斯塔斯的国王,即渔夫撒提拉瓦塔’,喜欢公平和真理的人,与迦勒底人的哈西沙特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往事书》版本的大洪水传说没有那么久远,并且充满了奇幻和幼稚的细节,但也应该重视。在某些方面,它甚至比婆罗门和摩诃婆罗多受雅利安文化影响还要小一些。它给出一些其他早些版本忽略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则是属于原始故事基础的场景,它们曾出现在巴比伦人的传说中,毫无疑问,因口头传诵而保留的这些事件——但不是婆罗门的——被《往事书》所深深渗透到各个角落。皮克泰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在《往事书》中:毗湿奴[毗湿奴(Vishnu):守护神,印度教主神之一。]对撒提拉瓦塔说‘在七天的时间内三大世界将会沉没’,在婆罗门和摩诃婆罗多中则没有这样的表述。但是在《创世纪》中神对诺亚说:‘7天之后,我将会降大雨在大地之上。’我们接着向下看,‘在7天之后大洪水泛滥在大地之上’。除了一些鱼神给撒提拉瓦塔的指示,还有就是将神圣的经文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为的是把它们从马头明王[马头明王(Hayagriva):马头观音、马头观自在,藏语称‘丹真’,其重要标识是小马头正仰天长啸。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密宗认为他是六观音之一,也有说是无量寿佛的忿怒身。]那里保留下来。在印度教的外衣之下,我们看到了贝若苏叙述的一些片段,例如哈西沙特拉埋葬在太阳之城的圣书。这些传说中的‘三大世界’和‘鱼神’指的是亚特兰蒂斯,‘三大世界’指的是柏拉图描述的伟大的亚特兰蒂斯帝国,即西部的大陆,被看作是一体的东方大陆——欧洲和非洲以及亚特兰蒂斯岛。正如我们所见,波塞冬这位亚特兰蒂斯的创建者,就是海王星的化身,他经常骑着海豚,手持象征着三个王权的三叉戟,以海神、鱼神和国家救世主的形象出现。”

我们还有一个崭新且不凡的传说,弗朗索瓦说:

“追溯到很久以前,在伊朗人圣书中的拜火教[拜火教(Zoroastrian):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为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基础信条中,我们找到了大洪水的传说,但主人公不同,并在一些地方和前面传说有所出入。阿胡拉·马兹达[阿胡拉·马兹达(Ahura.mazda):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索罗亚斯德教)神话中至高之神。Ahura字意即为贤明、崇高的意思,象征物为‘火’。]曾经警告过最初的人类之父伊玛[伊玛(Yima):伊朗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之子,人类始祖。],大地将会被洪水所毁掉,上神命伊玛建造一个庇护所,一个方形花园,四周被围墙所保护,让人类、野兽还有植物的种子进入其中,躲过这场灭顶之灾。于是,大洪水发生之后,伊玛的花园和园子里所有的生物一起幸存了下来,他们幸存下来的消息被鸟和阿胡拉·马兹达的公使带到其他地方。”

这清楚地表明在亚特兰蒂斯毁灭之前,亚特兰蒂斯的移民者已经被发派到周边国家,这些移民者建造了带有墙的城池。亚特兰蒂斯岛陷入大海之后,传信人乘坐小船将这些可怕的消息带到四方。

“希腊有两个关于毁灭原始人类的大洪水传说。第一个传说与阿提卡[阿提卡(Attica):古希腊的一个地方。]最古老的国王之一俄古革斯[俄古革斯(Ogyges):古希腊神话众神之一。]相关,梵语中Angha是一个十分神秘的人物,这个名字最终消失在时代的黑夜里。Angha的名字看起来是从雅利安大洪水故事中借鉴来的,在Angha的时代里,整片大陆被洪水所覆盖,大水漫到了天际,他和同伴逃进了船中。”

