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一只沙鼠整个旱季只需要2千克草根而已

“滴答,滴答……”,时间迈着轻盈的脚步一往无前,漫无休止。在每一个时刻,实际上我们所能做和所能想的只能是“现在”的事。如果一心多用,总是怅往昔且愁将来,如此的纠结又怎能领悟当下的明澈与喜悦呢?而只有一心一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丰富多彩。

在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有这样一种动物,名字叫做“沙鼠”。它们为了“衣食无忧”,在旱季到来的时候都会囤积大量的草根,准备度过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整个旱季到来之前,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在自家的洞口进进出出,满嘴都是草根。从早起一直到夜晚,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

但有一个现象却很奇怪,即当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中。这样它们似乎才能心安理得,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地叫个不停。

实际情况是一只沙鼠在旱季里需要吃掉2千克草根,而沙鼠一般都要运回10千克草根才能踏实。大部分草根最后都腐烂掉了,沙鼠还要将腐烂的草根清理出洞穴。

尽管在笼子里的沙鼠可以用“丰衣足食”来形容它们的生活,但它们还是一个个地很快就死去了,医生发现这些沙鼠是因为没有囤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这是由它们头脑中的一种潜意识决定的,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确切地说,它们是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亡的,是因为一种来自自我内心的威胁。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很容易想到自己及其周围的朋友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令我们深感不安的事情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所谓的“明天”和“后天”,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情。

实际上,一般人当下都是有吃有穿,不愁什么,甚至没有任何事情能在当下威胁人们。但令人们总是不能踏实的原因还在不断地增长,人们总是为了将来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并且因为这种担心而深深地感到不安。

的确,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瞻前顾后的事情上,很少活在现在。一位智者曾说,这个世界上一大半的悲剧是因为人们的瞻前顾后所造成的。这使得他们总是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两种痛苦状态间摇摆不定,并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乐趣!这些人往往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其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试想,如果美丽的月光多年才出现一次,那么每个现在的人一定都会认真凝望美丽的天空,而且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然而这样的事毕竟没有成为现实,美丽的月光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上空。只是我们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不愿抬头望向天空,欣赏月光的神秘幽幻之美。这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是一种悲哀吗?

有一天,无德禅师来到佛光禅师住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惋惜地说:“我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但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佛光禅师却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了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了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他:“我想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说:“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说:“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会怎样呢?”

无德禅师回答:“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啊?”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地回答:“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加认真地问:“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顶撞地问:“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这时,学僧终于有所省悟了。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时说:“当出行的时候出行,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经找到隐居的地方了!”

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长期出行,有的长期隐居,有的为了躲避盛名之累进入深山之中。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标准呢?正如无德禅师说的:“当出行的时候出行,当隐居的时候隐居。”也就是说,凡事应该因时而异,因时制宜。该做什么事情时就做什么,也就是活在“现在进行时”。

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一些不乏哀怨的言论,如果有时间,我可能已写出了许多文章;如果有时间,我或许已学会了演奏某种乐器;如果有时间,我说不定早已成为一名画家了……唉!如果有足够的时间,那该多好啊!

我们时常发出感慨,如果一天能有三十个小时就好了,我们总爱异想天开。

空想是没有用的,这我们都知道。那该怎么办呢?抓住今天,把握现在。正如美国夏威夷岛学生上课前的祈祷词所说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看了之后,你有何感想?或许我们中的很多人一腔理想满怀壮志,想做这个,想学那个,但到头来却没有付诸行动。有时想来,真觉得惭愧。时间流逝之快,令人胆战心惊。若不打起精神,抓住今天去做想做的事,那么这一生恐怕难有长进了。

点亮心灯

生活中不乏明智的人,他们也懂得用耳朵倾听时间的嘀嗒声,感觉生命像鲜血一样一滴滴地从身体里滴落消失,忍受这种时光残忍的折磨时又是多么缺乏意义。倒不如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对生命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执著,把握唯一能把握的当下,做手边能做的事。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充实,生命便有了最现实的意义。这种心态看似消极,其实包含着大智慧。活在当下便活出了人生的意义,便活出了最精彩的未来。/5wHTFqP1ro1CareYQWqOPYBr74A+g6WJFeb2uG/XFmzC2lE72KUuAn1mEs2Mw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