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失败,总是成功之母吗?——如何化浮躁为神奇

实不相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失败都未必是成功之母,它更多的作用恐怕还是毁灭成功。所以,想尽办法帮助别人成功一次,绝对是一个胜造七级浮屠的善举。

我们在上文说到,年轻人的浮躁不但不是垃圾,相反是一个宝藏,所以,对于这种浮躁,不但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棍子打死,相反应该拿出百倍的耐心和诚意去小心呵护。

但是,除了极个别拥有较强自我成就能力的人之外,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光给他们创造出一个可以心无旁骛地去浮躁的环境远远不够。因为他们即便有了可以尽情浮躁的空间,却依然有可能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并在撞了满脑袋的包之后轻易地选择放弃。

所以,在某些时候,需要我们这些做管理者的彻底放下身段,和他们融为一体,共同烦恼,共同摸索,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行动,手把手地拉着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就是说,哪怕一次也好,我们要将一个叫做“成就感”的东西亲手送给他们,只要他们能够享受到一次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本身就会极大地开启他们的智慧,鼓舞他们的士气与激情,使他们顺利地步入正轨,将“成功”变成一种习惯,自觉自发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我所在公司总务部有个叫陆玉的女孩子,人老实,手脚也麻利,是部门上上下下都离不开的台柱子。

但是,常年平淡如水、例行公事般的工作内容让她产生了厌倦之意,有了一种生活现状“没意义”的感慨。

于是,她开始琢磨着让生活发生一些“有意义”的变化,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我。

我自然是万分惊喜,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同时和她一起商量着如何做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招儿,并一起起草了几个行动方案。

我们对这几个方案的可行性一一作了评估,最后选择了一个叫做“定期举行员工联谊会”的方案,并决定于近期付诸实施。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基本上就是最最单纯的三点一线,每天周而复始地上班下班,除了每月领薪水的那一刻,生活当中几乎没有一点儿乐趣可言。

而民营企业极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又使员工极易产生抑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士气。

所以,我一直鼓励总务部担负起老国企工会的职能,能够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一个缓解工作压力的窗口。

但是,由于总务部杂事繁多,日常工作已经够他们忙活的了,所以没人愿意揽这个额外的活儿,即便你强行给他们压任务,也总是嘴上答应得挺利索,一到“落实”这俩字儿上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或者干脆没了下文。

因此,这一次陆玉能主动请缨,揽起这个在许多人眼中可谓“鸡肋”的活儿,我当然喜出望外,竭尽全力地予以支持。

第一次联谊会,我们商定的内容是:于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在公司大会议室举办一场酒会,要求与会男女员工比例大致相等,售前、售后员工比例大致相等,而且必须盛装出席。

我们之所以策划这样一场活动,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我们这个行业其实不乏帅哥美女,只不过,美女大多集中在售前部门,帅哥则大多集中在售后车间里。这“售前”与“售后”两大部门之间仿佛隔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再加上依然顽固地残留在中国人心中那层微妙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窗户纸,我们的帅哥美女们就好像中学生在课桌上画出了那道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一般,颇有点儿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久而久之,公司里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都做了半年多的同事,居然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对方和自己在一家公司共事,有时办事偶尔碰到了,还得小声跟周围认识的人打听打听。

更有趣的是,每当身边有个漂亮的女员工路过,车间里的小伙子们总会有人心猿意马,眼神儿一个劲儿地往人家身上瞟,私底下嘀嘀咕咕地议论个不停。

所以,就有那好事之人揶揄道: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宇宙里,却彼此都是“外星人”。

如果仅仅是这样,事情还好说些,但这种“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现象给公司带来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

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是一个需要“售前”和“售后”高度协作,甚至合为一体才能正常运转的行业,这种“售前”“售后”截然分断的局面给公司正常业务的进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经常发生由于缺乏合作或出了问题互相推诿责任而造成客户投诉,甚至是重大投诉的恶性事件,可是一追究起来却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让谁,令公司管理层不胜其扰,头痛不已。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公司领导可谓煞费苦心,在制度、流程改进方面耗尽心血,但似乎总是效果不彰,始终不能让局面得到彻底的改观。

依我个人的感觉,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根儿其实不在制度和流程这些“硬件”上边儿,而是出在了员工彼此间缺乏交流、感情不深这个“软件”上。

