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选择题
高级工具钳工理论题库

1. 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

(A)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行为、道德准则

(B)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行为、道德行为

(C)职业义务、职业意识、职业行为、道德准则

(D)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习惯、道德准则

2. 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

(A)职业义务

(B)职业责任

(C)道德准则

(D)职业行为

(E)职业习惯

3. 关于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职业道德建设

(B)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冲突

(C)没有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职业道德,不会约束市场经济的发展

4. 关于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职业道德建设

(B)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并不冲突

(C)没有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职业道德,会约束市场经济的发展

5. 关于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利于职业道德建设

(B)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冲突

(C)没有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职业道德,会约束市场经济的发展

6. 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是

(A)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不会冲突

(C)没有职业道德的支撑,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E)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职业道德建设

7. 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是

(A)职业道德建设不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不会冲突

(C)没有职业道德的支撑,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E)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职业道德建设

8. 职业道德与个人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关。

9. 职业道德与个人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无关。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关。

10. 职业道德与个人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紧密相关。

(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E)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11. 下面有关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说法有问题的是

(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B)个人幸福是在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C)爱岗敬业与市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D)一个从业人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利益,就必须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12. 下面有关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说法有问题的是

(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B)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不出个人的幸福。

(C)爱岗敬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一个从业人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利益,就必须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13. 下面有关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B)一个从业人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利益,就必须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C)爱岗敬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个人幸福是在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E)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不出个人的幸福。

14. 有关诚实守信与办事公正合法的职业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诚信原则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基本准则

(B)全体员工应该讲求诚信,诚信做事、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C)员工对外交往中应遵守诚信原则

(D)适当发布虚假、片面信息误导合作伙伴和客户也是商业活动的需要。

15. 有关诚实守信与办事公正合法的职业道德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中勇于负责、坚持原则、讲究效率,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本职工作,维护公司利益。

(B)全体员工应该讲求诚信,诚信做事、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C)严禁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片面信息误导合作伙伴和客户。

(D)员工应培养并树立诚信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以诚信为基本的职业行为准则。

(D)员工应真实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确保报告信息完整、真实、准确,禁止虚报、瞒报等弄虚作假情况出现。

(E)公司倡导诚信的企业文化,鼓励并保护员工据实揭发公司内违法、违规和不诚信的行为

16. 有关勤俭节约说法有问题的是

(A)节俭只是个人的道德问题,与事业的成败关系不大。

(B)“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意指官吏清正廉洁,国家政局稳定:官吏腐败往往是政权瓦解的直接原因。

(C)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D)可增产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17. 有关勤俭节约说法有问题的是

(A)节俭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B)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只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C)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D)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

18. 有关勤俭节约说法正确的是

(A)节俭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B)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

(C)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D)我们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E)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只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9. 有关勤俭节约说法正确的是

(A)节俭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B)“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意指官吏清正廉洁,国家政局稳定:官吏腐败往往是政权瓦解的直接原因。

(C)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D)我们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E)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20. 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的说法有问题的是

(A)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

(B)纪律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

(C)职业纪律是最明确的职业规范,它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了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

(D)不能强制性的要求从业者遵守纪律履行职责。

21. 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的说法有问题的是

(A)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

(B)纪律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

(C)职业纪律是最明确的职业规范,但它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

(D)明确的规定,规定了职业行为的内容,要求从业者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对违反纪律者追究责任。

22. 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的说法有问题的是

(A)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

(B)职业纪律是把一些直接关系到职业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行为规范,上升到行政纪律的高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以行政惩罚的形式强制执行。

(C)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明确的规定,规定了职业行为的内容,要求从业者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对违反纪律者追究责任。

23. 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

(B)纪律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

(C)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职业纪律是最明确的职业规范,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

(E)明确的规定,规定了职业行为的内容,要求从业者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对违反纪律者追究责任。

24. 产品创新不包含下列哪方面

(A)产品开发

(B)更新速度

(C)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D)产品定价标准

25. 产品创新包含

(A)产品开发和研究

(B)更新速度

(C)产品的美观和实用

(D)产品市场需求

(E)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26. 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职业意识

(B)职业态度

(C)职业责任

(D)职业心理

27. 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职业意识

(B)职业态度

(C)职业习惯

(D)职业良心

28. 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职业感情

(B)职业态度

(C)职业责任

(D)职业纪律

29.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

(A)职业技能

(B)职业理想

(C)职业责任

(D)职业纪律

(E)职业态度

30.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

(A)职业良心

(B)职业理想

(C)职业责任

(D)职业纪律

(E)职业态度

31. 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的 ,是产生乐业的思想动力。

(A)职业责任

(B)思想品格

(C)职业行为

(D)道德准则

32. 是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的 ,是产生乐业的思想动力。

(A)服务质量

(B)基本素质

(C)爱岗敬业

(D)终于职守

(E)思想品格

33.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的时间不同

(B)依靠的力量不同

(C)阶级属性不同

(D)作用范围不同

34.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A)依靠的力量不同

(B)作用范围不同

(C)产生的时间不同

(D)阶级属性不同

(E)限制的对象不同

35. 下面有关信息披露及保密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向公司内外部提供虚假信息或有意误导

(B)严守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和法规要求,确保披露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

(C)员工应自觉、妥善保管涉密文件资料及其存储介质

(D)员工在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合作或经营活动时,凡涉及向对方披露公司涉密信息的,可以不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36. 下面有关信息披露及保密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向公司内外部提供虚假信息或有意误导

(B)在未经授权或未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有些与公司有关的涉密信息。

(C)员工在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合作或经营活动时,凡涉及向对方披露公司涉密信息的,一定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D)承担保守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保密信息的义务。

37. 下面有关信息披露及保密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向公司内外部提供虚假信息或有意误导。

(B)承担保守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保密信息的义务。

(C)在未经授权或未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有些与公司有关的涉密信息。

(D)未经许可,禁止以个人名义或公司名义对外披露公司涉密信息,或是公开发表有关公司的任何言论。

(E)员工在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合作或经营活动时,凡涉及向对方披露公司涉密信息的,一定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38. 下面有关信息披露及保密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向公司内外部提供虚假信息或有意误导。

(B)承担保守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保密信息的义务。

(C)在未经授权或未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有些与公司有关的涉密信息。

(D)未经许可,禁止以个人名义或公司名义对外披露公司涉密信息,或是公开发表有关公司的任何言论。

(E)员工在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合作或经营活动时,凡涉及向对方披露公司涉密信息的,一定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39. 下面有关车床安全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床面导轨禁止放置工具、工件、量具、材料等。不允许在卡盘上床身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

(B)偏心工件平衡准确,锁紧紧固螺栓,低速安全加工。

(C)不车削螺纹时可以使用丝杆。

(D)装夹较重的工件时,应注意用木板保护桌面。

40. 下面有关车床安全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不车削螺纹时禁止使用丝杆。

(B)偏心工件平衡准确,锁紧紧固螺栓,低速安全加工。

(C)用顶件加持工件时,尾座套筒伸出量应尽量长一些,车床下面不得垫大小不同的金属片。

(D)装夹较重的工件时,应注意用木板保护桌面。

41. 下面有关车床安全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不车削螺纹时禁止使用丝杆。

(B)用顶尖夹持工件时,尾座套筒伸出量应尽量短一些,车床下面不得垫大小不同的金属片。

(C)车床使用完后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手柄放到空当位置,关闭机床电源。

(D)装夹较重的工件时,应注意用木板保护桌面。

(E)偏心工件平衡准确,锁紧紧固螺栓,低速安全加工。

42. 下面有关车床安全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不车削螺纹时禁止使用丝杆。

(B)用顶尖夹持工件时,尾座套筒伸出量应尽量长一些,车床下面不得垫大小不同的金属片。

(C)车床使用完后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手柄放到空当位置,关闭机床电源。

(D)装夹较重的工件时,应注意用木板保护桌面。

(E)偏心工件平衡准确,锁紧紧固螺栓,低速安全加工。

43. 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合作方、项目合作方、工作对象的利益之间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冲突时不应

(A)在工作中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将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可以不向上一级报告自行解决这些冲突。

(B)员工应遵守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严防利益冲突,维护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C)禁止利用职权或利用涉及公司经营、财务和其它对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信息,为其个人、其家庭成员或他人牟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

(D)禁止从事或指使他人从事或投资与公司有竞争业务关系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活动。

44. 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合作方、项目合作方、工作对象的利益之间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冲突时不应

(A)利益冲突是指员工利益和农民利益、员工利益和合作伙伴利益、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的冲突,遇利益冲突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公司监察部门报告,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加以处理。

(B)员工应遵守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严防利益冲突,维护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C)禁止利用职权或利用涉及公司经营、财务和其它对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信息,为其个人、其家庭成员或他人牟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

(D)适当可以从事或投资与公司有竞争业务关系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活动。

45. 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合作方、项目合作方、工作对象的利益之间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冲突时应

(A)禁止从事或指使他人从事或投资与公司有竞争业务关系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活动。

(B)员工应遵守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严防利益冲突,维护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C)禁止利用职权或利用涉及公司经营、财务和其它对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信息,为其个人、其家庭成员或他人牟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

(D)在工作中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将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可以不向上一级报告自行解决这些冲突。

(E)适当可以从事或投资与公司有竞争业务关系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活动。

46. 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合作方、项目合作方、工作对象的利益之间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冲突时不应

(A)在工作中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将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可以不向上一级报告自行解决这些冲突。

(B)员工应遵守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严防利益冲突,维护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C)禁止利用职权或利用涉及公司经营、财务和其它对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信息,为其个人、其家庭成员或他人牟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

(D)禁止从事或指使他人从事或投资与公司有竞争业务关系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活动。

(E)利益冲突是指员工利益和农民利益、员工利益和合作伙伴利益、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的冲突,遇利益冲突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公司监察部门报告,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加以处理。

47. 关于保护和妥善使用公司财产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司财产指公司所有或有处分权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商业秘密或其他专业信息,包括对公司有利的商业机会。

(B)员工应合理使用并保护公司财产,保证其合理运用于公司合法商业目的,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公司财产。

(C)只有老板才应具有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公司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关规定自律执行,自觉规避经营风险。

(D)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并积极防范事故发生,降低公司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48. 关于保护和妥善使用公司财产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公司财产指公司所有或有处分权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商业秘密或其他专业信息,包括对公司有利的商业机会。

(B)员工应合理使用并保护公司财产,保证其合理运用于公司合法商业目的,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公司财产。

(C)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并积极防范事故发生,降低公司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D)员工应具有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公司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关规定自律执行,自觉规避经营风险。对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但只有老板才应自觉承担防范风险的责任。

(E)只有老板才应具有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公司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关规定自律执行,自觉规避经营风险。

49. 关于保护和妥善使用公司财产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公司财产指公司所有或有处分权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商业秘密或其他专业信息,包括对公司有利的商业机会。

(B)员工应合理使用并保护公司财产,保证其合理运用于公司合法商业目的,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公司财产。

(C)员工应具有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公司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关规定自律执行,自觉规避经营风险。对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但只有老板才应自觉承担防范风险的责任。

(D)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并积极防范事故发生,降低公司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E)所有员工均应自觉承担防范风险的责任。

50. 粗车时,切削速度的增大,主要受 的限制。

(A)表面粗糙度

(B)尺寸精度

(C)刀具角度

(D)刀具耐用度

51. 切削用量是 的总称。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D)切削力

(E)切削液

52. 关于影响总切削抗力的因素叙述有误的是

(A)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越好,越难切削,总切削抗力越大。

(B)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增大时,切削横截面也增大,切屑粗壮,切下金属增多,总切削抗力增大。

(C)前角增大,能使被切层材料所受挤压变形和摩擦减小,排屑顺畅,总切削抗力减小。

(D)后角增大,刀具后面与工件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的挤压变形和摩擦增大,总切削抗力增大。

53. 关于影响总切削抗力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前角增大,能使被切层材料所受挤压变形和摩擦减小,排屑顺畅,总切削抗力减小。

(B)合理选择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工件材料的变形抗力和摩擦阻力,使总切削抗力减小。

(C)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增大时,切削横截面也增大,切屑粗壮,切下金属增多,总切削抗力增大。

(D)主偏角对切削抗力Fc′影响较小,但是对背向抗力Fp′和进给抗力Ff′的比例影响明显。

(E)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越好,越难切削,总切削抗力越大。

54. 关于影响总切削抗力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前角增大,能使被切层材料所受挤压变形和摩擦减小,排屑顺畅,总切削抗力减小。

(B)合理选择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工件材料的变形抗力和摩擦阻力,使总切削抗力减小。

(C)后角增大,刀具后面与工件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的挤压变形和摩擦增大,总切削抗力增大。

(D)主偏角对切削抗力Fc′影响较小,但是对背向抗力Fp′和进给抗力Ff′的比例影响明显。

(E)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越好,越难切削,总切削抗力越大。

55. 是前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A)前角γo

(B)后角αo

(C)主偏角кr

(D)副偏角кr′

56. 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A)前角γo

(B)后角αo

(C)主偏角кr

(D)副偏角кr′

57.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主要基准坐标平面有

(A)基面

(B)假定工作平面

(C)主切削平面

(D)副切削平面

(D)正交平面

58. 车刀的切削部分独立的基本角度有

(A)前角γo

(B)后角αo

(C)主偏角кr

(D)刃倾角λs

(E)副偏角кr

59. 碳钢精车时宜选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A)YT5

(B)YT30

(C)YG3

(D)YG8

60. 碳钢粗车时宜选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A)YT5

(B)YT30

(C)YG3

(D)YG8

61. 碳钢粗车时不宜选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A)YT5

(B)YT30

(C)YG3

(D)YG6

(E)YG8

62. 碳钢精车时不宜选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A)YT5

(B)YT3

(C)YG3

(D)YG6

(E)YG8

63. 关于形位公差叙述有问题的是

(A)直线度是限制被测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B)平面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线之间的区域。

(C)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D)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64. 关于形位公差叙述有问题的是

(A)给定方向上直线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平面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C)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D)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65. 关于形位公差叙述正确的是

(A)给定方向上直线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的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C)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D)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E)平面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66. 关于形位公差叙述正确的是

(A)给定方向上直线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的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C)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D)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E)平面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67. 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 指标表示。

(A)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B)形状精度、尺寸精度、测量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C)形状精度、实际精度、位置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D)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材料性能

68. 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 指标表示。

(A)加工表面质量

(B)位置精度

(C)尺寸精度

(D)形状精度

(E)零件耐用度

69.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 四大要素组成。

(A)机床、夹具、刀具、工件

(B)机床、切削液、刀具、工件

(C)机床、夹具、切削液、工件

(D)机床、夹具、刀具、切削液

70.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 组成。

(A)机床

(B)夹具

(C)刀具

(D)工件

(E)量具

71. 用已加工的平面定位时,工件的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A)不考虑

(B)考虑

(C)一般不考虑

(D)一定考虑

72. 用待加工的平面定位时,工件的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A)不考虑

(B)考虑

(C)一般不考虑

(D)一定考虑

73. 用粗基准定位时,基准的定位误差

(A)不考虑

(B)考虑

(C)一般不考虑

(D)一定考虑

74. 用粗基准定位时,对基准的定位误差说法错误的是

(A)不考虑

(B)考虑

(C)一般不考虑

(D)一定考虑

(E)与精基准没区别

75. 用精基准定位时,对基准的定位误差说法错误的是

(A)不考虑

(B)考虑

(C)一般不考虑

(D)一定考虑

(E)与粗基准没区别

76. 经淬火的钢质零件,精加工必须采用 的方法加工。

(A)磨削

(B)精车

(C)精铣

(D)滚压

77. 经淬火的钢质零件,精加工时不常采用 的方法加工。

(A)精镗

(B)磨削

(C)精铣

(D)精车

(E)滚压

78. 常用钢质、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

(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正火、人工时效等。

(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时效、退火等。

(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去应力退火。

(D)精加工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低温回火等。

79. 常用钢质、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

(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正火、人工时效等。

(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淬火等。

(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去应力退火。

(D)精加工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氮化、接触电加热淬火等。

80. 常用钢质、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

(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淬火、渗碳等。

(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时效、退火等。

(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去应力退火。

(D)精加工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氮化、接触电加热淬火等。

81. 常用钢质、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合理的是

(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正火、人工时效等。

(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时效、退火等。

(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淬火。

(D)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淬火等。

(E)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淬火、渗碳等。

82. 机械零件常用毛坯种类有 和型材等。

(A)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

(B)注塑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

(C)铸件注塑件焊接件冲压件

(D)铸件锻件注塑件冲压件

83. 机械零件常用毛坯种类有 和型材等。

(A)铸件

(B)锻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

(E)滚压件

84. 关于工序余量说法有问题的是

(A)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B)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C)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D)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85. 关于工序余量说法有问题的是

(A)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B)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C)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D)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86. 关于工序余量说法有问题的是

(A)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B)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C)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D)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87. 关于工序余量说法正确的是

(A)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B)外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C)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大余量为前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D)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前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E)内表面加工,工序最小余量为后工序最小极限尺寸与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88. 确定加工余量时,一般不考虑的因素是

(A)前工序(或毛坯)表面的加工痕迹和缺陷层

(B)前工序的尺寸公差

(C)前工序的相互位置公差

(D)前工序的形状公差

89. 确定加工余量时,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是

(A)热处理变形量

(B)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

(C)前工序的相互位置公差

(D)前工序的形状公差

(E)前工序(或毛坯)表面的加工痕迹和缺陷层

90. 确定加工余量时,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是

(A)热处理变形量

(B)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

(C)前工序的相互位置公差

(D)前工序的尺寸公差

(E)前工序(或毛坯)表面的加工痕迹和缺陷层

91. 工艺规程的作用是

(A)指导生产的文件

(B)生产管理的依据

(C)新建工厂的资料

(D)技术人员的手册

9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主要内容包括

(A)工序号

(B)工序名称

(C)工序内容

(D)工艺装备

(E)工时定额

93.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主要包括每一工步的

(A)加工内容

(B)工艺参数

(C)操作要求

(D)机床设备

(E)工艺装备

94. 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A)轴的装夹要求

(B)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C)工件加工要求

(D)材料热处理要求

95. 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A)轴颈

(B)尺寸与形状精度

(C)位置精度

(D)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E)材料热处理要求

96. 钳工技能操作主要有

(A)锯割、钻孔、扩孔、铣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等

(B)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等

(C)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镗、铣、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

(D)锯割、钻孔、扩孔、铣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等

97. 钳工的工作任务、范围很广,主要有

(A)划线、加工零件

(B)装配

(C)设备维修

(D)创新技术

(E)工件装夹

98. 有关锯齿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A)粗齿锯条使用于锯削软材料或较大的切面

(B)细齿锯条使用于锯削硬材料或较小的切面

(C)锯条齿细,参加切削的齿数多

(D)锯削管子和薄板是,必须用粗齿锯条

99. 有关锯条说法正确的是

(A)粗齿锯条的容屑槽较大,每次的切屑较多,适合锯软材料。

(B)细齿锯条使用于锯削硬材料或较小的切面

(C)锯条齿粗,参加切削的齿数少

(D)锯削管子和薄板是,必须用细齿锯条

(E)锯条一般用冷轧软钢渗碳制成,经热处理淬硬。

100. 有关锯条说法正确的是

(A)粗齿锯条的容屑槽较大,每次的切屑较多,适合锯软材料。

(B)细齿锯条使用于锯削硬材料或较小的切面

(C)锯条齿粗,参加切削的齿数少

(D)锯削管子和薄板是,必须用粗齿锯条

(E)锯条一般用冷轧软钢渗碳制成,经热处理淬硬。

101. 锉刀主要工作面,指的是

(A)锉齿的上、下两面

(B)锉刀边

(C)全部表面

(D)锉刀的下齿面

102. 锉刀主要由 组成。

(A)锉刀面

(B)锉刀边

(C)底齿、面齿

(D)锉刀尾、木柄

(E)舌

103. 锉刀主要由 组成。

(A)锉刀面

(B)锉刀边

(C)底齿、面齿

(D)木柄、舌

(E)锉刀尾

104. 连续推铲法,刀迹要连成长片属于

(A)粗刮

(B)细刮

(C)精刮

(D)刮花

105. 短刮法,刀痕宽而短,随着研点的增多,刀迹逐步缩短属于

(A)粗刮

(B)细

(C)精刮

(D)刮花

106. 点刮法,刀迹长度约为5mm属于

(A)粗刮

(B)细刮

(C)精刮

(D)刮花

107. 用于刮削内曲面的常用刮刀

(A)三角刀

(B)蛇头刀

(C)柳叶刮刀

(D)直头刮刀

(E)弯头刮刀

108. 用于刮削平面的常用刮刀

(A)三角刀

(B)蛇头刀

(C)柳叶刮刀

(D)直头刮刀

(E)弯头刮刀

109. 精研磨淬火钢、高速钢、高碳钢及薄壁零件时常选用的磨料为

(A)白刚玉

(B)黑碳化硅

(C)碳化硼

(D)人造金钢石

110. 常用的研磨材料有

(A)灰铸铁

(B)球墨铸铁

(C)软钢

(D)铜

(E)不锈钢

111. 对钻孔生产率影响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背吃刀量

(D)钻头直径

112. 对孔的表面粗糙度影响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背吃刀量

(D)前角大小

113. 为了确定麻花钻的切削角度,需要引进的辅助平面是

(A)切削平面

(B)基面

(C)正交平面

(D)柱剖面

(E)后刀面

114. 不等径三支一组的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是

(A)6:3:1

(B)1:3:6

(C)1:2:3

(D)1:3:4

115. 两支一套的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是

(A)6:1

(B)7.5:2.5

(C)2:3

(D)1:3

116. 螺纹加工操作时说法正确的是

(A)攻螺纹之前的底孔直径应稍大于螺纹小径

(B)钻孔深度要大于螺纹的有效长度

(C)套螺纹前圆杆直径应稍小于螺纹大经

(D)套螺纹前应将圆杆端部倒成锥半角为15°~20°的锥体。

(E)切入1~2圈时,要注意检查板牙的端面与圆杆轴线的垂直度。

117. 螺纹加工操作时说法正确的是

(A)攻螺纹之前的底孔直径应稍大于螺纹小径

(B)钻孔深度要小于螺纹的有效长度

(C)套螺纹前圆杆直径应稍小于螺纹大经

(D)套螺纹前应将圆杆端部倒成锥半角为15°~20°的锥体。

(E)切入1~2圈时,要注意检查板牙的端面与圆杆轴线的垂直度。

118. 铆钉并列排列时,铆钉距

(A)t≥3d

(B)t≤3d

(C)t=2d

(D)t≤1.5d

119. 铆钉孔是钻孔时,铆钉中心到铆接板边缘的距离约为

(A)t≥3d

(B)t≤3d

(C)t=2d

(D)t=1.5d

120. 铆钉孔是冲孔时,铆钉中心到铆接板边缘的距离约为

(A)t≥3d

(B)t≤3d

(C)t≤0.5d

(D)t=2.5d

121. 铆钉的标记一般要标出

(A)直径

(B)长度

(C)国家标准序号

(D)材料

(E)形状

122. 电流的种类不同对人体的伤害不同,下列电流对人体伤害最重的是

(A)直流电流

(B)工频电流

(C)高频电流

(D)静电电荷

123. 电流的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不同,其中以 赫兹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重。

(A)25-300

(B)300-500

(C)500-800

(D)800-1000

124. 关于电流种类对人体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频电流比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要重

(B)高频电流比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要重

(C)25-300赫兹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重

(D)频率越小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重

(E)频率越大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重

125.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五个等级,其中在金属金属容器内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其安全电压应采用 伏。

(A)36

(B)24

(C)12

(D)6

126.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 五个等级,其中在金属金属容器内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其安全电压应采用12伏。

(A)42伏、36伏、24伏、12伏、6伏

(B)48伏、36伏、24伏、12伏、6伏

(C)48伏、42伏、36伏、24伏、12伏

(D)60伏、48伏、36伏、24伏、12伏

127.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五个等级,其中用于切削加工的车床其局部照明应采用 伏的安全电压。

(A)36

(B)24

(C)12

(D)6

128.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共分为五个等级,以下属于安全电压额定值的是

(A)48

(B)36

(C)24

(D)12

(E)6

129.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共分为五个等级,以下属于安全电压额定值的是

(A)12

(B)24

(C)36

(D)48

(E)60

130. 运行中的发电机和电动机起火时,不宜使用 进行灭火。

(A)四氯化碳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喷雾水

131. 运行中的发电机和电动机起火时,可用 进行灭火。

(A)砂子

(B)泥土

(C)干粉灭火器

(D)喷雾水

132. 以下几种灭火剂,不能用于带电灭火的是

(A)泡沫灭火剂

(B)二氧化碳

(C)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D)二氧二溴甲烷

133. 运行中的发电机和电动机起火时,可用 进行灭火。

(A)四氯化碳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喷雾水

(E)砂土

134. 当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不应用 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水

(E)砂土

135.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效益第一

(C)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D)安全第一,诚信第一

136. 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指

(A)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C)广东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领导作风不正不放过

137. 有关安全文明生产说法有误的是

(A)在炎热的夏天,因操作不方便可允许不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上岗。

(B)不得擅自使用不熟悉的设备和工具。

(C)多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调度,密切配合。

(D)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138. 有关钳工应遵守的安全、文明生产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否则不准上岗。

(B)不得擅自使用不熟悉的设备和工具。

(C)易滚易翻的工件,应放置牢靠。

(D)对使用的工具、设备都应按要求进行清理、润滑。

(E)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139. 采用砂轮搁架时,搁架与砂轮相距应 mm。

(A)大于4

(B)小于4

(C)小于3

(D)大于3

140. 采用砂轮搁架时,搁架与砂轮相距应在 mm以内。

(A)5

(B)4

(C)3

(D)2

141.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錾削时应设立防护网以防切屑飞出伤人。

(B)錾子头部、手锤头部和柄部都不应沾油,以防滑出。

(C)工件被锯下的部分要防止跌落砸在脚上。

(D)锯削管子和薄板时,必须用细齿锯条。

(E)不使用无炳或手柄开裂的锉刀。

142. 在冲压机械中,人体受伤部位最多的是手和手指,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B)触电事故

(C)眼睛受伤事故

(D)手和手指受伤事故

143. 在冲压机械中,人体受伤部位最多的是 ,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眼睛受伤事故。

(A)手和手指

(B)脚

(C)眼睛

(D)腿

144. 在冲压机械中和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受伤事故是

(A)手和手指受伤事故

(B)眼睛受伤事故

(C)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D)触电事故

(E)胳膊受伤事故

145. 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任务是

(A)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B)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

(C)改善环境

(D)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

146.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有

(A)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C)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

(E)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益。

147.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A)先经济建设后环境保护发展的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D)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148.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A)先经济建设后环境保护发展的原则

(B)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D)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149.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和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D)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E)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150.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

(A)质量管理体系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151. 质量管理的四大组成部分

(A)质量保证

(B)质量策划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E)质量记录

152. 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A)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

(B)组织结构程序过程环境

(C)组织结构程序设备资源

(D)组织结构资料过程资源

153. 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A)组织结构

(B)程序

(C)过程

(D)资源

(E)设备

15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是

(A)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B)质量体系的调研、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C)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质量体系的试运行。

(D)质量体系的建立、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155.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是

(A)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B)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C)质量体系的试运行

(D)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E)质量体系的改进

156. 的目的是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157.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

(A)基本事实的决策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管理的系统方法

(D)过程方法

(E)持续改进

15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

(A)基本事实的决策方法

(B)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C)全员参与、管理的系统方法

(D)过程方法、领导作用

(E)持续改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59.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

(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160.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下列选择是指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D)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

(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161. 我国《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

(A)18

(B)15

(C)16

(D)17

162. 劳动者以辞职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 天通知。

(A)10

(B)15

(C)30

(D)45

163. 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时,对下列人员不得解除

(A)患职业病而丧失劳动力

(B)女工孕期

(C)女工哺乳期

(D)患病在医疗期

(E)女工产期

164. 对劳动者不得以非过失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

(A)患职业病者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的

(C)女工在孕、哺乳、产期内地

(D)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65. 我国《合同法》规定属于实践合同的有保管合同,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无偿合同

(A)租赁合同

(B)承揽合同

(C)行纪合同

(D)赠与合同

166. 我国《合同法》规定属于实践合同的有

(A)买卖合同

(B)委托合同

(C)保管合同

(D)借贷合同

167. 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

(A)赠与合同

(B)买卖合同

(C)租赁合同

(D)承揽合同

168.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是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69. 合同终止的原因

(A)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B)合同解除

(C)债务相互抵消

(D)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债务同归一人

(E)债权人免除债务、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70.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金融业务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A)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B)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C)金融机构买卖金银业务

(D)人民银行委托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171.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是

(A)建筑安装业

(B)交通运输业

(C)邮电通信业

(D)加工、修理修配业

172.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应在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该一定期限是

(A)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

(B)自期满之日起7日内

(C)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

(D)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

173.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项目当中,免征营业税的有

(A)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

(B)幼儿园提供的育养服务

(C)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D)残疾人员提供的劳务

(E)企业正式职工提供的劳务

174.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中允许个人使用的有

(A)支票

(B)银行承兑汇票

(C)发票

(D)银行本票

(E)银行汇票

175. 以下可作为发明获得专利权的是

(A)游戏方法

(B)计算方法

(C)汉字输入法

(D)财务计算方法

176. 下列属于方法发明的是

(A)人造卫星

(B)“多利”羊的克隆方法

(C)计算方法

(D)电子计算机

177. 下列哪项不是授予发明专权利的实质条件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客观性

178.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

(A)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B)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C)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

(D)不发生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E)没有物质载体

179.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国家授予性

(B)相对性

(C)地域性

(D)时间性

(E)专有性

180. 《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国家对严重危机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

(A)特许

(B)审批

(C)淘汰

(D)惩罚

181. 《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国家对严重危机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A)2002年8月1日