“第二个是塞萨利[塞萨利(Thessalian):位于希腊大陆的中部,周围环绕着高山,在北部与马其顿接壤,南部与StereaEllada接壤,西部与伊庇鲁斯接壤,东部海岸线位于爱琴海上。]人的大洪水传说。宙斯出于愤怒毁灭了青铜时代的人类,丢卡利翁听从了普罗米修斯的建议,建造了隔离舱,带着他的妻子皮拉躲进庇护所。大洪水来了,柜子也就是隔离舱漂浮在大海上长达九天九夜,最后搁浅在帕纳塞斯山[帕纳塞斯山(Mount Parnassus):在希腊神话中,帕纳塞斯山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们的灵地,缪斯的家乡。古多利安人也以此山为傲。]。丢卡利翁和皮拉走出船舱,进行祭祀。并且按照宙斯的命令,在他们身后扔一些‘土地之骨’——石头会变成人类,重新建立人类的家园。希腊传统故事中,丢卡利翁版本的大洪水是最像世界洪水的一个版本。许多权威人士都坚称大洪水漫延到整个地球,整个人类都灭亡了。在雅典,为了纪念这场洪水和平息亡者的灵魂,有一个和叙利亚的希拉波里斯仪式十分相像的Hydrophoria仪式,我们很难不把它与叙利亚—腓尼基人的舶来品联系起来,正如《叙利亚女神》作者在书中所叙述的那样,这种同化形成于丢卡利翁的大洪水传说和哈西沙特拉洪水传说之间的遥远古代。靠近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地方出现了一个裂缝,长度不过1腕尺,大洪水在这个裂缝里被吸收进地里。因此,每年快到3月的时候,即Anthesterion节日的第13天,那一天被认为是祭奠亡者神圣的一天,按照传统就像在希拉波里斯将水倒入裂缝中那样,水连同混入蜂蜜的面粉,在雅典人的葬礼上,被倒入坟墓西边的沟渠中。”

在这个传说中,还有一些片段和亚特兰蒂斯有关。希神宙斯是亚特兰蒂斯国王中的一个,“青铜器时代的人”指的是末世时期的人类文明,他们是当时伟大的冶金者,在整个欧洲发现的大量工具和武器也许就出自他们之手。同样,虽然没有说明风暴到底持续了多久,但船已经在海上漂了9天9夜。诺亚在船上待了1年零10天,哈西沙特拉在船上的时间不及他的一半,而丢卡利翁只漂浮了9天。

在希腊以宙斯儿子命名的城市迈加拉[迈加拉(Megara):地名,在古雅典附近。],一位名为希斯耐兹的仙女听到鹤的哀鸣,得知洪水灾难即将到来,于是在格莱尼恩建立了庇护所。据说有一位赛撒里安·塞拉姆鲍斯,凭借仙女赠予的翅膀飞上了天空,逃过大洪水这一劫。对于科斯岛上的人们来说,他们大洪水传说中的英雄是墨洛普斯,是他将幸存下来的人类护在羽翼之下。罗兹岛[罗兹岛(Rhodes):希腊东南端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的传说中只有克里特岛上的人逃过了大洪水的劫难。在萨莫色雷斯岛上,同样的角色安排给萨翁,据说他是宙斯或者赫耳墨斯的儿子。

在所有这些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宙斯的名字反复出现。这有可能说明许多人都逃过了大洪水灾难,在传统故事中所提到的各个地点登陆,或者去投奔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建立好的定居点。而沿海地区的人们很可能全部遇难。毫无疑问,许多人都在船上避难,其他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开始远航。

鲍德温(《史前各国》第396页)说,“在阿提卡,以雅典娜之名庆祝的最古老和最盛大的节日泛雅典娜女神节,便是为纪念亚特兰蒂斯入侵东方而设立的。据说该节日是远古时期由厄里克托尼俄斯所建立,作为一种雅典的历史性传统被人们记住。”伯克在他的《柏拉图评注》中这样记载:“‘在盛大的泛雅典娜女神节中,有人拿着智慧女神的裙摆,代表与巨人的战役和奥林匹斯山上众神的胜利;在小规模的泛雅典娜女神节中,他们拿着另一个裙摆,显示雅典人是怎样受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支持,而在与亚特兰蒂斯战争中获得胜利的。’洪保德和伯克在普罗克洛斯所引用的一句经典中曾说,‘历史学家谈及外海岛屿时说在他们的时代,7个岛屿被用来祭奠普洛塞尔皮娜[普洛塞尔皮娜(Proserpine):希神,女阎罗。],还有其他3块巨大的土地,第一块用来祭奠冥王,第二块用来祭奠阿蒙神[阿蒙神(Ammon):古代埃及的太阳神。],第三块用来祭奠海神。后者的居民还保留着亚特兰蒂斯岛的记忆(是由他们的先祖传给他们的),关于它的传说在很长时期内都在大西洋地区流传,亚特兰蒂斯岛同样也用来祭奠海神。’”

