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玩儿

曾经想过给《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这套管理类书籍中的绝对异类丛书改一个更异类的名字,叫做《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玩儿》。

但是,在强势的出版社编辑的全力打压下,这个新奇的想法很快就夭折了。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玩意儿太不严肃,会招致读者的反感。

这实在是有些冤枉。

其实,我之所以想改这个名字,并不是肤浅地仅仅为了制造一个噱头,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样的说法更加“切题”。

我一向认为,现在的许多“管理者”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他们其实对“管理”这项工作本身并不感兴趣,甚至将其视做一种负担,只是因为躲在“管理”背后的“利益”两个字实在诱人,所以不得不走过场般地应付一下这个讨厌的、叫做“管理”的东西。

举个形象点儿的例子:

这就好像你把一盒有着复杂而精美的透明包装、看起来极为诱人的饼干放在一个饥饿难耐的小朋友的眼前。你想,他会怎么做?会细心地打开包装,小心翼翼地把饼干取出来吗?想都别想!你所能看到的可能只是这样一种情景:迫不及待的小朋友会不顾一切、三下五除二地毁掉那个精美的包装,用最短的时间拽出里面的饼干塞到自己的嘴里。

然后,只剩下无奈的你,站在狼吞虎咽的小朋友旁边,看着那一度精致无比、如今却支离破碎的包装散落一地而摇头叹息。

我们现在的许多“管理者”,其实就是这个例子里的“小朋友”,眼里只有盒子里的饼干(利益),而对这个包裹饼干的精美盒子(管理)本身提不起一丁点儿兴趣。

说句极端点儿的话,如果有可能,他们巴不得那些饼干是“散装”的,伸手就能拿到,压根儿没有“神马”令人讨厌的劳什子包装盒挡在那里碍手碍脚。

所以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人在寻找管理书籍,或者选择管理方面的培训课时,都有个非常明显的倾向性——一定要简单,要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见效。

同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那种最原始、最粗暴、最刻板、最机械的东西是有用的。理由也很单纯,因为这些方法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至少从表面来看,它们简单,亦即省时省力、见效快。

但是,恕我直言,这些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甚至不配拥有“管理者”的头衔。

道理很简单。他们的这些做法,一点儿都证明不了自己对管理工作很上心,相反,只能证明他们认为管理工作很麻烦,所以要想方设法地图省事儿。因此,也就证明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偷懒者,当然也就没有资格被称为“管理者”。

所以,你可以想象,他们那些所谓“省时省力”“见效快”的东西,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拥有生命力,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可持续性。

事实上,残酷的现实已经一次又一次地给了他们惩罚——他们总是要面对“狗熊掰棒子”的尴尬,越想省事儿就越费事儿,越想见效就越无效,直弄得自己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把手头的书扔进垃圾桶,重新去买一本又一本的新书;一次又一次地把培训老师打入冷宫,重新去寻找一位又一位的新老师……周而复始,乐此不疲。而且看来他们是打定主意要将这个无聊的过程贯穿于自己的整个职场生涯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为什么这么懒,总想着在管理工作中偷工减料,耍小聪明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参透管理的奥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玩家”。

所以,他们真的很傻,他们应该早就发现这个秘密:管理,真的很好玩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件事情能比管理更好玩儿。

你想,管理是什么?

是一件和人打交道的事儿。

人,是什么?

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多变、内涵最丰富的动物。

那么,天下还能有什么事儿,能够比和人打交道这件事儿更刺激、更有趣、更好玩儿的呢?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这件事儿玩儿出无数种花样来,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这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所以,有位伟人这样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你看,他老人家把“与人斗,其乐无穷”放在最后,可见对于他而言,这件事儿,是“其乐无穷”的最高峰。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其实“利益”的排位非常靠后,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管理工作本身,才应该是我们的管理者拿出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认真对待的事情。

然后,相信我,当你的管理环节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大把的“利益”一定会悄无声息地来到你的身边,想赶都赶不走。

而做到“炉火纯青”这四个字,只有当一个“玩家”才成。

可是,一提到这个“玩”字,有很多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反感。其实大可不必,这里的“玩”字,绝对和“轻浮”、“肤浅”这些词没有任何瓜葛。

相反,“玩”这个字用在某个专业领域,往往代表着最顶尖的水平。

它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魂牵梦绕,醉心不已的痴迷,因此也就意味着出神入化般的身手,最顶尖的专业技能。