(B)2002年9月1日

(C)2002年10月1日

(D)2002年11月1日

182.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

(A)隐瞒不报

(B)谎报

(C)拖延不报

(D)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E)毁灭有关证据

18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时间

(B)地点

(C)内容

(D)发现的问题

(E)处理情况

以下是第二部分的内容试题

184. 以下四样工量具中, 不是划线所用的工量具。

(A)划针

(B)样冲

(C)高度游标尺

(D)百分表

185. 以下四样工量具中, 不是划线所用的工量具。

(A)划针

(B)样冲

(C)高度游标尺

(D)量块

186. 以下四样工量具中, 不是划线所用的工量具。

(A)划针

(B)样冲

(C)高度游标尺

(D)正弦规

187. 以下工量具中, 是划线常用的工量具。

(A)划针

(B)正弦规

(C)高度游标尺

(D)百分表

(E)框式水平仪

188. 以下工量具中, 是划线常用的工量具。

(A)千分尺

(B)正弦规

(C)高度游标尺

(D)角尺

(E)激光测长仪

189. 以下器具中, 是划线后用来标识界线的器具。

(A)百分表

(B)钢尺

(C)样冲

(D)划针

190. 以下器具中, 是划线后用来标识界线的器具。

(A)手锤

(B)钢尺

(C)样冲

(D)划针

(E)千斤顶

191. 以下器具中, 不是划线的工量具。

(A)千斤顶

(B)角尺

(C)量块

(D)三角板

192. 以下器具中, 不是划线的工量具。

(A)千斤顶

(B)深度游标尺

(C)正弦规

(D)角尺

193. 以下器具中, 不是划线的工量具。

(A)千斤顶

(B)高度游标尺

(C)塞尺

(D)分度头

194. 以下器具中,哪些是 划线操作使用的工量具。

(A)千斤顶

(B)高度游标尺

(C)塞尺

(D)深度游标尺

(E)框式水平仪

195. 以下器具中,哪些是 划线操作使用的工量具。

(A)塞尺

(B)样冲

(C)分度头

(D)深度游标尺

(E)正弦规

196. 以下结构要素中, 不是箱体的结构特征要素。

(A)由六个面组成的多面体形体

(B)空腔结构

(C)长圆柱结构

(D)平行孔系

197. 以下结构要素中, 不是箱体的结构特征要素。

(A)由六个面组成的多面体形体

(B)空腔结构

(C)曲面相交线结构

(D)凸台结构

198. 以下结构要素中, 不是箱体的结构特征要素。

(A)由五个面组成的多面体形体

(B)筋板结构

(C)渐开线结构

(D)平行孔系结构

199. 以下结构要素中, 是箱体的结构特征要素。

(A)曲面交线结构

(B)三角螺纹结构

(C)六面体结构

(D)内部空腔结构

(E)平行孔系结构

200. 以下结构要素中, 不是箱体的结构特征要素。

(A)曲面交线结构

(B)三角螺纹结构

(C)六面体结构

(D)内部空腔结构

(E)凸台结构

201. 箱体工件划线工作中, 不是划线时应注意的要点。

(A)划线前校对工件的毛坯尺寸

(B)了解工件加工工艺路线

(C)确定好第一划线位置

(D)测量工件表面硬度值

202. 箱体工件划线工作中,应注意的划线要点是

(A)划线前校对工件的毛坯尺寸

(B)划线前先判断工件材质

(C)划线前先确定工件准确重量

(D)划线前先测量工件表面硬度值

203. 箱体工件划线工作中,应注意的划线要点是

(A)划线前先确定工件准确重量

(B)划线前先判断工件材质

(C)划线前了解工件加工工艺路线

(D)划线前先确定好第一划线位置

(E)划线前准备好人员分工

204. 箱体工件划线工作中,应注意的划线要点是

(A)划线前先校对工件毛坯尺寸

(B)划线前先判断工件材质

(C)划线前了解工件加工工艺路线

(D)划线前先确定好工量具型号与数量

(E)划线前先准备后千斤顶

205. 考虑箱体工件划线工艺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考虑

(A)箱体的材料特性

(B)箱体的形腔结构大小

(C)箱体的第一划线位置

(D)箱体的机械加工刀具选择

206. 考虑箱体工件划线工艺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考虑

(A)箱体的材料特性

(B)箱体的重量大小

(C)箱体的加工工艺

(D)箱体的形状

207. 考虑箱体工件划线工艺时,不用分析考虑

(A)箱体的第一划线位置

(B)箱体的体积大小

(C)箱体的加工工艺

(D)箱体的材料成份

208. 考虑箱体工件划线工艺时,不用分析考虑

(A)箱体的第一划线位置

(B)箱体的表面是否光滑

(C)箱体的加工工艺

(D)箱体的材料成份

(E)箱体的用途

209. 选择畸形工件的划线基准时,通常不用考虑

(A)工件的设计中心线或主要表面

(B)工件的装配位置

(C)工件的加工特点

(D)工件的机械加工参数

210. 选择畸形工件的划线基准时,通常要考虑

(A)工件的材质种类

(B)工件的装配位置

(C)工件的工作环境

(D)工件的机械加工参数

211. 选择畸形工件的划线基准时,通常要考虑

(A)工件的材质种类

(B)工件的工作环境

(C)工件的设计中心线或工作主要平面

(D)工件的运动方式

212. 选择畸形工件的划线基准时,通常要考虑

(A)工件的材质种类

(B)工件的工作环境

(C)工件的设计中心线或工作主要平面

(D)工件装配位置

(E)工件的大小

213. 选择畸形工件的划线基准时,通常不考虑 因素。

(A)工件的材质种类

(B)工件的工作环境

(C)工件的设计中心线或工作主要平面

(D)工件装配位置

(E)工件的表面硬度

214. 以下划线项目, 不是立体划线。

(A)在箱体上进行划线

(B)在法兰盘上确定连接螺栓孔分布圆的划线

(C)在畸形工件上划行划线

(D)在车床床头箱上划线

215. 以下划线项目, 是立体划线。

(A)画圆锥台的展开图

(B)在法兰盘上确定连接螺栓孔分布圆的划线

(C)划凸轮轮廓线

(D)车床床头箱上划加工界线

216. 以下划线项目, 是立体划线。

(A)画圆锥台的展开图

(B)在法兰盘上确定连接螺栓孔分布圆的划线

(C)划亚基米德螺旋线

(D)在畸形工件上划加工界线

217. 以下划线项目, 是立体划线。

(A)画圆锥台的展开图

(B)在法兰盘上确定连接螺栓孔分布圆的划线

(C)划亚基米德螺旋线

(D)在畸形工件上划加工界线

(E)在箱体三个侧面上划线

218. 以下划线项目, 不是立体划线。

(A)在车床床头箱上画加工线

(B)在法兰盘上确定连接螺栓孔分布圆的划线

(C)划亚基米德螺旋线

(D)在畸形工件上划加工界线

(E)在箱体三个侧面上划线

219. 箱体划线工作中, 是不常用的工量具。

(A)千斤顶

(B)划线平台

(C)高度游标尺

(D)三坐标测量仪

220. 箱体工件划线时,以下器具哪些用来 调节箱体的水平位置。

(A)平口钳

(B)划针

(C)千斤顶

(D)斜铁

(E)框式水平仪

221. 箱体工件划线时,以下器具哪些不可用来 调节箱体的水平位置。

(A)平口钳

(B)划针

(C)千斤顶

(D)斜铁

(E)正弦规

222. 为了给数米长、宽、高的大型工件(支架或箱体)划线,需要用 划线方法。

(A)投影法

(B)计算法

(C)吊线法

(D)实测法

223. 为了给数米长、宽、高的大型工件(支架或箱体)划线,以下几项 是需要的。

(A)投影机

(B)照相机

(C)圆珠弹线(吊线)

(D)大型工作平台

(E)起重设备

224. 为了给数米长、宽、高的大型工件(支架或箱体)划线,以下几项 是不必需要的。

(A)投影机

(B)照相机

(C)圆珠弹线(吊线)

(D)大型工作平台

(E)框式水平仪

225. 阿基米德螺旋线划线的方法是

(A)箱体划线法

(B)三维划线法

(C)二维平面划线法

(D)圆周等分划线法

226. 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导程是40mm,起点的第一个圆直径是20mm,则以下步骤 是不正确的。

(A)划一个直径20mm的圆,再划一个同心圆,直径是100mm

(B)将这两个圆之间的水平线上的半径线段等分成8等份

(C)过这些等分点再划同心圆,圆心与直径20mm的圆重合

(D)过这些等分点做所有同心圆的切线

(E)将所有切线与同心圆的交点联接起来,就可以得到阿基米德螺旋线

227. 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导程是40mm,起点的第一个圆直径是20mm,则以下步骤 是正确的。

(A)划一个直径20mm的圆,再划一个同心圆,直径是100mm

(B)将这两个圆之间的水平线上的半径线段等分成8等份

(C)过这些等分点再划同心圆,圆心与直径20mm的圆重合

(D)过这些等分点做所有同心圆的切线

(E)将所有切线与同心圆的交点联接起来,就可以得到阿基米德螺旋线

228. 畸形工件划线时常用 做划线辅助定位工具。

(A)圆柱销

(B)圆锥销

(C)方箱

(D)平键

229. 畸形工件划线时 常用做划线辅助定位工具。

(A)圆柱销

(B)圆锥销

(C)90度角铁

(D)花键

230. 畸形工件划线时, 一般不用做划线定位工具。

(A)90度角铁

(B)12号槽钢

(C)方箱

(D)V形铁

231. 畸形工件划线时, 常用做划线辅助定位工具。

(A)圆柱销

(B)心轴

(C)方箱

(D)平键

(E)圆锥销

232. 畸形工件划线时, 不用做划线辅助定位工具。

(A)工字钢

(B)槽钢

(C)方箱

(D)心轴

(E)圆柱销

233. 对于盘形端面沟槽凸轮,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同 构成。

(A)过渡曲线

(B)过渡圆弧线

(C)外槽曲线

(D)内槽曲线

234. 划出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当要求精度不高时,可以用 曲线代替实际轮廓。

(A)过渡曲线

(B)光滑连接的圆弧线

(C)外槽曲线

(D)内槽曲线

235. 绘制凸轮实际轮廓曲线,需要将轮廓对应的基圆或圆弧按圆心角分成

(A)4等份

(B)8等份

(C)12等份

(D)等份越多越精确

236. 绘制端面沟槽凸轮实际轮廓曲线,需要知道

(A)凸轮轴的直径大小

(B)凸轮的宽度

(C)凸轮导程

(D)凸轮导程对应的圆心角

(E)凸轮基圆的直径

237. 绘制端面沟槽凸轮实际轮廓曲线,需要以下工量具

(A)划规

(B)百分表

(C)千分尺

(D)塞尺

(E)角尺

238. 车床主轴箱划线时“找正”和“借料”必须

(A)单独进行

(B)先找正、后借料

(C)先借料、后找正

(D)相互兼顾

239. 车床主轴箱划线时“找正”的目的是

(A)确定车床主轴箱的体积大小

(B)确定车床主轴箱的重量大小

(C)确定车床主轴箱毛坯尺寸哪里加工余量最大

(D)确定车床主轴箱毛坯加工余量能否合理分配

240. 车床主轴箱划线时“借料”的目的是

(A)解决车床主轴箱的体积空间不够问题

(B)解决车床主轴箱的毛坯用料不足的问题

(C)解决车床主轴箱毛坯尺寸加工余量太大的问题

(D)解决车床主轴箱毛坯加工余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241. 车床主轴箱划线时运用“找正”工艺,可以实现 的目的。

(A)确定车床主轴箱的体积大小

(B)确定车床主轴箱的重量大小

(C)确定车床主轴箱主轴孔有正确加工位置

(D)确定车床主轴箱顶面有正确加工位置

(E)确定车床主轴箱侧面轴孔是否有合理加工余量

242. 车床主轴箱划线时运用“借料”工艺,可以实现

(A)解决车床主轴箱空间不足的问题

(B)解决车床主轴箱重量不够的问题

(C)解决车床主轴箱主轴孔加工余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D)解决车床主轴箱顶面余量太多的问题

(E)解决车床主轴箱侧面轴孔加工余量偏向一侧的问题

243. 一把长度为250mm粗锉刀,它的锉纹号是I号,表示每10mm长度内的主锉纹条数是

(A)14条

(B)12条

(C)10条

(D)9条

244. 在有焊点的硬工件上进行锉削加工时,应该首先选择

(A)新的粗齿锉刀

(B)新的细齿锉刀

(C)旧的粗齿锉刀

(D)旧的细齿锉刀

245. 新的粗齿锉刀不适合用于

(A)铝材粗加工

(B)钢材粗加工

(C)钢材精加工

(D)铜材粗加工

246. 下列选项中,哪些选项对锉刀的选择起到关键性作用

(A)工件的尺寸和加工面的形状

(B)工件的重量和体积

(C)加工余量的厚度

(D)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E)工件表面硬度

247. 下列选项中,哪些选项对锉刀的选择没有影响作用

(A)工件的尺寸和加工面的形状

(B)工件的重量

(C)工件的材质

(D)工件的数量

(E)工件表面硬度

248. 长度为100mm的油光锉(双细齿锉)是常用的修整锉刀,它的锉纹有IV号和V号两种,IV号锉刀每10mm长度内主锉刀条纹数与V号锉刀的条纹数相比,前者比后者

(A)更少

(B)更多

(C)一样多

(D)结构不同,无法对比

249. 同一锉纹号的锉刀,每10mm长度内主锉刀条纹数越多,则它的锉齿就

(A)越粗

(B)越长

(C)越细

(D)不变

250. 同一锉纹号的锉刀,如果它的锉齿就越粗,则它每10mm长度内主锉刀条纹数就

(A)越多

(B)越长

(C)越少

(D)越短

251. 截面为正方形的修光锉适用于 加工。

(A)圆孔

(B)三角孔

(C)正方形内孔

(D)粗加工

(E)精加工

252. 截面为半圆形的修光锉适用于 加工。

(A)圆孔

(B)三角孔

(C)正方形内孔

(D)粗加工

(E)精加工

253. 锉削大直径圆孔时,选择下面哪个锉刀最合

(A)三角锉

(B)圆锉

(C)平板锉

(D)方锉

254. 锉削大直径圆孔时,选择下面哪个锉刀最合

(A)三角锉

(B)半圆锉

(C)平板锉

(D)方锉

255. 锉削小直径内圆孔时,选择下面哪个锉刀最合

(A)三角锉

(B)圆锉

(C)平板锉

(D)方锉

256. 下面哪些 锉刀最适合大圆孔的精加工锉削。

(A)平板锉

(B)圆锉

(C)三角锉

(D)半圆锉

(E)油光锉

257. 下面哪些锉刀 最适合用于粗加工小圆孔。

(A)方形锉

(B)半圆锉

(C)三角锉

(D)平板锉

(E)粗齿锉

258. 刃磨标准麻花钻,以下哪个砂轮磨料的粒度号是最合适的

(A)粒度为180~280号

(B)粒度为120~180号

(C)粒度为100~120号

(D)粒度为50~100号

259. 刃磨高速钢材质的标准麻花钻,以下哪种材质砂轮是最合适的

(A)氧化铝磨粒的砂轮

(B)碳化硅磨粒的砂轮

(C)棕钢玉磨粒的砂轮

(D)陶瓷磨粒的砂轮

260. 刃磨硬质合金群钻,以下哪种材质砂轮是最合适的

(A)氧化铝磨粒的砂轮

(B)碳化硅磨粒的砂轮

(C)棕钢玉磨粒的砂轮

(D)陶瓷磨粒的砂轮

261. 在钻孔工艺安排上,为了精钻一个高精度的圆孔,应选择

(A)尽可能低的切削速度

(B)尽可能高的切削速度

(C)尽可能大的切削余量

(D)尽可能小的切削余量

(E)尽可能锋利的钻头

262. 在钻孔工艺安排上,粗加工一个圆孔时,应选择

(A)尽可能低的切削速度

(B)尽可能高的切削速度

(C)尽可能大的切削余量

(D)尽可能小的切削余量

(E)尽可能锋利的钻头

263. 钻孔时,钻头的切削速度V值

(A)越大越好,与工件无关

(B)越小越好,与工件有关

(C)V值选择与钻头材质,工件材质等因素有关

(D)V值选择与加工余量多少有关,与工件材质无关

264. 钻孔时,钻头的切削速度V值

(A)它的取值由钻头材质决定

(B)它的取值由加工孔径大小决定

(C)它的取值由进给速度大小决定

(D)它的取值由加工工件数量决定

265. 钻孔时,钻头的转速大小

(A)可以随便选定

(B)由加工孔径大小决定

(C)由进给速度大小决定

(D)由加工工件数量决定

(E)由钻头材质决定

266. 钻孔时,钻头的转速大小

(A)可以随便选定

(B)由加工工件材质来决定

(C)由钻头材质决定

(D)由加工孔的孔径大小来决定

(E)由进给速度大小决定

267. 扩孔与钻孔操作工艺要求不同,以下关于扩孔工艺的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扩孔时进给量为钻孔的1.5~2倍,切削速度为钻孔的2倍

(B)扩孔时进给量为钻孔的1/2,切削速度为钻孔的1.5~2倍

(C)扩孔时进给量为钻孔的1.5~2倍,切削速度为钻孔的1/2

(D)扩孔时进给量与钻孔的一样,切削速度为钻孔的1/10

268. 用标准麻花钻扩孔加工工件时,它的横刃

(A)仍然阻止钻头切削

(B)不参加切削,不影响切削

(C)它帮助切削,可以起到定心作用

(D)不参加切削,但起导向作用

269. 扩孔工艺设定时,底孔直径越大

(A)扩孔切削深度就越大

(B)扩孔切削深度就越小

(C)扩孔钻转速就越小

(D)扩孔进给量就越小

270. 扩孔工艺设定时,底孔直径越大 ,加工质量就越好。

(A)扩孔切削深度就越大

(B)扩孔切削深度就越小

(C)扩孔钻转速就越小

(D)扩孔进给量就越小

(E)扩孔时进给量越大

271. 扩孔工艺设定时,扩孔钻转速

(A)与底孔直径大小无关

(B)与底孔直径大小有关

(C)与钻头材质有关

(D)与钻头材质无关

(E)与工件材质有关

272. 手用铰刀用高速钢或高碳钢制成,直径从3~120mm,按铰刀的直径公差不同,每把标准直径铰刀都有三个号,即1号铰刀,2号铰刀,3号铰刀,关于铰刀的自身精度,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1号铰刀直径精度比3号高

(B)1号铰刀直径精度比3号低

(C)1号铰刀直径精度和3号一样

(D)两者无法对比

273. 手用铰刀切削锥角通常是 ,这样定心作用好,便用切削。

(A)1°左右

(B)10°左右

(C)20°左右

(D)30°左右

274. 机用铰刀切削钢和其它韧性材料时,它的切削锥角通常是 ,这样定心作用好,便用切削。

(A)1°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30°左右

275. 选择铰刀时,要重点考虑以下 因素。

(A)加工孔的直径

(B)加工孔形状

(C)加工孔工件的材质

(D)冷却液类型

(E)机床的类型

276. 选择铰削余量时,无须考虑以下 因素。

(A)冷却液类型

(B)工件材料软硬

(C)尺寸精度

(D)表面粗糙度要求

(E)加工数量

277. 两孔轴线相交成60°角,为了正确划线并钻出合格的孔,需要用以下 夹具装夹工件。

(A)方箱

(B)花盘

(C)万能分度头

(D)卡盘

278. 两孔轴线相交成90°角,一个孔直径为φ20mm,另一个孔直径是φ30mm,以下 是正确的工艺。

(A)先钻穿直径小的孔,然后再钻穿直径大的孔

(B)先钻穿直径大的孔,然后再钻穿直径小的孔

(C)先将小孔钻至一半,再将大孔穿透

(D)先将大孔钻至一半,再将小孔穿透

279. 两孔轴线相交成90°角,一个孔直径为φ20mm,另一个孔直径是φ30mm,以下 是不正确的工艺。

(A)用万能角度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B)用宽座角尺、心轴和塞尺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C)用百分表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D)用千分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280. 两孔轴线相交成90°角,一个孔直径为φ20mm,另一个孔直径是φ30mm,以下 是正确的检测工艺。

(A)用万能角度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B)用宽座角尺、心轴和塞尺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C)用百分表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D)用千分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E)用游标卡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281. 两孔轴线相交成90°角,一个孔直径为φ20mm,另一个孔直径是φ30mm,以下 是不正确的检测工艺。

(A)用万能角度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B)用宽座角尺、心轴和塞尺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C)用分度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D)用千分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E)用游标卡尺和心轴检测两孔轴线角度是否合格

282. 钻斜孔的定义中,以下 是正确的。

(A)钻斜孔就是钻头轴线与孔端面垂直相交

(B)钻斜孔就是钻头轴线与孔端面平行

(C)钻斜孔就是钻头轴线与孔端面成一锐角

(D)钻斜孔就是在工件除铅垂和水平方向外的方向钻孔

283. 钻斜孔工艺中,首要解决的工工艺难题是

(A)明确钻孔的数量

(B)明确钻孔的质量标准

(C)明确起钻的方法

(D)明确钻孔过程中进给量的大小

284. 钻斜孔工艺中,最常发生的现象是

(A)钻头钻削过程中发生生磨损

(B)钻头快钻穿工件时发生折断

(C)钻头起钻时会因滑动折断

(D)钻头钻削过程中无法将孔轴线保持直线

285. 钻斜孔工艺中,最常发生的现象是

(A)钻头钻削过程中发生生磨损

(B)钻头快钻穿工件时发生折断

(C)钻头起钻时会因滑动折断

(D)钻头钻削过程中无法将孔轴线保持直线

(E)钻头起钻不容易

286. 钻斜孔工艺中,正确解决起钻难题的方法有

(A)选用大的钻头起钻

(B)选用钻头导向套来起钻

(C)选用短小的钻头起钻

(D)先将工件表面铣出一个与孔轴线垂直的小平面再起钻

(E)将工件表面弄出小坑,先用中心钻钻出小孔,再用钻头起钻

287. 刮削工艺是借助校正工具,用刮刀对工件

(A)工作表面低洼处进行填补

(B)工作表面形状进行修整

(C)工作表面的毛剌进行清除

(D)工作表面的较高部位进行微量切削

288. 以下选项 中,是刮削工作时不会发生的事项。

(A)切削量微小

(B)几乎不产生切削热量

(C)切削力小

(D)振动

289. 经过刮削工艺处理的工件,可以很好改善它的

(A)散热条件

(B)表面组织成分结构

(C)存贮润滑油条件

(D)表面硬度

(E)密封条件

290. 虽然经过刮削工艺处理,但也不能改善工件的

(A)散热条件

(B)表面粗糙度值

(C)存贮润滑油条件

(D)表面硬度

(E)密封条件

291. 平板刮削过程中,要对它的表面接触精度进行检测,O级平板精度比I级平板精度更高,O级平板的研点检测要求是

(A)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25个以上

(B)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15个以上

(C)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10个以上

(D)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5个以上

292. I号平板刮削过程中,在精刮阶段使用 刮刀。

(A)三角刮刀

(B)平面刮刀

(C)柳叶刮刀

(D)蛇头刮刀

293. O号平板刮削过程中,在粗刮阶段使用 刮刀。

(A)三角刮刀

(B)蛇头刮刀

(C)柳叶刮刀

(D)平面刮刀

294. O号平板刮削过程中,在粗刮阶段使用 刮刀。

(A)三角刮刀

(B)蛇头刮刀

(C)柳叶刮刀

(D)直头平面刮刀

(E)弯头平面刮刀

295. I号平板刮削过程中,在精刮阶段不能使用 刮刀。

(A)弯头平面刮刀

(B)蛇头刮刀

(C)柳叶刮刀

(D)直头平面刮刀

(E)三角刮刀

296. 方箱刮削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它的每个侧面的平面度,对于I级精度尺寸是400×400mm的方箱,刮削时,每个面的平面度要保证在

(A)15um以下

(B)25um以下

(C)35um以下

(D)45um以下

297. 方箱刮削时,控制好它平行侧面的平行度很重要,对于I级精度尺寸是400×400mm的方箱,刮削时,平行侧面平行度要保证在

(A)10um以下

(B)20um以下

(C)30um以下

(D)40um以下

298. 方箱刮削时,控制好它相邻侧面的垂直度很重要,对于I级精度尺寸是400×400mm的方箱,刮削时,相邻侧面垂直度要保证在

(A)10um以下

(B)20um以下

(C)30um以下

(D)40um以下

299. 方箱刮削时,用来检测它的每个侧面平面度的量具是

(A)游标卡尺

(B)百分表

(C)千分表

(D)框式水平仪

(E)角尺

300. 方箱刮削时,用来检测它相邻侧面垂直度的量具是

(A)游标卡尺

(B)百分表

(C)千分表

(D)框式水平仪

(E)角尺

301. 研磨碳素工具钢制造的塞规时,最合适使用的磨料是

(A)金刚石磨料

(B)碳化硅磨料

(C)氧化铝磨料

(D)硬脂酸磨料

302. 研磨碳素工具钢塞规的圆柱面时,使用磨料的粒度号应在

(A)60号

(B)80号

(C)W3.5~W1

(D)180号

303. 机床配合手工研磨碳素工具钢塞规的圆柱面时,使用研具材料的硬度与塞规材料硬度相比,

(A)一样硬

(B)塞规材料硬

(C)塞规材料软

(D)无所谓,都可以

304. 机床配合手工研磨碳素工具钢塞规的圆柱面时,研具相对塞规

(A)静止不动

(B)研具左右移动

(C)研具上下摆动

(D)研具相对塞规转动

(E)研具高速复合运动

305. 机床配合手工研磨碳素工具钢塞规的圆柱面时,最后要检测塞规

(A)平面度

(B)圆柱度

(C)圆度

(D)表面粗糙度

(E)平行度

306. 成型车刀机械加工制作完成后,为了提高刀具精度及表面质量,可以用 对它时行研磨处理。

(A)砂轮

(B)刮刀

(C)油石

(D)砂布

307. 为了提高成型车刀表面粗糙度到Ra0.1以下,可以用 对它进行研磨处理。

(A)粒度号为100的磨料

(B)粒度号为W50的磨料

(C)粒度号为W20的磨料

(D)粒度号为W5的磨料

308. 手工研磨成型铣刀,以下哪个选项 不需要考虑的。

(A)磨料的粒度号和类型

(B)研具的形状

(C)冷却润滑液

(D)研磨的余量和检测量具

309. 手工研磨成型铣刀,以下哪些选项 需要首先考虑的。

(A)磨料的粒度号和类型

(B)研具的形状

(C)冷却润滑液

(D)夹具

(E)铣刀的硬度

310. 自配手工研磨成型铣刀的研磨剂,以下哪些选项 是不需要的。

(A)白刚玉(W16)

(B)硬脂酸

(C)煤油

(D)蒸馏水

(E)盐水

311. 深孔,是指孔的直径和深度的比值 的孔。

(A)等于5

(B)等于4

(C)大于5小于20

(D)大于20

312. 深孔,是指 的孔。

(A)孔的深度大于10mm

(B)孔的深度大于100mm

(C)孔的深度大于直径5倍以上的孔

(D)孔的直径大于深度5倍

313. 深孔加工时,常会遇到以下 加工难题。

(A)钻头不够长的

(B)测量不到孔深度的

(C)排屑不易的

(D)钻头硬度不够的

(E)冷却液难于到达钻尖的

314. 采用以下 方法,可以破解深孔加工难题。

(A)钻头不够长的可以焊接加长钻头

(B)将细长孔改为阶梯孔

(C)钻孔过程中不断提起钻头排屑

(D)钻孔过程中不断更换钻头,由短到长顺序更换

(E)改变钻头的切削参数

315. 超深孔,就是指那些直径和深度的比值 的孔。

(A)等于18

(B)等于10

(C)小于20

(D)等于或大于20

316. 超深孔,就是指 的孔。

(A)深度大于100mm

(B)深度大于500mm

(C)孔直径大于深度20倍以上的孔

(D)深度大于孔直径20倍以上的孔

317. 超深孔加工工艺上主要解决 的问题。

(A)钻头不锋利

(B)钻头不够长

(C)钻头排屑不畅

(D)钻头硬度不足

(E)冷却液难于达到钻尖

318. 超深孔加工细长钻头经常会出现 的问题。

(A)钻头不锋利

(B)钻头刚性不足

(C)钻头易弯曲

(D)钻头硬度不足

(E)钻头易折断

319. 标准麻花钻具有 的结构要素。

(A)两条主切削刃,一条横刃,一条副切削刃

(B)两个前刀面,两个后刀面,一个副后刀面

(C)两条主切削刃,两个副后刀面,一个后刀面

(D)两条主切削刃,两个副后刀面,一条横刃

320. 标准麻花钻由 材质组成。

(A)优质碳素工具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优质合金钢

(D)优质不锈钢

321. 标准麻花钻结构要素中,起修光作用的结构要素是

(A)两个前刀面

(B)两个副后刀面

(C)横刃

(D)两条副切削刃

322. 标准麻花钻结构做成倒圆锥形(尾部直径比钻尖处小),目的是

(A)减轻钻头重量,增加刚性

(B)减少副切削刃的切削受力,提高钻头强度

(C)降低钻身与孔已经加工表面的磨擦,提高加工质量

(D)增加冷却液进入孔底的流量

(E)提高钻头排屑效率

323. 标准麻花钻结构要素中,起切削和修光作用的要素是:

(A)前刀面

(B)后刀面

(C)横刃

(D)主切削刃

(E)副切削刃

324. 枪钻靠通过内部中心孔的高压冷却液排屑和冷却切削刃,其中心孔结构常见的有

(A)四方形孔

(B)三角形孔

(C)六角形孔

(D)腰形孔

325. 枪钻排屑槽结构常见的是

(A)方形槽

(B)三角形槽

(C)120°的V形槽

(D)半圆弧形槽

326. 枪钻靠通过内部中心孔的高压冷却液排屑和冷却切削刃,其中心孔结构常见的有

(A)四个圆孔

(B)三个圆孔

(C)两个圆孔

(D)一个长形孔

327. 枪钻靠通过内部中心孔的高压冷却液排屑和冷却切削刃,其中心孔结构常见的有

(A)四方形孔

(B)三角形孔

(C)单个圆柱形孔

(D)腰形孔

(E)双圆柱形孔

328. 整体枪钻和组合式枪钻结构的材质常见的有

(A)优质碳素结构钢

(B)黄铜

(C)高速钢

(D)硬质合金

(E)硬铝

329. 目前,整体式枪钻材质主要是 构成。

(A)优质碳素工具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优质碳素结构钢和高速钢合成

(D)优质硬质合金钢

330. 目前,枪钻按其结构形式分

(A)整体式枪钻

(B)分体式枪钻

(C)五段式枪钻

(D)四段式枪钻

331. 目前,枪钻按其结构形式分

(A)焊接式枪钻

(B)铸造式枪钻

(C)五段式枪钻

(D)四段式枪钻

332. 目前,枪钻的结构分类有

(A)整体式枪钻

(B)分体式枪钻

(C)五段式枪钻

(D)四段式枪钻

(E)焊接式枪钻

333. 目前,枪钻的结构特征分类有

(A)整体式V形直槽枪钻

(B)分体式长方形槽枪钻

(C)焊接式单圆柱孔枪钻

(D)四段式无孔枪钻

(E)焊接式无内孔枪钻

334. 枪钻钻孔一次加工精度最高可达 级。

(A)IT14

(B)IT12

(C)IT10

(D)IT8

335. 枪钻钻孔一次加工孔表面粗糙度最高可达 级。

(A)Ra6.2

(B)Ra3.2

(C)Ra1.6

(D)Ra0.1

336. 枪钻钻孔一次加工孔直线度最高可达 级。

(A)孔直线度可达16~33mm/1000mm

(B)孔直线度可达1.6~3.3mm/1000mm

(C)孔直线度可达0.16~0.33mm/1000mm

(D)孔直线度可达0.016~0.033mm/1000mm

337. 枪钻钻孔一次性加工孔,孔的质量最高可达 级。

(A)孔直线度可达0.016~0.033mm/1000mm

(B)孔直线度可达1.6~3.3mm/1000mm

(C)孔直线度可达0.16~0.33mm/1000mm

(D)孔的表面粗糙度Ra1.6

(E)孔的表面粗糙度Ra0.1

338. 枪钻钻孔一次性加工孔,孔的质量最高可达 级。

(A)尺寸精度可达IT6-IT8级

(B)孔直线度可达1.6~3.3mm/1000mm

(C)孔直线度可达0.16~0.33mm/1000mm

(D)孔的表面粗糙度Ra1.6

(E)孔的表面粗糙度Ra0.1

339. 枪钻钻孔加工过程中,枪钻

(A)需要经常退出,以方便断屑和排屑

(B)不必中途退出,可以一次进给到孔底

(C)是由硬质合金制造,不需要加冷却液

(D)快到达孔底部时,要反复退刀和进刀,以确保孔底部尺寸精度达到要求

340. 枪钻钻孔加工过程中,枪钻

(A)不需要加冷却液

(B)只需要加一个大气压力的冷却液

(C)需要加2.5MPa以上压力的高压冷却液

(D)快到达孔底部时,才要求加高压冷却液

341. 枪钻钻孔加工过程中,枪钻和工件可以

(A)枪钻不动,工件转动

(B)枪钻转动,工件不动

(C)枪钻转动,工件直线进给运动

(D)工件转动,枪钻转动

342. 枪钻钻孔加工工艺中,枪钻和工件可以

(A)枪钻不转动,枪钻直线进给运动,工件转动

(B)枪钻转动,工件直线进给运动

(C)枪钻转动,工件不运动

(D)工件转动,枪钻转动并直线进给运动

(E)枪钻正转,工件反转

343. 枪钻钻孔加工工艺中,枪钻需要

(A)导向装置

(B)运动装置

(C)传动装置

(D)密封装置

(E)联接装置

344. 枪钻钻孔工艺属于

(A)不排屑钻孔工艺

(B)内排屑钻孔工艺

(C)外排屑钻孔工艺

(D)内、外排屑钻孔工艺

345. 孔加工工艺中,以下哪些选项 不是外排屑。

(A)枪钻钻孔工艺

(B)铰刀铰孔工艺

(C)标准麻花钻钻孔工艺

(D)喷吸钻钻孔工艺

346. 外排屑枪钻钻削加工工艺中,排出切屑过程会影响

(A)枪钻前刀面的磨损

(B)枪钻后刀面的磨损

(C)工件孔待加工表面磨损

(D)工件孔已加工表面磨损

347. 外排屑加工工艺有

(A)车床车外圆

(B)车床镗内孔

(C)枪钻钻孔

(D)标准麻花钻钻孔

(E)喷吸钻钻孔

348. 外排屑加工工艺的特点是

(A)刀具在工件外部进行切削

(B)刀具在工件内部进行切削

(C)切屑从工件外部流出

(D)切屑从工件与刀具之间流出

(E)切屑从刀具内部流出

349. 内排屑钻削方式,就是指钻孔过程中,切屑

(A)工件内部粉碎,不用排出

(B)沿钻头外缘的螺旋槽排出

(C)沿钻头外缘的V形直槽排出

(D)沿钻头内部通道排出

350. 以下操作哪个 是采用内排屑钻削方式。

(A)标准麻花钻钻孔

(B)枪钻钻孔

(C)铰刀铰孔

(D)BTA系统

351. 内排屑钻孔方式对 最有利。

(A)钻头设计

(B)钻杆刚性

(C)工件待加工表面

(D)工件已加工表面

352. 以下加工工艺中,哪些是属于内排屑加工方式的

(A)扩孔钻扩孔

(B)攻螺纹

(C)枪钻钻孔

(D)BTA系统孔加工

(E)喷吸钻孔加工

353. 内排屑加工方式的优点是

(A)钻孔速度快

(B)孔加工表面质量高,无刮伤

(C)钻头底部冷却效果好

(D)机床成本高

(E)需要高压冷却液供给装置

354. 精孔就是指高精度的孔,其各项技术参数至少达到

(A)尺寸精度IT12级~IT10级,孔壁表面粗造度达到Ra=3.2~1.6

(B)尺寸精度IT10级~IT8级,孔壁表面粗造度达到Ra=1.6~0.8

(C)尺寸精度IT8级~IT5级,孔壁表面粗造度达到Ra=1.6~0.8

(D)尺寸精度IT5级~IT3级,孔壁表面粗造度达到Ra=3.2~1.6

355. 行业中常说的精孔钻是指

(A)一种专用特别设计生产的钻头

(B)枪钻

(C)喷吸钻

(D)经过改良的标准麻花钻

356. 精孔钻加工时类似于铰削加工,主要是因为它的

(A)主切削刃非常锋利

(B)横刃很短

(C)钻头前端刃带被磨窄至0.1-0.2mm

(D)后面修磨得很光滑

357. 精孔钻修磨时被重点修改了原钻头的

(A)前角

(B)后角

(C)横刃

(D)钻尖锋角(顶角)