应该不会有人在读完这些传说之后,还对大洪水是一个历史事实表示怀疑。在旧世界是不会有两个相隔甚远的地方,两处的宗教仪式都是根据没发生过的事情建立起来,世世代代流传的。在雅典、希拉波里斯和叙利亚,远方来的朝圣者将祭品倒入裂缝之中,祭拜地震之神,而这个裂缝就是在亚特兰蒂斯灭亡之时形成的。

在柏拉图的历史故事中得知,雅典人保留着早年他们记载战胜亚特兰蒂斯人的书籍,并且以列队游行和宗教仪式的方式通过民族节日来庆祝。

因此,说《圣经》记载的历史以及迦勒底人、伊朗人和希腊人的传说没有证明意义,甚至是朝圣和民族节日都基于一个神话,这是不可能的。科斯岛大洪水故事的英雄名叫梅洛普斯,然而,在希腊史学家特奥彭波斯那我们了解到,亚特兰蒂斯人的名字中就有一个是梅洛普斯。

然而,大洪水传说并未就此完结。波斯人麦琪有一个传说,洪水源自于老妇的炉灶。穆罕默德借鉴了这个故事,在《古兰经》中提到大洪水来自于火窑。“所有人溺死,而诺亚和他的家人幸存。上帝说:‘哦,大地啊,吸干你的水吧!哦,天空啊,不要再下雨了!’马上洪水消退。”

在威尔士的吟游诗中,有一个关于大洪水的传统故事。虽然流传下来的版本是简明的三行诗形式,但仍然值得注意。按照惯例,传说在一个地方会被本土化,大洪水的传说算是大不列颠群岛三个可怕的灾难之一,其他的两个是火灾和旱灾。

诗中说,“导致这些灾难的首先是‘波之湖’爆发,洪水泛滥到整个国家。除了杜韦法姆和杜韦法尺之外所有人都被溺死,他们乘坐一艘没有帆的小船才逃过一劫,并且在Prydian重新繁衍生息。”

皮克泰得出结论:“虽然三行诗的形式向前追溯也不过13或14世纪,而其中一些确实和远古的传说相联系,但并没有任何线索表明它借鉴了《创世纪》的内容。”

“但是,在另外一首三行诗中,则不是这么回事。当Llyon—llion洪水四溢的时候,Nefyddnaf—Neifion船上的生物都是雌雄一对,这与诺亚方舟极为相似。长老的名字可能暗示着三行诗形式,虽意义模糊不清,但很明显是按照威尔士语的头韵规则构成的。在同一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神秘故事,强大的胡(Hu)即长角的公牛把寻水兽(海狸或者鳄鱼)从Llyon—llion中拉出来,以保湖水不会泛滥。只有将中世纪威尔士原始粗犷的纪念碑上的乱局理清,才能解开这个谜。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威尔士人拥有自己当地的大洪水传说。”

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爱尔达,我们也找到了类似传说的遗迹。故事讲的是一个天上的神话,波尔有3个儿子——欧丁[欧丁(Othin):北欧神话中的神。]、威利和韦(布瑞的孙子),欧丁杀死了霜巨人的父亲伊米尔,用他的尸体创建了世界。伤口流出的鲜血,漫无边际,淹死了除贝格尔米尔之外所有的巨人,而贝格尔米尔则靠着一艘小船救了自己和妻子,重新繁衍生息。

在冰岛的《瓦拉的预言》一文中,对可怕的大洪水灾难也有所提及,这让我们想起了迦勒底人的传说:

“颤抖的宇宙树仍然挺立,古树轻吟着,Jötun Loki被释放。在奔向死亡女神的路上,影子们在呻吟,直到苏特[苏特(Surt):北欧神话中的火巨人。]燃尽了大树。巨人弗里姆从东方航行而至,水面升起,宇宙之蛇盘绕在jötun—rage。蠕虫拍打着水面,老鹰在天空呼啸,苍白的鹰喙,撕扯着野兽的尸体。纳吉尔法船起航,苏特带着闪烁的火焰从南方而来,他的剑光劈向Valgod's的太阳。怪石嶙峋的山峰彼此撞击着,女巨人步履蹒跚。男人们踏着死亡女神的小路,天空被劈开。太阳暗淡,陆地沉没,明亮的星星从天空陨落,火舌舔舐着万物,大火燃向了天空。”