所以,尽管现在管理学界“大师”云集,几乎随便扔一块板儿砖就能砸到四五个“大师”的脑袋,但是,这个领域真正的“玩家”,却绝对是凤毛麟角。

在此书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与我一样从事管理工作的好友的事迹,这位朋友即便还没有达到“玩家”的水准,但至少可以称其为管理方面的“顽痴”。

他曾从一个待遇优厚、条件绝佳的企业跳槽到一个破落的、国企背景的三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别人都很难理解他这样做的动机,但他的理由却很简单:我喜欢管理这件事儿,觉得很好玩儿。但现在“管私企”已经让我没有激情了,不再好玩儿了;而“管国企”,尤其是那种大家公认的、不好管的国企,对我而言真的很好玩儿,所以我要好好儿玩儿玩儿。

就是说,对他而言,一般人无比关注的那些职场要素,比如说企业背景啦、工资待遇啦、发展前途啦这些事情已然不再重要。他喜欢的,就是“管理”这一件事儿而已。所以,他要用他的余生,好好地将“管理”这玩意儿玩儿个痛快。

事实上,他做得很成功,无论走到哪家企业都能创造奇迹。

想一想,这也是应该的事情。一个能把管理本身当做人生最大乐趣的“玩家”,没有理由不成功。

其实,就算你认为我举的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不具备普遍性,你也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能把工作当做“兴趣”的人,一定能取得成绩。

如果你认可这句话,那么你就不会反对“好的管理者,一定是个好玩家”的观点了。

其实,说句不谦虚的话,我的《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系列书籍之所以还能有一个不错的销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读者认可了我的“玩管理”理论,并从其中感受到了管理的乐趣。

遗憾的是,依然有一些读者不理解这个道理,轻易地给这套丛书下了“肤浅”的定义,甚至有些朋友直接质疑——整天讲一些打扫卫生、捯饬厕所的事儿,难道管理就是这些无聊的琐事吗?那要保洁员干什么?

然后,他们又很快释然了——“哦,原来作者就是个区区小行政总监,难怪水平这么低。看来,管理书还得看‘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最靠谱儿,看这些不入流的下三烂作品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恕我直言,能发出这种感慨的人,没有一个有资格当管理者。

因为“打扫卫生、捯饬厕所”这些事儿,只有在我们中国才会被视为无聊,你拿到任何一个国外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当中,都是能惊动董事长的“头等管理大事”(特别是服务行业),是许多管理者每天都要下很大工夫乐此不疲地从事的工作,当然,也是让他们享受到无比的成就感、感到无上快乐的工作。

看来,我们的某些人是被严肃的东西虐待惯了,脑子里已经盛不下任何快乐的要素。对于他们而言,快乐就意味着无聊,只有严肃才意味着高雅。(顺便说上一句,尽管他们在看那些“大师”级的“严肃”作品时,往往好歹翻上两页就实在看不下去,顺手把它扔到了一边,但是,即使这样,毕竟还是看到了“高雅”的东西、“大师”的东西,这心里头还是高兴、满足的。)

所以,他们认为“打扫卫生、捯饬厕所”这些不入流的无聊琐事根本就是保洁员的事儿,和管理者无关。管理者应该关心的是战略战术、资金运用、组织架构、市场营销这些“严肃而高雅的正经事儿”。

但是,我们可以打个赌,让你有机会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高手的管理手段。

如果我和你在一座城市里从事同一个行业(当然,最好是服务业),我天天抓“打扫卫生、捯饬厕所”,你天天抓“战略战术”,看看我们谁会在竞争中获胜。

我敢拿我所有值钱的东西跟你打赌,你会被我打得满地找牙。

所以,抛开那些自虐狂般的矜持,对自己诚实一些吧!

让自己快乐一些不好吗?

在快乐中管理,在快乐中获胜不好吗?

让我们放松心态,尽情地玩儿管理吧!

理由很简单,因为管理归根结底应该是一种娱乐。

所以,没有娱乐精神,还是别玩儿管理了。

因为即便玩儿,你也玩儿不过人家。 Oi1EsRxwgjDzXux6P1M0byCCpLihIKMU0NLkW9juMIciWrW9ftWO8TPkn2TEaT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