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为什么被称为“胡”

这是一个像秦始皇的身世一样古老的疑问。

但信言不美,真水无香,其答案既不神秘,也不浪漫,更不复杂。要揭开谜底,还需要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民族心理特征着眼。

诞生于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的匈奴,作为一个典型的游牧部落,早期一直踏着季节的鼓点追逐着肥嫩的水草迁徙。这种随时开拔、来回游荡的日子,造就了他们全民皆兵和擅长游击的典型特征。

令人恐怖的是,匈奴军团从不将战利品收归国库。一场战争下来,不仅战俘成为参战者的奴隶,劫掠的财物归参战者所有,而且斩首一颗要赏酒一卮(zhī),这就为匈奴骑士投入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持续的动力。于是,匈奴人以嗜杀和痛饮为人生之乐,马背上的生活就剩下简简单单的两件事:扬鞭放牧、挥刀杀戮。前者是物质需要,后者是精神追求。

更为残酷的是,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将中国分割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年平均降雨在400毫米以上,适宜种田;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只能放牧。气候干旱、牧草枯萎的年份,非季风区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季风区通常有半年积蓄的种田人。零星的袭击渐渐扩大为战争,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出击以图先发制人。这一根本原因导致塞外的牧人与关内的农民沿长城开始了连亘两千年的血腥战争。试想,如果在草原上能够丰衣足食,他们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和恶劣的名声到别人的地盘上偷鸡摸狗呢?

但正是这一“不得不”的缘由,使得草原民族受到了中原人长达千年的鄙视和诋毁,被具有文字发明权和史书编写权的中原官僚文人冠以侮辱性的名字。其名称里大多有“犭”旁,就是铁证。

匈奴人在远古时期被中国史书称为“荤粥”(xūn yù),因为越界抢劫被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赶到了荒凉的草原,所以在商代又被称为“鬼方”。

后来,被西周史学家命名为“ 狁”(xiǎn yǔn)。当周武王率军渡过黄河进军朝歌之际, 狁乘虚挺进关中,一度占据了周部落留下的权力真空。多少年后,周宣王才派出大将尹吉甫将 狁赶走。之后,他们和氐羌一起被泛称为“戎狄”。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了令人恐怖的名称——匈奴。

中原已经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因而在秦汉时期又给匈奴起了一个含有深刻贬义的名字——胡。而且其他边疆民族也跟着遭殃,居住在匈奴东部的乌桓、鲜卑部落被称为“东胡”,居住在匈奴以西的西域绿洲民族被称为“西胡”,以后“胡人”就成了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泛称。 xvJGIjulTylhrxFXpGmXG7+WzH2j49QWh+g8+lCgS6JgJMIguvzHON90xNjmo9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