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大自然中亲子

儿童心理学家陈鲁

麦迪逊公园,秋天。两岁半的莉莉穿着一件黄色的新斗篷,花格子长筒袜,深红色的绒靴子。刚下完雨,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水洼,被漂在上面的黄色红色树叶点缀着。莉莉蹭地跳进一个大水洼,四处溅起大大的水花,水从斗篷上流下来,袜子和鞋上满是水痕。继续跳,凡是水洼全跳个遍。我心里惋惜自己精心搭配的那身漂亮衣服,但又被孩子的童趣感染,站在一边微笑欣赏。

莉莉六岁那年冬天,带她去波士顿的新英格兰水族馆。晚上到达,在汽车站旁昏暗的路灯下,一片小树林里覆盖着薄薄的雪。莉莉二话没说,仰面朝天躺在雪地上,两手两腿呈扇形里里外外在地上来回划动,然后跳起来,指指雪地上留下的像带翅膀的仙子的印子说“雪仙子!”

莉莉六岁之前,我们和她一起最美好的一些时光就是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度过的。大自然,这个免费的超级优秀的保姆帮我们塑造了一个健康的心理人。

孩子和大自然的关系是双重的:感情的和理性的。一方面,他们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这是感情的。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大自然的接触,他们不断积累有关大自然的知识,就是对大自然的了解。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孩子会有科学了解大自然的愿望,对大自然让人惊叹的奥秘的了解又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它。就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一样,感情和理性的近距离都重要,一个对儿童成长规律越理解的家长,越会明白孩子某种行为的缘由,越会和孩子拉近感情距离。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孩子天生对大自然有一种亲近感。很少见到不喜欢动物的孩子,很少见到不喜欢玩泥巴玩水的孩子。心理学家甚至通过严格的实验手段证明了喜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研究发现,当要求孩子们画他们最喜欢的地方时,96%的9〜12岁的孩子画的都是室外的自然空间。想想我们平时看的孩子的画,是不是充满了花鸟鱼虫?科学家们认为,想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因为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是和自然为伍。

不用大人教,孩子会随机自发地以和年龄相符的方式和大自然互动。比如戏水,挖土,玩沙,观察采集花草鸟虫,在草地上打滚,在森林里奔跑。大人哪怕不积极加入,从旁观察也好。

和大自然拉近感情从孩子很小就可以做起。让孩子在雨后的水洼里跳来跳去,在雪地里打滚,在秋天的落叶堆里划拉叶子,在路边泥土里抠来抠去,在街角墙边观察缝隙里的蚂蚁。这些从成年人角度看似不“规范”、不“干净”的动作对小孩子来说寓意无穷。

到了四五岁,有些孩子就已经对大自然产生生疏感或恐惧感了。那常常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机会被允许和引导去接近大自然。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妈妈把她三岁的小男孩带到院子里,他的衣服一尘不染。过一会儿他开始玩泥巴,把衣服弄脏了一点。妈妈跑出来打了他两下,然后把他带回屋里。不久他又被打扮得干干净净哭着回到院子。不到十分钟,衣服又弄脏了,妈妈再如法炮制。”

这是六十多年前发生在英国一个小镇上的事,摘自尼尔描写他创立和主导的进步式学校的名著《夏山学校》。犀利的尼尔在描述完这个事件后,说了一句“我真想告诉那个女人,她的儿子将来一辈子都要恨她,更糟的是,他会憎恨生命。但是我知道,她不会接受我的话”。

近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这个英国小男孩身上的事每天都在世界各地所谓“文明发达”的社区里重演,剥夺着一个又一个孩子本应享受的生命中最大的乐趣—和大自然的亲近,同时又让父母丧失了一个简单便宜有效的亲子方式。

你也许会说,我虽然不让孩子随便玩水、玩雪、玩泥巴,但我的孩子经常在大自然里啊!我们在公园里烧烤,打排球,驰骋在一望无际的高尔夫球场。人类和自然界的接触分两种:一种是把大自然当作背景,比如在森林草地上烧烤,打球,等等。一种是把大自然当作前景,比如边观看景色边在森林里散步,蹲下身来观察一朵花、一片叶子、一个小动物,远眺注视树上的一只鸟。把大自然当背景只是身处自然中做些和观察欣赏自然无关的事情。把大自然当前景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近大自然的举动,因为从事这些活动时,大自然处在孩子注意力的中心。