就是说,如果能想个办法,拆掉员工心灵之间的藩篱,让他们彼此近乎点儿,热络点儿,个个儿都能成为“好哥们儿”和“好姐们儿”,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甚至根本就不应该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陆玉搞的这个“员工联谊”系列方案,我从一开始就极为看好,并寄予了厚望,期待着她马到成功。

当然,在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下,小姑娘也是信心满满,颇有点儿“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架势,宣称一定要“漂漂亮亮地把事儿办了,结结实实地在公司同人面前露把脸”。

可是几天过去,陆玉那里却没什么动静,问她进展如何,她也以正在进行为由简单地搪塞过去,接下去再追问细节,就干脆支支吾吾地顾左右而言他。直觉告诉我:这事儿要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已经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习惯了他们这些年轻人“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的事儿,所以,一看陆玉的神情,我就猜到了七八分。

于是,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小陆,你就直说吧。到底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也许我还能帮你想想辙儿。”

小姑娘立刻意识到我已经猜透了她的心思,涨红了脸低头不语。

“别担心,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在我面前把话说得太满,现在觉得不太好意思了对不对?没事儿,甭管你遇到多大的难题,这事儿毕竟还没黄呢!只要我们想辙儿,依然有大把把事儿漂漂亮亮办成的机会呀!”

“你不用觉得自己没面子,这事儿是咱俩一起捣鼓的,就是说,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了。我也有份儿,所以成了也好,败了也好,我都和你摽在一块儿了。”

在我的一再鼓励之下,她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这两天她确实没闲着,在私底下紧锣密鼓地张罗过一番。但是,刚迈出一两步就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彻底难倒了她。

首先,本来她以为业余文化生活极端匮乏的公司员工必然会对她的这个活动方案感兴趣,肯定会踊跃报名。她甚至盘算好了如果报名的人太多,出场场地容不下的情况就采取“抓阄”的方式决定“幸运儿”的细节。

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当她充满自信地向公司同事推销自己的方案时,竟意外地遭到了员工们的冷遇!

大家的理由各式各样——有的说下班时已经累了个半死,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休息,根本没心思参加神马联谊会;有的说下班后已经安排了别的事儿,没时间再在公司逗留;还有的干脆直接表示对联谊会这玩意儿没兴趣,纯粹是“小资情调”,玩儿玩儿形式而已,有那点儿闲工夫还不如约上几个哥们儿打打扑克……

仅此一点,几乎已经是当头一盆凉水,将小陆的热情浇灭了大半,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边儿。

这就是经费问题。

由于这次联谊会是福利性质,所以不能向员工收费。在我的支持下,公司倒是拨出了一百元公款,但是这点钱对于陆玉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可是,这次的活动毕竟属于试验性质,效果如何还未可知,而且公司经费也确实紧张,不好意思再向公家张口,所以,如何筹集举办活动的资金这个课题,生生难倒了这个只有二十三岁的小姑娘。

听完了她的陈情,我笑了,带着几分调侃打趣道:“看来我们的小鹿(陆)确实遇到跳不过去的坎儿了,难怪前两天的欢实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必须承认,你遇到的这几个难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事面前露怯,一点儿都不丢人。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想想,看看有没有破解这几道难题的妙招儿。”

小姑娘也笑了:“说实话,我并没有想放弃,这两天也一直琢磨着呢,连晚上睡觉做梦都是这事儿。可脑袋都想大了,我还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心里郁闷得不行!”

我夸奖道:“我们的小陆真是好样的,只要你能做到这点,能下工夫思考问题,这事儿就肯定黄不了,绝对有戏!那么,就让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好招儿没有。先说说第一个问题。你自己觉得,员工们对这件事儿热情不高,是什么原因呢?”

陆玉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还是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太差,一遇到公司集体活动就本能地反感。”

“好家伙,你小小的年纪,思想倒蛮古板的嘛!居然给人家扣这么大的帽子!”

我故作吃惊地揶揄道。

“那我倒要问问你,如果我们跟他们说明天的联谊会上刘德华会出现,你觉得他们还会拒绝你吗?”

小姑娘乐了:“怎么可能?!那大家还不得挤破头地参加啊!”

