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写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求就是一种淡泊。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人生,看淡世事无常。静观花开花落,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盛衰。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

在佛家看来,人生其实掺杂了很多痛苦元素,因为有很多问题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比如,佛家提到的“怨憎会”,即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地跟在旁边,分也分不了,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密的人分离也是痛苦;还有“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最后总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种学问老是弄不懂,想考大学却考不进去,做生意想赚一笔钱却赚不到,想发展得很好却不成功……总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求不得,因为求不得而有痛苦。

对于以上问题,佛家的解决方法是“得智慧”。得智慧后看破了人生之痛苦无可避免,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决。智慧与聪明不同,聪明可以解决小问题,智慧却能解决大问题。如果实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不求就没有痛苦。中国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一个人不执著于追求一件东西,人品自然会高尚。想争取自然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也就变得清高并逍遥自在了。但要达到这种境界,仍要有很高的智慧。

就我们自身而言,自己有多大“能量”,能干出多少成绩,应该有自知之明。当然我们应努力在平淡的时候去争取辉煌;在辉煌的时候也应清醒地看到山外有山,并非“老子天下第一”。这样就避免了浮躁,避免了错误。能够创造辉煌固然可喜,但奇迹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加机遇,缺哪一样都只能是功亏一篑,这是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说到底,“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点亮心灯

虽说贪婪之心人皆有之,但只要不刻意强求,凡事懂得控制,点到即止,焉无大错。若放任逐流,越陷越深,到时就无法自拔了。俗语说,“知足常乐,终不辱;知止常止,终不耻”。所以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更要提倡“人到无求品自高”。求人不如求己,要相信自己永远是命运的主宰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淡定的心面对得失,以尊严的方式勇敢直面人生种种苦难,在淡泊的渠湖中尽情地畅游……pj//rqLNBFlXh6s6A8bKIKG/rqioWeO7ml8uvUcYfGKUMVgMzTvYQ2y7KiGkV9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