(E)钻头前端刃带(副切削刃)

358. 常见的精孔加工工艺有

(A)铣孔

(B)镗孔

(C)钻孔、扩孔、铰孔

(D)枪钻加工

(E)冲孔

359. 珩磨是孔超精加工工艺,珩磨油石是其切削刃具,正确选择油石是确保加工质量的关键,下面四个选择答案中, 是不正确的。

(A)刚玉系珩磨油石,适宜加工淬火钢、高碳钢

(B)碳化硅系油石适用于珩磨铸铁及黄铜

(C)金刚石系油石适合于加工韧性较好的硬工件材料

(D)立方氮化硼适合于加工高钒高速钢、耐热合金钢、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和高铬不锈钢

360. 珩磨是高效、超精密的 加工工艺。

(A)平面

(B)外圆柱面

(C)圆孔内表面

(D)球面

361. 珩磨工艺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被加工过的零件表面

(A)呈绝对平面

(B)有很多小坑点

(C)出现硬度升高现象

(D)有交叉状网格纹

362. 珩磨加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A)容易产生工件表面烧伤

(B)加工后工件内应力大

(C)工件是柔性夹持,易于自动定心

(D)工件与研具相对运动速度低

(E)工件发生热变形大

363. 珩磨加工工艺的能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A)内孔尺寸精度达到IT8-IT10级

(B)内孔尺寸精度达到IT6-IT7级

(C)表面粗糙度质量达到(Ra0.8um~0.1um)

(D)表面粗糙度质量达到(Ra0.1um~0.05um)

(E)加工孔直径在50mm以下时,孔直线度在0.5um以下

364. 精孔钻和和标准麻花钻相比,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两者所用材质相同

(B)两者有一个顶角角度相同

(C)两者副切削刃、副后面结构完全相同

(D)两者主切削刃外刃不同

365. 精孔钻在结构上必须要磨出

(A)一个118°的顶角

(B)两个118°的顶角

(C)一个118°的顶角,另一个60°的第二顶角

(D)一个118°的顶角,另一个60°的第二顶角,还有一个30°的第三顶角,共有三个顶角

366. 精孔钻在结构上修磨时,必须要注意

(A)修磨出60°的副后角,并保留棱边宽度为1~2mm

(B)修磨出60°的副后角,并保留棱边宽度为0.1~0.2mm

(C)修磨出6°的副后角,并保留棱边宽度为0.1~0.2mm

(D)修磨出6°的副后角,并保留棱边宽度为1~2mm

367. 精孔钻在结构上修磨时,必须要注意

(A)修磨出60°的副后角

(B)修磨出60°的第二顶角

(C)修磨出6°的副后角,并保留棱边宽度为0.1~0.2mm

(D)保留棱边磨窄处长度为3~4mm

(E)修磨倒锥角为6°

368. 精孔钻哪些结构元素是与标准麻花钻相同

(A)第一顶角相同

(B)材质上两者相同

(C)第二顶角相同

(D)副切削刃相同

(E)副后角相同

369. 环保砂轮机,是因为它 ,才称环保砂轮机。

(A)它靠高压气体磨削刀具

(B)它靠高压水流磨削刀具

(C)它靠砂轮磨削刀具,但能自动吸纳灰尘进入除尘袋子中

(D)它靠电弧磨削刀具,且用环保胶剂粘住灰尘,解决了扬灰难题

370. 环保砂轮机,是因为它 ,才称环保砂轮机。

(A)它靠高压气体磨削刀具

(B)它靠高压水流磨削刀具

(C)它靠普通砂轮磨削刀具

(D)它靠电弧磨削刀具,且用环保胶剂粘住灰尘,解决了扬灰难题

(E)它能自动吸纳灰尘进入除尘袋子中

371. 环保砂轮机,是因为它 ,才称环保砂轮机。

(A)它不用电能

(B)它不用热能

(C)它不产生国辐射

(D)它不扬尘

(E)它可以用传统砂轮

372. 精孔钻刃磨时,加工不同材料,就要磨出不同的第二顶角。加工钢材等塑性好的材料,精孔钻的第二顶角取

(A)100°~110°角

(B)80°~100°角

(C)70°~80°角

(D)50°~60°角

373. 精孔钻刃磨时,首先要选择

(A)40号碳化硅砂轮

(B)80号碳化硅砂轮

(C)40号棕刚玉砂轮

(D)80号棕刚玉砂轮

374. 精孔钻刃磨时成形后,一定要用

(A)0号砂布修光钻尖

(B)1号砂布修光钻尖

(C)W40的碳化硅油石修光钻尖

(D)W4的碳化硅油石修光钻尖

375. 精孔钻刃磨成形后,用油石修光的部位有

(A)横刃

(B)中心处顶角

(C)主刃外缘转角处

(D)副刃后角

(E)棱边

376. 精孔钻刃磨成形后,不需用油石修光的部位有

(A)横刃

(B)中心处顶角

(C)主刃外缘转角处

(D)副刃后角

(E)棱边

377. 用枪钻在钢材上加工超精密孔时,使用 冷却液最好。

(A)采用10%~20%的乳化油水溶液

(B)采用30%菜油加70%肥皂水

(C)采用菜油、柴油

(D)用纯净水

378. 枪钻刃磨时,要选用

(A)氧化物磨料的砂轮

(B)碳化物磨料的砂

(C)石英磨料的砂轮

(D)陶瓷磨料的砂轮

379. 枪钻刃磨时,枪钻的V型直槽,可以

(A)用普通砂轮机刃磨

(B)用环保砂轮机刃磨

(C)用专用砂轮机刃磨

(D)不需要刃磨,由机床切削加工便可以

380. 枪钻刃磨时,通常将枪钻的

(A)前角磨成10°

(B)前角磨成5°

(C)前角磨成0°

(D)主偏角磨成50度

(E)主偏角磨成20度

381. 刃磨枪钻时,通常可以

(A)手工在普通砂轮机上磨削

(B)手工在专用砂轮机上磨削

(C)在专用机床上磨削

(D)使用专用夹具装夹

(E)使用普通夹头装夹

382. 在铸铁工件上钻孔时,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铸铁切屑容易成粉

(B)铸铁散热比较快

(C)铸铁钻孔不用冷却液

(D)钻头外缘磨损快

383. 在铸铁工件上钻孔时,经常会出现

(A)孔径缩小现象

(B)孔径变大现象

(C)孔端口变硬现象

(D)孔轴线倾斜现象

384. 在铸铁工件上钻孔,钻头钻尖外缘

(A)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

(B)可能承受大的冲击

(C)很容易磨损

(D)越用越锋利

385. 在铸铁工件上钻孔,钻头

(A)不容易起钻

(B)容易被切屑缠绕住

(C)容易发热,需要加乳化液冷却

(D)主切削刃外缘容易磨损

(E)可以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386. 在铸铁工件上钻孔,下列哪些选项不会发生

(A)钻头容易起钻

(B)钻头容易被切屑缠绕住

(C)钻头容易发热

(D)主切削刃外缘容易磨损

(E)用乳化液冷却

387. 铜的特性,判断在黄铜上钻孔时容易发生

(A)难起钻现象

(B)折断钻头现象

(C)扎刀现象

(D)磨损钻头现象

388. 上钻孔,因为容易出现扎刀现象,所以钻头

(A)要修磨钻头后刀面成正角

(B)要修磨钻头后刀面成负角

(C)要修磨钻头前刀面,增大前角

(D)要修磨钻头前刀面,减小前角

389. 上钻孔,切屑容易成

(A)块状排出

(B)成粉末状排出

(C)成带条状排出

(D)成颗粒状排出

390. 上钻孔,钻头

(A)不容易起钻,会滑偏,难对中

(B)容易发生扎刀现象

(C)容易出现崩刃现象

(D)要修磨钻头前刀面,减小前角

(E)要修磨钻头后刀面,减小后角

391. 上钻孔,钻头

(A)不容易起钻,会滑偏,难对中

(B)切削速度可以选大一点

(C)直径选大一点

(D)要修磨钻头前刀面,减小前角

(E)要修磨钻头后刀面,减小后角

392. 紫铜材质软,导热性好,在紫铜上钻孔时, 不容易发生。

(A)孔膨胀和收缩现象

(B)孔表面不光洁现象

(C)孔表面变蓝色现象

(D)孔形状呈现多角形现象

393. 在紫铜材质上钻孔,容易发生

(A)孔表面发蓝现象

(B)孔表面脆化现象

(C)孔表面硬化现象

(D)孔形状呈现多角形现象

394. 在紫铜材质上钻孔,钻头容易发生 现象。

(A)磨损

(B)折断

(C)卡住

(D)咬刹

395. 在紫铜材质上钻孔,以下选项哪些现象 容易发生。

(A)孔直径收缩

(B)孔形状呈多角形

(C)孔表面非常光滑

(D)孔端口现喇叭形

(E)孔轴线呈现弧形

396. 在紫铜材质上钻孔,以下选项哪些现象 不容易发生。

(A)孔直径会收缩

(B)孔形状呈多角形

(C)孔表面易撕裂

(D)孔端口现喇叭形

(E)孔轴线呈现弧形

397. 在不锈钢材料上钻孔,常见 现象。

(A)容易断屑和排屑

(B)容易出现冷作硬化

(C)孔不会发生变形

(D)钻头不易折断

398. 在不锈钢薄壁管材上钻孔,目前最新的加工方法是

(A)用标准麻花钻钻孔

(B)用精孔钻钻孔

(C)用不锈钢群钻钻孔

(D)用热熔钻钻孔

399. 在不锈钢板材上钻孔,常规传统钻孔工艺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冷却有困难

(B)加工参数难确定

(C)切屑成带状,不易排屑,缠绕钻头

(D)切屑成片块,不易排屑,堵屑,形成积屑瘤

400. 在不锈钢薄板材上钻孔,最好用的钻头是

(A)标准麻花钻

(B)精孔钻

(C)热熔钻

(D)薄板群钻

(E)不锈钢群钻

401. 在不锈钢板材上钻孔,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材料太硬、钻不进去

(B)材料太软、太快钻入

(C)材料塑性太好,切屑成带状,难断屑

(D)材料弹性太好,让刀

(E)孔壁易出现加工硬化现象,损刀

402. 常见的高硬度材料是高锰钢ZGMn13,它的硬度高达HRC50以上,在这种材料上钻孔时,首先要考虑

(A)钻头的材质

(B)钻头的几何结构参数

(C)钻头的切削参数

(D)钻头的直径大小

403. 高硬度材料上钻孔时,钻头容易出现

(A)卡在工件内现象

(B)折断现象

(C)快速磨损现象

(D)晃动,造成孔径变大的现象

404. 在高硬度材料上钻孔,必须认真考虑

(A)工件的大小

(B)钻孔的部位

(C)切削冷却液类型

(D)切屑的种类

405. 在高硬度材料上钻孔,必须认真选择

(A)钻头棱边的宽窄

(B)钻头的长度

(C)钻头的转速

(D)钻头的进给量

(E)钻头的吃刀深度

406.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在高硬度材料淬火钢上做孔

(A)标准麻花钻钻孔

(B)热熔钻钻孔

(C)电火花成型机打孔

(D)硬质合金群钻钻孔

(E)枪钻钻孔

407. 标准麻花钻和群钻相比,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两者材质完成不相同

(B)两者加工切削参数完全一样

(C)两者主切削刃结构完全不相同

(D)两者横刃不相同

408. 常见的群钻材质是

(A)Fe3CO4

(B)Wsi2T

(C)W18Cr4V

(D)Wco4Ti

409. 用于加工各种难钻削材料的定型参数群钻——标准群钻,成系列出现在我国是在

(A)1953年

(B)1960年

(C)1967年

(D)1970年

410. 标准群钻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主切削刃加长了

(B)刀尖锋角变小了

(C)具有二重顶角

(D)具有圆弧刃

(E)具有分屑槽

411. 标准群钻之所以能提高钻削的能力和效率,主要是因为它的结构中有

(A)减短了的主外刃

(B)修磨过的棱边

(C)圆弧切削刃,切削时形成底环稳定钻尖

(D)第二顶角,减少阻力

(E)钻杆有倒锥

412. 根据化学成份来说,不锈钢之所以不生锈,是因为它含有 元素,生成氧化物保护层。

(A)含有铁和碳元素

(B)含有硼和锂元素

(C)含有铬和镍元素

(D)含有硅和铜元素

413. 不锈钢中的铬元素含量超过 时,生成氧化物保护层,就不会生锈。

(A)铬元素含量超过1%

(B)铬元素含量超过5%

(C)铬元素含量超过10%

(D)铬元素含量超过15%

414. 下面哪个选项不符合按照室温下不同组织结构分类的不锈钢品种

(A)马氏体型不锈钢

(B)奥氏体型不锈钢

(C)贝氏体型不锈钢

(D)铁素体型不锈钢

415. 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不锈钢主要分成 两大类。

(A)无磁不锈钢

(B)易切削不锈钢

(C)铬不锈钢

(D)铬镍不锈钢

(E)低温不锈钢

416. 按照功能特点的不同,不锈钢主要分成 几大类。

(A)无磁不锈钢

(B)易切削不锈钢

(C)铬不锈钢

(D)铬镍不锈钢

(E)低温不锈钢

417. 以下几种材料中,哪一种不属于高硬度材料

(A)高锰钢

(B)轴承钢

(C)低碳钢

(D)弹簧钢

418. 高硬度材料的硬度值HRC在 之上。

(A)HRC18

(B)HRC28

(C)HRC38

(D)HRC48

419. 以下选项中,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的化学成分组成有特别。

(B)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的表面经过热处理。

(C)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经过退火处理。

(D)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表面经过渗碳处理。

420. 以下选项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含有铁元素

(B)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的表面经过镀铬

(C)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经过退火处理

(D)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表面经过渗碳处理

(E)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表面含碳原子

421. 高锰钢是常用的高硬度材料,它常被用作

(A)汽车的弹簧钢板

(B)大型的水轮发电机用齿轮

(C)挖掘机的铲齿

(D)火车车厢的车轮轴

(E)球磨机衬板

422. 耐磨钢属于高锰钢材,以下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耐磨钢的含锰量是10%~15%,碳含量在1.0%以上

(B)耐磨钢的含锰量是10%~15%,碳含量在1.0%以下

(C)耐磨钢的含锰量是5%~10%,碳含量在1.0%以上

(D)耐磨钢的含锰量是5%~10%,碳含量在1.0%以上

423. 耐磨钢具有耐磨的特性,是因为它

(A)表面经过淬火处理

(B)表面经过镀铬处理

(C)经过冲击时,它表层会出现加工硬化现象

(D)经过冲击时,它表层材料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424. 耐磨钢不能用作以下哪种零件的材料

(A)铁路道岔

(B)球磨机衬板

(C)车床传动齿轮

(D)颚式破碎机岔板

425. 耐磨钢不能用作以下哪几种零件的材料

(A)铁路道岔

(B)球磨机衬板

(C)车床传动齿轮

(D)颚式破碎机岔板

(E)大型卷扬机主轴

426. 耐磨钢常被用作以下哪几种零件的材料

(A)铁路道岔

(B)火车弹簧钢板

(C)车床传动齿轮

(D)颚式破碎机岔板

(E)大型卷扬机主轴

427. 高锰钢是耐磨钢,主要是因为它受冲击和磨擦后,钢材表面

(A)表面化学成份变化了

(B)表面组织改变成奥氏体硬元素了

(C)表面粗糙度值变小了

(D)表面因塑性变形,产生了强烈的加工硬化现象

428. 高锰钢是典型高硬度材料,人类第一次得到高锰钢是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它发生在

(A)1982年,中国

(B)1942年,日本

(C)1882年,英国

(D)1842年,美国

429. 高锰钢材料中,除铁元素之外,它有两种元素含量都很高,它是

(A)碳元素和锌元素

(B)锰元素和硼元素

(C)碳元素和锰元素

(D)锰元素和硅元素

430. 高锰钢材料中,除铁元素之外,它有两种元素含量都很高,它们是

(A)含量在1%以上的锌元素

(B)含量在10%以上硼元素

(C)含量在1%以上的碳元素

(D)含量在12%以上的锰元素

(E)含量在1.5%以上的硅元素

431. 以下选项中,哪些是属于高锰钢材料的

(A)结构钢

(B)弹簧钢

(C)耐磨钢

(D)螺纹钢

(E)无磁钢

432. 硬质合金钻头常用合金片焊接在结构钢钻杆上,然后再刃磨成群钻形式,再去钻孔,常用的合金刀片型号是

(A)YF2和YW2

(B)YH6和YW2

(C)YG8和YW2

(D)YM8和YW2

433. 硬质合金钻头结构特点是

(A)钻尖较低,圆弧刃半径R值比较小,要改善散热条件,防止崩刃

(B)钻尖较低,圆弧刃半径R值比较大,要改善散热条件,防止崩刃

(C)钻尖较高,圆弧刃半径R值比较大,要改善散热条件,防止崩刃

(D)钻尖较高,圆弧刃半径R值比较小,要改善散热条件,防止崩刃

434. 硬质合金钻头刃口的修磨质量很重要,为了提高刃面的光洁度

(A)应该用研磨膏仔细地修光

(B)应该用油光锉仔细地修光

(C)应该用油石仔细地修光

(D)应该用金钢石专用笔仔细地修光

435. 硬质合金钻头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沿外刃磨有负前角的前刀面和把外缘处的后角

(A)负前角为γ=-5°

(B)负前角为γ=-10°

(C)负前角为γ=-15°

(D)适当加大的后角为α=10°

(E)适当加大的后角为α=20°

436. 硬质合金钻头结构优良,为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钻削过程中,可以

(A)尽量不使用冷却液

(B)中途不能停钻

(C)尽量使用充足冷却液

(D)尽量使用高的进给速度

(E)尽量使用高的切削速度

437. 刃磨加工不锈钢材质的高速钢群钻时,首先要正确选择砂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要选用氧化铝砂轮

(B)要选用碳化硅砂轮

(C)粗磨时,选用粒度号为80的砂轮;

(D)精磨时,选用粒度号为60的砂轮

438. 刃磨不锈钢群钻时,选择的砂轮

(A)和标准麻花钻的刃磨砂轮不同

(B)和标准麻花钻的刃磨砂轮相同

(C)和精孔钻刃磨的砂轮不同

(D)和高速钢车刀的刃磨砂轮不同

439. 刃磨不锈钢群钻时,选择 的砂轮。

(A)粒度号为30

(B)粒度号为50

(C)粒度号为80

(D)粒度号为130

440. 刃磨不锈钢群钻时,选择 的砂轮。

(A)粒度号为30

(B)粒度号为50

(C)粒度号为80

(D)碳化硅砂轮

(E)氧化铝砂轮

441. 刃磨不锈钢群钻时,选择 的砂轮。

(A)较软级别的

(B)中软级别的

(C)较硬级别的

(D)碳化硅砂轮

(E)氧化铝砂轮

442. 刃磨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时,首先要正确选择砂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要选用白刚玉砂轮

(B)要选用棕刚玉砂轮

(C)要选用碳化硅砂轮

(D)要选用氧化铝砂轮

443. 刃磨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时,首先要正确选择砂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粗磨时,选用粒度号为20的砂轮,精磨时,选用粒度号为40的砂轮;

(B)粗磨时,选用粒度号为40的砂轮,精磨时,选用粒度号为60的砂轮;

(C)粗磨时,选用粒度号为60的砂轮,精磨时,选用粒度号为80的砂轮;

(D)粗磨时,选用粒度号为80的砂轮,精磨时,选用粒度号为100的砂轮;

444. 刃磨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时,首先要正确选择砂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选用超软级别的砂轮

(B)选用中软级别的砂轮

(C)选用硬级别的砂轮

(D)选用超硬级别的砂轮

445. 刃磨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时,首先要正确选择砂轮,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选用超软级别的砂轮

(B)选用中软级别的砂轮

(C)选用硬级别的砂轮

(D)选用氧化铝砂轮

(E)选用碳化硅砂轮

446. 刃磨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时,以下选择砂轮方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选用超软级别的砂轮

(B)选用中软级别的砂轮

(C)选用硬级别的砂轮

(D)选用氧化铝砂轮

(E)选用碳化硅砂轮

447. 在铸铁上加工要求质量比较高的孔,选用 冷却方式最好?

(A)高压风冷

(B)肥皂水

(C)煤油

(D)什么也不用

448. 在铸铁上钻孔,通常

(A)用乳化液做冷却液

(B)用肥皂水做冷却液

(C)用矿物油做冷却液

(D)不用冷却液

449. 在铜材料工件上钻孔,通常

(A)不用冷却液

(B)用机油做冷却液

(C)用矿物油做冷却液

(D)用乳化油水溶液做冷却液

450. 在钢材料工件上钻孔,通常

(A)不用冷却液

(B)用机油做冷却液

(C)用矿物油做冷却液

(D)用乳化油水溶液做冷却液

(E)用菜子油做冷却液

451. 现钻一孔,钻头直径为ф10mm,切削速度选择16米/分,则钻床主轴转速选择

(A)809转/分

(B)709转/分

(C)509转/分

(D)309转/分

452. 钻孔作业时,当钻头切削速度一定时,钻床主轴转速选择遵守

(A)钻头直径越大,主轴转速就越高原则

(B)钻头直径越大,主轴转速就越低原则

(C)与钻头直径大小无关,只与切削深度有关

(D)与钻头直径大小无关,只与工件厚薄有关

453. 钻孔作业时,影响钻头切削进给量最大的因素是

(A)钻头直径大小

(B)钻头的长短

(C)工件材料软硬

(D)工件材料的厚薄

454. 钻孔时切削参数是指

(A)钻头直径大小

(B)钻头的长短

(C)钻头的转速

(D)工件材料的厚薄

(E)钻孔进给量

455. 扩孔时切削参数是指

(A)钻头直径大小

(B)底孔直径与扩孔后直径差值

(C)钻头的转速

(D)工件材料的厚薄

(E)工件材料的硬度

456. 光学元件都依赖光线发挥作用,不同作用的元件,工作在不同波段,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其正确的波长范围是

(A)780纳米以上

(B)780至380纳米

(C)380纳米至180纳米

(D)180纳米以下

457. 滤色镜的特性就是它能

(A)过滤掉不需要的颜色光

(B)过滤掉需要的颜色光

(C)将一种色光转化成另一种色光

(D)将两种色光合成一种色光

458. 常用的滤色镜它

(A)能改变光的波长

(B)不能改变光的波长

(C)能改变光的频率

(D)能充许需要的光通过

459. 常用的滤色镜它

(A)能过滤红外光

(B)能过滤紫外光

(C)能过滤蓝光

(D)能过滤黄光

(E)能过滤白光

460. 棱镜系统,通常起 的作用。

(A)将正立的图像转成倒立

(B)将倒立的图像转成正立

(C)将图像转变得更富有色彩

(D)将图像亮度值增加几倍

461. 一个棱镜系统,它的转像原理,是利用光学中的

(A)单反射现象

(B)半反射现象

(C)全反射现象

(D)折反射现象

462. 一个棱镜系统的核心元件是

(A)圆镜

(B)方镜

(C)三棱镜

(D)凸透镜

(E)四棱镜

463. 复杂棱镜系统的光学原理,实际上等于

(A)一个平面反射镜起到的作用

(B)两个平面反射镜起到的作用

(C)三个平面反射镜起到的作用

(D)多个平面反射镜起到的作用

(E)多个凸透镜重叠起到的作用

464. 以下关于红外线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红外线是可见光

(B)红外线是红色的

(C)红外线波长在620纳米以上,是属长光波

(D)红外线能穿透人体

465. 以下关于红外线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红外线是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C)红外线不能产生热

(D)红外线能穿透人体

466. 以下关于近红外线对人体的影响中,哪个是正确的

(A)近红外线可以完穿透人体

(B)近红外线可以深入人体20mm以上

(C)近红外线可以深入人体10mm以上

(D)近红外线可以深入人体5-10mm

467. 以下关于红外线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红外线是可见光

(B)红外线是红色的

(C)红外线波长在620纳米以上,是属长光波

(D)红外线能穿透人体

(E)红外线能产生辐射热

468. 红外线分成

(A)可见红外线

(B)不可见红外线

(C)近红外线

(D)中红外线

(E)远红外线

469. 以下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紫外线是紫色的

(B)紫外线是肉眼可见的光

(C)紫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光

(D)紫外线是蓝色的光

470. 下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紫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

(B)紫外线的波长与红光一样

(C)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都短

(D)紫外线是没有波长的,它是磁场

471. 以下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紫外线对人类工业生产没有作用

(B)紫外线不会伤害人体

(C)紫外线可以来自太阳光线

(D)地面物体都不产生紫外线

472. 以下关于紫外线特性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说法

(A)紫外线是紫色的可见光

(B)地球上的一切特体都不会发出紫外线

(C)紫外线在光普中是波长最短的光波

(D)紫外线在工业中的典型应用是激发“荧光粉发光”

(E)紫外线常用在医疗上杀菌

473. 下关于紫外线特性的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说法

(A)紫外线是紫色的可见光

(B)地球上的一切特体都不会发出紫外线

(C)紫外线在光普中是波长最短的光波

(D)紫外线在工业中的典型应用是激发“荧光粉发光”

(E)紫外线常用在医疗上杀菌。

474. 望远镜中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是

(A)拉近被观察的物体

(B)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C)构成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然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D)改变光线的波长

475. 伽利略式望远镜——我们常见的观剧望远镜,它的目镜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476. 伽利略式望远镜——我们常见的观剧望远镜,它的物镜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477. 开普勒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是

(A)都是平面镜

(B)物镜是凸透镜

(C)目镜是凹透镜

(D)物镜是三棱镜

(E)目镜是凸透镜

478. 伽利略式望远镜——我们常见的观剧望远镜,它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

(A)都是平面镜

(B)物镜是凸透镜

(C)物镜是凹透镜

(D)目镜是凸透镜

(E)目镜是凹透镜

479. 以下关于光学凸透镜的焦距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焦距就是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B)焦距就是物体到透镜所成的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

(C)焦距就是透镜中心到光线汇集点(焦点)的距离

(D)焦距就是透镜中心到由透镜所成图像的中心两者之间的距离

480. 以下关于光学透镜焦距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凸透镜才有焦距

(B)凸透镜没有焦距

(C)凹透镜没有焦距

(D)凸透镜、凹透镜都有焦距

481. 以下关于光学透镜焦距与成像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凸透镜成像的像距等于焦距

(B)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大于焦距

(C)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小于焦距

(D)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482. 下关于光学透镜焦距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凸透镜有焦距

(B)凸透镜没有焦距

(C)凹透镜没有焦距

(D)凹透镜有焦距

(E)以上说法都不对

483. 以下关于光学透镜成像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凸透镜只形成虚像

(B)凸透镜只形成实像

(C)凹透镜只形成虚像

(D)凹透镜只形成实像

(E)以上说法都不对。

484. 光栅尺是利用 来测量位移尺寸的。

(A)尺子上的精密刻度

(B)照在尺子上的光线明暗程度

(C)光栅栅距

(D)光线的波长变化

485. 在数控机床上,光栅尺是利用光栅光学原理工作的

(A)光学轨道

(B)光学显微镜装置

(C)图形扫描装置

(D)测量反馈装置

486. 在数控机床上,光栅尺通常用作

(A)机床坐标系的轴

(B)光学显微镜装置

(C)图形扫描装置

(D)位移传感器装置

487. 光栅尺按照制造方法和光学原理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它们是

(A)移动光栅

(B)固定光栅

(C)透射光栅

(D)反射光栅

(E)折射光栅

488. 栅尺常用在现代测量仪器方面,它测量输出的信号为数字脉冲信号,具有检测范围大,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常用于测量

(A)零件重量

(B)零件的体积

(C)零件的直线尺寸

(D)零件的角度

(E)零件的比重

489. 莫尔条纹在光栅尺中起到的作用是

(A)相当于缩小了光栅栅距,提高了测量精度

(B)相当于放大了光栅栅距,提高了测量精度

(C)保护了光栅刻线寿命

(D)增加了光栅刻线的间距

490. 现代光学量仪上,利用对莫尔条纹个数的测量,相当于放大了测量的信号, ,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A)便于肉眼观察

(B)便于电流测量

(C)便于光学元件识别检测

(D)便于电流脉冲产生

491. 莫尔条纹在现代量仪上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 却严禁它出现。

(A)食品行业

(B)电子行业

(C)印刷制造业

(D)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业

492. 莫尔条纹产生的实际条件是

(A)有良好的气候条件

(B)有足够的电流

(C)有足够的电压

(D)有两组排列规则的线条

(E)有一个可以按一定规律运动的装置

493. 利用莫尔条纹可以检测出

(A)食品的种类

(B)产品的腐化程度

(C)直线位移量

(D)角度变化量

(E)温度的变化率

494.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A)利用光实现运动控制

(B)利用电实现运动控制

(C)利用光信号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

(D)利用电信号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

495.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中,测量元件与被测元件之间

(A)需要紧密接触

(B)无需直接接触

(C)有相互摩擦力存在

(D)相互间不能移动

496. 以下电子元件中, 属于光电导效应传感器元件。

(A)瓷质可变电阻

(B)硅管

(C)光敏电阻

(D)纸介电容

497. 光电传感器能利用光线的透射、遮挡、反射、干涉等测量多种物理量 ,因而是一种应用极广泛的重要敏感器件。

(A)如重量、比重

(B)如面积、体积

(C)如尺寸、位移

(D)如速度、温度

(E)如硬度、强度

498. 光电式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有

(A)化学生成工工艺

(B)金相沉积加工

(C)薄膜工艺

(D)平面工艺

(E)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499. 以下关于光敏二极管工作状态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光敏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并联

(B)光敏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串联

(C)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并联

(D)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串联

500. 当光敏二极管在没有光线的环境下工作时,它和普通二极

(A)性能一样,反向电流极小

(B)性能不同,反向电流极大

(C)性能一样,但反向电流时大时小

(D)以上都不对

501. 当光敏二极管受到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

(A)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B)光电流不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改变

(C)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D)以上都不对

502. 敏二极管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A)一个大气压力的环境

(B)安静无噪声的条件

(C)反向电压的环境

(D)低温的工作环境

(E)光照的变化环境

503. 敏二极管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A)与负载串联

(B)安静无噪声的条件

(C)反向电压的环境

(D)低温的工作环境

(E)光照的变化环境

504. 光栅测长机测量分辨率是

(A)1mm

(B)0.1mm

(C)0.1um

(D)0.2um

505. 光栅测长机是一种

(A)微型测长工具

(B)粗略型长度测量装置

(C)精密大尺寸计量仪器

(D)精密体积测量仪器

506. 光栅测长机利用 作测量元件。

(A)精密导轨

(B)精密刻度

(C)精密光栅

(D)精密丝杆

507. 光栅测长机的主要优点是

(A)以精密光栅作为测量元件,稳定性好、发热量低、抗腐蚀、耐污染

(B)仪器本身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

(C)带有测倾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误差

(D)可以测量的量多,不仅可测长度,还可以测量硬度、重量等参数

(E)光栅材料膨胀系数与钢相同,受环境温度影响小

508. 光栅测长机的主要特点是

(A)不需要电源就可以工作

(B)仪器本身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

(C)工作台可多方向运动和偏摆,适用于不同形状零件的测量

(D)可以测量的量多,不仅可测长度,还可以测量硬度、重量等参数

(E)带有温度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温度影响。

509. 以下关于激光测长机的特性描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激光测长机是以激光光波波长为长度基准单位的高精度长度计量仪器

(B)激光测长机能测量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的对准量棒

(C)激光测长机能测量长板、通孔或盲孔的孔径内尺寸

(D)激光测长机不能检定尺寸大于100mm的四、五等量规

510. 激光测长机的最小分辩率可以达到

(A)1mm

(B)0.1mm

(C)1um

(D)0.01um

511. 激光测长机的测量方式是

(A)光频测距

(B)脉冲测距

(C)相位测距

(D)直线测距

512. JDJ1000激光测长机的主要优点是

(A)结构上存在阿贝误差,测量精度高

(B)带有温度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温度影响

(C)带有空气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气压、湿度等的影响

(D)以激光作为测量基准,基准复现稳定、精度高

(E)优质合金底座,刚性好,不易变形

513. 以下选项中,哪两项不是JDJ1000激光测长机的优点

(A)结构上存在阿贝误差,测量精度高

(B)带有温度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温度影响

(C)带有空气传感器,软件实时补偿气压、湿度等的影响

(D)以激光作为测量基准,基准复现稳定、精度高(E)优质合金底座,刚性好,不易变形

514.11型光学分度头完全符合GB/T3371-95国家标准《光学分度头》的全部规定。它的测量范围0~360o,物镜放大倍率和示值精度是

(A)放大倍率20X倍,示值精度是10"。

(B)放大倍率30X倍,示值精度是10"。

(C)放大倍率40X倍,示值精度是10"。

(D)放大倍率50X倍,示值精度是10"。

515.011型光学分度头属于 ,它的主轴采用密植滚珠结构。

(A)光电分度头

(B)机械式分度头

(C)投影光学分度头

(D)电磁式分度头

516. 式1011型光学分度头专用于计量部门的 配上一定的测量附件后,可对花键轴、分度板、齿轮轴、凸轮轴等工件进行精密测量。

(A)精密长度测量

(B)精密深度测量

(C)精密角度测量

(D)精密齿数测量

517. 投影式1011型光学分度头配备 可测量凸轮及螺旋沟滚刀切削刃的导程。

(A)定位附件后

(B)螺旋主轴后

(C)凸轮附件后

(D)齿轮附件后

518.011型光学分度头的主轴上装有 ,通过光学或光电系统进行细分、放大,再由目镜、光屏或数显装置读出角度值。

(A)花盘

(B)三爪卡盘

(C)玻璃刻度盘

(D)圆光栅

(E)导程附件。

519.9JPC-V万能工具显微镜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部门使用十分广泛的光学测量仪器,以下几项描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它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是一种高精度的二次元坐标测量仪