埃及则没有任何关于大洪水传说的线索。弗朗索瓦说:“虽然大洪水的传说在雅利安人所有分支族群的记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埃及人的碑或者原始文本,包括他们许多对天体的研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即使是一个遥远的关于此灾难的暗示也没有。当希腊人告诉埃及老祭司关于丢卡利翁大洪水的事情时,埃及人回答说,他们已经保存了大洪水和由法厄同所引起的火灾的信息。埃及人甚至还认为赫楞人(古希腊人)把这件事情看得如此重要有些孩子气,因为有一些其他这样的大洪水灾难在当地也发生过。然而,根据曼涅托的一篇文章看来,这似乎有篡改的痕迹。透特[透特(Thoth):埃及神话中的月神。]或者赫耳墨斯,在大洪水来临之前已经将所有知识的基本原理用象形文字雕刻在碑帖上。在这之后,第二个透特将这些刻在碑帖的文字翻译成平民语言。这也许是埃及人唯一一次提到大洪水,同一个曼涅托在他留给我们的唯一一部完成的著作《朝代》中也没有提到此事。埃及法老宗教区的所有神话对此事的沉默,可能是由于以上只是外国的传说,最近才引入的,毫无疑问起源地是亚洲或者迦勒底。”

在我看来,这份单独的缺失解释起来却非常清楚、容易,埃及人在他们的年鉴中保存了亚特兰蒂斯人大灾难的详细记载,因此大洪水的传说滋长,正如他们告诉希腊人的那样,没有发生过世界末日似的大洪水,只发生过一些地方性的小灾难。埃及人有摧毁了亚特兰蒂斯的地方性大灾难的真实历史,也就不会沉溺于任何一个世界洪水灾难的神话故事中,即使这次洪水覆盖了全世界的山峰。在他们的周边地区没有阿勒山[阿勒山(Ararat):位于土耳其东部。]。

基督教时期关于大洪水的传说都指向亚特兰蒂斯所在的区域。

1000年前,有一位有趣的传教士考斯莫斯出了一本书《基督教世界风土记》,附有一张地图,他画出了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世界,那是一个被水所环绕的主体,周遭没有任何事物。考斯莫斯说:“土向下,火向上。”这两种力量的对抗使土地悬浮在半空,如同老故事中穆罕默德悬浮在半空的棺材那样。图示中解释,大地被海水所包围,海水之外是“人类在大洪水之前所居住的地方”。

根据当时有限的认识,考斯莫斯又给出了更精细的地图和许多细节。我把这张地图复制过来,不是想显示我们比这个可怜的考斯莫斯知道的更多,而是因为他认为环绕着这个宜居世界的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紧紧地附着在天堂墙壁的外面。“在海那边的世界东部,他判断那里就是人类被创造出来的地方,便是极乐世界所在,正如描述中东部城边,人类的第一对父母来到此地,他们被逐出极乐世界来到海岸边的角落。因此,在大洪水来临之时,诺亚和他的子嗣们被水冲到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土地上。”

考斯莫斯猜测四条河通向天堂的喷水孔,“它们位于地图上方:O是地中海,P是阿拉伯海峡,L是里海,Q是底格里斯河,M是皮松河,J是大洪水之前人类居住的地方。”

可见,考斯莫斯把天堂置于东方,将大洪水安排在西边,他猜测诺亚从大洪水的发生地前往欧洲。在考斯莫斯的时代,传说将西部看作是大洪水的发生地,洪水之后,诺亚来到地中海沿岸。

事实上,考斯莫斯意识到在大洋之外的西部还有一片土地,这个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时代的余波残余。

右图考斯莫斯的简单切割代表了日落之后太阳躲在高山的后面,而由此产生了白天和黑夜。

当月亮清冷地挂在天空的时候,太阳的威力隐藏在山峰之后。 ao6kwXPLtGMk6hEHZcx/CZJLKY74QRPE/73WttqJg+BATKWR5E2Mx2vo7vfz8r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