理性地了解大自然

莉莉在六岁之前积累了很多科学知识,于是很顺利地踏入了科学学习的正常轨道。

她四岁的时候在家周围一个公园里抠泥土,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甲壳虫。问爸爸是什么虫,爸爸也不知道。只好承诺帮忙问。正好大卫那几天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关于纽约床虱盛行的报道,里面引用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位昆虫专家给家长的专业指导。大卫就打电话去博物馆找这位昆虫专家。专家详细询问了虫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说可能是某种虫子。当他听说是一个小孩非要问清楚这个问题时,告知大卫博物馆有给幼儿开设的为期三天的昆虫课。正好是暑假,大卫马上给莉莉报了名。短短三天的昆虫课在我家掀起了一阵科学热潮,莉莉四岁那年的暑假过得格外有趣、有收获。

和一帮年龄略大于她的孩子上昆虫课时莉莉聚精会神,提问回答问题很踊跃,引起了听课的儿童教育部主任的注意,招她进入每周一次的与学校正常学期并行的正式儿童科学班上课。在科学课上,孩子们学习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池塘动物,海洋动物,动物如何冬眠。学习和人类关系亲近的动物,比如狗,也学习很少见的动物,如血吸虫。有一个学期的课程由一名动物医生讲授,说学期中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给动物做手术。孩子激动紧张了一阵子,那天来到课堂,摆在桌上需要手术的竟是一根根大香蕉!但手术程序一点不马虎:孩子都洗干净手,套上手术服,戴上手术帽和手套,学习手术器械的用法,再一步步把香蕉的肚皮划开,割除不要的部分,再缝上。手术成功!

莉莉六岁那年,又拓宽了自然学习的领域。我们参加了史泰登岛上由自然学家领队的森林探险。领队的著名自然科学家们学识丰富,周围的任何一草一木都能讲出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知识。其中一名老先生迪克·比葛尔,八十岁上下,黑外套,黑礼帽,长须髯髯,莉莉仰头看着他,认真谛听他解答问题。这一老一少,好像朋友,是对自然的兴趣和敬畏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一位叫克雷,个子不高,大约六十多岁,风格干练。我们跟着他在自然原始森林中行走,按他的指示,见到粗粗长长的死木就翻开来,那些在死木下栖息的小动物四处逃窜,有鼻涕虫,西瓜虫,蚯蚓。莉莉要数数各有多少,统计在一张表格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死木按原样放回,把动物的家还原。我们学到了死木的重要性,知道了原始的植物环境对动物是最安全可靠的家。那些人类住宅区附近修剪整齐又喷了杀虫剂的草坪都是只为我们人类服务的。

我们跟着他踏足了史泰登岛许许多多的自然保护区,领略了种种自然美景,学到了许许多多自然知识。从他那儿,我们学会了耐心、细心、全神贯注地去观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个个生灵。

莉莉对自然的热情和了解使她在各科学习中游刃有余。五岁刚进学前班时,每天孩子们都在不大的后院玩一阵子。莉莉很快带领大家掘地,发现了许多西瓜虫。她和几个同学坚持带回教室一些,要求老师允许他们养起来。有些孩子和老师反对,说不应把动物带离它们的家。老师说,意见不一就举手表决。同意收养虫子的占多数。这些西瓜虫就在教室里一个明亮的大玻璃箱子里落了户。里面有潮湿的土壤和果皮,每天一进教室,不少孩子就先去看看虫子怎么样了,帮着往里喷水。老师们趁机从学校图书馆收集了很多关于虫子的书给孩子们读,让孩子们对小小虫子的兴趣和知识大长。

莉莉八岁时,暑假在北京的一所学前班插班一个月,每天上学也先在院子里找虫子,带领比她小的同学观察讨论。上小学后,她对动物的关注是她绘画、阅读的一大动力。

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不是远在天边的那片大草原、原始森林和海滩。大自然无处不在。家里养花种草,养些小动物,把外面的雨水接些回家浇花,拿几个柳枝插在饮料瓶子里,大自然就进了家门。门口的几株灌木,院子墙角的几平米杂草丛,下雪天路边的积雪,雨后路上的小水洼,秋天地上的一层落叶、一畦菜地、一个猪圈、一条小水沟,都是身边的大自然。

孩子对这些自然事物的感觉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家,对社区,对世界的印象和感觉。

