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过分迷恋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牵,乐境成悲地。

——《菜根谭》

山林之间本是圣洁的地方,但如果人们都喜欢去,那里就会变成闹市;书画本是有品位之人的高雅之事,但如果人们过分地贪恋它们,它们就会变成商人渔利之物。所以只有人的心灵不受其他外界事物的影响,才会感到世界就好比仙山一样美丽;但如果心中多有牵挂,那么虽处于乐境之中,但实际上却也如同坠入苦海一般了。

任何事物,你如果过分地痴迷其中,执着其中,像贪恋母亲奶水的孩子一样去沉溺其中,你慢慢就会发现,不论多么美好的事物,都会渐渐地失去它本来的价值。突然有一天你就感觉到,即使再高雅的东西,也会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变得低俗不堪了。

比如深山老林,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百里无人,只有鸟语花香,好一个干净的圣地,只要在那样的环境里一站,就让人凭空生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这本来是古代贤人隐士逃避世俗的绝胜之处,但是人们若是纷纷涌入山林,它就与热闹繁华的都市没什么区别了,从而也就失去了固有的文化象征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吃东西。一样难得的美食,三十天吃上一次,每次品尝,你都觉得这是人间美味,下次还想吃;但若顿顿如此,几天后你就厌了,觉得索然无味。一对恋人,日夜厮守,寸步不离,互相爱恋,恨不得把对方装进自己口袋里,可时间一长,也可能会产生这个结果:“喜欢”过了头,就走向了“喜欢”的反面。

再比如对于名人书画的喜爱。赏玩书画本是件风雅趣事,可是如果人们过分地贪恋,千万百计地想要拥有它,也就使它沦为了商人赚钱的物事,如此一来,书画的审美价值便荡然无存了。不管什么好东西,过度地追逐,就会变质,就有了铜臭和功利的味道,丧失了它原有的美好本质。

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有一些“小自恋”,这是件好事。女人因自信而美,而容光焕发。可她如果每天拿出三个小时照镜子,一个小时换衣服,时不时地就自恋一下,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这上面,那她的美丽,就成了一种病态。这就不叫美了,而是自大,甚至是让人生厌的神经质了。人对自己优点的态度,和我们对书画和山林的态度一样,都会有一个“过犹不及”的潜在问题。

要想取得一个最佳的效果,就需要中庸,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喜欢,但不要沉迷;崇敬,却莫要崇拜。就像粉丝对于偶像的态度一样,平时听听他的歌,看看他的电影,保持一种好感,就足够了,千万别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到他的身上,否则就会丢失自己,毁了自己。

金庸先生在其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用十六个字表述了自己所推崇的一种人生境界: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意思是说,强到了极点,最终还是会徒然零落,陷入败亡的境地,而一段感情若是投入过深,也是无法长久的。我们应当知道,任何事物到了极限和顶峰,便会渐露衰败,急转直下;一个人可以强大到让天下臣服,但却不一定会因此而受人敬仰。为人还是应做一个温润如玉的谦和君子,懂得将自身的光华加以收敛,时时自省,更应当有宽广包容的胸襟,待人和善,举止从容有度,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这里,金庸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在为人处世方面至关重要的原则——中庸。这正是《菜根谭》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文化中极为珍贵的思想价值。对待一件喜欢的事物,不可过分地沉溺其中,要抱有那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得到,不喜;失去,不悲。无论诱惑有多大,都不会沉湎其中。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女人即使长得再美丽,举止再优雅,如果时刻都出现在一个男人面前,希望引起他的重视,让他一分一秒都不要忘了自己,那么这个男人必然会对她心生厌倦。原因何在?就如上面我们提到的,男人起初可能爱她爱得要死,但见多了,见烦了,也就不可避免地审美疲劳了,这是人的心理特性,不会因女人的美丽程度而有所改变。

我有一个朋友,他工作非常努力,事业心很强,为了得到老板的赏识,向老板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出类拔萃的,便一心埋首于工作中,而忽视了家庭。最终,他的两次婚姻都因他过于投入工作而以失败告终。但他毫不在乎,依然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因为他的目标是事业而非家庭。这样的付出当然也让他得到了几次提升和加薪。

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为了工作牺牲了个人生活,就连人生当中非常宝贵的婚姻和家庭都不在乎。可就在公司裁员的时候,我这位朋友却被迫第一个离开了公司。到头来,婚姻和工作,一样都没保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工作能力太完美了,一个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在同事看来是很扎眼的。上司开始对他还是欣赏的,时间长了,就觉得他出色的工作,将来很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样的完美也成了一种“拖累”。而他自己,由于玩命地工作,积劳成疾,失去了比婚姻更为宝贵的健康。当公司开始裁员的时候,上司就借机让他走人了。

这位朋友的故事说明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若是过分地投入,沉溺其中,事情的性质就开始向负面转变了。同样的,现实中的人们,如果对金钱、权力、地位这些东西追求得过于热切与执着,那么也会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一辈子穷困潦倒,一连考了二十几次,屡试不中,直到五十四岁那年才侥幸中了秀才,在听闻喜讯之后,他居然激动得昏倒在地,再后来竟然疯了。

所谓物极必反,刻意地追求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到头来回顾自己因此而失去的东西,往往你会觉得得不偿失。

我们该怎么做呢?就是要把握四个字:适可而止。

对有些东西,与其放手去追,为了它抛开一切,付出所有,不如身在俗世,让心灵保持一份平静,经营好自己已经拥有的生活,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生的仙境乐都境界吗? pADWnjRliQnxl0BW/ejSp/QqycRnVw+RMehcnxstjvDk2UIk4epub4Z1okdC+V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