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1

我们都不诚实过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这本书中用大量实验和事例证明了,我们或多或少都不诚实过。看到这个结论,我问自己,“我也不诚实过吗?”静心一想,答案是肯定的。

人们为什么会不诚实?正统经济学把人看作利己的理性人,用成本–收益的原则来解释包括不诚实在内的所有行为。这种解释的确能说明不少问题,但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记得 20 世纪 90 年代我在美国学习,回国前复印了一些资料,其中有本书共 91 页,由于我的英语讲得不太标准,资料复印员把我说的“ 91 ”误听成“ 19 ”,也没有核对,并按照 19 页计价收费。我马上予以纠正,并按照 91 页的数量付了复印费。如果按正统经济学来解释我的行为,既然复印员听错了,那我只需支付 19 页资料的复印费,这对我来说只有收益而无成本,那我为什么不贪这个小便宜呢?我是一个正常的人,还是一位经济学者,我为什么没按理性原则作出行为决策呢?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绝不仅仅是一个成本–收益原则可以解释的。本书正是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人的不诚实行为的,读过全书我对作者的解释心服口服。按照本书作者的观点,我之所以不按 19 页资料付费,就是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占这个小便宜起码会让我在几天内觉得良心不安。但写作一些应景之文我之所以觉得毫无愧意,是因为很多人都如此,大到一些官方的统计数字,小到公司的财务报表,又有多少是真实的?群体成员都不诚实,只有我一个人诚实,我的日子就会不好过,这一点也可以解释安然丑闻为何会有多达 500 人牵涉其中。

在这本书中,艾瑞里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孩子偷了同学的一支铅笔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但家长从办公室带回家几盒铅笔,却不认为这种行为也是“偷”。再比如,在学校活动室的冰箱里放有冷饮和钱的实验条件下,很快冷饮会被拿光,但却很少有人把钱拿走。此外还有许多我们生活中熟悉的行为,都与理性人应有的行为不一致。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问,所以,作者运用“真人实验法”来对这些行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大量的实验,艾瑞里证明了,人的不诚实行为不是与正统经济学的理性原则相关,而是与社会风气、不诚实行为的形式、监督的严格与放松、个人的道德水平等因素相关。也许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让我们对这些因素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本书在实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使我们更加信服作者的观点,而且对不诚实行为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诚实社会。那么,如何建立诚实文化呢?我们对不诚实因素的分析就有助于我们建立诚实社会。从这本书来看,可以从 3 个方面加强诚实社会的建设。一是创造一个诚信的环境。我想在这方面首先是政府要起到表率作用。二是要加强监督。书中,在可以撕碎答卷和不可以撕碎答卷的实验条件下,受试者的不诚实程度是有显著差别的,这说明人们的行为还是需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三是要提高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圣经·十诫》有敬畏之心的实验受试者的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

艾瑞里的实验还证明了,实验对象尽管都是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在有这样或那样诱惑刺激的条件下,照样会有种种不诚实的行为,可见不诚实的现象有多普遍。本书分析了不诚实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了避免不诚实行为的思路,而且所有的分析和结论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大众读者有必要了解,但过于严肃的学术论著又是一般读者不愿意阅读的。艾瑞里是一位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他之前的两本行为经济学著作《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 2 》在国外非常畅销,简体中文版也相当受国内读者欢迎。但愿他的这本新书也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梁小民
2012 11 月于怀秦陋室 WjWamUblNZjQ1PUDTTJfyobPJORhUQiy828/+8/6Sx+d5VuzWwL3xdDBJllA3N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