我笑着说:“这就对了。其实,既然是‘联谊’,就不能有丝毫强迫的成分在里面,你把这件事儿宣传成是集体主义活动,就等于无形中把它变成了一种义务,这就是强迫人家参加,员工当然会反感。可是,如果我们有本事做到让他们对这次活动发自内心地感兴趣,就是说,能把它捣鼓成一个不亚于‘刘天王’驾到的、充满了诱惑和刺激的活动,那你还愁没人参加吗?”

“您说得很对。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把这个活动变得更富有诱惑力和刺激性呢?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再加上经费只有这么一点点,把这个活动搞到那种程度,我觉得不太现实!”

陆玉为难地说。

我解释道:“经费的问题,我们过一会儿再讨论。但是,把活动搞得活色生香、麻辣刺激,靠的不是经费,而是创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我承认这样的创意确实不容易,但正因为这样,这才是一件够刺激的事儿,一件过瘾的事儿。道理很简单,如果我现在给你十万块现金,让你去捣鼓这件事儿,那么我想,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定。不过,要真是那样,有人能给这么多钱,是个人都能轻松地把事儿漂亮地办了,那也就显不出我们小陆的本事大了。你不这么认为吗?”

小姑娘表示赞同,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俩先把经费的事儿放放,一起来想招儿,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活动的质量扎扎实实地提上去。”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我们俩总共想出了三个点子。

出于经费的考虑,我们去掉了其中的两个,锁定了最后方案。

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但是,尽管这个最后方案是个最省钱的招儿,可毕竟还是绕不过“经费”这道坎儿,算来算去,最终预算还是有一两百块钱的缺口。

正当我犯愁之际,没承想小姑娘信心满满地发话了:“领导,预算缺口的事儿交给我来办吧!我自信凭自己的力量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吃了一惊:“你怎么解决?难不成拿自己的钱垫进去?”

小姑娘笑了:“如果您能给我再涨点工资,我倒是可以考虑。现在不行,我可没那么大方。而且,即便有钱,也不能这么做,因为那还是证明我的本事不济,搞不定这件事儿,被这道坎儿给难倒了。”

“您放心,我会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是合法、合理的方法。”

尽管我心里将信将疑,但还是接受了她的提议,不再过问经费的事儿。

没过几天,陆玉就通知我参加人员的环节已经搞定了,基本上符合我们计划中的各项要求。

这一点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对我俩最终锁定的那个方案,我可以说有着绝对的自信。现在的问题是,我急于等到情人节,即活动的当天,看看她是如何解决“经费”这个最大的难题的。

终于到了2月14日。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陆玉打来了电话:“会场已经布置好了,欢迎领导参观。”

等的就是它!接到通知后,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活动现场。

我得承认,推开门的瞬间,我有种“惊艳”的感觉。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亚于电视中“鸡尾酒会”般的场景:

雪白的桌布铺在大会议桌上,上边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玲珑剔透的酒杯、精美的果盘,以及一根根火红的蜡烛;墙上贴满了让少男少女怦然心动的浪漫的贴画;投影机不断地在挂幕上映射出年轻人钟爱的经典潮片中的画面,整个会场中飘着悠扬的轻音乐……

我的心情既惊喜又诧异,急切地询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小姑娘带着几分得意的神情,向我一一道来:

首先,投影仪、挂幕、大会议桌这些设备都是会议室里现成的东西,她只需做到“物尽其用”就可以了。

然后,高档精致的酒具和其他器皿是从日常与总务部有广泛业务联系的供应商那里借来的,就是说,没有花费一分钱公款就兵不血刃地搞定了这件事儿。而且,由于陆玉为人实诚,开朗热情,平时与这些供应商合作得很愉快,私交甚好,人家还给赞助了好几瓶“长城干红”。

最后,陆玉又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积攒多年的、压箱底儿的贴画和CD;在征集了公司许多帅哥美女的意见后,花了两个晚上从网上下载了好几个经典大片,又亲手做了剪辑存在U盘里。

最终,她的这些努力成功地营造出了眼前这既浪漫又不失热烈的气氛。

至于说那一百块公款,其实真没起多大作用,基本上在新鲜水果和蜡烛这些物品上轻轻松松地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当然,结果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得出来——活动圆满成功(甚至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有个小伙子因为“正装”不够帅,被勒令赶回家紧急换了一身潮装过来才被允许进入会场)。