(B)它可用影像法按直角坐标或极坐标对零件的长度进行精密测量

(C)它可以对零件角度进行精密测量

(D)它可以对零件体积进行准确测量

520.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是在保留原有性能的基础上,新增加了

(A)二次元坐标测量系统

(B)极坐标测量系统

(C)角度测量系统

(D)影像测量系统

52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是在保留原有性能的基础上,新增加影像测量系统。该系统用摄像机以及 替代人眼瞄准,并可对视频图像进行保存。

(A)专用光源

(B)专用光学目镜

(C)专用光学物镜

(D)专用光敏二极管

522.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可以用来测量量程内的任何零件的

(A)比重参数

(B)传热参数

(C)尺寸参数

(D)角度参数

(E)抗压强度参数

523.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可以检测以下各类型对象

(A)测量各种成型零件如样板车刀、样板铣刀、冲模和凸轮的形状

(B)测量零件的比重、体积、和化学组织结构

(C)测量外螺纹的中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

(D)测量零件的硬度、强度和延展率

(E)测量齿轮滚刀的导程、齿形和牙型角

524.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使用哪种测量软件

(A)CAD测量软件

(B)YH测量软件

(C)三维测量软件

(D)影像测量软件

525.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软件具有十字线瞄准系统,当十字线遇到被测目标时

(A)会发出响声报警

(B)会自动锁住不动

(C)会闪烁与变色,实现精确瞄准

(D)会变成一个放大镜,以便观察

526.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影像测量软件除了测量功能外,还能进行

(A)动画演示

(B)文字录入

(C)图形编辑

(D)影像录制

(E)数据计算

527.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影像测量软件除了测量功能外,还能进行

(A)CAD数据传送

(B)文字录入

(C)图形编辑

(D)影像录制

(E)打印输出

528.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范围是

(A)X、Y坐标测量范围:2×1㎜

(B)X、Y坐标测量范围:20×10㎜

(C)X、Y坐标测量范围:200×100㎜

(D)X、Y坐标测量范围:2000×1000㎜

529.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玻璃台面直径:

(A)Φ66mm

(B)Φ106mm

(C)Φ206mm

(D)Φ306mm

530.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工作室的温度应为20±2℃,工作室的温度变化

(A)每小时≤5℃

(B)每小时≤3℃

(C)每小时≤1℃

(D)每小时≤0.5℃

531.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范围与分度值是

(A)玻璃工作台台面尺寸:215×33mm

(B)顶针架最大夹持直径:Φ300mm

(C)X、Y坐标的测量范围是:200×100mm

(D)光学分度台的测量范围:360°

(E)最大夹持长度:被测件直径≤55㎜时:750mm

532.19JPC-V影像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范围与分度值是

(A)玻璃工作台台面尺寸:215×33mm

(B)顶针架最大夹持直径:Φ100mm

(C)X、Y坐标的测量范围是:200×200mmB

(D)光学分度台的测量范围:180°

(E)最大夹持长度:被测件直径≤55㎜时,750mm

533.1983年,“表面粗糙度”概念在我国开始应用,并制订了国家标准,下面哪个标准是不存在的

(A)GB-3505-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B)GB1031-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C)GB1032-83《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D)GB131-8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

534.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 ,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A)在0.1mm以下

(B)在0.2mm以下

(C)在0.5mm以下

(D)在1mm以下

535.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在1mm以下,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A)较大间距

(B)一般间距

(C)微小峰谷不平度

(D)中等峰谷不平度

536.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在1mm以下,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A)较小间距

(B)较大间距

(C)一般间距

(D)微小峰谷不平度

(E)较大峰谷不平度

537.1983年,“表面粗糙度”概念在我国开始应用,并制订了国家标准

(A)《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

(B)《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C)《表面光洁度、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分级和表示法》

(D)《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E)《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

538. 表面粗糙度的定量评定参数(GB-3505-83版)分别是Ra,Rq,Rz,Ry,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说法不正确

(A)Ra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即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偏距绝对值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B)Rq是轮廓的均方根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C)Rz是微观不平度的10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均等值之和

(D)Ry是轮廓的最大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与轮廓谷底线中线的最小距离

539.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评定方法,定量评定是通过 ,测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的主要参数。

(A)比较样块

(B)某些测量方法

(C)目测

(D)借助于显微镜来判别

540. 实际生产使用中,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评定指标参数,也是在图纸中可省略标注的粗糙度标识代号。

(A)轮廓的均方根偏差Rq

(B)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C)微观不平度的10点高度Rz

(D)轮廓的最大高度Ry

54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主要参数(GB-3505-83版)分别是 参数。

(A)Ra

(B)Rq

(C)Rz

(D)Ry

(E)Rc

542. 下面对于表面粗糙度Ra的表述正确的是 (GB-3505-83版)。

(A)是轮廓的均方根偏差

(B)图纸中,如果粗糙度标识没有标出代号,则该参数值便是Ra值

(C)Ra是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D)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偏距绝对值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E)应用最为广泛的评定指标参数

543.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有很多影响,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B)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C)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D)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度

544. 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

(A)疲劳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

(D)硬度

545.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

(A)越慢

(B)越快

(C)不明显

(D)不变

546.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的影响有

(A)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B)影响零件的密度

(C)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D)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E)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547. 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

(A)间隙逐渐增大

(B)减小实际间隙

(C)减小实际有效过盈

(D)增大实际有效过

(E)改变配合公差

548. 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多种,下面四个选项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样板比较法

(B)光切法

(C)干扰法

(D)触针法

549. 在工厂里过去常用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用眼睛或放大镜,对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样板比较,或用手摸,靠感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的情况,对粗糙度参数值较大情况,给个大概的光切法判断。

(A)触针法

(B)样板比较法

(C)光切法

(D)干涉法

550. 可在实验室中用双管显微镜就测量,它的测量准确度较高,但它适用对Rz,Ry以及较为规则的表面测量,不适用于测量粗糙度较高的表面及不规则表面。

(A)光切法

(B)样板比较法

(C)干涉法

(D)触针法

551. 目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主要有 等。这些方法中,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非接触式测量,另一类是接触式测量。

(A)样板比较法

(B)光切法

(C)干涉法

(D)触针法

(E)干扰法

552. 目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中 属于非接触式测量。

(A)样板比较法

(B)光切法

(C)干涉法

(D)触针法

(E)干扰法

553. 电动轮廓仪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它的传感器

(A)电感式传感器

(B)感应式传感器

(C)接触式传感器

(D)压电式传感器

554. 新一代的电动轮廓仪在传统的电动轮廓仪基础上采用了 改进。

(A)传感器

(B)驱动箱

(C)计算机系统

(D)放大器或电子装置

555. 电动轮廓仪的核心部件是

(A)驱动箱

(B)传感器

(C)放大器或电子装置

(D)记载仪

556. 电动轮廓仪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传感器分为 等多种传感器。

(A)电感式传感器

(B)感应式传感器

(C)接触式传感器

(D)压电式传感器

(E)电容式传感器

557. 现在的电动轮廓仪(也称粗糙度检测仪)主要组成部件有 等。

(A)传感器

(B)驱动箱

(C)计算机系统

(D)放大器或电子装置

(E)记载仪

558. 目前,电动轮廓仪应用比较广泛的传感器是电感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触针尖端曲率半径r很小(仅有2um),它的材料是

(A)金刚石触针

(B)高速钢触针

(C)硬质合金触针

(D)紫铜触针

559. 目前,电动轮廓仪应用比较广泛的传感器是电感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触针尖端曲率半径r ,它的材料是金刚石触针。

(A)仅有1um

(B)仅有2um

(C)仅有5um

(D)仅有10um

560. 电动轮廓仪的用于检测用的金刚石触针装在

(A)驱动器测杆上

(B)放大器上

(C)记载仪上

(D)传感器测杆上

561. 以下对电动轮廓仪(粗糙度检测仪)上的金刚石触针描述正确的是

(A)装在传感器测杆的一端

(B)触针尖端曲率半径r仅有2um

(C)测量时需将触针搭在工件上

(D)测量时触针需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

(E)测量时触针会以一定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

562. 以下对电动轮廓仪(粗糙度检测仪)上的触针描述错误的是

(A)最常用的是硬质合金触针

(B)装在传感器测杆的一端

(C)触针尖端曲率半径r仅有1um

(D)测量时触针不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

(E)测量时触针会以一定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

563. TR200粗糙度检测仪具有许多特点,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TR200粗糙度检测仪有高精度电感传感器,可测量显示13个粗糙度参数

(B)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C)有多语言工作方式选择

(D)没有图形显示功能

564. TR200粗糙度检测仪有高精度电感传感器,可测量显示 个粗糙度参数。

(A)4

(B)6

(C)10

(D)13

565. TR200粗糙度检测仪配有小孔传感器用于测量

(A)曲面的粗糙度

(B)内孔的粗糙度

(C)沟槽底部的粗糙度

(D)台阶的粗糙度

566. 新一代轮廓测量仪具有以下 等特点。

(A)高精度,高速度

(B)能够实现简易型CNC测量

(C)配有激光全息光栅尺检测器

(D)达到了近似干涉仪级别的高精度

(E)测量范围50mm内高达0.05um的分辨率

567. TR200粗糙度检测仪的特点有

(A)TR200粗糙度检测仪有高精度电感传感器

(B)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C)有多语言工作方式选择

(D)可测量显示4个粗糙度参数

(E)带存储功能的自动关机

568. TR200粗糙度检测仪检测Ra值的测量范围是:0.025-12.5μm,该仪器的取样长度共四档,正确选项是

(A)0.01mm、0.08mm、2.5mm、自动

(B)0.2mm、0.8mm、2.5mm、自动

(C)0.25mm、0.8mm、2.5mm、手动

(D)0.25mm、0.8mm、2.5mm、自动

569. TR200粗糙度检测仪检测Ra值的测量范围是

(A)0.025-0.5μm

(B)0.5-5μm

(C)5-10μm

(D)0.025-12.5μm

570. TR200粗糙度检测仪检测Ra值的测量范围是:0.025-12.5μm,该仪器的示值误差

(A)≤±1%

(B)≤±5%

(C)≤±10%

(D)≤±20%

571. TR200粗糙度检测仪检测Ra值的测量范围是:0.025-12.5μm,该仪器的取样长度有

(A)0.25mm

(B)0.8mm

(C)2.5mm

(D)5mm

(E)自动

572. TR200粗糙度检测仪的量程范围有 几种。

(A)±10μm

(B)±20μm

(C)±40μm

(D)±80μm

(E)±120μm

573.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A)国际制基本单位

(B)辅助单位

(C)导出单位

(D)固定单位

574. 每种量具量仪,对检测条件都有要求,需针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实际环境,选用正确的

(A)计量单位

(B)检测方式

(C)检测条件

(D)工件检测

575. 每种量具量仪,对检测条件都有要求,高精度的量仪,用于 的工件检测。中、低精度的量具,用于、或的工件检测。

(A)精加工后

(B)半精加工前

(C)加工后

(D)粗加工后

576. 工件检测完毕后,要做好 工作。

(A)及时书写检测报告

(B)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C)及时形成文件资料

(D)做好量具量仪的清洁、保养

(E)做好量具量仪的退还

577. 使用新型量器具,使用之前要

(A)学会检修计量器具

(B)经过培训学习

(C)先看懂操作说明书

(D)先掌握检测步骤

(E)明确测量参数与目的

578. 在使用计量器具时,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个是检测人员不用认真考虑的

(A)会选择正确计量器具

(B)会选择正确检测方式

(C)会检修计量器具

(D)会分析测量结果

579. 量具量器管理人员,也是 。要经常参加培训学习,了解各种量具量器使用规则,保管要求,明确各种量器具用途、方法。

(A)企业基层人员

(B)工厂管理干部

(C)技术专业人员

(D)企业仓库人员

580. 组建量具量器管理部门,建立 ,选购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合格计量器具,是计量工作正常展开的前提条件。

(A)产品库并培养骨干管理人员

(B)研究小组并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

(C)量具室,培养专职量具量器发放、管理人员

(D)量具室和量具使用制度

581. 量具量器使用人员,要遵守量具量器 、退还等使用管理制度。

(A)购买

(B)使用

(C)领用

(D)维修

582. 量具量器使用人员,要遵守量具量器领用、退还等使用管理制度。并熟悉使用方法,懂得正确操作量具量器。如使用新型量器具,使用之前要

(A)先购买设备

(B)检查设备完好率

(C)经过培训学习

(D)并先看懂操作说明书

(E)掌握检测步骤,明确测量参数与目的

583. 量具量器使用人员,要 。如使用新型量器具,使用之前要经过培训学习,并先看懂操作说明书,掌握检测步骤,明确测量参数与目的。

(A)先购买设备

(B)检查设备完好率

(C)遵守量具量器领用、退还等使用管理制度

(D)熟悉使用方法,

(E)懂得正确操作量具量器。

584. 计量器具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所管辖的量具量器进行精度检测。如果发现有达不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检测精度要求等现象,

(A)要让别的车间使用

(B)要及时收回仓库

(C)要降低精度等级使用或送修

(D)要出卖给它人

585. 计量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 ,定期抽查计量器具的准确和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协助处理。

(A)数量和质量

(B)数量和种类

(C)结构原理和技术要求

(D)价格和市场行情

586. 计量器具管理人员要负责新购计量器具和强检计量器具的,对原有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计量器具提出降级或报废意见。建立计量技术档案,

(A)登记工作

(B)送检工作

(C)保障准确和完好状态

(D)符合工程要求

(E)管理计量技术资料

587. 计量部门领导要组织本部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 及有关计量工作的法规、文件,提高职工的计量意识。

(A)《企业安全法规》

(B)《劳动法》

(C)《国家计量法》

(D)《国家计量标准》

588. 计量部门领导要组织本部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计量法》及有关计量工作的法规、文件,提高职工的

(A)企业安全意识

(B)劳动技能

(C)计量意识

(D)成本意识

589. 计量部门领导要组织本部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计量法》及有关计量工作的 ,提高职工的计量意识。

(A)知识与技能

(B)操作技巧

(C)法规、文件

(D)分类要求

590. 计量部门领导要按计量检测不得低于95%的指标,认真督促做好计量检测点的检测工作,并指定专人做好各检测点,并妥善保管,作为验收依据。对违反计量管理规章行为,负责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A)知识与技能传授工作

(B)操作技能教学工作

(C)检测数据的记录

(D)做出罚款处理

(E)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领导处理

591. 计量部门领导要按计量检测不得低于的指标,认真督促做好计量检测点的检测工作,并指定专人做好各检测点检测数据的记录,并妥善保管,作为验收依据。对违反 ,负责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领导处理。

(A)一半

(B)90%

(C)95%

(D)企业章程行为

(E)计量管理规章行为

592. 动不平衡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而且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两个平面上,可以认为动力不平衡是

(A)静力不平衡

(B)偶力不平衡

(C)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

(D)静力不平衡减去偶力不平衡

593. 动不平衡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 ,可以认为动力不平衡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594. 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而且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两个平面上,可以认为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

(A)静不平衡

(B)动不平衡

(C)静平衡

(D)动平衡

595. 动不平衡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 ,可以认为动力不平衡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

(A)不重合

(B)不相交

(C)平行

(D)相交

(E)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596. 下面有关动不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B)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相交

(C)不平衡发生在两个平面上

(D)动不平衡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

(E)静力不平衡减去偶力不平衡

597. 动平衡是在转子 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

(A)一

(B)两

(C)三

(D)四

598. 动平衡是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 ,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

(A)剩余不平衡量

(B)剩余平衡量

(C)剩余不平衡量为零

(D)剩余平衡量为零

599. 动平衡是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 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A)转子在动态时

(B)转子在静态时

(C)定子在动态时

(D)定子在静态时

600. 下面有关动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

(B)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

(C)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为零

(D)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E)动平衡又称多面平衡

601. 下面有关动平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

(B)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

(C)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为零

(D)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E)动平衡又称多面平衡

602. 框架式平衡机是通过确定 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向后,加上平衡载重以抵消该平面上的不平衡,然后将零件反装,用同样的方法经测定和平衡另一平面上不平衡量。

(A)靠近支撑点的

(B)靠近弹簧的

(C)支撑点与弹簧中部的

(D)任意确定的

603. 框架式平衡机是通过确定靠近弹簧的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的 后,加上平衡载重以抵消该平面上的不平衡,然后将零件反装,用同样的方法经测定和抵消另一平面上不平衡。

(A)大小和方向

(B)大小比值

(C)大小值

(D)相对值

604. 框架式平衡机是通过确定靠近弹簧的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向后,加上平衡载重以抵消该平面上的不平衡,然后将零件 ,用同样的方法经测定和抵消另一平面上不平衡。

(A)重装

(B)更换

(C)反装

(D)加载

605. 框架式平衡机是通过确定靠近弹簧的平衡平面上的 后,加上平衡载重以抵消该平面上的不平衡,然后将零件反装,用同样的方法经测定和抵消另一平面上不平衡。

(A)不平衡量的大小

(B)不平衡量的方向

(C)不平衡量的比值

(D)不平衡量的位置

(E)不平衡量的相对值

606. 下列对框架式平衡机工作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架式平衡机是通过先确定靠近弹簧的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量后,加上平衡载重以抵消该平面上的不平衡

(B)框架式平衡机上可以确定靠近弹簧的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向

(C)在框架式平衡机上需对进行六个方向的平衡

(D)在框架式平衡机上需将零件正装、反装,分别对两个平面进行平衡

(E)在框架式平衡机上可一次性对零件进行动平衡

607. 闪光工动平衡机是事先在被测面的圆周上标出数字,闪光灯进行同步定位闪光是基于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交流电动势的换向时闪光一次,若闪光灯总是照射着 ,从而确定重心偏移方位。

(A)同一数字

(B)不同数字

(C)几个数字

(D)任意数字

608. 闪光工动平衡机是事先在被测面的圆周上标出数字,闪光灯进行同步定位闪光是基于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 换向时闪光一次,若闪光灯总是照射着同一数字,从而确定重心偏移方位。

(A)直流电源

(B)直流电动势

(C)交流电动势

(D)交流电源

609. 闪光工动平衡机是事先在被测面的圆周上标出数字,闪光灯进行同步定位闪光是基于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交流电动势的换向时闪光一次,若闪光灯总是照射着同一数字,从而确定

(A)重心偏移方位

(B)重心偏移量

(C)不平衡量

(D)电量大小

610. 下面有关闪光工动平衡机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需事先在被测面的圆周上标出数字

(B)闪光灯进行同步定位闪光

(C)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交流电动势换向时闪光一次

(D)可以用来确定重心偏移方位

(E)闪光的亮度决定不平衡的大小

611. 闪光工动平衡机是事先在被测面的圆周上标出数字, 若闪光灯总是照射着同一数字,从而确定重心偏移方位。

(A)闪光灯进行同步定位闪光

(B)工件不平衡时交流电动势的换向

(C),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交流电动势的换向

(D)工件不平衡时闪光一次

(E)工件不平衡所在半径通过水平位置时闪光一次

612.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示值定标一般是指不平衡量的示值定标与

(A)平衡量的示值定标

(B)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C)不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D)旋转体的转速

613.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示值定标一般是指 与不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A)不平衡量的示值定标

(B)平衡量的示值定标

(C)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D)旋转体的转速

614. YYW-300型 动平衡机的示值定标一般是指不平衡量的示值定标与不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A)旋转支承

(B)弹性支承

(C)可动支承

(D)硬支承

615.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示值定标一般是指

(A)旋转体的转速

(B)平衡物体的示值定标

(C)不平衡量的示值定标

(D)不平衡相位的示值定标

(E)平衡工件的示值定标

616. 以下对于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示值定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旋转体在硬支承摆架上运转时,摆架所产生的振动位移正比于旋转体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

(B)对于旋转体来说,只要平衡转速不变,相同的不平衡量所产生的支架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

(C)平衡机上用指示表盘的刻度量值来反映不平衡量的

(D)生产厂可实现一次性校正定标,使用者一般不需要再加以调整

(E)在进行不平衡相位检测前不需调整基准相位发电机

617.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为了减小不平衡指示仪表上光点晃动,保持读数准确,应使工件轴颈和滚轮外径尺寸之比值尽可能避开同频或近同频的干扰,最好控制在

(A)0.8以上

(B)1.2以下

(C)0.8以上或1.2以下

(D)0.8以下或1.2以上

618.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为了减小不平衡指示仪表上光点晃动,保持读数准确,应使工件轴颈和 之比值尽可能避开同频或近同频的干扰,最好控制在0.8以下或1.2以上。

(A)工件总长

(B)滚轮外径尺寸

(C)不平衡量

(D)工件总重量

619.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为了减小不平衡指示仪表上光点晃动,保持读数准确,应使 和滚轮外径尺寸之比值尽可能避开同频或近同频的干扰,最好控制在0.8以下或1.2以上。

(A)工件轴颈

(B)不平衡量

(C)工件总重量

(D)工件总长

620.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为了 ,应使工件轴颈和滚轮外径尺寸之比值尽可能避开同频或近同频的干扰,最好控制在0.8以下或1.2以上。

(A)显示值更加明显

(B)使工件不被破坏

(C)减小不平衡指示仪表上光点晃动

(D)增加读数倍数

(E)保持读数准确

621. 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为了减小不平衡指示仪表上光点晃动,保持读数准确,应使工件轴颈和滚轮外径尺寸之比值尽可能避开 的干扰,最好控制在0.8以下或1.2以上。

(A)高频

(B)低频

(C)同频

(D)近同频

(E)同步长

622. YYW-300型动平衡机的平面分离旋钮中A代表旋转体左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C代表旋转体

(A)右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B)左校正平面至右校正平面之间的距离

(C)右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

(D)左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623. YYW-300型动平衡机的平面分离旋钮中A代表旋转体

(A)右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B)右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

(C)左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

(D)左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624. YYW-300型动平衡机的 中A代表旋转体左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

(A)校正按键

(B)调节不比例旋钮

(C)平面分离旋钮

(D)指示不平衡量键

625. YYW-300型动平衡机的平面分离旋钮中设定了旋转体

(A)左校正平面至左支承之间的距离

(B)左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C)右校正平面至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D)左右校正平面之间的距离

(E)左右支承之间的距离

626. YYW-300型动平衡机平面分离旋钮使用调节时必须 ,在平衡校正时,工件的不平衡量,就能按不同的装载情况和不同的尺寸关系,准确地在规定的校正平面上。

(A)按照工作状态选择开关所指示的装载形式

(B)量出平衡旋转体装载时的实际尺寸并调节好三个对应旋钮的刻度

(C)平面分离旋钮的刻度值单位可以用厘米或毫米

(D)A、B、C三者单位一致

(E)按规定的尺寸调节平面分离旋钮

627. 将若干块比测得的平衡配重P1稍大或稍小的P1、P2、P3……Pi,逐块轮流加在振幅最小的的配重圆的等分点位置上,并测出各个配重时的相应振幅S1、S2、S3……Si。如果曲线上的最大振幅Smax ,则已达到平衡精度。

(A)为零

(B)大于给定要求

(C)小于给定要求

(D)小于允许平均振幅

628. 将 P1、P2、P3……Pi,逐块轮流加在振幅最小的的配重圆的等分点位置上,并测出各个配重时的相应振幅S1、S2、S3……Si。如果曲线上的最大振幅Smax小于给定要求,则已达到平衡精度。

(A)若干块与测得的平衡配重P1相同的

(B)若干块比测得的平衡配重P1稍大的

(C)若干块与测得的平衡配重P1成倍递增的

(D)若干块比测得的平衡配重P1稍小的

(E)若干块与测得的平衡配重P1成倍递减的

629. 在动平衡试验求配重量的经验公式 中Sa是指

(A)加配重后的最大初振幅

(B)未加配重时的最大初振幅

(C)加配重后的最小初振幅

(D)未加配重时的最小初振幅

630. 在动平衡试验求配重量的经验公式 中G是指

(A)转子重量

(B)离心力大小

(C)平衡机支架重

(D)工作压力

631. 在动平衡试验求配重量的经验公式 2中D是指

(A)转子直径

(B)配重圆直径

(C)工件直径

(D)主轴直径

632. 在动平衡试验求配重量的计算中与 有关。

(A)未加配重时的最大初振幅

(B)转子重

(C)配重圆直径

(D)转子公称转数

(E)加配重后的最小振幅

633. 动平衡试加重实验做完后,当平均振幅Sp小于未加配重时的最大初振幅Sa时,平衡配重P1=

(A)

(B)

(C)

(D)

634. 动平衡试加重实验做完后,当 小于未加配重时的最大初振幅时,平衡配重

(A)最大振幅Smax

(B)平均振幅Sp

(C)最小振幅Smin

(D)所有振幅

635. 动平衡试加重实验做完后,当平均振幅Sp 未加配重时的最大初振幅Sa时,平衡配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636. 动平衡试加重实验做完后,平衡配重的计算与 有关。

(A)试配重W

(B)工件重量G

(C)工件转速n

(D)平均振幅Sp

(E)最小振幅Smin

637. 以下动平衡试加重实验做完后,平衡配重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当Sp≤Sa时,

(B)当Sp>Sa时,

(C)当Sp>Sa时,

(D)当Sp≤Sa时,

(E)当Sp=Sa时,

638. 在平衡旋转体前,应先接通电测箱电源(指示灯3亮),预热 后方可开始校平衡。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1小时

639. 在平衡旋转体前,应先接通电测箱电源(指示灯3亮), 15分钟后方可开始校平衡。

(A)预热

(B)空转

(C)用手转动

(D)致冷

640. 在平衡旋转体前,应先 电测箱电源,预热15分钟后方可开始校平衡。

(A)关闭

(B)接通

(C)短接

(D)点触

641. 在平衡旋转体前,应先 后方可开始校平衡。

(A)关闭电测箱电源

(B)接通电测箱电源

(C)看到电源指示灯亮

(D)预热15分钟

(E)空档手转无阻滞

642. 下列有关动平衡操作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动平衡测量中的的每一步需在由小到大的转速逐步进行

(B)动平衡测量中的的每一步均应在同一转速下进行

(C)若转子在低速下有较大的不平衡,应先对转子进行低速平衡,然后再调整至高速进行平衡

(D)对重心偏差转大的转子应先做静平衡后再进行动平衡的调整

(E)对重心偏差转大的转子应先做动平衡后再进行静平衡的调整

643. 如果采用装配机和试模机,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可提高模具的 ,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和保证试模顺利进行。

(A)制造精度

(B)装配精度

(C)设计精度

(D)生产精度

644. 如果采用装配机和试模机,不仅 ,还可提高模具的装配精度,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和保证试模顺利进行。

(A)减少工作人数

(B)增加工作人数

(C)减轻劳动强度

(D)增强劳动强度

645. 如果采用装配机和试模机,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可提高模具的装配精度, 和保证试模顺利进行。

(A)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B)减少机床成本

(C)增加模具装配时间

(D)增加试模时间

646. 采用装配机和试模机的优点有

(A)减轻劳动强度

(B)增加合模时的安全性

(C)提高模具的装配精度

(D)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E)保证试模顺利进行

647. 装配机和试模机可以在模具 过程中使用。

(A)零件制造

(B)装配

(C)检验

(D)调整

(E)修理

648. 模具装配机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一般用于 的装配。

(A)大型、复杂模具

(B)小型精密模具

(C)大型精密模具

(D)中型复杂模具

649. 模具装配机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移动式一般用于 的装配。

(A)大型、复杂模具

(B)小型精密模具

(C)大型精密模具

(D)中型复杂模具

650. 模具装配机有 两种。

(A)固定式和回转式

(B)固定式和移动式

(C)移动式和回转式

(D)可动式及回转式

651. 固定式模具装配机一般用于 的模具装配。

(A)大型

(B)复杂

(C)精密

(D)中型

(E)小型

652. 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一般用于 的模具装配。

(A)大型

(B)复杂

(C)精密

(D)中型

(E)小型

653.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可带动上模绕水平轴回转 ,并固定在0°和180°位置,使整个上模翻转平放,便于上模部分的零件装配、调整和拆卸等各项工作。

(A)90°

(B)180°

(C)270°

(D)360°

654.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可带动上模绕水平轴回转360°,并固定在0°和 位置,使整个上模翻转平放,便于上模部分的零件装配、调整和拆卸等各项工作。

(A)30°

(B)60°

(C)90°

(D)180°

655.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可带动上模绕水平轴回转360°,并固定在 和180°位置,使整个上模翻转平放,便于上模部分的零件装配、调整和拆卸等各项工作。

(A)0°

(B)30°

(C)60°

(D)90°

656.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可带动上模绕水平轴回转360°,并固定在 和位置,使整个上模翻转平放,便于上模部分的零件装配、调整和拆卸等各项工作。

(A)0°

(B)30°

(C)60°

(D)90°

(E)180°

657.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可带动上模绕水平轴回转360°,并固定在0°和180°位置,使整个上模翻转平放,便于 等各项工作。

(A)零件制造

(B)零件装配

(C)调整

(D)拆卸

(E)修理

658.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可根据工作需要移到任何适宜安装的场地,工作时四周用 支承,使滚轮脱离地面,以防压坏滚轮。

(A)螺杆千斤顶

(B)液压千斤顶

(C)三角架

(D)地角螺钉

659.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可根据工作需要移到任何适宜安装的场地,工作时四周用螺杆千斤顶支承,以防压坏

(A)床架

(B)工作场地

(C)滚轮

(D)模具

660. YMZ-1型 模具装配机,可根据工作需要移到任何适宜安装的场地,工作时四周用螺杆千斤顶支承,以防压坏滚轮。

(A)固定式

(B)移动式

(C)回转式

(D)可调式

661.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的结构特点是

(A)空框上台板

(B)下台板可回转

(C)有滚轮可移动

(D)有蜗轮蜗杆控制上台板移动

(E)有导柱导向

662. 有关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描述正确的是

(A)可根据工作需要移到任何适宜安装的场地

(B)工作时四周用螺杆千斤顶支承

(C)滚轮只在移动时使用,工作时离开地面

(D)滚轮在工作时支撑

(E)上台板为空框

663.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为空框可回转上台板,可直接在本机上进行试冲,并装有

(A)限压保护

(B)限力保护

(C)限热保护

(D)限位保护

664.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为空框可回转上台板,可直接在本机上进行

(A)冲压工作

(B)加工作业

(C)试冲

(D)机床拆装

665.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装有限位装置,当上台板机动升降到 时,电动机自动断电,停止工作,以保护设备的安全。

(A)极限位置

(B)最高位置

(C)最低位置

(D)中间位置

666.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的工作特点是

(A)下台板为空框结构,使装上的上模具座上平面暴露

(B)手动或使上台板上下平移

(C)可机动使上台板上下平移

(D)可试冲

(E)有限位保护

667.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的上台板 上下平移。

(A)可机动不可手动

(B)可手动

(C)可机动

(D)可手动不可机动

(E)只能自动

668.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翻转时,首先将四个定位手柄与上台板定位槽脱开,将摇把插入 ,转动摇把,带动蜗轮箱中的蜗轮转动,上台板也随之转动。

(A)蜗轮轴

(B)蜗杆轴

(C)定位轴

(D)上台板

669.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翻转时,先要将 个定位手柄与上台板定位槽脱开。

(A)一

(B)二

(C)三

(D)四

670.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上台板翻转时,先要将四个定位手柄与上台板 脱开。

(A)定位槽

(B)定位孔

(C)定位钉

(D)转轮

671.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使用机动升降时需

(A)先将切换手轮拔出,旋转至“机动”孔位置放入

(B)按揿“上升”或“下降”按钮即实现上台板升降

(C)升降动作完成后,按揿“关闭”按钮

(D)可在手动的同时自动切换至机动

(E)升降动作完成后,即可关机

672. YMZ-1型移动式模具装配机使用手动升降时需 ,即可使上台板升降。

(A)自动切换到手动位置

(B)将切换手轮拔出,旋转至“手动”孔位置放入

(C)将摇把插入蜗轮轴,转动摇把

(D)蜗杆轴,转动摇把

(E)将摇把直接插入上台板升降台

673. 采用合模机来检验注射模,用压缩空气把加热到110°~150°左右熔融的垫塑性树脂注入合模后的型腔内, ,发现问题即可进行调整、检修和拆卸。

(A)只能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

(B)只能检查模具的型腔

(C)只能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和模具的型腔

(D)可以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型腔和合型情况

674. 采用合模机来检验注射模,用压缩空气把加热到 左右熔融的垫塑性树脂注入合模后的型腔内,可以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型腔和合型情况,发现问题即可进行调整、检修和拆卸。

