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存在过合计不超过70个帝国。如果《泰晤士报世界历史地图集》是可信的话,据我推算,美国是第68个。美利坚帝国与先前的帝国有何不同?古埃及人在心脏地带建立起庞大的金字塔,但是美国人构造的建筑物是为生者而不是为死者所用的。像雅典帝国一样,美国也善于领导盟国共同抵抗对手。像亚历山大帝国一样,美国也有令人瞠目的广袤疆域。像崛起于秦代而在明代到达顶峰的中华帝国一样,美国也将浩大疆域的土地与各民族人民整合起来营造出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像古罗马帝国一样,美国也拥有一个异常开放的公民身份体制:2003年,许多在伊拉克服役的军人被同时授予紫心勋章和美国公民身份,这与在古罗马军团服役以获得古罗马公民身份的情形如出一辙。的确,就首都华盛顿的古典建筑风格和共和宪法结构而言,美国可能比任何一个前帝国都更像“新罗马”……尽管在这样一个新罗马帝国里,参议院对皇帝的权力有极大的限制。再者,在同西欧的关系上,美国有时好像另一个罗马,尽管像称布鲁塞尔为新拜占庭一样还为时过早。
将美国与罗马相比颇有老生常谈之嫌。然而在语言及文化(既是一神论的特点又有数学的精确性)传播能力方面,美国又具备了由穆罕默德的子孙建立的伊斯兰教阿拔斯王朝的特征。美国虽然经常被描绘成崛起于16世纪持续至20世纪的西欧帝国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它的叛逆。实际上,美国与中欧和东欧的一些大帝国非常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殖民者在19世纪横跨草原的西进运动中就有沙俄移民横跨西伯利亚荒原东进的景象。实践中,它的政治结构更像哈布斯堡帝国或德意志帝国而不像共和国时期的荷兰帝国,或第一个英语帝国——大英帝国。而对于那些仍坚持“美国例外论”的人来说,帝国历史学者只能这样反驳:美国同其他帝国一样,具有自身的特点。
让我们更好地思考美利坚帝国与大英帝国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虽然美国一开始采纳的是与大英帝国背道而驰的模式,现在却与之日益相像——就像年轻时叛逆的儿子成年后却与他们曾经不以为然的父亲愈加相似。本书的主旨之一是两个英语的帝国之间的关系。理由很简单,历史上没有其他帝国能跟美国今天想要达到的目标更相近的了。“自由贸易的大英帝国时代”——从大约1850年到1930年——在帝国史上鹤立鸡群。作为第一帝国强权,大英帝国不仅输出商品、人力和资本,而且还输出其社会与政治制度,成功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动力。两个英语帝国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又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如上所述,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作为“霸主”比大英帝国更具成效。然而,纯粹从领土的角度看,大英帝国的成就远远超出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英帝国的领土在鼎盛时期的面积超过1 300万平方英里,约为世界土地面积的23%。英国本土面积只占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仅0.2%。与之相比,今天,美国占据全世界大约6.5%的土地表面积,而14个正式属地总计却只有4 140平方英里,而且大部分是“二战”之前获得的太平洋岛屿。即便美国从未放弃其在美西战争和“二战”之间一度在加勒比海地区和拉丁美洲占领的国家,今日美利坚帝国的海外领土也只刚刚达到全球土地表面积的0.5%。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看,美国的正式帝国甚至更小。今天美国及其属地合计也仅有全世界人口的5%,而英国在帝国鼎盛时期统治着全世界1/5到1/4的人口。
另一方面,美国拥有许多主权国范围内的小面积区域,作为各兵种的军事基地。入侵伊拉克的军事部署之前,美国在超过130个国家里有大约752个长期军事设施,大量的美国部队驻扎在其中的65个国家中。这些驻扎地区极大程度上证明了布什总统2003年2月26日的那番讲话毫无根据,小布什声称:“1945年打败敌人之后,我们没有留下占领军。”在他任期的第一年里,约有7万人的美国军队驻守德国,4万人的军队驻守日本,1945年以来美国军队一直驻守在这两个国家。在韩国的美国军队同驻日美军的数量差不多,也有3.65万人之多,自1950年以来没有间断过。此外,新的战争又意味着新的基地,如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在科索沃地区获得的军营,或在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权的战争中获得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空军基地。在2004年时,约有1万人的美国军队仍然驻扎在阿富汗,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仍有10万人的大规模军队将不得不留守伊拉克。
也不应当忘记,这些基地对发展尖端军事技术多么有利。评论家们指出“五角大楼的预算相当于前12或15个国家的军事预算的总和”。他们还指出“美国国防支出占全世界189个国家国防支出的40%~50%”。美国军事开支的水平虽然听起来很高,但却不足以表现美军现在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陆地上,美国拥有9 000辆M1亚伯拉罕型坦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海上,美国拥有9个“超级航母”战斗群,其他国家一个也没有;空中,美国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隐形飞机,其他国家也没有。美国生产智能导弹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能力也遥遥领先。大英帝国却从未在军备上处于如此领先的地位。诚然,英国海军及其军事基地系统曾在历史上同美国今天的情况非常相似,海外驻扎军队的数量也大体接近。大英帝国也有科技领先的年代,例如:英国人的马克沁重机枪和无畏级战列舰。但是他们的帝国从未像今天的美国那样在军事力量上拥有全方位的优势。虽然英国皇家海军统治过全球海域,但是法国人和后起的德国人——更不用说美国人了——都能够建造舰队对英国的海上统治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英国的陆军同大陆帝国的陆军相比,总的来说,规模要小得多,战线却拉得更长。