当孩子踏足世界,他对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还没有概念。他是第一次来的客人。我们成年人是主人。这个世界是让他觉得自由自在,亲切有趣,还是要拘谨小心翼翼,缩手缩脚,要看我们是否给他自由去探索。当他探索了,发现了乐趣,他就会对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

如果捏块泥巴会让病毒袭击,在水洼里跳跳会让他感冒,世界可真是个危险的地方。一个孩子在街上走,能自由自在地抠抠泥巴,摸摸砖头,这说明他觉得自己周围的环境是亲切、友好和安全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和父母分享的东西越多,共同记忆就越多,亲子关系就越牢固。大自然是可以和家人分享的美妙礼物。

隆冬,我用手扶着半岁左右的莉莉,她站在五楼家里的窗台上,我们一起往下看路上的行人和飞雪。

春天,我手扶着十个月大的莉莉,她站在池塘边,我们一起看水上的鸭子和小船。

两岁的她蹲在公园的地上看一只全身趴在地上的沙皮狗,我蹲在她身后和她一起看。

两岁半的秋天,在森林里,穿着粉色克利夫大红狗外套和红裤子的莉莉用手揪着一根小树枝让我看。我饶有兴趣地看着。

深秋,四岁的她坐在蓝色的小推车上,顺手捡起一片干黄的落叶,自己先琢磨一番,再给我看这片与众不同的叶子。我兴致勃勃地看着。

盛夏,四岁的她和大卫一起在观鸟室静静地观察外面起起落落的各种鸟儿。

在所有的这些时刻,大自然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关注点。美妙丰富无比的大自然能帮助我们和孩子创造丰富难忘的共同记忆,加强家人之间的纽带。

大自然能够锻炼自主意识和注意力

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都是自主的。

当一个孩子踏入一片森林,他要去爬哪棵树,摸哪个树枝,摘哪朵花,蹲在哪里看一群蚂蚁多长时间,是自己决定的。在自然中移来移去,抓这弄那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意识会逐渐加强。

对大自然的好奇引起的细致观察会培养孩子持久的注意力,看看大自然帮我们对莉莉进行的“注意力训练”吧。

两三岁的莉莉半蹲在家门前看石灰地缝里忙忙碌碌匆匆而行的小蚂蚁。

在深秋飘满白色浪花泡沫的褐色沙滩上,赤着脚寻找自己喜欢的那颗鹅卵石和一株小海草,外加罕见的突然从石头下杀出来的小螃蟹。

蹲在盛夏的池塘边,在布满荷叶的水面下,寻找荡漾的水草和那些用轻轻长长的细腿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小水蜘蛛。

跪在绿黄色杂草丛生的草地上,莉莉静静地等候那只蚂蚱再次出现。时机成熟猛扑上去,扑了个空,目光追随飞翔的蚂蚱,锁定新的落脚点,安静等候,再扑上去。

大自然是最有魔力的老师,用任何别的事物、人物无法比拟的丰富色彩、声音、气味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难怪康奈尔大学人类环境学院副教授南希·威尔(Nancy Wells)研究发现,孩子们从自然环境不丰富的地方搬到自然环境资源丰富的地方后,注意力会显著提高。

孩子自发自愿地去看、摸、观察,在自主行为中投入注意力的活动才能真正培养长久的注意力。一种内在的力量在吸引、诱惑着孩子的大脑“好好扫描这片草地,别走神,一会儿你就可以得到回报了!”大脑自然就做出了反应,主管注意力的那片大脑神经就在工作中得到了加强。

我把自己上中学大学和成年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直受益无穷的专注能力归功于学前和小学阶段长年累月在山东沂蒙山区乡间无拘无束的探索。上小学的莉莉有异常优秀的注意力。在秋风萧瑟的海边,她会静静一个人待上数小时,脱掉鞋,一会儿冲到水里,一会儿挖挖沙子,一会儿在乱石堆里找螃蟹。同样,她会在上了一天学放学后参加一个长达两小时的学习测验,碰到不会的题老师要跳过去,她会急着喊“等等,让我想想!”