(A)50°~100°

(B)110°~150°

(C)200°~250°

(D)300°~500°

675. 采用合模机来检验注射模,用压缩空气把加热到110°~150°左右熔融的 注入合模后的型腔内,可以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型腔和合型情况,发现问题即可进行调整、检修和拆卸。

(A)垫塑性树脂

(B)垫固性树脂

(C)塑料

(D)熔融金属

676. 采用合模机来检验注射模,用压缩空气把加热到110°~150°左右熔融的垫塑性树脂注入合模后的型腔内,可以检查模具的 情况,发现问题即可进行调整、检修和拆卸。

(A)浇注系统

(B)零件公差

(C)型腔

(D)材料性能

(E)合型

677. 采用合模机来检验注射模,用压缩空气把加热到110°~150°左右熔融的垫塑性树脂注入合模后的型腔内,可以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型腔和合型情况,发现问题即可进行

(A)返回零件加工

(B)拆卸

(C)调整

(D)检修

(E)报废处理

678.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的工作压力可以调整,但最大工作压力不超过

(A)200KN

(B)500KN

(C)800KN

(D)1000KN

679.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的工作压力可以调整,但 工作压力不超过1000KN。

(A)最大

(B)最小

(C)平均

(D)一般

680.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的工作压力

(A)一般不需调整

(B)不可以调整

(C)可以调整

(D)是固定值

681.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主要参数有

(A)工作压力

(B)注射压力

(C)推出力

(D)允许模具尺寸

(E)最大注射容量

682.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主要参数中可调的参数有

(A)推出行程

(B)注射压力

(C)升降力

(D)工作压力

(E)合模速度

683.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上台板与滑块相连,可随滑块作上下平行移动,并可绕轴翻转 ,在此范围内,可停止在任意角度,以便上模(定模)部分零件的修配、调整。

(A)0°~180°

(B)0°~90°

(C)90°~180°

(D)180°~360°

684.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上台板与滑块相连,可随滑块作 ,并可绕轴翻转。

(A)左右平行移动

(B)上下平行移动

(C)前后平行移动

(D)任意位置平移

685.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上台板与滑块相连,可随滑块作上下平行移动,并可绕轴翻转,可停止在 ,以便上模(定模)部分零件的修配、调整。

(A)任意角度

(B)0°~180°的任意角度

(C)90°~180°的任意角度

(D)180°~360°的任意角度

686.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上台板与滑块相连,可

(A)随滑块作上下平行移动

(B)并可绕轴翻转90°~180°

(C)可停止在翻转范围的任意角度

(D)可停止在任意角度

(E)随滑块作前后移动

687.0788型液压式合模机的上台板可作上下平行移动,可翻转并停止在90°~180°的任意角度,以便 部分零件的修配、调整。

(A)下模

(B)动模

(C)上、下模

(D)上模

(E)定模

688.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加工设备,它采用多种可靠装置,装有移动工作台合模定位装置、 、机械翻转装置、液压顶杆、模具滑块控制、安全防落装置等。

(A)上移动翻转锁紧装置

(B)下移动翻转锁紧装置

(C)自动检测装置

(D)自动翻转装置

689.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加工设备,它装有移动工作台合模定位装置、上移动翻转锁紧装置、机械翻转装置、液压顶杆、模具滑块控制、 等。

(A)自动进给装置

(B)安全防落装置

(C)自动翻转装置

(D)自动检测装置

690.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加工设备,它采用多种可靠装置,装有移动工作台 、上移动翻转锁紧装置、机械翻转装置、液压顶杆、模具滑块控制、安全防落装置等。

(A)自动进给装置

(B)自动翻转装置

(C)自动检测装置

(D)合模定位装置

691.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加工设备,它装有

(A)移动工作台合模定位装置

(B)上移动翻转锁紧装置

(C)机械翻转装置

(D)模具滑块控制

(E)安全防落防转装置

692.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加工设备,它采用PLC电控技术,装有

(A)电控箱

(B)电控操作盘

(C)电磁比例阀

(D)电脑屏显

(E)全自动控制系统

693. 在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上将配好红丹的模具移回机架中,上工作台下降,合上模具后根据需要选择压力进行加压,加压以 次为宜。

(A)一

(B)二

(C)三

(D)四

694. 在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上将配好红丹的模具移回机架中,上工作台下降,合上模具后 进行加压,加压以两次为宜。

(A)选择压力

(B)用额定压力

(C)用最大压力

(D)用最小压力

695. 在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上将配好红丹的模具移回机架中,上工作台 ,合上模具后根据需要选择压力进行加压。

(A)上升

(B)下降

(C)翻转

(D)平移

696. 在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上的修模需

(A)将配好红丹的模具移回机架中

(B)上工作台下降,合上模具;

(C)根据需要选择压力进行加压

(D)然后将上工作台翻转180o,使上模上翻,根椐红丹的情况进行修模

(E)需多次反复操作直到修好为止

697. 在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上的修模的正确步骤是

(A)先配红丹再合模再根据红丹的情况进行修模

(B)先合模再看是否需要配红丹

(C)要仔细修模,一般一次修好

(D)需多次反复操作直到修好为止

(E)先修模再翻转合模配红丹

698.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模具推进机台里面时一定要放在 位置。

(A)靠里

(B)靠外

(C)中间

(D)靠近主立柱

699.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合模完成时须先 方可把模具取出来。

(A)打开按键

(B)打开动作开关

(C)翻转上模

(D)把电源关闭

700.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使用前必须做好

(A)用前检查

(B)自动检测

(C)人员调整

(D)模具合模

701.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使用前必须检查

(A)机台里面有无杂物

(B)紧急开关是否正常

(C)按键是否正常

(D)电源接驳是否完好

(E)模具的合模情况

702. DXS-200型翻转合模机使用时须

(A)在机台上操作时轻放

(B)模具推进机台里面时一定要放在靠里的位置

(C)翻转上模后取出模具

(D)在合模完成时检查铁架上的螺丝是否紧固

(E)在合模完成时先关闭电源再取出模具

703. 用于在平面磨床上磨制花键环规或塞规。

(A)正弦夹具

(B)中心孔柱塞

(C)弹簧夹头

(D)多角形块

704. 多角形块用于在 上磨制花键环规或塞规。

(A)平面磨床

(B)外圆磨床

(C)手动磨床

(D)研磨机

705. 多角形块用于在平面磨床上磨制

(A)轴类工件

(B)特种工件

(C)花键环规或塞规

(D)量具

706. 吸盘类磨床通用夹具主要有

(A)电子吸盘

(B)磁力吸盘

(C)机械吸盘

(D)真空吸盘

(E)液压吸盘

707. 磨床类夹具根据夹紧力类型有 等。

(A)机械夹紧

(B)液压夹紧

(C)真空夹紧

(D)电力夹紧

(E)磁力夹紧

708. 适用于高精度齿轮和剃齿刀。

(A)密珠心轴

(B)外接套心轴

(C)内接套心轴

(D)筒形齿轮心轴

709. 密珠心轴适用于 齿轮和剃齿刀。

(A)高精度

(B)中等精度

(C)低精度

(D)一般精度

710. 大孔径齿轮内径找正端面定位心轴适用于

(A)大孔径的小齿轮

(B)大孔径的大齿轮

(C)大孔径的筒形齿轮

(D)大孔径的长齿轮

711. 大孔径齿轮内径找正端面定位心轴适用于大孔径的大齿轮,使用时

(A)端面找正定位

(B)内孔用百分表找正

(C)内孔用千分表找正

(D)端面用过渡垫盘定位

(E)用螺钉将齿轮固定在过渡垫盘上

712. 带台肩圆柱心轴和锥度心轴用于

(A)孔径小的齿轮

(B)孔的公差很严的齿轮

(C)孔的公差较大的齿轮

(D)中、小直径齿轮

(E)大齿轮

713. 圆形电磁无心夹具的磁力大小要使工件被吸住但不能吸太紧,在受到推力后可产生 ,以实现无心磨削。

(A)滑动

(B)反作用力

(C)磁力

(D)高速旋转

714. 有关圆形电磁无心夹具描述正确的有

(A)磁力大小要使工件被吸住,不得移动

(B)磁力大小要使工件被吸住但不能吸太

(C)工件在夹具中可高速旋转

(D)工件在夹具中受到推力后可产生滑动

(E)可实现无心磨削

715. 真空吸盘的使用须

(A)需垫入厚度为0.4~0.8mm的耐油橡胶垫

(B)预先垫上一个与工件形状相同,尺寸稍小的孔口

(C)使用前将孔口盖住,开启真空泵抽气

(D)无论几个工件一般只开一个孔

(E)如果是多个工件,则按工件数开孔

716. 气动元件的工作介质是 ,无污染,成本低。

(A)压缩空气

(B)压缩氧气

(C)惰性气体

(D)压缩氮气

717. 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无污染,成本低。

(A)气动装置

(B)液压装置

(C)冲压装置

(D)通风装置

718. 压力比液压缸

(A)大

(B)小

(C)一样

(D)合理

719.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来传动和控制机械的一门专业技术,它具有 、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生产线上。

(A)节能、高效

(B)无污染

(C)夹紧力大

(D)低成本

(E)安全可靠

720. 气动装置与液压装置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气动装置更安全可靠

(B)全气动控制可在高温场合使用

(C)气缸的低速稳定性比液压缸好。

(D)输出力比液压缸大

(E)气动装置使用寿命更长

721. 气动工具的 主要有气动马达及动力输出齿轮组成。

(A)作业形式转化部分

(B)动力输出部分

(C)能源供给部分

(D)工具附件

722. 气动工具的动力输出部分主要有 及动力输出齿轮组成。

(A)液压马达

(B)气动马达

(C)气动电机

(D)空压机

723. 气动工具的动力输出部分主要有气动马达及 组成。

(A)转化器

(B)动力输入齿轮

(C)动力输出齿轮

(D)空压机

724. 气动工具的组成部件有

(A)动力输出部分

(B)作业形式转化部分

(C)进排气路部分、空气过滤及气压调节部分

(D)运动开启与停止控制部分

(E)能源供给部分

725. 工具附件是指安装在气动工具本体上直接与工件直接接触的工具,它主要由 等气动三联件部分组成。

(A)气压表

(B)过滤器

(C)油雾器

(D)调压器

(E)流量表

726. 气动工具安装系统中的空气源是指空气压缩机或

(A)配压房

(B)气缸

(C)气动系统

(D)气动马达

727. 气动工具安装系统中的空气源是指 或配压房。

(A)气缸

(B)空气压缩机

(C)气动装置

(D)气动马达

728. 气动工具安装系统中的 是指空气压缩机或配压房。

(A)动力系统

(B)空气源

(C)气动转化部分

(D)动力输出部分

729. 气动工具安装系统中空气源主要有

(A)气动转化部分

(B)空气压缩机

(C)配压房

(D)动力输出部分

(E)气动马达

730. 气动工具安装系统主要由 组成。

(A)空气源

(B)油水分离器

(C)试接管

(D)快速接头

(E)气动工具

731. 气动工具通常 需要对空气压缩机和油水分离器进行定期排水、除杂质保养,以保证进入工具的空气洁净而干燥。

(A)每小时

(B)每天

(C)30-40天

(D)每个季节

732. 气动工具通常30-40天需要对空气压缩机和油水分离器进行定期排水、除杂质保养,以保证进入工具的空气

(A)与油水混合成比例

(B)洁净而干燥

(C)压力合适

(D)保持合适的湿度

733. 气动工具通常30-40天需要对 进行定期排水、除杂质保养,以保证进入工具的空气洁净而干燥。

(A)空气压缩机和气管

(B)空气压缩机和油水分离器

(C)通气管道

(D)气缸

734. 气动工具通常30-40天需要对 进行定期排水、除杂质保养,以保证进入工具的空气洁净而干燥。

(A)排气管道

(B)空气压缩机

(C)气缸

(D)各类进出气阀

(E)油水分离器

735. 气动工具通常30-40天需要对空气压缩机和油水分离器进行 保养,以保证进入工具的空气洁净而干燥。

(A)定期排水

(B)定期除杂质

(C)不定期检查

(D)不定期真空

(E)上漆

736. 按复合工序的性质,复合模主要分为冲裁类、 、冲裁与成形复合类。

(A)落料类

(B)弯曲类

(C)成形类

(D)拉深类

737. 多工序复合模在结构上主要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多个

(A)凸凹模

(B)凸模

(C)固定板

(D)凹模

738. 按复合工序的性质,复合模主要分为成形类、 、冲裁与成形复合类。

(A)落料类

(B)拉深类

(C)弯曲类

(D)冲裁类

739. 多工序复合模在结构上主要特点是具有 凸凹模。

(A)一个

(B)二个

(C)一个或多个

(D)二个以上

(E)三个以上

740. 按复合工序的性质,复合模主要分为

(A)成形类

(B)冲裁类

(C)弯曲类

(D)冲裁与成形复合类

(E)落料类

741. 使用配做法装配复合模时,一般以上模为基准装配下模,然后调整 间隙,最后再安装其他辅助零件。

(A)凸模

(B)凸凹模

(C)凹模

(D)排料孔

742. 使用配做法装配复合模时,一般以 为基准装配下模,然后调整凸凹模间隙,最后再安装其他辅助零件。

(A)上模

(B)凸模

(C)凹模

(D)凸凹模

743. 使用配做法装配复合模时,一般以为上模基准装配 ,然后调整凸凹模间隙,最后再安装其他辅助零件。

(A)凸模

(B)凹模

(C)下模

(D)凸凹模

744. 安装其他辅助零件时。主要包括有安装调整 等辅助零件。

(A)挡料销

(B)凸模

(C)卸料橡皮

(D)卸料板

(E)导料板

745. 在使用垫片调整间隙法调整凸、凹模间隙时,在凹模刃口四周垫入厚薄均匀,厚度等于 的垫片。

(A)0.5mm厚度

(B)工件厚度值

(C)双面间隙值

(D)单面间隙值

746. 在使用垫片调整间隙法调整凸、凹模间隙时,在 刃口四周垫入厚薄均匀,厚度等于单面间隙值的垫片。

(A)凸模

(B)凸凹模

(C)凹模

(D)排料孔

747. 使用垫片调整间隙法调整凸、凹模间隙,适用于冲裁 的冲裁模。

(A)冲裁材料较厚,间隙较大

(B)冲裁材料较薄,间隙较大

(C)冲裁材料较厚,间隙较小

(D)冲裁材料较薄,间隙较小

748. 在使用垫片调整间隙法调整凸、凹模间隙时,常用的垫片类型有

(A)厚纸片

(B)紫铜片

(C)薄木板

(D)薄铁皮

(E)薄块规

749. 装配冲模时,常用的控制凸、凹模间隙得当方法有

(A)垫片法

(B)透光法

(C)镀铜法

(D)测量法

(E)工艺定位器调整法

750. 模具装配完毕后,应对模具各部分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按 检查模具零件有无漏装错装的地方。

(A)技术要求

(B)使用情况

(C)图样

(D)试冲情况

751. 模具装配完毕后,应对模具的 、导料销、挡料销与凹模上的孔是否有问题,模具零件有无错装、漏装等各个部分作一次全面检查。

(A)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

(B)所冲制件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C)凸凹模与固定板是否垂直

(D)模具闭合高度

752. 模具装配完毕后,应对模具各部分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按图样检查模具零件有无 的地方。

(A)达到技术要求

(B)符合相互配合精度要求

(C)漏装、错装

(D)相互间隙符合要求

753. 模具装配完毕后,应对模具各部分做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A)检查模具闭合高度

(B)检查模具零件有无漏装错装

(C)检查卸料板卸料状况

(D)检查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

(E)检查各部位螺钉及销钉是否拧紧

754. 模具装配完毕后,应对模具各部分做一次全面检查,不需要检查内容包括

(A)检查凸、凹模之间间隙符合要求

(B)检查模具零件有无达到技术要求

(C)检查各部位螺钉及销钉是否拧紧

(D)检查卸料板卸料状况

(E)检查模具零件是否符合相互配合精度要求

755. 级进模是在模具的工作部位将其分成若干个等距工位,另外在设置控制条料(卷料)送进 的机构,使条料沿模具逐工位依序冲压。

(A)步距

(B)时间

(C)速度

(D)位置

756. 在级进模中,定位的方法除了采用侧刃、挡块定位外,还可以采用固定挡料销及 定位。

(A)导料板

(B)导正销

(C)托料板

(D)螺钉

757. 在级进模中,定位的方法除了采用侧刃、挡块定位外,还可以采用导正销及 定位。

(A)导料板

(B)托料板

(C)螺钉

(D)固定挡料销

758. 采用级进模一般具有生产效率高, 等特点,很适于制品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A)操作比较方便

(B)操作技术水平高

(C)安全可靠

(D)便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E)制件零件结构简单

759. 级进模做为多工序冲模,具有 等缺点。

(A)模具结构复杂

(B)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

(C)模具成本较高

(D)生产效率低

(E)模具的加工和制作比较困难

760. 级进模中的 是基准件,它的步距必须准确可靠,如步距不一致,很难冲出合格的零件。

(A)上模

(B)下模

(C)凸模

(D)凹模

761. 级进模中的凹模是基准件,步距精度要求高,最好以 标注尺寸,这样会给加工制造带来方便。

(A)凹模基准边

(B)凸模基准边

(C)步距基准

(D)中心位置

762. 的漏料孔必须和凹模的漏料孔中心一致,只有保证漏料通畅,才能顺利进行冲压,避免事故的发生。

(A)凹模固定板

(B)下模座

(C)卸料板

(D)刮料板

763. 级进模中 的位置必须一致,不但要求加工时保持一致,而且要求装配后保持一致,即冲模装配后相对应的中心线应一致,才能保证冲出合格的零件。

(A)落料凸模

(B)卸料板的型孔

(C)凸模固定板

(D)凹模

(E)上模板

764. 级进模中凸模固定板的型孔位置必须和凹模一致,和凸模配合的过盈量小于

(A)0.1mm

(B)0.01mm

(C)0.05mm

(D)0.02mm

765. 采用线切割加工凸模固定板型孔时,需要先在型孔位置钻 的穿丝孔。

(A)φ4mm

(B)φ6mm

(C)φ2mm

(D)不要求

766. 铣削凹模冲槽落料孔时,需要先在反面按照图样进行

(A)铣削

(B)钻孔

(C)打洋冲

(D)划线

767. 在凸模固定板的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加工设备有

(A)数控车床

(B)数控铣床

(C)线切割机床

(D)外圆磨床

(E)钻床

768. 在凸模固定板的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加工方法有

(A)钻削加工

(B)磨削加工

(C)钳工加工

(D)车削加工

(E)电切削加工

769. 级进模的 是装配基准件,故应先装配下模,再以下模为准,配装上模。

(A)凹模

(B)凸模

(C)下模

(D)凸凹模

770. 级进模的凹模是装配基准件,故应先装配

(A)上模

(B)下模

(C)凸模固定板

(D)凹模固定板

771. 级进模在进行各组凸、凹模的预配,检查间隙均匀程度,修正合格后再把凹模压入

(A)下模

(B)上模

(C)凸模固定板

(D)凹模固定板

772. 级进模的结构多数采用由 组成。为了便于调整步距和保证间隙均匀,装配时先把步距调整准确,在进行各组凸、凹模的预配,检查间隙均匀程度,修正合格后再把凹模压入固定板。

(A)板块

(B)整体

(C)拼块

(D)镶块

(E)拼接

773. 装配钳工应在装配级进模前仔细检查并修正凹模拼块的 ,以保证拼块镶拼后步距的精度,在拼合拼块时,应按基准面排齐、磨平。再将凸模逐个插入相对应的凹模型孔内。

(A)宽度

(B)间隙

(C)型孔中心距

(D)位置

(E)形状

774. 级进模左右导料板的补充加工前先以凹模型孔为基准,按装配图的位置要求划出导料板 后找正夹紧。

(A)安装的基准线

(B)加工螺孔的中心线

(C)加工销孔的中心线

(D)加工线

775. 级进模左右导料板的补充加工前先以用平行夹板夹住 和左、右导料板。

(A)凸模

(B)凹模

(C)始用挡块

(D)落料型孔

776. 导料板在凹模上固定时,导料板内的始用挡块的挡料边缘与 边缘的距离为0.1~0.2mm,以防止落料凸模单侧冲切料头。

(A)凹模

(B)料头

(C)落料型孔

(D)导料板

777. 级进模左右导料板的补充加工过程是

(A)以凹模型孔为基准,按装配图的位置要求划出导料板安装的基准线

(B)找正导料板与凹模的位置后先在导料板上加工螺钉过孔

(C)找正导料板与凹模的位置后先在导料板上加工销孔

(D)导料板在凹模面上定位完毕后,旋紧螺母后再以凹模为基准在导料板上加工销孔

(E)导料板在凹模面上定位完毕后,后再以凹模为基准在导料板上加工螺纹孔

778. 在级进模左右导料板上加工销孔前先调整左、右导料板的位置,保证 ,导料板在凹模面上定位完毕后,旋紧螺母。

(A)保证左、右导料板内侧边缘与落料型孔边缘等距

(B)保证左、右导料板外侧边缘与落料型孔边缘等距

(C)导料板内的始用挡块的挡料边缘与凹模边缘等距

(D)导料板内的始用挡块的挡料边缘与落料型孔边缘的距离为0.1~0.2mm

(E)导料板内的始用挡块的挡料边缘与导料板内侧边缘等距

779. 凸模装配后要复查凸模与 的垂直度、凸模与卸料板型孔的配合状态以及固定板与卸料板的平行度精度后,磨削凸模组件上下端面。

(A)凹模型孔平面

(B)固定板

(C)卸料板

(D)上模座

780. 凸模装配后要复查凸模与固定板的垂直度、凸模与 的配合状态以及固定板与卸料板的平行度精度后,磨削凸模组件上下端面。

(A)上模座

(B)固定板

(C)卸料板型孔

(D)导料板

781. 凸模装配后要复查凸模与固定板的垂直度、凸模与卸料板型孔的配合状态以及固定板与 的平行度精度后,磨削凸模组件上下端面。

(A)卸料板

(B)上模座

(C)导料板

(D)承料板

782. 拼块式凹模组装后,必须对组件重新 ,并与凸模实配并修整,保证凸凹模冲裁间隙一致。

(A)调整

(B)补充加工

(C)检查

(D)修配

(E)固定

783. 拼块式凹模组装后,必须对组件重新检查、修配并调整,并与凸模 ,保证凸凹模冲裁间隙一致。

(A)固定

(B)实配

(C)检查

(D)修整

(E)连接

784. 组装凸模组件时,要将落料凸模和冲孔凸模分别压入 中,压入时要用90°角尺检测凸模与其的垂直度。

(A)上模座

(B)卸料板

(C)凹模

(D)导料板

785. 组装凸模组件时,要将落料凸模和冲孔凸模分别压入固定板中,压入时要用90°角尺检测凸模与其的垂直度,每压入一个都要以 为基准。

(A)凸模固定板

(B)凹模

(C)凹模固定板

(D)左右导料板

786. 在级进模将凸模压入凸模固定板时,每压入一个都要以凹模为基准,在凸模压入固定板后用透光法检测并修整与 的间隙至要求。

(A)凸模固定板

(B)凹模

(C)凹模固定板

(D)垫板

787. 在组装级进模凸模组件时,应

(A)先磨平凸模尾端与凸模固定板齐平,再翻面磨平凸模刃口

(B)先磨平凸模刃口,再翻面磨平凸模尾端与凸模固定板齐平

(C)磨平凸模尾端与凸模固定板齐平时垫以等高垫块

(D)磨削刃口时应垫以等高垫块,套上卸料板以防磨削刃口时小凸模折断

(E)磨平凸模尾端与凸模固定板齐平时套上卸料板

788. 在将级进模各凸模分别压入凸模固定板时,

(A)每一压入一个时要用90°角尺检测凸模和固定板的垂直度

(B)只在压入小凸模时要用90°角尺检测凸模和固定板的垂直度

(C)每压入一个都要以凹模为基准

(D)每压入一个后都要检测并修整与凹模的间隙至要求

(E)只在压入大凸模时要检测并修整与凹模的间隙至要求

789. 上模座组装前,将凸模组件上的凸模插入下模已组装完毕的凹模型孔中,两边用等高垫块垫在凹模和凸模固定板之间,使凸模进人凹模 左右。

(A)5mm

(B)10mm

(C)进入即可

(D)完全进入

790. 上模座组装前,将凸模组件上的凸模插入下模已组装完毕的凹模型孔中,两边用 垫在凹模和凸模固定板之间,使凸模进人凹模5mm左右。

(A)垫块

(B)固定板

(C)等高垫块

(D)平行垫铁

791. 上模座组装时,要以导柱、导套导向,将上模座放在凸模固定板上,并用 将上模座与凸模固定板固定压紧。

(A)平行夹板

(B)压板

(C)螺栓拧紧固定

(D)粘接固定

792. 组装上模座时,需要在上模座上正确位置进行 的加工。

(A)紧固螺钉孔

(B)卸料螺钉孔

(C)圆柱销孔

(D)漏料孔

(E)模柄孔

793. 组装凸模需按凸模组装的工艺过程,将各凸模依次采用 的方法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

(A)合金浇注

(B)螺栓固定

(C)环氧树脂粘接

(D)无机黏结剂粘接

(E)过盈连接

794. 在级进模装配时先用螺钉将凸模固定板、上垫板及上模座组件固定起来,用撬杠撬起上模,用纸试冲满意后,取出上模,以 为基准在上模座上钻出圆柱销孔。

(A)凸模固定板上的螺钉孔

(B)凸模固定板上的圆柱销孔

(C)上垫板上的螺钉孔

(D)上垫板上的圆柱销孔

795. 在级进模装配时,凸模装入凹模后,应将凸模固定板、 与上模座组件定位固定起来。

(A)上垫板

(B)下垫板

(C)凸模

(D)凹模

796. 在级进模的凸模装入凹模之前需对 进行补充加工。

(A)下模座

(B)凸模固定板

(C)卸料板

(D)上模座

(E)模柄

797. 在级进模装配过程中凸模固定板补充加工时通常以上垫板为基准加工

(A)卸料螺钉过孔

(B)圆柱销预孔

(C)螺钉联接孔

(D)倒角

(E)装配基准面

798. 塑料注射模中成形零件有腐蚀性的塑料时,对成形表面应 ,以防腐蚀。

(A)精磨、抛光

(B)镀铬、抛光

(C)研磨

(D)热处理

799. 斜导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耐磨性,与 的配合适当,导向正确。

(A)导套

(B)滑槽

(C)推块

(D)滑块

800. 注射模开模时, 应保证制件和浇注系统顺利脱模及取出,合模时应准确退回原始位置。

(A)导向机构

(B)顶出机构

(C)传动机构

(D)抽芯机构

801. 注射模中锁紧零件应满足 要求。

(A)有力

(B)灵活

(C)准确

(D)可靠

(E)平稳

802. 拼块、镶嵌式的型腔或型芯,装配时应保证拼接面

(A)牢固

(B)无明显接缝

(C)配合严密

(D)适当间隙

(E)表面光洁

803. 压铸模主要有热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及 几种结构类型。

(A)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B)立式热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C)卧式热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D)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804. 压铸模 采用切线形式,是为了改变金属液流态,防止金属液直接冲击型芯,损坏型芯和防止粘模等作用。

(A)直浇口

(B)侧浇口

(C)内浇口

(D)点浇口

805. 压铸模 工艺具有流程短、压力传递均匀、填充顺序同步、温度场分布均匀、排气顺畅、排渣方便、可避免压铸过程中型腔对模具的偏心压力等优点,因而有助于保证压铸件的压铸质量。

(A)中心浇口

(B)侧浇口

(C)点浇口

(D)环形浇口

806. 压铸模内浇口采用切线形式,是为了改变金属液流态,具有 的作用。

(A)防止金属液直接冲击型芯

(B)起到稳流和导向作用

(C)防止损坏型芯

(D)防止粘模

(E)减少热量损失

807. 压铸模浇注系统采用中心浇口工艺具有 优点,因而有助于保证压铸件的压铸质量。

(A)压力传递均匀

(B)排气顺畅

(C)防止产生涡流

(D)排渣方便

(E)填充顺序同步

808. 导柱、导套相配合在模具中起到 作用,导柱一般装在定模上,而导套安装在动模上,可以使定模与动模的型腔配合准确,不致于发生位置偏移。

(A)支撑

(B)导向

(C)防止定模与动模的直接碰撞

(D)定位

809. 除了要保证导柱,导套配合表面尺寸形状精度外,还应该保证导柱、导套各自配合面之间的 要求。

(A)配合精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D)同轴度

810. 在导柱、导套的加工艺过程中,重要配合表面的最后一道工序加工方法为

(A)精磨

(B)研磨

(C)精车

(D)精镗

811. 导柱、导套一般采用 材料制成。

(A)低碳钢渗碳处理

(B)不锈钢

(C)碳素工具钢T10A

(D)碳素工具钢T8A

(E)铝合金

812. 模具在装配后,一般要求导柱的长度要比定模厚度 ,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导向作用。

(A)相同

(B)大15mm

(C)大10mm

(D)小15mm

(E)小10mm

813. 按照模具装配技术要求,各零件之间的支撑面要互相平行,平行度误差200mm内不大于

(A)0.02mm

(B)0.1mm

(C)0.05mm

(D)0.2mm

814. 塑料注射模中型腔分型面、浇注系统、进料口等部位,应

(A)修整为圆角

(B)保持锐边

(C)修整为倒角

(D)圆滑过渡

815. 模具非工作部分的棱边应

(A)修整为圆角

(B)保持锐边

(C)修整为倒角

(D)圆滑过渡

816. 按照模具外观装配技术要求,装配后的模具应该标识打刻

(A)动、定模方向记号

(B)编号

(C)装配图号

(D)使用设备型号

(E)使用要求

817. 按照模具外观装配技术要求,装配后的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使用设备的技术条件。

(A)顶出形式

(B)闭合高度

(C)试件质量

(D)开模距离

(E)安装部位的配合尺寸

818. 塑料注射模装配时,一般是将相互配合零件先装配成组件(或部件)。然后,再进行最后总装配和 工作。

(A)调试

(B)试模

(C)修整

(D)检查

819. 对于大中型塑料注射模具, 先不加工,而以模具中的定模、动模的型腔、型芯为装配基准,先将型腔和型芯镶块加工好,然后装入定模和动模内,最后安装动模和定模上的其他零件。

(A)导柱、导套

(B)推杆,复位杆

(C)推杆固定板,推板

(D)模座

820. 对于模架上已有导柱、导套的注射模具,以 作为装配基准。

(A)型腔

(B)模板相邻侧面

(C)型芯

(D)导柱、导套

821. 考虑到注射模具有 等影响因素,塑料注射模的装配与冲裁模有很大不同,往往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及配合同步进行的。

(A)零件热处理变形

(B)材料锻打产生内应力

(C)复杂型腔的多次加工

(D)零件加工产生内应力

(E)装配调整要求不高

822. 大中型注射模具装配时,型腔和型芯之间以 保证壁厚。

(A)测量法

(B)垫片法

(C)镀铜法

(D)工艺定位器法

(E)透光法

823. 小型芯采用埋入式装配时,当沉坑较深时,沉坑侧面会形成斜度,修正困难,可将型芯尾部四周略修成斜度,保证配合要求,埋入深度在 ,则不应修斜度,否则将影响固定强度。

