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西湖会议,阿里巴巴转战中国

20世纪90年代起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出现,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互联网热潮。无数资本家和风险投资商疯狂地将资金投向了互联网创业公司,中国互联网界也呈现出一片龙腾虎跃的趋势。

在2000年的海外大扩张中,阿里巴巴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办事处、美国办事处、英国办事处、韩国办事处这五大阵地,每月烧掉的资金近100万美元。

2000年3月中旬,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在美国,因为信息和服务业的兴起而催生的纳斯达克市场突然遭遇重挫,一路狂跌,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纳股的重挫,严重打击了投资商的信心。而以风险投资维生的新兴互联网业,在这场风波中也遭受了灭顶之灾。风险投资商停止了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巨额投资连同很多互联网公司一起消失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愁云密布。而此时,阿里巴巴的账上也只剩下了700万美元。马云不得不宣布,阿里巴巴已经进入紧急状态。

显然,风险资金的注入让阿里巴巴的创业团队迷失了方向,导致阿里巴巴过分地追求国际化,过早地实施海外扩张的战略。此时的马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自然规律:先在本土获得成功,占领可观的市场份额之后,再开始国际化!

2000年10月初,马云召开了一次公司会议。他与阿里巴巴的高管们针对公司的战略及发展方向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讨论。这次会议关乎阿里巴巴的生死存亡,会上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决策层做出了B2C的战略转移方针,它的核心就是回到内地,将公司的总部从香港搬回杭州。虽然当时阿里巴巴在全球有五个战场:中国内地、香港、美国、欧洲和韩国,但唯一一个能够让阿里巴巴存活的地方就是中国内地。

在2000年的海外扩张中,阿里巴巴国际化的战略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隐患,尤其是海外市场大规模的推广导致了高昂的海外开支。

直到2001年1月,阿里巴巴才停止了疯狂扩张的步伐。为了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阿里巴巴不得不开始裁员。然而,对马云来说,“壮士断腕”也是让他十分揪心的事情。公司如果大规模裁员,就意味着会有许多曾经与马云一起努力奋斗的员工必须离开阿里巴巴!

就在阿里巴巴处于进退两难之际,关明生临危受命。关明生生于1969年,毕业于英国剑桥郡工业学院,后来又获得了拉夫伯勒科技大学和伦敦商学院的工程学和科学硕士学位。他曾先后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世界500强企业BTR担任中国区总裁。

2001年初,关明生回到杭州担任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一上任,行事果断的关明生便大刀阔斧地从杭州开始进行大规模裁员。不久,关明生带着首席财务官蔡崇信来到了硅谷。当时,在研发中心的30名工程师中,已经有很多工程师提前打出了辞职报告。关明生和蔡崇信抵达美国后,30名工程师几乎全被裁掉,只留下了吴炯和Tonny两个人。

这次的裁员力度让负责研发中心的吴炯难以接受。然而,研发中心的工程师的年薪没有一个低于六位数,而且是美元。对当时只有70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来说,根本无法养活这30名工程师。研发中心没有了,吴炯大半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回到杭州后,他主动提出了辞职。马云对这位曾经放弃雅虎的高薪和股权毅然加入阿里巴巴的老朋友心存不舍和感激,他又怎么舍得让这位老朋友离开呢?最终,在马云和蔡崇信等人的极力说服下,吴炯决定留下来与阿里巴巴风雨同舟!事实证明,留下吴炯是马云做的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大裁员结束后,在西湖会议上提出的B2C的计划开始实施。吴炯作为阿里巴巴的CTO(首席技术官),主持了阿里巴巴技术平台的修复及升级工作。

2001年1月底,香港的裁员工作也开始了。香港总部的工作一直是蔡崇信亲自负责,此时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香港的开支没有美国那边多,但是香港的消费水平却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无疑这也给阿里巴巴在香港的运作和宣传推广增加了大量的成本。无奈之下,蔡崇信只能痛下决心,对香港的员工进行大裁员。最后,香港总部的30多名员工裁掉了20多名。

可以说,这次大裁员使阿里巴巴的决策层陷入了极度的失落之中。不管是主持大裁员的关明生还是香港办事处的蔡崇信,他们都因为大裁员而陷入了痛苦。尤其是作为CEO的马云,更是深感愧疚,然而在阿里巴巴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也别无选择。 +o8Xr7gTUkp2lm1DKrfYG6MRvROcUx6oEVGe43WN7G9g7sJvv4hCs0IKKQzLY1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