我们要感谢魅力无穷的大自然。

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感情调节

大自然能通过给孩子提供身体运动的空间来释放他们的能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自控能力。

人天生是运动型的动物。虽然现代人静止型的活动越来越多,但百万年人类进化产生的人体需求是不能改变的。建立学校,让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上课只不过有百年的历史。并且,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不断增加的家庭作业更延长了孩子静止的时间。

这给由于男性激素的作用而格外需要运动的男孩造成更大的挑战。人类历史上男孩一直有大量的身体活动时间。当一个孩子的身体能量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释放,该静止的时候他才能坐得住。长时间被束缚在室内的男孩会被误诊为患“多动症”,大自然中的男孩是快乐和健康的。有张才能有缩,只要孩子缩是反人性的,效果适得其反。

曾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在我的中文班里注意力不集中。妈妈采取措施,每天来上课前先带他去公园运动,释放能量,效果很好。

在我在纽约举办的中文夏令营,我和老师会带孩子们去野外探险。一次,当我们在烈日下经过无数的公车辗转,踏入一望无际的草原时,其中两个五六岁的男孩子一踏入一片草原,就大喊一声“我在大自然里了,跑啊!”然后撒腿就跑,找虫子摘花听蟋蟀叫,度过了异常快乐的一天。

大自然也能帮助我们丰富感情生活,调节我们的心情。大自然给孩子们提供经历多彩情感的丰富机会,调节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在树叶里打滚时是放松的。孩子们初次看到一个动物时会害怕、好奇,去摸摸要鼓足勇气。孩子们看到动物受伤时会伤心着急。在喂食照顾动物时会感觉温馨、满足、自豪。当孩子们爬上一个高坡或一块大石头时,突然开阔的视野给他们无比的新鲜感和心灵的震撼。当他们钻进一个地洞,蜷缩的身体被洞四壁拥拢时他们会感到安全、神秘。当孩子一次次去爬,去拥抱同一棵树,心中会滋生出稳定感。

康奈尔大学人类环境学院副教授南希·威尔的研究发现,同样经历生活中的创伤,居所周围自然环境多的孩子心理创伤要小很多,而无自然环境可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沮丧、抑郁症状和行为问题。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嘈杂的街道上走着突然出现一片绿地,或在蜿蜒的山路上开着车突然一片宁静的海湾映入眼帘,你的心情一下子就会放松下来?

其实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持有最实用最深奥的对大自然的态度—“天人合一”。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处于大自然当中应该是最自然、最健康的状态。“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都是我们的祖先早悟出的道理。

美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曾说过,“那些有能力品味自然之美的人能终生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我脑中浮现出几个永远难忘的镜头。

莉莉三岁半那个冬天,下了场大雪。我们一家冲出门,雪已经被扫成高高的一堆堆。莉莉马上冲上雪堆翻来滚去,我们也加入,又打了一阵儿雪仗。有一刻,她累了,躺在一个高高的雪堆上,棉裤棉袄上结满了硬硬的一层冰雪,脸上一副无比满足的表情,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是放松的。

她五岁的秋天,在一处草地上见到了一种罕见的毛毛虫,很肥大,深褐色,我用树枝挑起来两只,扎着两只小辫的莉莉看着,从咧开的嘴和弯弯眯起的眼睛里洋溢出来的快乐,用什么来形容呢?中大奖都比不上。

从小有机会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会得到一个终生受益的礼物—大自然这个强大的心理调节师。

大自然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有解决问题的兴趣、方法

大自然是世界的心脏肺腑。孩子在接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当他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实验、询问别人,得到了答案,孩子不光学到了一些具体的知识,更习惯了问问题,学到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莉莉四岁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养蚕。蚕蛾从茧里出来两周之后,母蚕开始下白芝麻一样颜色的子。之后,蛾子陆续倒地死去。莉莉会问:为什么蚕那么爱吃桑叶?为什么蚕蛾会死?我们趁机解释老蛾子要永远休息了,但它们的孩子以后会出来吃叶子,做同样有趣的事情。为了安抚女儿的情绪,并给蛾子们的一生划下一个有意义的句点,我们把死蛾子带到东河边的一处小花园里埋葬了。莉莉这样年纪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生命、死亡的意思,亲眼目睹动物完整的一生是最好不过的思考讨论的机会。

任何一种动物的故事都很丰富,都可以无限延伸孩子的思考和学习机会。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我们全家读了不少书,也向养过蚕的朋友取得信息,学了很多。我们知道了中国人是最早发现蚕丝可以做丝绸的。几千年都保存秘方不外传,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发展。这又引起了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兴趣。从图书馆借了著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全家一起看了几集,并从中见识到了不少沙漠动物。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见证了一个平凡美丽生命的全部过程。

