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熊可可》背后的故事

1967年,唐·弗里曼写出《小熊可可》的故事,画了几幅草图,把它们寄给了美国纽约维京出版社的编辑安妮丝·杜夫。通过书信往来,在作家和编辑双方从故事到插图事无巨细的精心打磨下,《小熊可可》于得以出版问世。从这一天开始,穿着绿色灯芯绒背带裤、少了一颗纽扣的小熊可可,跻身于儿童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形象之林;静静守候又主动追寻爱与温暖的小熊可可,成为几代孩子最熟悉也最喜爱的一个伙伴。

说起来,《小熊可可》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了,现在来看却丝毫不给人以陈旧、老套的感觉,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只叫可可的小熊是一个毛绒玩具,名字原文为Corduroy,即灯芯绒的意思,译成中文后,难以兼顾词义和音韵,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一只穿着绿色灯芯绒背带裤的小熊,多么鲜明生动、让人顿生亲切感的形象。唐·弗里曼没有说过这个形象的构思源自哪里,不过在他另一个未出版的故事里讲到一个小男孩,他常常在家里的墙壁上乱涂乱画,让他的爸爸气得发疯。他爸爸送给他一个叫Corduroy的小熊做礼物,因为他常常穿着灯芯绒背带裤。也许,一个优秀的故事形象是艺术家灵光乍现的产物,不用问什么缘由,却能带来耀眼的艺术之光,让人过眼难忘。

插图和文字的配合也达到绝佳的境界,让整个故事彰显出一种内蕴深厚且丰富动人的特质。第一幅画面即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小熊可可站在一家大商场的货架上,还有其他的小动物,他们都期待着有人带他们回家。可可的右边是一只戴着蓝领结的白色毛绒兔子,左边是一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布娃娃。小兔子的大耳朵向两侧伸展着,布娃娃的手臂和裙子也在向外伸展着,似乎是在向顾客们大声地说:“来买我吧,来爱我吧!”只有小熊可可穿着掉了一颗纽扣的背带裤,在那里老老实实地站着。从小熊的眼睛里,能看出来他也很想要得到爱,但他并不是在大声地索求爱,也许正因为这份隐藏在沉静背后的热切,才会让小女孩丽莎怦然心动,认定“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小熊”。

可可很想弥补自己的缺陷(背带裤掉了一只扣子),可遗憾的是他的努力白费了。是丽莎拯救了这只沮丧的小熊。她不仅没有在意可可的缺陷,接受了可可的全部,还为他缝好了扣子,弥补了他的遗憾。为什么丽莎会具有如此强悍的包容力呢?或许她本人就是一个内心孤独、也在为自己的缺点而不安的孩子吧。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还处于种族隔离极为严重的时代,作家塑造出非洲裔浅褐色皮肤的少女形象,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内心的共鸣。可能还隐含着作家的三观表达。

故事从作家手中走出来之后,它就属于每一个读者。读完《小熊可可》,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动、体悟和解读。唐·弗里曼却不曾谈过这个精彩的故事是何时和如何构思,以及他想表达什么。直到书出版10年之后,他在一次写给编辑的信中提到:

“究竟是如何开始故事构思我可能不记得了,但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我一直想要创作一个在百货公司晚上关门之后的故事,希望借此表达富丽堂皇的百货公司与最简单的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朴素的基本价值观,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另一个主题。说不清这只玩具小熊如何或何时走进我的生活,不过我敢肯定它来自我的过去。知道吧,我的眼前能清清楚楚地浮现出一只穿着灯芯绒背带裤、少了一颗纽扣的小熊,当我设定好可可和丽莎的角色的那一刻,一切都汇合起来。”

也许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主题,与作家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艰辛体验有关。唐·弗里曼创作过许多故事(有好也有劣),绘好图的初稿,投到维京出版社即被一票否决。尽管他之前已经有好几本有影响力的绘本问世,《小熊可可》的初稿还是惨遭退稿。随后他还尝试过寄给其他出版商,同样被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了。最后,唐·弗里曼修改了初稿,再次接触维京出版社,这一次他们给了一个机会。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这样的教训:如果你坚信什么东西是好的,就绝不放弃!小熊可可开始因为少了一颗纽扣而被拒绝,他没有放弃,而是鼓起勇气,走出去寻找!这不也正是其创造者唐·弗里曼自我坚持、勇于进取的写照吗?

2008年,维京出版社出版了《小熊可可》的四十周年纪念版,首次披露了唐·弗里曼构思、创作《小熊可可》过程中的种种考虑,以及与编辑的书信往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熊可可》的每个细节都曾精雕细琢。

这里是《小熊可可》2幅草图,构图已接近成稿。

此外,唐·弗里曼和妻子莉迪亚(也是一名插画家、童书作家,曾与唐·弗里曼合作创作童书)经常一连数小时,并且连续几天字斟句酌地琢磨故事的文字表达。当故事到了出版社手中的时候,通常还加上编辑的讨论意见。例如,故事里有个情节是,可可去寻找纽扣,在大商场的席梦思床垫上,他发现了纽扣,去摘的时候惊动了警卫最终没有成功。编辑安妮丝觉得作家在这里表现失败的体验过于消极。唐·弗里曼得到这个意见之后,曾专门回信说道:

“我承认你是对的,我确实太悲观。不过,我真的没办法期待‘有谁来帮我寻找纽扣’。可可并没有找到他丢失的纽扣。实际上,是丽莎帮他圆了梦:最终是一个光明的结局。如你所愿。”

而且,他也承认,曾经考虑过写这样的情节:可可从床垫上摘下了纽扣,到故事结尾当他坐在丽莎腿上的时候把纽扣递给她。为什么放弃这样的思路呢?

唐·弗里曼说:“我们得先表现出他撞了灯之后把纽扣塞进口袋。这样就太复杂了(也不符合逻辑)。”确实不合逻辑,可可从床垫上摘纽扣的时候用力过猛,连“熊”带纽扣一下子翻滚下来,撞上了落地灯,乒呤乓啷的响声惊动了值班的警卫,当警卫冲下来的时候,可可躲起来只露出了毛茸茸的耳朵。这时候,他确实心情紧张且没有时间把纽扣塞进口袋。这样的思考正是来自唐·弗里曼的创作理念,他曾专门谈过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即使是纯幻想题材也要符合逻辑。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整体构想一定是与故事的可信度密切相关的。首先,作者必须相信自己创作的故事能够真实发生。”

在1978年出版的第二个故事《小熊可可的口袋》也同样经过琢磨。小熊可可在寻找做口袋的东西的时候,与丽莎失散了,初稿中的结尾与出版不同,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现在我知道我是谁了,我是丽莎的小熊。”

出版的时候,最后这句话删掉了。可能因为这太像是一个结论,而小熊可可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唐·弗里曼于这一年(1978年)因心脏病发作辞世,小熊可可却依然活在无数孩子的心中。并且,他的故事被很多的艺术家延展、演绎、翻新。掉了纽扣的小熊可可,想要口袋的小熊可可,给朋友寻找礼物的小熊可可……他总有渴望,一直在追寻。 VpPK284euoQqhtfTpVu4Sr7IQK4n/JH5MIm06LWpEoiaUzJyBDGOjbXBUoPRdA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