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效应肯定了希望对于个体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才能持续不断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动力,人的想法会变得悲观,行为会变得消极。
正如希望效应所揭示的,个体只有在危险的境况中保持希望,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你会觉得希望效应这条定律有点哗众取宠,竟然将人的生死作为噱头,其实不然,或许你也听说过,一个患有晚期癌症的人,为了让自己在剩余的时间里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相比从前,他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并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了几年之后,这位患者并没有死去,反而更加健康,当他回到医院进行检查时,被告知他已经痊愈,不用再接受任何治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放弃对于生存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产生的强大意志,使得他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延长了自己的寿命。所以说,人的生死是与希望紧密相连的。
有些人对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他们的灵魂已经死了,如果没有了希望,那么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勇气、没有动力继续维持生活了,活着等于死去。同时,希望与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也有密切关系,希望能够从意识层面激发人们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欲望。通过意识的驱动,指引个体的行为。身陷困境时,只有怀着希望,人才能有改变当前处境的强烈诉求,希望是人们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强大后盾。从心理层面讲,希望是一个人内在的最大动力,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勇气。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对成功抱有巨大的希望,它引领着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希望是一种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积极的态度,它肯定了美好事物对人们的吸引力;同时,希望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态度等等,都可以体现出他是否对成功抱有希望。一个积极的、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的人,对成功一定抱有巨大的希望;而一个消极的、不敢直面困难与挫折的人,什么都不用说,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成功其实是不抱任何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