四岁,莉莉开始注意毛毛虫了。多次从树叶上抓到它们,让它们在手心、手背间爬,还硬是要放在大人手上,吓得我尖叫逃走。莉莉总是不解的问:“你为什么怕毛毛虫?它们多漂亮啊!它们也不咬人。”在她一连串问题的催促下,我们读了好几本关于毛毛虫的书,学到了保护和养好毛毛虫的知识。每当看到毛毛虫,莉莉会说“你说它会变成什么样的蝴蝶?”每当看到蝴蝶,她会说“你说它是什么样的毛毛虫变的?”看了三十多年的毛毛虫和蝴蝶,我竟然很少做过这样有趣的联想。

四岁时,莉莉参加了中央动物园为期四个上午的夏令营。第一天讲的是哺乳动物。回家后,吃过晚饭,她又开始了想象游戏。“妈妈,你假装Bonnie(动物课的老师)。现在你给我们读有关哺乳动物的书。”她从书架上拿来好几本关于猫、狗、松鼠、狐狸等的故事书,放在我手上,拉爸爸也坐在我面前,一家人就这样读了好几本故事书,中间不时穿插着莉莉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动物没有毛但却是哺乳动物?”

从六岁开始,她的兴趣重点又转移到狗身上。狗狗这几年加深着她对世界的兴趣,锻炼着她的各种技能。因为爱狗,就想画狗。有些是写实的,照着海报上,书上,电影上的画,惟妙惟肖。有的是想象的,生气的狗,大笑的狗,抛媚眼的狗。因为爱狗,所以爱读狗故事。一天一百多页的故事一下就看完了,认识了各种生活环境和文化里的狗。

大自然让孩子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对一样东西越了解,才会对它越有感情。对自然事物的亲近,能激发孩子对自然万物的爱心。

莉莉两岁蹲在家门口看地缝里的蚂蚁整整齐齐地排着队扛着面包屑回家。她知道了蚂蚁也有家,也需要家,也在意自己的家。从此走着路看见蚂蚁窝就要我们避开别踩着。上小学的她一刻也不放松。一次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森林土路上,路中间竟布满了蚂蚁窝。在莉莉的严格监督下,我们两个大人像踩雷区一样又蹦又颠地走过了这条路。

四岁多的莉莉抓到一只蚂蚱非要带回家养。在有土有草的大玻璃缸里养了一个月,蚂蚱就死掉了。她很伤心,但学到了动物最好的家就是它们原来的家。之后抓到蚂蚱、蝴蝶、蛾子等虫子,就先放在透气的小笼子里,拎着笼子转几圈,和虫子亲近一下,该回家了,将虫子们在原地放生。

一次抓到一对正在交配的蚂蚱,问我为什么两个叠在一起,我说他们彼此喜欢互相拥抱,像人一样。她听了很内疚,马上把它们放出来,两只惊恐的蚂蚱也不飞走,但也不再拥抱,她急得拿起一只放在另一只身上,让它们重温旧情。

莉莉六岁的夏天,和比她大三岁的朋友清清帮我给几百只蚕换叶子。发现了一只死蚕。清清说:“我们给它举行个葬礼怎么样?”莉莉面露恐惧神情,退到一边。她这个年龄还不能正视死亡。我却应和清清。她又说:“那既然是葬礼,我们每人讲个话吧。”天哪,我还从没在人的葬礼上讲话,更别说动物了。“你先开始好吗?”清清看着我,把死蚕小心地放进我的掌心。我低头看着手掌中小小的虫子,开始说起来:“小虫子,真对不起,虽然我尽量努力给你们充足的食物,但还是让你挨饿受伤死掉了。我一定会更小心地照顾别的蚕。”清清接过蚕,托在掌心:“小虫子,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就已经死了。我从未见过你活着的样子。但我相信,你是很可爱的。你曾试图努力活下去,但不幸没达到目标。但你的生命中一定有过不少快乐。”

这番话听得我傻了眼。多么情真意切啊。作为大人,我的悼词中既像要包揽后果,又像要推卸责任。而清清的讲话中,准确点明了自己和死蚕的关系,赞赏了它求生的欲望和努力,肯定了它生命的意义。也许她是从电影、书、生活中学来的,但如果没有真诚表达的欲望,一个孩子不会去说这番话。接着,清清提议给死蚕做棺材。莉莉这时也积极响应。两人用桑叶和胶纸各做了一个棺材,清清的呈长方形带支架,莉莉的外加两片叶子在后面点缀,显得豪华。死蚕装进了清清做的棺材,两人一起把它埋进了清清家的一个花盆里。