(A)5mm以内

(B)10mm以内

(C)5mm以上

(D)15mm以内

824. 圆形整体型腔凹模的镶入采用部分压入后调整时,当型腔凹模压入模板极小一部分时,用 校正其直边部分。当调至正确位置时,再将型腔凹模全部压入模板。

(A)90°角尺

(B)千分尺

(C)百分表

(D)宽座角尺

825. 型腔拼块在装配前,所有拼合面都要磨平,并用红丹粉对研,保证拼合后紧密无缝隙,防止模具使用时

(A)脱模困难

(B)形成毛边

(C)影响强度

(D)渗料

826. 根据注射模结构不同,型腔和型芯与模板的紧固方式不同,模具的装配过程也不相同,常见的装配方式有

(A)小型芯埋入式装配

(B)型芯与固定板螺钉固定式装配

(C)方形整体型腔凹模的镶入装配

(D)多件整体型腔凹模的镶入装配

(E)型腔拼块的镶入装配

827. 的型芯,常采用用螺钉、销孔与固定板联接。

(A)面积大

(B)面积小

(C)高度高

(D)高度低

(E)都可以

828. 型腔凹模和型芯与模板固定孔一般为 配合,如配合过紧,应进行修磨,否则在压入后模板变形。

(A)H7/h6

(B)H8/h7

(C)H7/m6

(D)H7/e6

829. 为便于将型腔和型芯装入模板内并防止切坏孔壁,可将其压入端修出 的斜度。

(A)10′~20′、长3~5mm

(B)20′左右、长5mm以内

(C)1°左右、长3~5mm

(D)10′~20′、长5mm以内

830. 型芯与模板孔配合的尖角部分,应将型芯角部修成 左右的圆角。

(A)R2mm

(B)R0.5mm

(C)R1mm

(D)R0.3mm

831. 压铸模型芯与模板孔装配时,为避免热膨胀后使套板受到过大的应力而产生变形,型芯与模板孔一般采用 的配合。

(A)H7/h6

(B)H7/e6

(C)H8/h7

(D)H6/h7

(E)E7/h6

832. 型芯与模板孔配合的尖角部分,应将型芯角部修成R0.3mm左右的圆角。当不允许修圆时,应将模板孔的角部

(A)保持尖角

(B)清角

(C)倒角

(D)沉割槽

(E)缩小尺寸

833. 过盈配合零件压入时应严格控制 ,以防止内孔缩小。在压入后必须检查内孔尺寸,当发现缩小时,可采用铸铁研磨棒进行研磨。

(A)零件表面粗糙度

(B)过盈量

(C)保证垂直

(D)用力平稳

834. 过盈配合零件压入时应严格控制过盈量,以防止内孔缩小。在压入后必须检查内孔尺寸,并可采用 修整。

(A)精镗

(B)研磨

(C)精磨

(D)精车

835. 为保证压入后的压入件轴线与模板平面之间的垂直度要求,压入时要垂直平稳,压入件需有的 导入部分。

(A)较长

(B)较短

(C)适当

(D)均可

836. 为保证装配质量,过盈配合零件的装配应有 ,而且压入端导入斜度应做得均匀,并与轴线同轴。

(A)较大过盈量

(B)较小过盈量

(C)较小表面粗糙度值

(D)较大表面粗糙度值

(E)合适过盈量

837. 对于不能用导入锥或圆弧导入的而的 压入件,在压入时可用百分表测量压入件端面与模板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来检查其垂直度误差。

(A)直径大

(B)直径小

(C)高度大

(D)高度小

(E)高度适中

838. 为使推杆在推杆孔中往复平稳,推杆在推杆固定板孔中应有所浮动,推杆与推杆固定孔的装配部分每边留有的 间隙。

(A)0.2mm

(B)0.1~0.2mm

(C)0.2mm~0.5mm

(D)0.5mm

839. 当推杆数量较多时,必须使各推杆端面与制件相吻合,防止顶出点的偏斜,推力不均匀,使制件

(A)脱模时变形

(B)不能顺利脱模

(C)卡死

(D)推杆折断

840. 利用模脚作推杆固定板支承的结构中,模脚的侧面作为推板的导轨,起

(A)定位作用

(B)支承作用

(C)导向作用

(D)稳定作用

841. 为了保证制件的顺利脱模,各推出元件应运动灵活,复位可靠,推杆固定板与推板需要导向装置和复位支承。其结构形式有

(A)用拉料杆导向的结构

(B)用导柱导向的结构

(C)用支承板作推杆固定支承的结构

(D)用复位杆导向的结构

(E)用模脚作推杆固定支承的结构

842. 按照推杆的装配要求,推杆和复位杆端面应与型腔表面和分型面

(A)齐平

(B)高出0.05~0.10mm

(C)低出0.02~0.05mm

(D)高出0.05~0.10mm

(E)低出0.05~0.05mm

843. 推件板和推杆固定板之间,通过装在 内的推杆螺钉联接的。

(A)导套

(B)推件板

(C)固定板

(D)型芯

844. 将推板埋入固定板沉坑内,既要保证推板与型芯和沉坑的配合要求,又要保持推板上的螺孔与 的同轴度要求。

(A)固定板螺孔

(B)模板孔

(C)导套安装孔

(D)推杆螺孔

845. 将推板埋入固定板沉坑内,既要保证推板与型芯和沉坑的配合要求,又要保持 与导套安装孔的同轴度要求。

(A)推板螺孔

(B)推杆螺孔

(C)固定板螺孔

(D)模板孔

846. 在型腔模中,推件板的结构形式有

(A)镶块式推件板

(B)埋入式推件板

(C)固定式推件板

(D)滑块式推件板

(E)整体式推件板

847. 通过修配,使推件板埋入固定板的沉坑内,并且满足

(A)底面保持接触

(B)斜面保持接触

(C)斜面接触高度保持3~5mm

(D)上平面高出固定板0.03~0.06mm

(E)上平面与固定板齐平

848. 斜导柱抽芯机构为保证模具闭合后斜楔(压紧块)和滑块之间有一定的锁模力,要求滑块的上平面与定模平面必须留有 的间隙。

(A)0.5mm以下

(B)0.2~0.8mm

(C)1~2mm

(D)适当

849. 斜导柱外侧与滑块斜导柱孔留有0.2~0.5mm的间隙。在机上闭模后锁模力把滑块推向内方,如不留间隙会使斜导柱

(A)受侧向弯曲力

(B)受挤压

(C)损坏

(D)失去作用

850. 斜导柱抽芯机构安装定模板锁楔时,要保证楔斜面与滑块斜面的 面积紧贴。

(A)70%以上

(B)50%~70%

(C)40%~60%

(D)90%以上

851. 斜导柱抽芯机构的作用是在模具开模后,在推出制件之前,将制件的侧向型芯先行抽出的机构,其要求有

(A)侧向成形部分满足成形要求

(B)型芯滑块应运动平稳

(C)定位起止正确

(D)滑块斜面与斜楔的斜面应有一定间隙

(E)滑块斜面与斜楔的有一定的预紧力

852. 为保证模具闭合后斜楔(压紧块)和滑块之间有一定的锁模力,滑块的上平面与定模平面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闭模后,要通过 保证间隙值。

(A)修磨斜导柱外侧

(B)调整滑块和导块的位置

(C)修磨滑块斜面

(D)修磨楔斜面

(E)更换滑块垫片

853. 在热流道模具成型过程中, 在流道系统里得到准确地控制。塑料可以更为均匀一致的状态流入各模腔,其结果是品质一致的零件。

(A)塑料所受压力

(B)塑料流动速度

(C)塑料熔体温度

(D)塑料材料性能

854. 热流道系统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 ,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

(A)热流板

(B)热嘴

(C)加热棒和加热圈

(D)温度控制器

855. 与冷流道模具相比,热流道模具

(A)操作简单方便

(B)维修简单

(C)成本低

(D)操作维修复杂

856. 热流道成型的零件,具有 的优点。

(A)残余应力低

(B)对工艺设备要求低

(C)浇口质量好

(D)零件变形小

(E)品质一致

857. 热流道模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使流道中熔融的塑料能够 ,从注塑机的喷嘴顺利的通过模具内部一直到每个浇口处。

(A)稳定的温度

(B)恒定的速度

(C)平衡的压力

(D)稳定的流量

(E)保持高温

858. 热流板加工最后一般工序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为

(A)精磨

(B)抛光

(C)热处理

(D)刮削

859. 热流板是热流道系统的中心部件,当热流板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它可以接纳来自注射机喷嘴中熔融的塑料而后将其分配到

(A)喷嘴

(B)流道

(C)浇口

(D)热嘴

860. 热流道系统主要有热流板、喷嘴、 和辅助零件组成。

(A)分流板

(B)加热器

(C)温度控制器

(D)间隔板

861. 常见的热流板有 几种。

(A)分体式热流板

(B)整体式热流板

(C)固定式热流板

(D)组合式热流板

(E)镶嵌式热流板

862. 热流道模的主要加工零件有 等。

(A)间隔板

(B)热流板

(C)分流板

(D)加热器

(E)热嘴

863. 直浇式热嘴是形式最为简单的一种,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嘴。适用大多数塑胶材料的成型,同时兼具有 的特点。

(A)射出量大、换色容易

(B)射出量大、换色不易

(C)射出量小、换色容易

(D)射出量小、换色不易

864. Amold直浇式热嘴标示说明:AESBXX-D-L,其中D的含义为

(A)表示热嘴长度

(B)表示热嘴前端直径

(C)表示热嘴后端直径

(D)表示单浇口

865. 相对于开放式热嘴,阀式热嘴有适合 的塑料制品的注射,可以较低的保压压力,获得残余应力较低的制品。

(A)复杂

(B)简单

(C)大型

(D)小型

866. 常见热流板加热器有

(A)弹筒型加热器

(B)进阶型加热器

(C)管状加热器

(D)加热片

(E)气体介质加热器

867. 热嘴是热流道系统中的一个复杂部件,包括 ,负责将熔体输送到模具的型腔或冷流道。

(A)加热片

(B)加热器

(C)喷嘴

(D)热电偶

(E)浇口

868. 管状加热器形状自由,通常采用 装配对制品质量至关重要。

(A)折弯

(B)直线

(C)圆环

(D)沟槽

869. 加热片一般要依据热流板的轮廓而设计,厚度可达 ,用螺栓固定在热流板的上下两面。

(A)5mm

(B)4mm

(C)3mm

(D)2mm

870. 加热片一般要依据 而设计,厚度可达2mm,用螺栓固定。

(A)热流板的轮廓

(B)热流板的厚度

(C)分流板的轮廓

(D)分流板的厚度

871. 常用的热嘴加热器主要有

(A)热管加热器

(B)线圈加热器

(C)管状加热器

(D)弹筒型加热器

(E)加热片

872. 热流道温度控制在塑胶射出成型条件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对塑料预加热射出成型、热流道技术的影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A)温度控制的及时性

(B)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C)温度加温的快速性

(D)输出反映的灵敏度

(E)输入反映的灵敏度

873. 组合夹具按组装时元件间连接基面的形状,可分为槽系和 两大系统。

(A)孔系

(B)销系

(C)键系

(D)简系

874. 槽系组合夹具以槽(T形槽、键槽)和 相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元件间的定位。

(A)销

(B)键

(C)方头螺钉

(D)定位元件

875. 孔系组合夹具主要元件表面为圆柱孔和螺纹孔组成的 孔系,通过定位销和螺栓来实现元件之间的组装和紧固。

(A)等分

(B)坐标

(C)导向

(D)定位

876. 槽系组合夹具以 和键相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元件间的定位。

(A)T形槽

(B)V型槽

(C)燕尾槽

(D)键槽

(E)花键槽

877. 槽系组合夹具的特点是

(A)槽和键相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元件间的定位

(B)元件的位置可沿槽的纵向作无级调

(C)组装灵活

(D)适用范围广

(E)较迟发展起来的组合夹具系统

878. 是组合夹具中的骨架元件。

(A)基础件

(B)支承件

(C)定位件

(D)导向件

879. 用于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

(A)定位件

(B)导向件

(C)基础件

(D)支承件

880. 用于紧固组合夹具中的各种元件及压紧被加工件,所有螺纹均采用细牙螺纹。

(A)定位件

(B)压紧件

(C)紧固件

(D)组合件

881. 组合夹具的组成元件主要有

(A)基础件和支承件

(B)定位件

(C)导向件

(D)压紧件及紧固件

(E)组合件

882. 以下属于组合夹具定位元件的是

(A)V形支承

(B)圆形定位销

(C)T形键

(D)菱形定位盘

(E)立式钻模板

883. 双支承镗镗床夹具主要分为前后双支承镗模和

(A)前双支承镗模

(B)后双支承镗模

(C)左双支承镗模

(D)右双支承镗模

884. 双支承镗模应用最普遍,用于孔径较大的通孔或孔系。

(A)前

(B)后

(C)前后

(D)中

885. 后双支承镗模两个支承设置在刀具的后方,为保证镗杆的刚性,镗杆的悬伸量L<

(A)2d

(B)3d

(C)4d

(D)5d

886. 前后双支承镗模,一般用于、孔的长径比L/D>1.5的,

(A)应用的最普遍

(B)用于镗削孔径较大的通孔或孔系

(C)用于镗削孔的长径比L/D>1.5的通孔或孔系

(D)在箱体的一个壁上镗孔

(E)便于装卸工件和刀具

887. 后双支承镗模镗杆与主轴浮动连接,

(A)应用的最普遍

(B)用于镗削孔径较大的通孔或孔系

(C)两个支承设置在刀具的后方

(D)镗杆的悬伸量L<5d

(E)便于装卸工件和刀具

888. 双支承镗镗床夹具的 上要安装各种装置和工件,并承受切削力、夹紧力。

(A)镗模支架

(B)镗模底座

(C)机床床身

(D)镗套

889. 双支承镗模上有 个引导镗刀杆的支承,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连接。

(A)一

(B)二

(C)三

(D)四

890. 双支承镗模上有两个引导镗刀杆的支承,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 连接。

(A)固定

(B)可靠

(C)浮动

(D)铰链

891. 双支承镗镗床夹具的主要零件有

(A)镗套

(B)镗杆

(C)浮动接头

(D)镗刀

(E)镗模支架和底座

892. 镗模支架用于安装镗套,应

(A)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在结构上考虑较大的安装基面

(C)设置必要的加强筋

(D)安装夹紧机构

(E)进行时效处理

893. 常用的镗套有固定式镗套及 镗套两类。

(A)可动式

(B)回转式

(C)移动式

(D)平衡式

894. 回转式镗套又分为滑动式和 两种。

(A)移动式

(B)滚动式

(C)平衡式

(D)接触式

895. 立式镗孔用的回转镗套,它的工作条件 ,为避免切屑和切削液落入镗套,需设置防护罩。

(A)好

(B)差

(C)一般

(D)特殊

896. 与回转式比较,固定式镗套

(A)外形尺寸小、结构简单

(B)精度高

(C)镗套容易磨损

(D)适用于低速镗孔

(E)适用于高速镗孔

897. 相比滑动式回转镗套,滚动式回转镗套

(A)设计、制造和维修方便

(B)对润滑要求较高

(C)镗杆转速可大大提高

(D)径向尺寸较大

(E)回转精度受轴承精度的影响

898. 用于固定式镗套的镗杆导向部分结构分为整体式和 两种。

(A)分体式

(B)焊接式

(C)组合式

(D)镶条式

899. 用于回转镗套的镗杆引进结构主要有前端设置平键以及

(A)楔键引导结构

(B)定位件引导结构

(C)螺旋引导结构

(D)圆环引导结构

900. 用于固定式镗套的镗杆导向部分结构主要有

(A)无槽的整体式结构

(B)开油槽的整体式结构

(C)有较深直槽的整体式结构

(D)有较深螺旋槽的整体式结构

(E)镶条式结构

901. 镗杆,镗杆与镗套的接触面积小,槽内有一定的存屑能力,可减少“卡死”现象,但其刚度较低。

(A)无槽的整体式结构

(B)开油槽的整体式结构

(C)有较深直槽的整体式结构

(D)有较深螺旋槽的整体式结构

(E)镶条式结构

902. 镗杆与加工孔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切屑,镗杆的直径一般按经验公式d= D选取(其中D为加工孔的直径)。

(A)(0.4~0.5)

(B)(0.5~0.7)

(C)(0.7~0.8)

(D)(0.9~1)

903. 镗杆与加工孔之间

(A)应有足够的间隙

(B)应有较小的间隙

(C)不应有间隙

(D)应有较小的过盈

904. 镗杆的精度一般要求比加工孔的精度

(A)高一级

(B)高两级

(C)低一级

(D)低两级

905. 镗杆的直径的选择与 有关。

(A)加工孔的直径

(B)加工孔的长度

(C)镗刀的截面尺寸

(D)镗刀的长度

(E)镗床的刚性

906. 镗杆的精度要求有

(A)精镗时直径公差选g5

(B)表面粗糙度选Ra0.2~0.4μm

(C)圆柱度选直径公差的一半

(D)同轴度公差选直径公差的一半

(E)直线度要求为500mm:0.01mm

907. 波纹套心轴定心精度高,适用于定位孔直径大于20mm、公差等级不低于 的工件。

(A)IT6

(B)IT7

(C)IT8

(D)IT9

908. 夹头式车床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夹头孔,常用于以 作主要定位基准的小型回转体零件的加工。

(A)外圆

(B)内孔

(C)端面

(D)台阶

909. 液性介质弹性心轴及夹头的定心精度一般为0.01mm,最高可达 ,只适用于定位孔精度较高的精车、磨削和齿轮加工等精加工工序。

(A)0.001mm

(B)0.002mm

(C)0.0025mm

(D)0.005mm

910. 夹具体呈角铁状的车床夹具称为角铁式车床夹具,其结构不对称,用于加工 等零件上的回转面和端面。

(A)壳体

(B)支座

(C)杠杆

(D)接头

(E)曲轴

911. 心轴式车床夹具主要有

(A)弹簧心轴

(B)波纹套弹性心轴

(C)碟形弹簧片心轴

(D)液性介质弹性心轴

(E)离心式心轴

912. 碟形弹簧片心轴是由碟形弹簧片叠加在一起组成的弹性心轴,加 力后,弹簧便径向涨开将工件定心并夹紧。

(A)切向

(B)法向

(C)径向

(D)轴向

913. 夹头式车床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

(A)夹头端面

(B)夹头台阶

(C)夹头孔

(D)夹头外圆

914. 卡盘式及角铁式车床夹具中, 结构对称。

(A)卡盘式车床夹具

(B)角铁式车床夹具

(C)两种都是

(D)两种都不是

915. 液性介质弹性心轴及液性塑料弹性夹头的弹性元件为薄壁套,它的两端与夹具体为过渡配合,两者间的环形槽与通道内可灌满

(A)液性塑料

(B)极压润滑油

(C)黄油

(D)乳化液

(E)全损耗系统用油

916. 车床夹具多数安装在车床主轴上,少数安装在车床的 上。

(A)床身

(B)床鞍

(C)床脚

(D)尾座

(E)刀架

917. 为使离心式夹紧夹具的结构紧凑、尺寸不至于太大,主轴的转速应

(A)尽量低

(B)不能太高

(C)足够高

(D)尽量高

918. 离心式自动夹头是利用离心力来夹紧工件的,用于车削 零件。

(A)小型轴类

(B)大型轴类

(C)小型盘类

(D)大型盘类

919. 端面驱动夹具是利用拨爪嵌入工件的 驱动工件旋转的,主要用于数控车床上加工轴、套类零件。

(A)台阶

(B)端面

(C)外圆

(D)内孔

920. 常见的高效车床夹具种类有

(A)弹簧夹头与弹簧心轴

(B)端面驱动夹具

(C)液性介质弹性心轴

(D)离心式自动夹头

(E)不停车夹具

921. 端面驱动车床夹具的特点有

(A)利用拨爪嵌入工件的端面驱动工件旋转的

(B)可以缩短装夹辅助时间

(C)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工件所有外表面的加工

(D)综合加工效率低

(E)提高工件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922. 夹具经预装配后,大部分主要零件的位置和夹具的基准尺寸

(A)完全符合夹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

(B)基本符合夹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

(C)完全固定

(D)还没有最后固定

923. 夹具预装前必须认真清理零件,对各种 零件应与其他零件分开,然后检查它们的加工质量。

(A)夹紧

(B)辅助

(C)定位、导向

(D)较重

924. 夹具装配的工艺步骤有分析夹具装配图、组织工作现场、清理和检查零件、 和最后装配。

(A)修研和检验夹具

(B)平衡各种旋转式的夹具

(C)预装配

(D)调整

925. 夹具的最后装配主要包括

(A)调整并可靠地固定各零件

(B)修研和检验夹具的基准尺寸和精度

(C)平衡各种旋转式的夹具

(D)检查零件导向面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是否符合图样技术要求

(E)做标记和喷涂油漆

926. 夹具装配前必须仔细研究、熟悉夹具装配图及其技术要求,以便确定

(A)零件的位置

(B)装配的基准

(C)零件的精度

(D)装配的次序

(E)装配的方法

927. 精密的元件装配前应 ,并用压缩空气吹净,要注意做好元件的干燥和防锈工作。

(A)彻底清洗

(B)初步清洗

(C)用棉纱擦净

(D)应将基准面擦净

928. 一切夹具元件必须在加工后经检验合格才能进行装配,凡过盈、单配、选配的元件,应 并打好配套标记。

(A)彻底清洗

(B)做好元件的防锈工作

(C)做好元件的干燥工作

(D)严格复检

929. 精密夹具经装配完工后,都应进行空载试验和 ,以防止正式使用中产生废品。

(A)刚性鉴定

(B)强度测试

(C)冲击测试

(D)试切鉴定

930. 装配的程序一般是首先选择装配基准件,然后按 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考虑元件装配的次序。

(A)先上后下

(B)先内后外

(C)先难后易

(D)先重大后轻小

(E)先精密后一般

931. 夹具装配时要注意保证运动部分的

(A)配合间隙

(B)配合精度

(C)标记

(D)接触质量

(E)相对运动的精度

932. 系统的油压比实际需要的高得多或管路的阻力大都可能

(A)导致液压系统油温过高

(B)噪音和振动

(C)工作机构运动速度不够或完全不动

(D)产生爬行现象

933. 为防止液压泵吸空使系统产生系统产生噪音和振动吸油口应浸入油箱

(A)1/2处

(B)1/3处

(C)2/3处

(D)3/4处

934. 液压缸密封间隙过大或密封圈损坏可能导致

(A)工作机构运动速度不够或完全不动

(B)系统中压力不足或完全没有压力

(C)噪音和振动

(D)产生爬行现象

935. 工作机构运动速度不够或完全不动的产生原因可能是

(A)液压泵转向错误或转速不足

(B)泵安装位置过高

(C)液压泵内部机构磨损或损坏

(D)油箱内液面过高

(E)吸油管密封不好或吸油过滤网堵塞

936. 工作机构产生爬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空气进入系统

(B)节流阀性能不好,最小流量不稳定

(C)板式阀内部串腔

(D)油液不干净

(E)回油背压高

937. 采用 的液压闭锁回路密封性好,闭锁效果较好。

(A)换向阀

(B)液控单向阀

(C)压力阀

(D)流量阀

938. 调速回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获得较大的推力和较低的速度,但速度稳定性及运动平稳性较差,一般应用于功率较小、负载变化不大的液压系统中。

(A)进油节流

(B)回油节流

(C)容积

(D)容积节流复合

939. 根据系统负载的大小来调节系统工作压力的回路叫调压回路,主要由 组成。

(A)溢流阀

(B)节流阀

(C)减压阀

(D)顺序阀

940. 常见的液压基本回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

(A)方向控制回路

(B)压力控制回路

(C)流量控制回路

(D)速度控制回路

(E)顺序控制回路

941. 压力控制回路在系统中是用来实现 等控制。

(A)调节流量

(B)减压

(C)增压

(D)卸荷

(E)多级压力

942. 液压缸常用于慢速工作进给和快速退回的场合,在金属切削机床和攻其他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A)双作用式单活塞杆

(B)双作用双活塞杆

(C)单作用式单活塞杆

(D)单作用式双活塞杆

943. 下列液压阀中属于流量控制阀的是

(A)溢流阀

(B)调速阀

(C)单向阀

(D)顺序阀

944. 运转平稳,噪声小,结构紧凑,易于实现流量调节,主要用于机床控制。

(A)叶片泵

(B)齿轮泵

(C)柱塞泵

(D)高压泵

945.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 几个部分组成。

(A)动力元件

(B)执行元件

(C)控制元件

(D)辅助元件

(E)液压油

946. 液压泵的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 等。

(A)齿轮泵

(B)变量泵

(C)叶片泵

(D)活塞泵(E)柱塞泵

947. 波纹管压力表是通过记录当内外压力存在压力差时产生的轴向长度变化来测定压力的,波纹管的

(A)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

(B)两端封闭

(C)两端开口

(D)一半闭式,一半开式

948. 转速计测得的感应电热频率是要由专门的仪器才能显示出来的,所以要与频率仪或专用的显示仪器配套使用。

(A)光电式

(B)磁电式

(C)离心式

(D)压力式

949. 机械运行时温度的测定方法中属于非接触式的有

(A)热敏电阻

(B)比色高温计

(C)热电偶

(D)压力式温度计

950. 机械运行时状态参数的测定主要包括

(A)温度的测定

(B)电流的测定

(C)转速的测定

(D)流量的测定

(E)功率的测定

951. 机械运行时温度的测定方法中属于接触式的有

(A)光学高温计

(B)玻璃管液体温度计

(C)压力计式温度计

(D)热电偶

(E)热敏电阻

952. 要提高模具的装配精度及质量,在装配时,应对工作零件的配合间隙及其均匀性细心检查和调整,保证凸模与凹模 的一致性。

(A)受力中心

(B)重心

(C)对称中心

(D)尺寸中心

953. 要提高模具质量应保证模具淬火硬度的均匀性,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加热温度均匀以及冷却过程

(A)不同

(B)一致

(C)迅速

(D)时间充分

954. 要提高模具质量应保证模具淬火硬度的均匀性,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加热温度均匀、 一致。

(A)冷却过程

(B)保温时间

(C)加热速度

(D)加热时间

955. 提高模具制造质量的措施主要有

(A)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

(B)提高模具淬火硬度的均匀性

(C)提高模具的装配精度及质量

(D)选用更先进、精密的装备

(E)加强模具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

956. 要提高模具质量应保证模具淬火硬度的均匀性,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

(A)确保加热温度均匀

(B)确保冷却过程一致

(C)防止表面的氧化和脱碳

(D)淬火后及时进行充分回火

(E)增加保温时间

957. 多工序复合模的调试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装配后模具上 ,并修正这些尺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A)不需试验就能确定的尺寸

(B)某些需经试验后才能确定的尺寸

(C)凸模、凹模相关尺寸

(D)所有相关尺寸

958. 多工序复合模的 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装配后模具上某些需经试验后才能确定的尺寸,并修正这些尺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A)装配

(B)安装

(C)调试

(D)修理

959. 多工序复合模的调试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装配后模具上某些需经试验后才能确定的尺寸,并 这些尺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A)保持

(B)更换

(C)除去

(D)修正

960. 多工序复合模的调试的内容主要是

(A)将装配后的模具顺利地装在指定的压力机上

(B)将模具手动装配在一起

(C)试冲确定模具上某些需经试验后才能确定的尺寸

(D)修正相关配合尺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E)改变模具的零件形状及位置以达到零件要求

961. 多工序复合模的调试时需 ,直到生产出一批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为止。

(A)检查成品零件的质量。

(B)分析模具成品零件质量缺陷、产生原因

(C)调整压力机的结构

(D)调整注射机的参数

(E)设法对模具进行修整和调制

962. 多工序复合模类模具试冲工件数量应不少于 件,自动冲模连续时间不少于3分钟。

(A)10~40

(B)50~100

(C)120~400

(D)400~800

963. 多工序复合模类模具试冲工件数量应不少于120~400件,自动冲模连续时间不少于 分钟。

(A)1

(B)3

(C)10

(D)30

964. 多工序复合模类模具 工件数量应不少于120~400件。

(A)使用

(B)分配

(C)安装

(D)试冲

965. 多工序复合模类模具调整时所用试冲材料必须

(A)是优质材料

(B)经过检验

(C)采用成本低的代用材料

(D)符合技术要求

(E)尽量不采用代用材料

966. 多工序复合模类模具调整时所用试冲设备必须

(A)符合工艺要求

(B)用尽量大的试模力

(C)有尽量大的安全系数

(D)设备的吨位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E)精度等级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967. 多工序复合冲裁模试模允许的毛刺值大小与材料的 及抗拉强度有关。

(A)长度

(B)宽度

(C)厚度

(D)变形程度

968. 多工序复合冲裁模试模允许的毛刺值大小与材料的厚度及 有关。

(A)材料宽度

(B)模具强度

(C)抗拉强度

(D)模具大小

969. 多工序复合冲裁模试模时,冲裁厚度小于5mm时,允许的毛刺值不大于

(A)0.2mm

(B)0.4mm

(C)0.5mm

(D)1.0mm

970. 多工序复合冲裁模试模允许的毛刺值大小与 有关。

(A)材料的宽度

(B)材料的厚度

(C)模具的尺寸

(D)材料的抗拉强度

(E)模具的强度

971. 多工序复合冲裁模试模时冲件断面

(A)应均匀

(B)应尽量小

(C)不允许有夹层

(D)不允许局部脱落

(E)不允许裂纹现象

972. 由于压力机的滑块行程难以准确控制,在压力机上冲裁模必须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应成对设置两块,限位装置的高度应

(A)应随刃口刃磨而改变

(B)不能随刃口刃磨而改变

(C)固定不变

(D)随受力大小而改变

973. 由于压力机的滑块行程难以准确控制,在压力机上冲裁模必须设置

(A)自动进给装置

(B)自动定位装置

(C)限位装置

(D)防转装置

974. 由于压力机的滑块行程难以准确控制,在压力机上冲裁模 限位装置。

(A)应尽量设置多几块

(B)应成对设置两块

(C)应设置一块

(D)不需设置

975. 由于压力机的滑块行程难以准确控制,在压力机上冲裁模须

(A)成对设置两块限位装置应

(B)设置限位装置的高度应随刃口刃磨而改变

(C)设置限位装置的高度应固定不变

(D)设置一块限位装置

(E)设置行程控制装置

976. 对于间隙大小基本合理,但间隙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应

(A)先要把模具按一定的顺序拆卸下来按要求摆放好再调整

(B)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确定调整方法

(C)将各凸模、凸凹模及凹模重新安装并调整间隙

(D)调整凸、凹模相对位置后,重新安装定位圆销

(E)更换凸模或凹模

977. 翻边后制件孔壁不直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之间间隙过大或不均匀。

(A)凸模与凸模固定板

(B)凹模与凹模固定板

(C)凹模固定板与卸料板

(D)凸模与凹模

978. 翻边后制件孔壁不直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凸模与凹模之间 或间隙不均匀。

(A)间隙过小

(B)间隙过大

(C)磨擦过小

(D)压力不匀

979. 翻边后制件孔壁不直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凸模与 之间间隙过大或不均匀。

(A)上模板

(B)下模板

(C)卸料板

(D)凹模

980. 复合模卸料困难的原因有

(A)卸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

(B)卸料弹力不够或卸料孔不通畅

(C)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小

(D)顶出器过短

(E)凹模有倒锥度

981. 翻边后制件孔壁不直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凸模与凹模之间

(A)压力过大

(B)间隙过大

(C)凹模圆角半径大小不均匀

(D)间隙不均匀

(E)坯料定位不准,放偏

982. 卸料孔与凸模间隙需调整在单边间隙 ,也可选用环氧树脂浇注卸料板孔。

(A)0.01~0.05mm

(B)0.1~0.5mm

(C)0.5~1mm

(D)1~2mm

983. 卸料孔与凸模间隙过大,可选用环氧树脂浇注

(A)凸模

(B)凹模

(C)卸料板孔

(D)型腔

984. 复合模由于坯料太硬而翻边破裂的调整方法

(A)更换材料或在将坯料中间退火处理

(B)将坯料调质处理

(C)加大试模力

(D)增大凸凹模间隙

985. 复合模翻边破裂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A)凸、凹模间隙太小,应修正间隙到合理状态

(B)由于冲孔断面毛刺过大,则应调整冲孔间隙

(C)坯料太硬,需更换材料或在正常情况下将坯料中间退火处理

(D)翻边高度太大,则应适当降低翻边高度

(E)坯料定位不准,放偏,则应注意调整定位

986. 复合模由于坯料太硬而翻边破裂的调整方法

(A)更换材料

(B)加大试模力

(C)将坯料中间退火处理

(D)增大凸凹模间隙

(E)减少压边力

987. 试冲提取检验用的试件,应在工艺参数稳定后进行,在最后一次试冲时,一般应连续取 试件。

(A)不少于20件

(B)不少于5件

(C)10~20件

(D)5~10件

988. 试冲提取检验用的试件,应在 进行。

(A)第一次调整后

(B)第二次调整后

(C)工艺参数稳定后

(D)工艺参数稳定前

989. 试冲提取检验用的试件应交付 检查。

(A)模具制造部门

(B)模具使用部门

(C)模具制造和使用部门双方

(D)第三方

990. 试冲提取检验用的试件应

(A)随机抽取

(B)在工艺参数稳定后进行

(C)在最后一次试冲时,应连续取不少于20件试件

(D)交付模具制造和使用部门双方检查

(E)合格率在80%以上

991. 复合模具要在所要求的设备上试冲时需,

(A)先用硬度较低材料先试冲

(B)在使用前,要对模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C)装机后应先空载运行

(D)在模具的各活动配合部位进行润滑

(E)将模具紧固,不可松动

992. 级进模送料不畅时应检查调整条料尺寸、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及侧刃和 之间的间隙。

(A)条料

(B)导料板

(C)侧刃挡板

(D)凹模

993. 级进模 应检查调整条料尺寸、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及侧刃和侧刃挡板之间的间隙。

(A)送料不畅时

(B)卸料不畅时

(C)毛刺过大时

(D)壁厚不匀时

994. 级进模送料不畅时应检查调整 、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及侧刃和侧刃挡板之间的间隙。