许多员工都表示,活动的精彩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在自己日常工作的地方经历这么一次“高雅、有情调”的体验,纷纷表示希望这类活动能够一直举办下去,最好成为公司的一种“惯例”。

小陆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成功地在公司同人面前结结实实地露了把脸。

我向她表示祝贺。她真诚地对我说:“其实,我能办成这件事儿,多亏了您的帮助。要不是您这些天来和我一起烦恼,一起摸索,一起想辙儿,估计我早就放弃了,所以,这件事儿的功劳应该属于您。”

我丝毫不怀疑她的诚意,但还是婉言谢绝了这份功劳:“你说得不对。不是我谦虚,这件事儿的功劳真的属于你。俗话说‘好事多磨’,意思就是说,甭管是多大的好事儿,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但真正的关键在于遇到问题能主动开动脑筋想办法,并把这个办法付诸实施。所以,我之所以说这个功劳是你自己的,要点就在这里。你在遇到问题之后没有放弃,积极地想了办法,并扎实地付诸实施,尽管中间也有过一些小挫折、小麻烦,但是因为你这样做了,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最后的成功。当然,在鼓励并协助你想办法这一点上,我是起了一些作用。但毕竟事情是你亲手操作的,而我则完全是个‘甩手掌柜’,只是动了动脑子和嘴皮子而已,所以功劳理应属于你!”

自那以后,陆玉好像变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极有自信,而且表现得比男孩子还要干练、果断。尤为重要的是,曾经一度老实巴交的小姑娘变得愈发不安分起来,而且那股子浮躁劲儿日复一日地加码,整天价脑子里各种新奇的点子不断,让总务室的同事甚至我本人都有点儿应接不暇。

当然,她“浮躁”出来的那些点子,确实有很多不那么靠谱儿,所以落实率不算高,最终的成功率则更低,但是,我惊喜地发现,只要是她落实了的东西,很少因为放弃而导致最后的不成功。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集合所有资源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挑战——这正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因为陆玉终于掌握了“思考”与“行动”这两门职场江湖最具杀伤力的武功。

从结论上说,这一点,才是陆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而那次策划、组织、实施联谊会的经历给她带来的成功经验,毫无疑问是引起她身上所有这些变化的导火索。

可见,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成功的经验是多么重要。而这种成功经验的获得,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职场“菜鸟”来说,往往是极难独立完成的,所以,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这些过来人手把手地帮助才能做到。坦率地说,这些作为,才是我们这些做管理者的人真正的本职工作。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确实是一句真理。但是过于迷信这句话,则有可能矫枉过正。

因为那些总是能够从周而复始的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做到“屡败屡战”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敏感、自尊、要强且有着鲜明“跳跃性思维”的年轻人,也即我们常说的具有强烈浮躁气质的年轻人(必须强调的是,这些人往往恰恰是那种极具潜力与才华的“宝石坯子”),都会轻易地被哪怕一两次的失败或惨败所击垮,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彻底荒废自己的人生。

所以,既然你已经从无数的失败里最终找到了成功,那就大大方方地把这种成功体验向你的后辈们提供一回吧!

相信我,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在迈上最终的坦途之前,这样的成功经验,只要有一次就够了。

要点提示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种说法有时过于一相情愿了。因为那些具有强烈“浮躁”气质的年轻人,往往也同时有着过分自尊、敏感及脆弱的一面,所以对他们来说,“失败”常常是灾难性的,会彻底毁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进取心,乃至于毁掉整个人。

因此,为了将年轻人身上的“浮躁”更好地转化为“财富”,有时我们这些做管理者的需要彻底放下身份,和他们融为一体,共同烦恼,共同摸索,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行动,手把手地拉着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就是说,哪怕一次也好,我们要将一个叫做“成就感”的东西亲手送给他们,只要他们能够享受到一次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本身就会极大地开启他们的智慧,鼓舞他们的士气与激情,使他们顺利地步入正轨,将“成功”变成一种习惯,自觉自发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jCe5GOkRGG7b87pLvKDL6P0bhPS8s18NrTlklbG/DccvZtTeD05/NXG06zf+c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