莉莉到了五六岁,她的动物保护意识就已经很一致地贯穿于生活当中了,甚至不让我们除掉家里的老鼠。你也许会说,这些孩子不是太没原则了吗?人和动物的利益有时是有冲突的。他们这不是吃了动物的亏吗?一个人在小小年纪早早滋生出一个极致的仁慈之心是件大好事。拿心理学的行话来说,一个人的优秀人格就定型了;拿我们的俗话说,一个人的心眼儿正了。

能感受到一个小小虫子的痛苦、需求和权利的人能将另一个人的痛苦,需求和权力置若罔闻吗?他们也不会亏待自己—自己也是一个人,一个生命。这样的孩子,在下一步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丰富,头脑更趋理性,会在良心的指引下去拿捏处理各种事物。

大自然能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两岁多的莉莉在一张电话卡上看到几只蝴蝶,便指着说道:“这是蝴蝶的地方。我喜欢蝴蝶的地方。妈妈爸爸带我去蝴蝶的地方。”

她有兴趣和能力说出这番话,源于我们带她去看过不少蝴蝶。有时在公园的花草丛中,有时在动物园的蝴蝶园里。孩子对飞舞的美丽动物感兴趣,父母说几句:“看,蝴蝶!”“又来了一只蝴蝶!”“咱们去追蝴蝶!”孩子马上就学会了这些词。因为有亲身经历,在书上、报上、电话卡上看到蝴蝶,她会格外注意,忍不住想评论一番。这番评论又锻炼了口语能力。

语言是表达世间万物的。生活经历越丰富的孩子,思维越丰富,语言也越丰富。孩子接触了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等等,自然想向别人描述,他就要利用现有的词汇,学习新的词汇。它们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表达。想想莉莉从小因为接近自然而学到的词汇数不胜数。从各种动物植物的名称,到动物的行为。我列一些她六岁前在各个场合学到的并且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动物种类: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动物生存状况和状态改变:冬眠,蜕变,幼虫,花蕾;

动物和植物和自然界的关系:栖息地,共栖,潮湿地,咸水,淡水,污水,化学成分;

动物身体的部分:鸟嘴,暴牙,触角,鱼鳃,树皮,鳍状肢(乌龟类),鼻孔;

动物的身体动作:孵蛋eggs,狗闻东西dog sniff,把头前后急速摇摆jerkits head back and forth,鸭子摇摇摆摆地走duck swaddle,鸟栖息bird perch,乌龟晒太阳turtle bask in the sun,下巴吹涨chin puffs,用力咀嚼munch,动物伪装camouflage。

这些词多重要,多丰富。看那些描述动物身体动作的词多形象生动。看那些描述动物身体部分的词多准确。能说“共栖”“冬眠”和“蜕变”表示了孩子对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词语帮孩子在脑中搭了一个概念的框架,孩子每次接触新动物时,都会记得更快,了解得更深,更感兴趣。急速往脑中积累概念,并将概念有效分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头戏。

要不是亲眼见到,我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学龄前儿童能记住这些词,了解这些概念。学习这些有关自然的词汇其实更简单,因为孩子接触这些词时有丰富的语境可依,并怀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习得语言的最佳状况。

莉莉进入小学后,我每天都目睹这些丰富的概念、词汇是如何转换成了她学习的无穷能量。教育的重要方面不是教孩子了解自然吗?

课程设置中被分化出来的物理、化学、生物,不就是提供给孩子更深的自然知识,更多、更精密的研究手段吗?科学课莉莉学起来很顺手,她早已经通过在森林里跌打滚爬把很多重要的概念搞清了。她读书很快,也爱读,写作词汇非常丰富,都和之前通过接触大自然而积累的丰富词汇有关。

利用大自然亲子的益处甚至超出了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理人的范围。

本文选自陈鲁老师新书,即将出版。

陈鲁,曾任教于北京大学。1993年,赴美学习心理学,1998年获得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

陈鲁多年专注于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侧重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比较研究,积累了与很多家长密切合作的丰富经验,在家长如何支持幼儿成长方面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今年4月10日,陈鲁老师应邀举办《0〜6岁必备的6种心理能力》报告会,读者反响热烈。 MRI+uh5H5qHPW6WiC7Dvqd5PNM39qTvJJyoVFqh6XPQWfN/dL5wvYG52z0Ea8B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