(A)条料尺寸

(B)凸凹模间隙

(C)卸料孔尺寸

(D)模板尺寸

995. 级进模送料不畅时应检查调整

(A)条料尺寸

(B)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

(C)侧刃和侧刃挡板之间的间隙

(D)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间隙

(E)条料厚度

996. 级进模零件毛刺过大的调整方法有

(A)凸、凹模间隙不均可调整凸模

(B)凸、凹模间隙不均或间隙过大,可调整或更换凹模

(C)凸模刃口不锋利则修磨凸模刃口

(D)凸模刃口不锋利则修磨凹模

(E)凸、凹模间隙过大可更换凸模

997. 矫正机使用前应调整 的摩擦力,使料得以矫正,并趋于平直。

(A)滚轮与材料之间

(B)滚轮之间

(C)送料装置与材料之间

(D)滚轮与滚轮轴之间

998. 矫正机使用前应调整滚轮之间的 ,使料得以矫正,并趋于平直。

(A)摩擦力

(B)挤压力

(C)轴向距离

(D)轴向力

999. 矫正机使用前应调整滚轮之间的摩擦力,使料得以矫正,并

(A)弯曲半径一致

(B)表面粗糙

(C)趋于平直

(D)厚度均匀减少

1000. 在级进模的调试过程中,需要对凹模型孔孔位或孔尺寸进行修正,应尽可能选用数控线切割加工方法,以 作为基准找正。

(A)凹模的其他型孔

(B)凸模

(C)凹模固定板

(D)侧刃

1001. 级进模试模条料宽度要比导板间的距离小 mm。

(A)0.1~0.15

(B)0.5~1

(C)1~2

(D)2~5

1002. 级进模试模条料宽度要比 的距离小0.1~0.15mm。

(A)机架间

(B)导柱间

(C)导板间

(D)定位销间

1003. 在级进模的调试过程中,需要对凹模型孔孔位或孔尺寸进行修正,应

(A)尽可能选用数控线切割加工

(B)可采用成形磨削加工的方法

(C)以凸模作为基准找正

(D)以凹模的其他型孔作为基准找正

(E)可采用镶拼方法修正

1004. 模具装机后应先空载运行,要求模具

(A)工作系统工作要可靠

(B)活动部分要灵活平稳

(C)动作要相互协调

(D)上下模不得互相接触

(E)定位起止要正确

1005. 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时,按模具的闭合高度、开模距离调节锁模系统及缓冲装置,锁模力 ,开闭模具时要平缓。

(A)尽量大

(B)尽量小

(C)松紧要适当

(D)自动调节

1006. 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时,按模具的闭合高度、 调节锁模系统及缓冲装置。

(A)注射行程

(B)推料力

(C)开模距离

(D)注射压力

1007. 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时,按模具的闭合高度、开模距离调节

(A)锁模力

(B)推料力

(C)注射压力

(D)注射行程

1008. 对于粘度高和热稳定性差的塑料调节塑化能力,应采用

(A)较高的螺杆转速

(B)较慢的螺杆转速

(C)略高的后退阻力

(D)略低的后退阻力

(E)提高加热温度

1009. 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时,按模具的 调节锁模系统及缓冲装置。

(A)闭合高度

(B)塑化能力

(C)开模距离

(D)注射压力

(E)推料力

1010. 注射机的注射量是指注射机螺杆在 注射的条件下,注射螺杆做一次最大的注射行程所注射的胶量。

(A)空

(B)满

(C)额定

(D)任意

1011. 注射机的注射量是指注射机螺杆在空注射的条件下,注射螺杆做一次 的注射行程所注射的胶量。

(A)最小

(B)最大

(C)安全

(D)正常

1012. 为了克服熔料流经喷嘴、流道和型腔时的流动阻力,螺杆(或柱塞)对熔料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这种压力称之为

(A)注射压力

(B)塑化能力

(C)射料力

(D)锁模力

1013. 注射机注射压力的大小与 、塑料性能及对制品精度要求等因素有关。

(A)流动阻力

(B)制品形状

(C)塑化方式

(D)塑化温度

(E)模具温度

1014. 注射机合模装置的基本尺寸包括

(A)模板尺寸

(B)拉杆空间的最大距离

(C)模板间的最大距离

(D)动模板的行程

(E)模板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

1015. 背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熔筒内塑胶熔化后的密度,可消除制品缩水,故应依照 及制品的需求而做适当调整。

(A)注射机任意锁模力

(B)塑胶原料的特性

(C)开模速度

(D)模具材料的特性

1016. 背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熔筒内塑胶熔化后的密度 ,故应依照塑胶原料的特性及制品的需求而做适当调整。

(A)可提高塑化能力

(B)可消除制品缩水

(C)降低注射压力

(D)减少流动阻力

1017. 背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熔筒内塑胶 ,可消除制品缩水,故应依照塑胶原料的特性及制品的需求而做适当调整。

(A)塑化能力

(B)流动阻力

(C)成形尺寸

(D)熔化后的密度

1018. 背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熔筒内塑胶熔化后的密度,可消除制品缩水,故应依照 而做适当调整。

(A)塑胶原料的特性

(B)制品的需求

(C)注射机的性能

(D)起模力

(E)顶针行程

1019. 注射机性能的调整包含

(A)手动调整模具厚度

(B)射嘴中心调校

(C)背压的调整

(D)马达过载保护调整

(E)冷却运水的调节

1020. ,注射速度低会使熔料填充慢,冷却快,易形成银白色或白色反射光的薄层,常有冷却痕。

(A)模温高,注射压力小

(B)模温高,注射压力大

(C)模温低,注射压力小

(D)模温低,注射压力大

1021. 料温 ,加热时间过长会使塑件产生气泡。

(A)料温低

(B)料温高

(C)模温高

(D)注射压力大

1022. 型腔脱模斜度小,模具镶块处缝隙太大或模芯无进气孔会导致

(A)塑件翘曲变形

(B)塑件产生裂纹

(C)粘模

(D)脱模困难

1023. 会使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或个别型腔填不满。

(A)注射压力小

(B)注射时间短

(C)保压时间短

(D)螺杆和柱塞退回过早

(E)脱模剂过多,型腔中有水分

1024. 注射模 易出凹痕。

(A)料温高

(B)模温高

(C)模温低

(D)冷却时间短

(E)分型面密合不严

1025. 在喷嘴与主流道脱离的情况下,用较低的注射压力使塑料从喷嘴缓慢流出,当观察料流没有气泡、硬块、银丝和变色现象,而呈光滑明亮状态,说明 比较合适,即可以试模。

(A)加热温度

(B)注射速度

(C)加热时间

(D)塑料流动性

1026. 在喷嘴与主流道脱离的情况下,用 使塑料从喷嘴缓慢流出,当观察料流没有气泡、硬块、银丝和变色现象,而呈光滑明亮状态,说明加热温度比较合适。

(A)无注射压力

(B)较低的注射压力

(C)无背压

(D)较高的背压

1027. 若塑件产生气泡可将塑料在使用前烘干或 和减少加热时间。

(A)提高料温

(B)降低模温

(C)降低料温

(D)提高注射速度

1028. 塑件四周飞边过大可通过 方式调整。

(A)调整模具,使分型面密合,减小型腔、型芯部分滑动零件间隙值

(B)加大模具强度及刚性

(C)减少注射压力,增加锁模力

(D)减少保压时间

(E)减少加料量

1029. 塑件尺寸变化不稳定可通过 方式调整。

(A)调整注射机,使其电器部分、液压系统稳定可靠

(B)增加锁模力

(C)修整浇料口,控制加料量,使其进料合适

(D)调整模具,使活动零件动作平稳,定位零件定位准确

(E)更换新塑料或在使用前烘干

1030. 调节锁模机构一般情况下,使模具闭合后分型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 之间,既要防止制件严重溢边,又要保证型腔能适当排气。

(A)0.5~1mm

(B)0.2~0.4mm

(C)0.02~0.04mm

(D)0.002~0.004mm

1031. 对加热模具,在模具达到预定温度后,尚需再调整一次锁模机构,最终调定应在 时进行。

(A)试模

(B)正式加工

(C)冷却后

(D)机器预热后

1032. 对加热模具,在模具 ,需再调整一次锁模机构,最终调定应在试模时进行。

(A)调整好间隙后

(B)使用后

(C)达到预定温度后

(D)冷却后

1033. 调节锁模机构一般情况下,使模具闭合后分型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02~0.04mm之间,以

(A)保证分型顺利

(B)防止制件严重溢边

(C)保证塑件不变形翘曲

(D)保证型腔能适当排气

(E)防止塑件产生裂纹

1034. 调整推出机构,在模具紧固后,慢速开模,把推杆位置调到模具上的推板与模体之间尚留有5~10mm间隙,以

(A)防止顶坏模具

(B)保证顶出距离,能顶出制件

(C)保证顶出机构动作是否平稳、灵活

(D)防止料把拉断

(E)使复位机构动作是否协调、正确

1035. 注射模具安装时压紧应平稳可靠,合模时,动、定模压板不能

(A)靠近模脚

(B)有间隙

(C)相撞

(D)固定

1036. 注射模具安装时压紧应平稳可靠,压紧面积要 ,压板不得倾斜,要对角压紧,压板尽量靠近模脚。

(A)大

(B)小

(C)合适

(D)计算

1037. 注射模具安装时压紧应平稳可靠,压紧面积要大,压板不得倾斜,要 压紧,压板尽量靠近模脚。

(A)全面

(B)单点

(C)单边

(D)对角

1038. 注射模具安装时要注意

(A)压紧应平稳可靠

(B)压紧面积要大

(C)压板不得倾斜

(D)要对角压紧

(E)压板尽量靠近模脚

1039. 在调整注射模具松紧度过程中要注意,曲肘伸直时应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

(D)轻松自如

(E)不轻松又不勉强

1040. 热流道部分的调试前应检查热流道接点形式与 接法是否一致。

(A)温控器

(B)热流板

(C)感温线

(D)成形腔

1041. 热流道部分的调试前要检查调整使热流道接点形式与温控器接法

(A)相错

(B)一致

(C)相反

(D)对称

1042. 热流道部分的调试前要检查调整使 接点形式与温控器接法一致。

(A)热流道

(B)热流板

(C)加热线圈

(D)针阀热嘴

1043. 热流道部分的调试准备应先检查

(A)热流道接点形式与温控器接法是否一致

(B)温控器的控制、区数是否足够

(C)热流道加热器及感温线电阻值是否正常

(D)实际温度值可否达到设定值

(E)温度升到设定值后,用压力表检查气管有无泄漏

1044. 热流道部分的调试准备应先检查 电阻值是否正常。

(A)加热线圈

(B)热流道加热器

(C)针阀热嘴

(D)感温线

(E)热流板

1045. ABS在热流道模试模时模具温度应调整到

(A)10℃~38℃

(B)38℃~93℃

(C)93℃~150℃

(D)10℃~93℃

1046. ABS在热流道模试模时射出速度应

(A)快

(B)平、快

(C)平、慢

(D)慢

1047. 聚丙烯在热流道模试模时一般 预热。

(A)需要

(B)较高温度

(C)较低温度

(D)不需要

1048. 热流道模试模时的注射参数主要有 等。

(A)熔融温度

(B)模具温度

(C)射出压力

(D)射出速度

(E)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

1049. 以下塑料材料中在热流道试模时不需干燥的有

(A)聚乙烯

(B)聚丙烯

(C)有机玻璃

(D)尼龙66

(E)ABS

1050. 开放式热流道由于支撑垫块太低而漏料的解决方案是

(A)增高支撑垫块

(B)换新或降低间隔板模框厚度

(C)研磨垫块

(D)修理承压板

1051. 热流道模产生不完整模塑件的原因可能是

(A)阀针太短或弯曲

(B)热流道系统超过熔料温度

(C)从注射压力到保压,切换不准确

(D)过分干燥的粗材料

1052. 针阀式热流道漏料原因

(A)热嘴上驱动缸的密封件损坏

(B)中心垫块太低

(C)保压时间不够

(D)阀针太长

1053. 开放式热流道漏料原因主要有

(A)中央垫块太高或压陷到模板中

(B)支撑垫块太低

(C)模具拆装时密封环没有更新

(D)阀针太短

(E)热嘴或热流板过热

1054. 开放式热流道因热流板过热而漏料的解决方案有

(A)修改阀针或浇口

(B)校核/更新热电偶

(C)仔细地增加压力

(D)校核/修理模具上可能凹陷或变形的承压板

(E)校核/修理模具上可能凹陷或变形的支撑垫块

1055. 一批工件在夹具中的实际位置,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这个变动量就是工件在夹具中加工时的

(A)系统误差

(B)定位误差

(C)基准不重合误差

(D)基准位移误差

1056. 一批工件在夹具中的 ,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这个变动量就是工件在夹具中加工时的定位误差。

(A)设计位置

(B)基准

(C)定位元件

(D)实际位置

1057. 定位误差常用 表示。

(A)

(B)

(C)

(D)

1058. 定位误差包括

(A)基准不重合误差

(B)

(C)基准位移误差

(D)

(E)夹紧误差

1059. 定位误差与 有关。

(A)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是否重合

(B)定位元件精度

(C)定位基准精度

(D)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联系尺寸的大小

(E)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联系尺寸的公差

1060. 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

(A)基准不重合误差

(B)基准加工误差

(C)基准误差

(D)定位误差

1061. 基准不重合误差用 表示。

(A)

(B)

(C)

(D)

1062. 由定位副的制造误差和间隙引起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动产生的定位误差,称为

(A)基准不重合误差

(B)基准位移误差

(C)定位副误差

(D)定位间隙误差

1063. 由 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移误差。

(A)定位元件的制造误差

(B)定位基准的制造误差

(C)定位副的间隙

(D)基准不重合

(E)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动

1064. 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产生的加工误差为

(A)基准不重合误差

(B)定位误差

(C)

(D)基准位移误差

(E)

1065. 在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基准位移误差只是表面的不平整误差,当用已加工的平面定位时,一般

(A)可不予考虑

(B)需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C)需考虑平面尺寸的影响

(D)需考虑平面形状误差

1066. 工件以圆孔在心轴上定位时的定位误差根据其与定位心轴接触的不同分为 种定位情况。

(A)一

(B)二

(C)三

(D)四

1067. 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的定位误差的计算根据设计基准的不同分为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68. 根据圆孔与定位心轴接触的不同,定位误差有

(A)心轴水平放置的双边接触

(B)心轴水平放置的单边接触

(C)心轴垂直放置的单边接触

(D)心轴垂直放置的双边接触

(E)心轴与圆孔同轴

1069. 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的定位误差计算

(A)以外圆下母线为设计基准时

(B)以外圆中心为设计基准时

(C)以外圆上母线为设计基准时

(D)以外圆下母线为设计基准时

1070. 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获得正确的加工位置。

(A)定位元件

(B)导向元件

(C)夹紧装置

(D)组合元件

1071. 对定销装配后其导向定位部分的轴线与 之间必须一致,以保证定位接触良好。

(A)工件的轴线

(B)分度板的分度孔轴线

(C)主轴的轴线

(D)机床的轴线

1072. 是用来确定夹具对机床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刀具对工件的相对位置。

(A)定件元件

(B)导向元件

(C)夹紧装置

(D)辅助元件

1073. 夹具中需调试的主要部件有 等。

(A)定位元件

(B)导向元件

(C)分度机构

(D)夹紧机构

(E)运动部件

1074. 分度机构一般均采用 、或的对定销来定位。

(A)矩形

(B)圆柱

(C)星形

(D)圆锥

(E)斜面形

1075. 在装配对定装置时,必须将对定销对 进行试插,直到每个位置都能插拔灵活后,才能用螺栓和销钉固定。

(A)每个分度孔

(B)一个分度孔

(C)随机选择的三到五个分度孔

(D)个别销孔

1076. 夹具中凡是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一般都要经过刮削或研磨,用 检测其配合精度及接触质量。

(A)测量法

(B)涂色法

(C)修配法

(D)透光法

1077. 夹具中凡是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一般都要经过 ,用涂色法检测其配合精度及接触质量。

(A)车削加工

(B)铣削加工

(C)手工锉削

(D)刮削或研磨

1078. 生产上用于保证夹具装配精度的方法主要有 等几种。

(A)修配法

(B)调整法

(C)定向装配调整法

(D)分组互换法

(E)自身基准原则加工成形

1079. 在修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夹具时常采用 等加工方法。

(A)刮研

(B)配研

(C)铣削

(D)精磨

(E)精车

1080. V形定位块的V形槽轴线与底座基面的平行度的检测可用

(A)检验棒+千分表

(B)塞尺

(C)角尺

(D)水平仪

1081. 床头箱镗模镗套孔与孔中心线之间的平行度检测可在推入 后用打表法或孔距测量法。

(A)工件

(B)机床

(C)基准

(D)检验棒

1082. 床头箱镗模镗套孔与孔中心线之间的 检测可在推入检验棒后用打表法或孔距测量法。

(A)平行度

(B)垂直度

(C)同轴度

(D)对称度

1083. 床头箱镗模镗套孔与孔中心线之间的平行度检测可在推入检验棒后用 检测。

(A)着色法

(B)正弦规

(C)水平仪

(D)打表法

(E)孔距测量法

1084. 夹具装配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A)位置精度

(B)机床刚性

(C)形状精度

(D)夹具尺寸

(E)装配间隙

1085. 夹具装配检测需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校正用的基准面,应力求做到这两种基准面的

(A)协调

(B)统一

(C)相对位置精度

(D)尺寸一致

1086. 夹具装配检测需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 基准面,力求做到两种基准面的统一。

(A)工件安装

(B)刀具安装

(C)设计

(D)测量、校正用的

1087. 夹具装配通常选择有主要配合面或多个配合面的零件为 装配基准件。

(A)装配基准件

(B)调整件

(C)修配件

(D)封闭环

1088. 夹具装配检测的一般程序包含

(A)选择装配基准件

(B)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校正用的基准面

(C)测量和校正装配基准件上的各个配合面上的直线度和平面度

(D)从装配基准面出发,按装配次序对各个组成零件进行装配,测量并调整装配精度

(E)装配结束还要对夹具体本身进行振动、刚性和被加工件的精度测定

1089. 装配结束对夹具进行实物鉴定时,要对 进行测定。

(A)工件的刚性

(B)夹具体本身振动

(C)机床的刚性

(D)夹具体本身刚性

(E)被加工件的精度

1090. 夹具的 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

(A)调装

(B)调整

(C)装配

(D)校正

1091. 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 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

(A)装配基准

(B)夹具体

(C)导向元件

(D)辅助元件

1092. 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 的调装两方面内容。

(A)机床

(B)工件

(C)刀具

(D)导向元件

1093. 夹具在车床上的定向装配法调装的主要任务是 对夹具往机床上的安装实行定向装配。

(A)修配定位件

(B)检查、测量机床主轴内孔及夹具对定轴柄的偏心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C)选择不同的配合件试配

(D)按最小误差叠加装配原则

(E)使各误差正负相抵,实现最小调装误差

1094. 夹具相对机床的调装

(A)专用基准面法

(B)刮研、配研等修配法

(C)自身基准原则检测法

(D)定向装配法

(E)自身基准原则加工成形法

1095. 是指使夹具相对于机床、相对于机床上的刀具、相对于机床刀具的切削成形运动,处于正确的空间位置的过程。

(A)夹具安装

(B)夹具对定

(C)夹具使用

(D)夹具校准

1096. 夹具对定是指使夹具相对于 、相对于机床上的刀具、相对于机床刀具的切削成形运动,处于正确的空间位置的过程。

(A)工件

(B)机床

(C)量具

(D)辅助工具

1097. 夹具对定是指使夹具相对于机床、相对于机床上的 、相对于机床刀具的切削成形运动,处于正确的空间位置的过程。

(A)进给装置

(B)刀具

(C)传动元件

(D)工件

1098. 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是否调整准确,可以通过 加以检查。

(A)找正调整

(B)专用样板调刀

(C)专用量具

(D)试件检验

(E)采用专门的对刀装置

1099. 夹具的对定包括

(A)夹具对工件的定位

(B)夹具在机床中的安装问题

(C)夹具定位系统相对于刀具的预定位置正确性

(D)夹具的转位分度及其分度位置的准确对定

(E)夹具对工件的夹紧

1100. 会直接造成定位元件过早磨损。

(A)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的定位处于强制状态

(B)定位点分布不合理

(C)定位元件与夹具体联接不牢固

(D)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

1101. 不会直接造成定位元件过早磨损。

(A)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的定位处于强制状态

(B)定位点分布不合理

(C)定位元件定位面与工件定位表面接触不良

(D)定位表面与夹具体底面有平行度误差

1102. 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的定位处于强制状态会直接造成

(A)定位误差过大

(B)定位不准确

(C)定位元件发生位移

(D)定位元件过早磨损

1103. 夹具定位点分布不合理会造成

(A)定位误差过大

(B)定位不准确

(C)定位元件过早磨损

(D)定位元件发生位移

(E)定位元件急剧变形

1104. 会直接造成定位元件过早磨损。

(A)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的定位处于强制状态

(B)定位点分布不合理

(C)定位元件定位面与工件定位表面接触不良

(D)定位表面与夹具体底面有平行度误差

(E)定位元件与夹具体联接不牢固

1105. 不易使工件发生位移或振动、松动,甚至脱落。

(A)夹紧力过小

(B)夹紧元件的刚性太差

(C)夹紧力的方向没有朝向主要定位基准面

(D)夹紧力的作用点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

1106. 会直接导致工件发生位移或振动、松动,甚至脱落。

(A)夹紧力过大

(B)夹紧元件的刚性太差

(C)夹紧力的方向朝向主要定位基准面

(D)夹紧力的作用点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

1107. 会直接导致工件发生位移或振动、松动,甚至脱落。

(A)夹紧力的作用点落在工件刚性较差部位

(B)夹紧力的作用点离切削部位太远

(C)夹紧元件的刚性太差

(D)夹紧力的方向朝向主要定位基准面

(E)夹紧力过大

1108. 如下图所示,将夹具元件基准圆柱放在等高刃口形V形架上,转动圆柱,读出千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它们二者之差的1/2即为该元件的 误差。

(A)圆跳动

(B)全跳动

(C)同轴度

(D)对称度

1109. 如下图所示,将夹具元件基准圆柱放在等高刃口形V形架上,转动圆柱,读出千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它们二者之差的 即为该元件的同轴度误差。

(A)1/2

(B)1/3

(C)1/4

(D)1/5

1110. 如下图所示,将夹具元件基准圆柱放在等高刃口形V形架上,转动圆柱,读出千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它们二者之差的1/2即为该元件的 误差。

(A)圆跳动

(B)垂直度

(C)平行度

(D)同轴度

1111. 以下属于夹具元件的位置误差的是

(A)平面度

(B)垂直度

(C)对称度

(D)圆跳动

(E)直线度

1112. 以下属于夹具元件的位置误差的是

(A)平面度

(B)垂直度

(C)直线度

(D)圆柱度

(E)平行度

1113. 夹具装配测量的主要项目包括:位置精度、形状精度以及

(A)配合精度

(B)尺寸精度

(C)装配精度

(D)装配间隙

1114. 夹具装配测量的主要项目包括: 、形状精度以及装配间隙。

(A)位置精度

(B)尺寸精度

(C)装配精度

(D)配合精度

1115. 夹具装配测量的主要项目包括:位置精度、 以及装配间隙。

(A)配合精度

(B)尺寸精度

(C)形状精度

(D)装配精度

1116. 以下属于夹具装配测量的主要项目的是

(A)尺寸精度

(B)装配间隙

(C)形状精度

(D)装配精度

(E)位置精度

1117. 关于夹具装配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基准面,应力求做到这两种基准面重合统一

(B)测量和校正装配基准件上的各个配合面上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经刮削至符合技术要求

(C)选择装配基准件通常选择带有主要配合面或多个配合的零件,如夹具体、大型支承件等

(D)装配结束后的夹具就可以运用于工件的批量加工

1118. 关于夹具装配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基准面,应力求做到这两种基准面重合统一

(B)检测夹具装配精度就是检测装配基准面直线度、平面度以及配合面之间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C)选择装配基准件通常选择带有主要配合面或多个配合的零件,如夹具体、大型支承件等

(D)装配结束后的夹具必须进行实物鉴定

1119. 关于夹具装配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基准面,应力求做到这两种基准面重合统一

(B)检测夹具装配精度就是检测装配基准面直线度、平面度以及配合面之间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C)选择装配基准件通常选择精度高的零件

(D)装配结束后的夹具就可以运用于工件的批量加工

1120. 关于夹具装配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选定装配基准面和测量基准面,应力求做到这两种基准面重合统一

(B)检测夹具装配精度就是检测装配基准面直线度、平面度以及配合面之间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C)夹具装配时通常选择夹具体作为基准件

(D)装配结束后的夹具就可以运用于工件的批量加工

(E)测量和校正装配基准件上的各个配合面上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经刮削至符合技术要求

1121. 装配结束后的夹具必须进行实物鉴定,即对夹具本身进行

(A)振动鉴定

(B)刚性鉴定

(C)尺寸测量

(D)精度测量

(E)加工件的精度检测

1122. 在镗床夹具中,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具有正确加工位置的元件是

(A)镗杆

(B)镗套

(C)定位板

(D)夹紧螺钉

1123. 在镗床夹具各元件中,定位板的作用是

(A)保证夹具各元件联于一体

(B)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具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C)保证刀具具有正确的方向

(D)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具有足够的刚性

1124. 以下关于镗床夹具各元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夹具体能保证夹具各元件联于一体

(B)定位板能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具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C)镗杆用于安装刀具,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刚性

(D)镗套能支撑和引导镗刀杆,起定位作用

(E)夹紧装置能保证在加工时工件不离开已占据的正确位置

1125. 以下关于镗床夹具各元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夹具体能起连接作用

(B)夹紧装置能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具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C)镗杆用于安装刀具,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刚性

(D)镗套能支撑和引导镗刀杆,起导向作用

(E)定位板能保证在加工时工件不离开已占据的正确位置

1126. 镗杆与镗套的 不会引起它们烧伤粘结。

(A)表面粗糙度差

(B)热处理硬度不均匀

(C)润滑密封不当

(D)配合间隙大

1127. 镗杆与镗套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太差会引起镗杆与镗套相互

(A)烧结

(B)移动

(C)转动

(D)扭曲

1128. 镗杆与镗套的 会引起它们烧伤粘结。

(A)表面粗糙度差

(B)配合间隙大

(C)材料选择不当

(D)载荷过重

(E)润滑密封不当

1129. 镗杆与镗套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太差会引起镗杆与镗套相互

(A)烧结

(B)移动

(C)磨损

(D)扭曲

(E)拉伤

1130. 对于滚动式回转镗套,判断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常采用“听”的方法去检测故障,轴承在工作时发出尖锐哨音,其原因是

(A)轴承间隙过小,润滑不良

(B)轴承内有杂物

(C)轴承滚动体或轴承圈破裂

(D)轴承内、外圈槽磨损剥落

1131. 对于滚动式回转镗套,判断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常采用“听”的方法去检测故障,轴承在工作时发出冲击声,其原因是

(A)轴承间隙过小,润滑不良

(B)轴承内有杂物

(C)轴承滚动体或轴承圈破裂

(D)轴承内、外圈槽磨损剥落

1132. 对于滚动式回转镗套,判断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常采用“听”的方法去检测故障,轴承在工作时发出隆隆声,其原因是

(A)轴承间隙过小,润滑不良

(B)轴承内有杂物

(C)轴承滚动体或轴承圈破裂

(D)轴承内、外圈槽磨损剥落

1133. 对于滚动式回转镗套,当轴承在工作时发出 ,就必须更换轴承。

(A)尖锐哨音

(B)不规则声音

(C)冲击声

(D)隆隆声

(E)丝丝声

1134. 对于滚动式回转镗套,当轴承在工作时发出 ,就必须清洗轴承,重新润滑。

(A)尖锐哨音

(B)不规则声音

(C)冲击声

(D)隆隆声

(E)丝丝声

1135. 关于使用量具量仪检测夹具故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考虑量具量仪与测量精度要求相符合

(B)要考虑量具量仪与测量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C)要考虑量具量仪必须适应夹具的结构特点

(D)要尽可能选择高精度的量具量仪

1136. 选择量具和量仪必须考虑适应夹具装配和测量场所的

(A)技术指标

(B)环境条件

(C)客观条件

(D)具体要求

1137. 要根据夹具装配的测量场所的环境条件选择量具和量仪,以保证其

(A)测量精度

(B)技术指标

(C)装配精度

(D)精度要求

1138. 关于使用量具量仪检测夹具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考虑量具量仪与测量精度要求相符合

(B)要考虑量具量仪与测量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C)要考虑量具量仪必须适应夹具的结构特点

(D)要尽可能选择高精度的量具量仪

(E)要尽可能选择最先进的量具量仪

1139. 选择量具量仪检测夹具故障,要考虑量具量仪与 相适应。

(A)企业的量具状况

(B)夹具的测量方法

(C)夹具的结构特点

(D)测量的精度要求

(E)测量的环境条件

1140. 用两顶尖装夹磨削工件外圆时,由于顶尖对工件顶得过松易造成工件有

(A)锥形

(B)圆度误差

(C)腰鼓形

(D)弯曲形

1141. 用两顶尖装夹磨削工件外圆时,由于顶尖对工件顶得过松易造成工件有

(A)锥形

(B)椭圆形

(C)圆度误差

(D)双曲线形

1142. 用两顶尖装夹磨削工件外圆时,由于 易造成工件有圆度误差。

(A)顶尖对工件顶得过松或过紧

(B)顶尖在主轴和尾架锥孔内配合较紧

(C)头架和尾架顶尖的中心线不重合

(D)砂轮主轴轴承间隙较小

1143. 用两顶尖装夹磨削工件外圆时,由于 易造成工件有圆度误差。

(A)顶尖对工件顶得过松或过紧

(B)顶尖在主轴和尾架锥孔内配合不紧密

(C)头架和尾架顶尖的中心线不重合

(D)中心孔内有污垢

(E)顶尖润滑不良

1144. 用两顶尖装夹磨削工件外圆时,由于顶尖对工件顶得过紧易使工件

(A)有圆度误差

(B)有锥形

(C)有细腰形

(D)有弯曲形

(E)轴肩端面有跳动误差

1145. 压缩空气被污染将使气压系统管道锈蚀、密封件变形、喷嘴堵塞,其中压缩空气污染的来源是

(A)水分、油分、粉尘

(B)水分、油分、气味

(C)水分、气味、粉尘

(D)油分、气味、粉尘

1146. 压缩空气被污染将使气压系统管道和元件锈蚀、密封件变形、喷嘴 ,其主要来源是水分、油分、粉尘。

(A)磨损

(B)腐蚀

(C)堵塞

(D)生锈

1147. 压缩空气被污染将使气压系统 ,其主要来源是水分、油分、粉尘。

(A)管道和元件锈蚀

(B)密封件变形

(C)喷嘴堵塞

(D)阀门动作不良

(E)无法正常工作

1148. 压缩空气被污染将使气压系统管道和元件锈蚀、密封件变形、喷嘴堵塞,其中压缩空气污染的来源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粉尘

(D)水分

(E)油分

1149. 不会造成液压传动系统发生爬行故障。

(A)液压油中混有空气

(B)密封件密封不良

(C)液压系统散热不好

(D)相对运动部件摩擦力太大

1150. 会造成液压传动系统发生爬行故障。

(A)液压油中混有空气

(B)液压油压力太大

(C)液压系统散热不好

(D)液压油黏度过高

1151. 相对运动部件摩擦力太大会造成液压传动系统

(A)油液泄漏

(B)噪声震动

(C)油温过高

(D)爬行故障

1152. 不会造成液压传动系统发生爬行故障。

(A)液压油中混有空气

(B)液压油压力太大

(C)液压系统散热不好

(D)液压油黏度过高

(E)相对运动部件摩擦力太大

1153. 会造成液压传动系统发生爬行故障。

(A)液压油中混有空气

(B)密封件密封不良

(C)液压油温度过高

(D)液压油黏度过高

(E)相对运动部件摩擦力太大

1154. 下列不属于多工位冷冲模损坏形式的是

(A)模具开裂

(B)工件压伤

(C)凹模涨开

(D)凸模折断

1155. 模具的损坏包括开裂、折断、涨开等三大形式,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 方面寻找原因。

