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神马都是浮云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出版上市后,居然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这实在令才疏学浅的我以及当初对此书压根儿没抱多大希望的出版社有些出乎意料。

尽管写作此书时我付出了十二分的诚意,但毕竟是此道中一介无名小卒,能够获得读者如此厚爱,真是三生有幸!

因此,除了拿出更大的诚意与更多的心血全力回馈广大读者之外,我自知已然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作为管理类书籍写作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几乎是一种必然,此书也遭到了相当多的非议。

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儿,除了“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枪林弹雨中诞生的”这种俗套的自我安慰之外,去粗取精,从种种非议声中汲取宝贵的营养滋润自己的大脑,也是一件分外幸福的事儿。

但是,这些非议声中确实掺杂着一些让人消化不良的东西。

这不,前两天,一位热心的读者对此书发表了如下意见:“你这朋友肯定没见过什么世面,而且肯定是在那种员工素质特差、公司整体环境特落后的地儿待得时间长了,写的净是一些小儿科、低端的东西。估计他本人是个没读过几本正经管理书的主儿。”

必须承认,我所在的公司确实属于那种员工综合素质较为差强人意,远未达到十全十美程度的公司。但即便这样,至少也是同行业当中一等一的主儿。

因为至少按我个人的标准而言,那些自诩管理水平极高的企业,其实也未必像他们自己吹得那么邪乎,跟我们比起来也不过如此。

至于说“没看过几本正经管理书”,就更加难以消受了。

本人虽说确实才疏学浅,但毕竟学的是这个专业,现在吃的也是这碗饭。

做学生的时候,管理专业里外里学了不下十年(其中包括在国外顶级学府的几年专业学习),又搞了这么多年的一线管理工作,要说这完全不懂管理,或压根儿没看过几本像样的管理书,即整个儿一什么都没见过的人,说的还真不是本人的事儿。

恰恰相反,事实的真相是:本人实在是读过了太多的“管理圣贤书”,而且还是国内的国外的外星球的,各种语言各种版本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管理书,溜溜看了十几年,直到把眼睛都看晕了,脑袋都想烂了,也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与启迪,很难说找到了一盏管理方面的指路明灯。

相反,越看越糊涂,越看越混乱,越看越一头雾水的感觉倒是时不时地冒出来,烦扰一下那几乎已然麻木的神经。

因此,打学生时代起,我就经常为一件事情头痛不已:这些管理的理论和知识、系统与逻辑,这些比砖头都厚的大部头,在现实世界里,到底能有多大用处?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慢慢地悟出了一个道理:管理,其实应该是一门最“接地气”的学问。离开了这一点,任何光鲜亮丽的理论都将是“皇帝的新装”,毫无现实指导意义。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暗下决心—— 一定要把管理变简单,变通俗,变成让大家更容易看得懂、更容易在现实世界中应用得了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写一本“最接地气”的管理书。

这就是《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成文的最初动机。尽管其中充满了嬉笑怒骂,但如果你是个有心人,相信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蕴藏在此书字里行间中那厚厚的诚意。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如果硬要说那些终日生活在五星级写字楼里,“素质”极高的,头发油亮、西装笔挺的所谓“金领”所处的工作环境是阳春白雪,而像我这样只能在一群“没素质”的员工环绕之下辛苦打拼的一线管理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是下里巴人的话,那么我敢肯定,那些享受阳春白雪的高端金领,在日常工作中也依然会遭遇到大量和下里巴人一模一样的情况。

因为只要他们是人,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各种特征与德行,他们也照样会有,无论“素质”多高,也不可能脱得掉。

就是说,在许多方面,管我们这些下里巴人的招儿,对那些阳春白雪照样好使。因为我们身上的许多毛病,他们照样会有。一点儿也不会比我们这些下里巴人更让人省心。就是说,他们其实也就是凡间一俗人,很多光鲜亮丽的东西充其量不过是一马甲而已。

这就有一好比——甭管多美、气质多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女,只要她是人,就照样会有吃喝拉撒的需求。无论她们的气场有多么强大,多么令人高不可攀,多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她们迫不及待地钻进浴室或卫生间的那个瞬间,其实不会和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有任何的不同。

再打一个比方——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由“麦肯锡”来作管理咨询,这不是因为麦肯锡不好、不经典,而是因为它的招儿并不一定能适合这些企业。也许弄得不好,这些享誉世界的“绝招儿”,在我们的很多企业里都会变成一堆不折不扣的垃圾,活活儿毁了它们一世的英名。

如果你觉得这两个例子还是不太给力,那么就再给你举一个给力一些的例子——即便天下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清华,但是假设有一天清华突发奇想,把分数线一竿子降低600多分,靠“摇号”之类的方法多招了100个孩子,我估计不出一个月,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自动退学——不是清华不好,更不是这些孩子不好,只是因为这些孩子与清华之间彼此“不匹配”。

就这么简单。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人有人道,仙有仙道,鬼有鬼道。个人路子不同。

即使这样,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世上万道,只有人道最给力。

所以,有的时候,还是抛开那些浮华的东西,回归以人为本的路子上来,你才能真正接地气,真正找到感觉。

神马都是浮云。

还是脱离仙界,回归人间这条路比较靠谱。 ZF7XdUgeom1H4wMi8b9eZFMPCUvBl8uhgAKb+FM1UaklwdGOWghDd3/9CVRn8z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