(A)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维修

(B)模具制造、模具维修和模具使用

(C)模具维修、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

(D)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使用

1156. 多工位冷冲模的损坏形式包括 等内容。

(A)模具开裂

(B)凹模涨开

(C)工件压伤

(D)凸模折断

(E)工件变形

1157. 会导致多工位冷冲模损坏。

(A)选择模具材料不合理

(B)热处理工艺不合理

(C)模具设计不合理

(D)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

(E)模具零件的位置或方向装错

1158. 不会导致多工位冷冲模卡模故障。

(A)模具导向不良、倾斜

(B)模板间有异物

(C)凹模刃口尺寸设计偏大

(D)模具强调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

1159. 不会导致多工位冷冲模卡模故障。

(A)模具导向不良、倾斜

(B)模板、模座变形

(C)凹模刃口尺寸设计偏大

(D)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

1160. 在冲压生产中,多工位冷冲模一旦发生卡模,操作者应立即停止生产,

(A)进行维修

(B)更换模具

(C)拆卸模具,进行维修

(D)查找原因,排除故障,进行维修

1161. 引起多工位冷冲模卡模故障的原因是

(A)凹模刃口尺寸设计偏大

(B)模板间有异物

(C)模板或模座发生变形

(D)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

(E)润滑油粘度太高

1162. 引起多工位冷冲模卡模的原因是

(A)研磨后未退磁

(B)大小冲头位置太近

(C)模板或模座发生变形

(D)模具的侧向受力不平衡

(E)润滑油粘度太高

1163. 不会引起多工位冷冲模废料阻塞故障。

(A)漏料孔不光滑

(B)漏料孔从上至下逐级放大

(C)漏料孔上下错位

(D)漏料孔过大或过小

1164. 多工位冷冲模废料堵塞后,处理方法是

(A)用电钻钻出废料后继续生产

(B)用电钻钻出废料,拆下凹模,分析原因,进行修模

(C)用手锤敲出堵塞的废料后继续生产

(D)用手锤敲出堵塞的废料,拆下凹模,分析原因,进行修模

1165. 引起多工位冷冲模废料堵塞的原因是

(A)漏料孔从上至下没有逐级放大或漏料孔上下错位

(B)冲压材料带油太多或油的粘度过高

(C)漏料孔底部有阻挡物

(D)漏料孔过大或过小

(E)凹模在磨床上磨削后已退磁

1166. 在多工位冷冲模生产中,经常会产生跳屑,而所说的“跳屑”是指

(A)废料上浮

(B)工件上浮

(C)带料跳起

(D)工件跳起

1167. 凸模磨损,屑料压附于凸模上,产生“跳屑”,处理方法是

(A)研修凸模刃口

(B)直接更换凸模

(C)研修凸模刃口后进行退磁

(D)继续生产

1168. 在多工位冷冲模使用过程中,跳屑故障将会导致

(A)凸模磨损

(B)模具损坏

(C)工件压伤

(D)废料堵塞

1169. 引起多工位冷冲模跳屑的原因有

(A)模具冲裁间隙偏小

(B)冲压材料表面油量过多

(C)冲头进入凹模深度偏小

(D)凸模研磨后已退磁

(E)凸模表面紧贴坯料产生真空

1170. 冲压油滴得太快或油过粘,将会产生 故障

(A)凸模弯曲或断裂

(B)废料堵塞

(C)模具损坏

(D)卡模

(E)跳屑

1171. 在多工位冷冲模使用过程中,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故障都将会导致

(A)凸模磨损

(B)凸模倾斜

(C)凸模断裂或弯曲

(D)废料堵塞

1172. 在多工位冷冲模使用过程中,若大、小凸模相距较近,则小凸模易产生

(A)断裂

(B)涨开

(C)倾斜

(D)磨损

1173. 当成形件选用高硬度材料时,凸模将会发生断裂或弯曲故障,可以对细小凸模作 的改进。

(A)减小凸模上端尺寸,而冲切刃端尺寸不变

(B)加大冲切刃端尺寸,而凸模上端尺寸不变

(C)加大凸模上端尺寸,而冲切刃端尺寸不变

(D)减小冲切刃端尺寸,而凸模上端尺寸不变

1174. 导致多工位冷冲模凸模断裂或弯曲的原因是

(A)模具内有异物引起跳屑

(B)废料阻塞

(C)凸、凹模刃口磨损

(D)垫片加设不当

(E)冲裁间隙偏大

1175. 当大、小凸模相距较近时,小凸模产生断裂,可采用 方法进行修正。

(A)对小凸模加保护装置

(B)加大小凸模上端尺寸

(C)刃磨凸、凹模刃口

(D)采用阶梯冲裁法

(E)加大冲裁间隙

1176. 检查刃口和拉深凹模是否定期加油润滑,是属于多工位冷冲模常见故障检查中 内容。

(A)尾件质量状况的检查

(B)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C)日常检查

(D)模具维修过程中的检查

1177. 下面属于模具日常检查的内容是

(A)检查刃口和拉深凹模是否定期加油润滑

(B)检查是否及时清理废料

(C)检查凸、凹模刃口磨损状况

(D)检查模具的弹簧、橡胶及导向件是否损坏或失效

(E)检查废料排出是否顺畅

1178. 检查冲模刃口锋利状况,是属于模具常见故障检查中 内容。

(A)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B)尾件质量状况的检查

(C)模具维修过程中的检查

(D)日常检查

1179. 检查凸凹模的间隙是否均匀,是否严重磨损,是属于多工位冷冲模常见故障检查中 内容。

(A)尾件质量状况的检查

(B)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C)日常检查

(D)模具维修过程中的检查

1180. 下面属于多工位冷冲模使用后检查的内容是

(A)检查冲模刃口锋利状况

(B)检查凸凹模的间隙是否均匀,大小是否合适

(C)检查废料排出是否顺畅

(D)检查模具的弹簧、橡胶及导向件是否损坏或失效

(E)检查凸凹模使用后是否有裂纹

1181. 下面属于多工位冷冲模使用后检查的内容是

(A)检查导向零件是否损坏或失效

(B)检查顶料装置和卸料装置是否磨损,动作是否灵活,有无严重变形

(C)检查凸凹模的间隙是否均匀

(D)检查定位部分和导向部分是否松动,是否严重磨损

(E)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状况

1182. 多工位冷冲模内部检测装置主要是检测 等故障。

(A)材料误送、定位不准、卸料不正常、凸模损坏、未冲出通孔

(B)材料纵向弯曲、定位不准、卸料不正常、凸模损坏、未冲出通孔

(C)材料横向弯曲、定位不准、卸料不正常、凸模损坏、未冲出通孔

(D)材料有缺陷、定位不准、卸料不正常、凸模损坏、未冲出通孔

1183. 多工位冷冲模的 ,主要是检测材料误送、定位不准、卸料不正常、凸模损坏、未冲出通孔等故障。

(A)带料宽度检测装置

(B)光电转换检测装置

(C)模具结构内部检测装置

(D)带料末端检测装置

1184. 多工位冷冲模生产过程中,当使用气动送料装置或者拉式送料装置时,可使用 检测。

(A)带料宽度检测装置

(B)光电转换检测装置

(C)带料纵向弯曲检测装置

(D)活动导正销检测装置

1185. 多工位冷冲模内部检测装置,主要是检测 故障。

(A)材料误送、定位不准

(B)带料横向弯曲

(C)卸料不正常

(D)带料纵向弯曲

(E)凸模损坏或未冲出通孔

1186. 多工位冷冲模生产过程中,当使用气动送料装置或者拉式送料装置时,可使用 检测。

(A)带料宽度检测装置

(B)固定导正销检测装置

(C)带料纵向弯曲检测装置

(D)活动导正销检测装置

(E)光电转换检测装置

1187. 在多工位冷冲模故障检验工量具中, 可用于测量坐标尺寸、形位公差、空间相交构造、曲面尺寸,精度高达0.002mm。

(A)精密千分尺

(B)工具显微镜

(C)自动三坐标仪

(D)手动三坐标仪

1188. 自动三坐标仪可用于测量多工位冷冲模的坐标尺寸、空间相交构造、 ,精度可达0.002mm。

(A)样品直径、曲面尺寸

(B)形位公差、曲面尺寸

(C)物件高度、曲面尺寸

(D)形位公差、线性尺寸

1189. 自动三坐标仪可用于测量多工位冷冲模的坐标尺寸、空间相交构造、形位公差、曲面尺寸,精度可达

(A)0.001mm

(B)0.005mm

(C)0.002mm

(D)0.02mm

1190. 自动三坐标仪可用于测量多工位冷冲模的

(A)空间相交构造

(B)坐标尺寸

(C)物件高度

(D)线性尺寸

(E)曲面尺寸

1191. 自动三坐标仪可用于测量多工位冷冲模的

(A)空间相交构造

(B)形位公差

(C)坐标尺寸

(D)曲面尺寸

(E)线性尺寸

1192. 在检测冲裁件部位的毛刺时,当材料的厚度小于1mm时,所采用的检测仪器是

(A)β投射式测厚仪

(B)α投射式测厚仪

(C)千分表

(D)游标卡尺

1193. 在检测冲裁件部位的毛刺时,当材料的厚度 时,所采用的检测仪器是β投射式测厚仪。

(A)大于1mm

(B)小于1mm

(C)大于0.1mm

(D)小于0.1mm

1194. 在检测冲裁件部位的毛刺时,当材料的厚度大于1mm时,所采用的检测仪器是

(A)β投射式测厚仪

(B)α投射式测厚仪

(C)千分表

(D)游标卡尺

1195. 为了解决顶杆顶不动、折断或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故障,需重新修磨顶杆,在顶杆前端保留 ,中间部分磨小0.2mm。

(A)10~15mm

(B)0.2mm

(C)0.05~0.08mm

(D)4~6mm

1196. 为了解决顶杆顶不动、折断或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故障,需重新修磨顶杆,在顶杆前端保留10~15mm,中间部分磨小

(A)10~15mm

(B)0.2mm

(C)0.05~0.08mm

(D)4~6mm

1197. 所有顶杆在装配后,都必须严格检查其配合间隙是否在 之内,并且要保证整个顶出机构能进退自如。

(A)0.05~0.08mm

(B)0.2~0.8mm

(C)10~15mm

(D)4~6mm

1198. 在复杂型腔模的工作过程中,顶杆常见的故障有

(A)弯曲

(B)断裂

(C)漏料

(D)膨胀而卡死

(E)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

1199. 以下关于推杆推出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推杆应设在塑件不易变形、阻力大的地方,如凸台、加强筋、靠近型芯处等。

(B)推杆应避开冷却通道的位置。

(C)顶杆侵入塑件不超过0.1mm,顶杆端面不允许低于塑件成型表面。

(D)只要不损伤塑件的外观,尽可能多设顶杆,减少塑件的脱模接触应力。

(E)推杆应在排气困难的位置,可兼起排气的作用。

1200. 为防止粘模,模具应设置足够的气孔,薄壁塑件的模具型腔设置气孔的累计直径为每立方米

(A)10-13mm

(B)4-6mm

(C)6-8mm

(D)8-10mm

1201. 为防止粘模,模具应设置足够的气孔,薄壁塑件的模具型腔设置气孔的累计直径为每立方米

(A)5-7mm

(B)7-10mm

(C)10-13mm

(D)13-15mm

1202. 模具排气不良,模内 使半熔态树脂强行通过分型面,导致粘模。

(A)压力过大

(B)温度过高

(C)速度过快

(D)摩擦力过大

1203. 引起塑件粘附模具的故障原因是

(A)脱模剂用量不足或选用不当

(B)分型面设置不当,塑件取出时有阻碍

(C)模具排气不良

(D)模具型腔表面太粗糙或有砂眼

(E)模具型腔内积留了一层树脂分解的焦化物

1204. 模具型腔内积留一层树脂分解的焦化物的主要因素是

(A)脱模剂用量不足或选用不当

(B)分型面设置不当,塑件取出时有阻碍

(C)着色剂选用不当

(D)树脂熔融不良

(E)热周期太长,使树脂过热分解

1205. 模具设计不当时,会产生粉料填充不良故障,应修改模具设计,

(A)增加通道的宽深比,加大模具的转角半径

(B)增加通道的宽深比,减小模具的转角半径

(C)减小通道的宽深比,加大模具的转角半径

(D)减小通道的宽深比,减小模具的转角半径

1206. 粉料不熔或流动性能太差,会产生粉料填充不良故障,应使用 的粉料。

(A)粒度目数较高、熔体指数较高

(B)粒度目数较高、熔体指数较低

(C)粒度目数较低、熔体指数较高

(D)粒度目数较低、熔体指数较低

1207. 模壁太厚,传热效率太差,会产生加热周期太长故障,应采用 的材料制作模具,提高传热速度。

(A)模壁较薄、导热系数较高

(B)模壁较薄、导热系数较低

(C)模壁较厚、导热系数较高

(D)模壁较厚、导热系数较低

1208. 在复杂型腔模具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塑件韧性不良及粉料填充不良故障的原因是

(A)模壁太厚,传热效率太差

(B)加热效率太低

(C)加热炉温度太低

(D)粉料粒径太粗

(E)粉料不熔或流动性能太差

1209.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常见的故障中, 不会产生型芯崩裂故障。

(A)冷却水离型芯太近

(B)模具结构问题

(C)型芯材料问题

(D)模具排气问题

1210.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常见的故障中, 会产生型芯崩裂故障。

(A)柱位或加强筋过长

(B)冷却水过近

(C)浇口位置不当

(D)注塑工艺不合理

1211.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常见的故障中, 会产生型芯崩裂故障。

(A)推杆位置不合理

(B)型芯材料问题

(C)注塑工艺不合理

(D)推杆不光滑

1212.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常见的故障中,产生夹纹、气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浇口不适

(B)排气问题

(C)阻碍进浇

(D)壁厚不均

(E)推出不平衡

1213.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常见的故障中,产生夹纹、气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浇口位置不合理

(B)模具排气不顺畅

(C)浇口处有异物堵塞

(D)模具壁厚不均匀

(E)模具冷却不当

1214. 以下不属于多分型面型腔模型芯断裂故障检查项目的是

(A)检查型芯老化程度

(B)检查进浇点位置

(C)检查脱模斜度

(D)检查模具结构合理程度

1215. 以下不属于多分型面型腔模型芯断裂故障检查项目的是

(A)检查推管孔与型芯孔的同轴度

(B)检查推出板受力情况

(C)检查脱模斜度

(D)检查型芯与浇口距离

1216. 以下不属于多分型面型腔模漏水故障检查项目的是

(A)检查密封圈的配合情况

(B)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

(C)检查型芯是否崩裂

(D)检查型芯与浇口距离

1217. 以下属于多分型面型腔模型芯断裂故障检查项目的是

(A)检查推管孔与型芯孔的同轴度

(B)检查推出板受力情况

(C)检查脱模斜度

(D)检查型芯与浇口距离

(E)检查推管的质量

1218. 以下属于多分型面型腔模型芯断裂故障检查项目的是

(A)检查型芯老化程度

(B)检查进浇点位置

(C)检查脱模斜度

(D)检查模具结构合理程度

(E)检查注射压力

1219.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使用中,通常滑块的配合长度要大于宽度的 倍,且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该数值的2/3。

(A)0.5

(B)1.0

(C)1.5

(D)2.0

1220.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使用中,滑块的配合长度通常要 宽度的1.5倍,且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这个数值的2/3。

(A)大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1221.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使用中,滑块的配合长度通常要大于宽度的1.5倍,且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这个数值的

(A)2/3

(B)1/2

(C)1/3

(D)1/4

1222.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故障检测中,检查导柱与导套或推杆与推杆孔配合松紧程度时,如果多根导柱或多根推杆配合松紧不一致,则会

(A)引起顶出力不平衡

(B)产生负载分布不均匀

(C)导致导套损坏

(D)导致导柱损坏

(E)导致推杆损坏

1223.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故障检测中,检查导柱孔或推杆的安装孔与分型面的垂直度时,如果导柱孔或推杆孔与分型面不垂直,则会

(A)使开模时导柱轴线与开模运动方向不平行

(B)推杆顶出时,与顶出运动方向不平行

(C)易拉伤导柱或推杆

(D)易啃坏导柱或推杆

(E)易折断导柱或推杆

1224. 使用弹簧滚珠限位的侧抽件时,弹簧滚珠只许安装在水平方向,不许安装在模具的 位置处。

(A)上下

(B)左右

(C)前后

(D)任意

1225. 使用弹簧滚珠限位的侧抽件时,弹簧滚珠只许安装在 方向,不准安装在模具的上下位置处。

(A)上下

(B)左右

(C)前后

(D)水平

1226. 使用弹簧滚珠限位的侧抽件时,弹簧滚珠只许安装在 方向,不准安装在模具的上下位置处。

(A)垂直

(B)倾斜

(C)前后

(D)水平

1227. 侧向分型注射模常见故障检查的注意事项有

(A)在侧成型杆下面禁止设有脱模推管和推杆。

(B)用弹簧滚珠限位的侧抽件只许安装在水平方向,不准安装在模具的上下位置处。

(C)侧抽滑块的导轨不易太短。

(D)锁紧块要有足够的刚性。

(E)推板上不准安装斜导柱(或斜销)。

1228. 下列关于侧向分型注射模常见故障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侧成型杆下面禁止设有脱模推管和推杆。

(B)用弹簧滚珠限位的侧抽件只许安装在水平方向,不准安装在模具的上下位置处。

(C)侧抽滑块的导轨不易太短。

(D)对于较长的锁紧块,顶端需用支承锁住。

(E)侧滑块不宜只用弹簧抽拔,应该加上拔针或斜导柱协助,以防弹簧自锁,卡死失灵。

1229. 下列关于夹具使用寿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定位元件装配不牢固会产生定位误差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B)定位元件在装配时产生的形位误差会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C)定位元件装配不良会影响夹具的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

(D)定位元件在装配后不需精加工就可达到较高位置精度确保夹具使用寿命

1230. 下列关于夹具使用寿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夹紧元件装配不良会使其变形损坏而影响夹具的使用寿命

(B)导向元件装配不良会降低工件加工精度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C)定位元件在装配后不需精加工就可达到较高位置精度确保夹具使用寿命

(D)定位元件装配不良会影响夹具的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

1231. 下列关于夹具使用寿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定位元件在装配后不需精加工就可达到较高位置精度确保夹具使用寿命

(B)分度机构导向定位部分装配不良会使对定销变形或拆断而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C)分度对定机构装配时修配不良会降低分度精度而影响夹具的使用寿命

(D)导向元件装配不良会降低工件加工精度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1232. 下列关于夹具使用寿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定位元件在装配后不需精加工就可达到较高位置精度确保夹具使用寿命

(B)分度机构导向定位部分装配不良会使对定销变形或拆断而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C)分度对定机构装配时修配不良会降低分度精度而影响夹具的使用寿命

(D)导向元件装配不良会降低工件加工精度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E)定位元件装配不良会影响夹具的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

1233. 下列关于夹具使用寿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定位元件装配不牢固将产生定位误差而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B)分度机构导向定位部分装配不良会使对定销变形或拆断而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C)夹紧元件装配不良会使其变形损坏而影响夹具的使用寿命

(D)导向元件装配不良会降低工件加工精度影响夹具使用寿命

(E)定位元件在装配后不需精加工就可达到较高位置精度确保夹具使用寿命

1234. 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应经过 ,对作旋转运动的配合元件应选择合适的配合间隙。

(A)修配与刮削

(B)选配与组合

(C)装配与检查

(D)刮削与研磨

1235. 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应经过刮削与研磨,对作旋转运动的配合元件应选择合适的。

(A)配合间隙

(B)过盈量

(C)过盈配合

(D)过渡配合

1236. 下列关于复杂夹具拆卸与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应经过刮削与研磨

(B)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旋转运动的配合元件应选择合适的配合间隙

(C)对复杂夹具零部件进行拆卸时应选择与装配相反的顺序和方向

(D)复杂夹具装配时,选择装配基准件一般首选夹具体

(E)复杂夹具装配完成后一般只须进行试切鉴定

1237. 下列关于复杂夹具拆卸与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应经过刮削与研磨

(B)复杂夹具装配时,对作旋转运动的配合元件应选择合适的配合间隙

(C)对复杂夹具零部件进行拆卸时应选择与装配相同的顺序和方向

(D)复杂夹具装配时,对拆卸后的零部件应进行二次预检以确定更换件

(E)复杂夹具装配完成后一般须进行空载试验和试切鉴定

1238. 用电弧冷焊修复法对铸铁件夹具体进行裂纹修复时,常用 清洗焊接区域。

(A)水

(B)汽油

(C)柴油

(D)丙酮

1239. 用电弧冷焊修复法对铸铁件夹具体进行裂纹修复时,常用 清洗焊接区域。

(A)柴油

(B)汽油

(C)苯

(D)乳化液

1240. 采用 修复法对铸铁件夹具体进行裂纹修复时,常用丙酮清洗修复部位。

(A)精磨

(B)焊接

(C)刮研

(D)研磨

1241. 采用 修复法对铸铁件夹具体进行裂纹修复时,常用丙酮清洗修复部位。

(A)精磨

(B)焊接

(C)电镀

(D)研磨

1242. 采用电弧冷焊修复法对铸铁件夹具体进行裂纹修复时,常用 清洗修复部位。

(A)丙酮

(B)苯

(C)水

(D)汽油

(E)柴油

1243. 当镗杆或镗套的磨损量在0.3mm左右时,常用 方法进行修复。

(A)镀铬

(B)堆焊

(C)研磨

(D)精车

1244. 当镗杆或镗套的磨损量在0.3mm左右时,常用 方法进行修复。

(A)堆焊

(B)镀铬

(C)磨削

(D)镶套

1245. 当镗杆或镗套的磨损量在 mm左右时,常用镀铬方法进行修复。

(A)3

(B)1

(C)0.3

(D)0.03

1246. 当镗杆或镗套的磨损量在0.3mm左右时,常用 方法进行修复。

(A)堆焊

(B)镀铬

(C)磨削

(D)镶套

(E)喷涂

1247. 电磁吸盘是平面磨削最常用的夹具,当电磁吸盘台面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出现划纹、麻点或发生变形时,采取的修理方法是

(A)用油石修光

(B)用细砂纸修光

(C)用金相砂纸抛光

(D)用磨床砂轮自磨

1248. 电磁吸盘是平面磨削最常用的夹具,当电磁吸盘台面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出现划纹、麻点或发生变形时,采取的修理方法是

(A)用磨床砂轮自磨

(B)用细锉刀修光

(C)用布砂轮抛光

(D)用油石修光

1249. 电磁吸盘是平面磨削最常用的夹具,当电磁吸盘台面出现 时,可用三角油石或细砂纸修光,再用金相砂纸抛光。

(A)划纹

(B)麻点

(C)拉毛

(D)变形

1250. 电磁吸盘是平面磨削最常用的夹具,当电磁吸盘台面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出现划纹、麻点或发生变形时,常对台面作一次修磨,修磨时必须注意

(A)电磁吸盘应接通电源

(B)电磁吸盘处于非工作状态

(C)磨削量要小

(D)加足够的冷却液

(E)为延长使用寿命修磨次数要少

1251. 电磁吸盘是平面磨削最常用的夹具,当电磁吸盘台面出现 时,可用磨床砂轮进行一次自磨。

(A)划纹

(B)麻点

(C)拉毛

(D)变形

(E)裂纹

1252. 冷冲模在工作中往往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冲击、摩擦等机械力的作用,从而发生断裂、粘合、啃伤、 等失效形式。

(A)腐蚀、磨损、软化

(B)腐蚀、磨损、镦粗

(C)变形、磨损、软化

(D)变形、腐蚀、镦粗

1253. 冷冲模在工作中往往承受压缩、冲击、摩擦 等作用,从而发生断裂、变形、磨损、粘合、啃伤、软化等失效形式。

(A)拉伸、弯曲

(B)拉伸、腐蚀

(C)冷热疲劳、弯曲

(D)冷热疲劳、腐蚀

1254. 冷冲模在工作中往往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冲击、摩擦等等机械力的作用,从而发生粘合、变形、 等失效形式。

(A)断裂、腐蚀、磨损、软化

(B)断裂、磨损、啃伤、软化

(C)冷热疲劳、腐蚀、磨损、软化

(D)冷热疲劳、断裂、腐蚀、啃伤

1255. 冷冲模在工作中往往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冲击、摩擦等等机械力的作用,从而发生 等失效形式。

(A)断裂和磨损

(B)变形和粘合

(C)冷热疲劳和磨损

(D)啃伤和软化

(E)腐蚀和粘合

1256. 冷冲模在工作中往往承受 等作用,从而发生断裂、变形、磨损、粘合、啃伤、软化等失效形式。

(A)冷热疲劳和压缩

(B)拉伸和压缩

(C)弯曲和冲击

(D)摩擦和腐蚀

(E)冲击和摩擦

1257. 在弯曲过程中坯件沿着凹模表面滑动时,会受到 作用,坯件会产生较大偏移。

(A)摩擦阻力

(B)冲击力

(C)弯曲力

(D)剪切力

1258. 在弯曲过程中坯件沿着凹模表面滑动时,会受到摩擦阻力作用,若坯料两侧的摩擦阻力 时,坯件会产生较大的偏移。

(A)相差较小

(B)相等

(C)相差较大

(D)无法确定

1259. 在弯曲过程中坯件沿着凹模表面滑动时,会受到摩擦阻力,若坯料两侧的摩擦阻力相差较大时,坯件会向 的一侧偏移。

(A)摩擦阻力小

(B)弯曲力小

(C)摩擦阻力大

(D)弯曲力大

1260. 在冷冲压制件常见缺陷中,弯曲部位产生明显变薄的原因是

(A)相对弯曲半径值太小

(B)相对弯曲半径值太大

(C)多角弯曲

(D)采用尖角凸模

(E)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太深

1261. 在冷冲压制件常见缺陷中,弯曲部位产生明显变薄的原因是

(A)相对弯曲半径值太小

(B)凸、凹模位置不正确

(C)凸凹模间隙太小

(D)润滑不良

(E)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太深

1262. 下列不属于冷冲模临时修理内容的是

(A)易损件的更换

(B)冲模的调整

(C)螺钉、螺母的紧固

(D)凸、凹模表面划痕的修理

1263. 下列不属于冷冲模临时修理内容的是

(A)易损件的更换

(B)变钝凸、凹模刃口的研磨

(C)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更换

(D)凸、凹模表面划痕的修理

1264. 下列不属于冷冲模临时修理内容的是

(A)零部件修理好后的重新装配和调整

(B)变钝凸、凹模刃口的研磨

(C)螺钉、螺母的紧固

(D)凸、凹模表面划痕的修理

1265. 下列属于冷冲模临时修理内容的是

(A)卸料弹簧或橡胶的更换

(B)变钝凸、凹模刃口的研磨

(C)螺钉、螺母的紧固

(D)凸、凹模表面划痕的修理

(E)定位零件的更换

1266. 下列属于冷冲模临时修理内容的是

(A)易损件的更换

(B)变钝凸、凹模刃口的研磨

(C)螺钉、螺母的紧固

(D)凸、凹模表面划痕的修理

(E)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更换

1267. 修理后的冷冲模,检查故障是否已排除的主要方法是检查修理后 是否合格。

(A)冲模零部件的调整

(B)冲模零部件

(C)冷冲模试冲的制件

(D)冲模零部件的装配

1268. 修理后的冷冲模,经重新安装调整后,

(A)可直接投入生产

(B)检查修理后冷冲模试冲的制件是否合格

(C)检查修理后冲模零部件的装配是否合格

(D)检查修理后冲模零部件的装配和调整是否合格

1269. 修理后的冷冲模,经重新安装调整后,

(A)可直接投入生产

(B)检查修理后冲模零部件的装配和调整是否合格

(C)检查修理后冲模零部件的调整是否合格

(D)检查修理后冷冲模试冲的制件是否合格

1270. 在冷冲模修理前必须要编写修理卡片,修理卡片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冲模的名称

(B)检修前冲压件的质量情况

(C)冲模检查的结果

(D)确定的修理方法

(E)确定修理后冲模所能达到的性能要求

1271. 在冷冲模修理前必须要编写修理卡片,修理卡片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模具的修理工具

(B)冲模检修的原因

(C)冲模检查的结果

(D)确定修理后冲模所能达到的性能要求

(E)检修前冲压件的质量情况

1272. 在复杂型腔模的失效形式中,不会引起塑性变形失效的因素是

(A)型腔模具表面强化层太薄,经磨损后变形抗力不足

(B)型腔模具热处理时回火不足

(C)型腔模具表面承受脉动拉应力作用

(D)工作时受热继续回火转变而产生相变超塑性

1273. 在复杂型腔模的失效形式中,不会引起塑性变形失效的因素是

(A)型腔模具热处理时回火不足

(B)型腔模具所承受的变形抗力不足

(C)型腔模具工作时受热继续回火转变而产生相变超塑性

(D)型腔模具表面反复受热和冷却

1274. 在复杂型腔模的失效形式中,不会引起塑性变形失效的因素是

(A)型腔模具所承受的温度变化比较急剧

(B)模具热处理时回火不足

(C)型腔模具所承受的变形抗力不足

(D)型腔模具型腔表面所承受的压力过大

1275. 在复杂型腔模的失效形式中,引起塑性变形失效的因素有

(A)型腔模具表面强化层太薄

(B)型腔模具热处理时回火不足

(C)型腔模具表面承受脉动拉应力作用

(D)工作时受热继续回火转变而产生相变超塑性

(E)型腔模具型腔表面所承受的压力过大

1276. 在复杂型腔模的失效形式中,引起塑性变形失效的因素有

(A)型腔模具所承受的温度变化比较急剧

(B)模具热处理时回火不足

(C)型腔模具所承受的变形抗力不足

(D)型腔模具型腔表面所承受的压力过大

(E)型腔模具型腔工作温度偏高

1277. 复杂型腔模具在工作中往往经受摩擦、 的作用,从而发生磨损、腐蚀、塑性变形、断裂、疲劳等失效形式。

(A)压力、温度和腐蚀

(B)压力、压缩和腐蚀

(C)温度、压缩和冲击

(D)温度、压缩和腐蚀

1278. 复杂型腔模具在工作中往往经受压力、温度、摩擦和腐蚀的作用,从而发生 、断裂和疲劳的失效形式。

(A)磨损、粘合、塑性变形

(B)磨损、腐蚀、塑性变形

(C)冷热疲劳、热疲劳、粘合

(D)冷热疲劳、热疲劳、腐蚀

1279. 复杂型腔模具在工作中往往经受压力、温度、摩擦和腐蚀的作用,从而发生 、断裂和疲劳的失效形式。

(A)冷热疲劳、热疲劳、磨损

(B)冷热疲劳、热疲劳、镦粗

(C)磨损、啃伤、塑性变形

(D)腐蚀、磨损、塑性变形

1280. 复杂型腔模具在工作中往往经受压力、温度、摩擦和腐蚀的作用,从而发生 的失效形式。

(A)磨损、塑性变形

(B)断裂、疲劳

(C)冷热疲劳、热疲劳

(D)腐蚀、断裂

(E)腐蚀、粘合

1281. 复杂型腔模具在工作中往往经受 的作用,从而发生磨损、腐蚀、塑性变形、断裂、疲劳等失效形式。

(A)压力、温度

(B)压缩、冲击

(C)腐蚀、摩擦

(D)冲击、温度

(E)摩擦、拉深

1282. 在塑料成型制件常见缺陷中,不会导致塑料成型制件尺寸不稳定的是

(A)模具强度不足

(B)模具精度不高

(C)没有开排气槽

(D)模具合模不稳定

1283. 在塑料成型制件常见缺陷中,不会导致塑料成型制件尺寸不稳定的是

(A)模具强度不足

(B)脱模斜度太小

(C)浇口太小

(D)模具合模不稳定

1284.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塑料成型制件尺寸不稳定的是

(A)模具强度不足

(B)浇口太小

(C)型芯无进气孔

(D)模具合模不稳定

1285.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导致塑料成型制件尺寸不稳定的是

(A)模具强度不足

(B)浇口太小

(C)型芯无进气孔

(D)模具合模不稳定

(E)模具精度不高

1286.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导致塑料成型制件尺寸不稳定的是

(A)型芯无进气孔

(B)脱模斜度太小

(C)浇口太小

(D)模具合模不稳定

(E)模具精度不高

1287.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脱模不良缺陷的是

(A)模具粗糙度差

(B)脱模斜度太小

(C)模具合模不稳定

(D)型芯无进气孔

1288.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脱模不良缺陷的是

(A)顶出机构不顺畅

(B)模具精度不高

(C)镶件、滑块、型芯处缝隙太大

(D)喷嘴与浇口套的圆弧半径不相符

1289.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脱模不良缺陷的是

(A)镶件、滑块、型芯处缝隙太大

(B)型腔、型芯表面有伤痕

(C)型芯无进气孔

(D)模具合模不稳定

1290.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导致脱模不良缺陷的原因是

(A)镶件、滑块、型芯处缝隙太大

(B)型腔、型芯表面有伤痕

(C)型芯无进气孔

(D)喷嘴与浇口套的圆弧半径不相符

(E)模具精度不高

1291. 在塑料成型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导致脱模不良缺陷的原因是

(A)镶件、滑块、型芯处缝隙太大

(B)模具粗糙度差

(C)顶出机构不顺畅

(D)脱模斜度太小或没有脱模斜度

(E)冷却系统不合理

1292.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不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A)对模具进行检查,拆卸模具损坏部分

(B)清洗零件,并核查修理原因及进行方案的修订

(C)更换修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模具

(D)根据修理工艺,准备修理时所需要的专用工具及备件

1293.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不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A)对模具进行检查,拆卸模具损坏部分

(B)制定修理方案,确定修理方法

(C)更换修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模具

(D)修理损坏零件,配备更换的零件

1294.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不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A)清洗零件,并核查修理原因及进行方案的修订

(B)更换修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模具

(C)根据试件进行检查,确定修配后模具的质量状况

(D)修理损坏零件,配备更换的零件

1295.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A)清洗零件,并核查修理原因及进行方案的修订

(B)更换修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模具

(C)根据试件进行检查,确定修配后模具的质量状况

(D)对模具进行检查,拆卸损坏部位

(E)修理损坏零件,配备更换的零件

1296. 在多分型面型腔模修理工艺中,属于修配工艺内容的是

(A)清洗零件,并核查修理原因及进行方案的修订

(B)更换修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模具

(C)修理损坏零件,配备更换的零件

(D)根据修理工艺,准备修理时所需要的专用工具及备件

(E)根据试件进行检查,确定修配后模具的质量状况

判断题 yVUApXOLVzN+EOW2mOecm7qI6yA5XPL8Ad4IKvv/Rnl/sReu4WTCLrCWAS5KXA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