如果军事实力是一个帝国存在的必要条件,很难想象人们如何能够否认美国今天的帝国特征。仅仅从军事部署地图来看,还不足以说明美军的影响力。美国国防部使用的一张展示5大战区司令部的地图表明美国军事影响力现在实际上已经覆盖全球。战区指挥官——也就是帝国“地方总督”——对这些领地负责,其地域之广超出他们的先辈古罗马人的想象。美军欧洲司令部的范围从格陵兰西海岸到白令海峡,从北冰洋到好望角,从冰岛到以色列。
大规模的海外军事活动必须要有更强大的经济支援作后盾,否则是无法维持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是否有足够的金钱来扮演全球霸主角色,将整个世界的责任担在自己的肩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这个问题普遍受到质疑,以至人们可以将“美国衰落论”当作一个思想流派来谈论。保罗·肯尼迪曾预言,正如在此之前的所有“大国”的经历一样,美国在军事及财政上的“过度透支”将注定使其失去经济优势地位。推倒柏林墙以后不久,苏联首先因“实力的过度透支”而垮台,这一点足以让西方人弹冠相庆。一度被吹捧为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者的日本则因经济困难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国计民生的元气恢复上。同其他国家相比,自20年代以后,美国一度处于“相对实力上升”的阶段,因为美国当时的股市泡沫的支撑来源于更早期的和平红利,所以“美国衰落论”便也随之自行消亡。然而,至1990年末,评论家们发现了新的竞争对手,这让他们忧虑不已。一些人担心欧盟的竞争,另一些人则忧虑地关注着中国。萨缪尔·亨廷顿也将“单极世界”看作只是转瞬即逝的现象:随着欧洲的一体化以及中国的不断富强,世界将转变成一个“多极社会”,这在“二战”之前是没有过的。在埃马纽埃尔·托德的眼中,法国人对美国超级强权的恐惧并没有顾及到美国也将面临衰落的现实。
如果按2004年的人口和产量增长率再继续发展20年,人们有理由相信只需到2018年,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将被中国取代。然而,未来20年两个国家的增长率都不会维持前20年的水平。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按照国际美元和基于购买力平价原理进行调整来计算,2002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中国的2倍,占到世界总产值的1/5 (21.4%),超出日本、德国和英国的总和。这个数字超出曾经由英国取得的全球最高产量两个百分点。事实上,按照美元现价来计算,美国所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接近1/3(32.3%),为中国和日本经济总和的2倍。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的角度来看,美国比任何时候的英国都要富裕得多。
上述这些衡量标准还不足以描述美国经济的领导地位。如果按照拥有海外市场资产和劳动力的程度来看,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可以真正被称为“跨国公司”。今天,世界经济正是被这样的一些公司所掌控,从埃克森美孚石油到通用汽车,从麦当劳到可口可乐,从微软到时代华纳——其中绝大部分公司从美国发迹,至今仍将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正如霍布森–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所推断的,麦当劳的历史是美国公司为寻求新市场而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生动的例子。1967年麦当劳的首批海外分店开始在加拿大和波多黎各营业。20年后,它已在47个国家和地区开了近1万家分店。到1997年为止,麦当劳在100多个国家开了超过2.3万家分店。1999年,公司的海外营业额首度超过美国本土销售额。今天麦当劳在全世界超过120个国家开了3万多家分店;其中不到一半——1.28万家麦当劳开在美国。罗纳德·麦克唐纳跟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一样,也需要一张他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可以成为美利坚帝国军事地图的替代选择。用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话说,“地球上有65亿人口,只有2.7亿生活在美国……试问全球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坐拥这样的良机?”“可乐殖民化”是“反全球化运动”中一条惯用的标语,但却真实地反映了这家软饮料公司产品销售的地域覆盖范围:其产品30%销往北美,24%销往拉丁美洲,22%销往欧洲和中东,18%销往亚洲,还有6%销往非洲。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成长最快的市场是中国。
1980年到199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迅速的年代,正好也是其冷战主要对手分崩离析之时,这就解释了美国是怎样赢得独特的军事革命,同时又大大地减少国民生产总值中国防开支所占比例的。2003年3月出版的国防部绿皮书预测,至少在未来的三年里美国国防总的开支将保持不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应当把这个数字与冷战时期平均7%的数字相比。倘若“保罗·肯尼迪公式”是正确的话,美利坚帝国实力透支的危险看来也许不大——他认为“如果某一国家的军备开支长期超过该国10%的国民生产总值,才有可能限制其增长率”。简而言之,就经济资源和军事能力而言,美国不仅与曾经的大英帝国非常相像,而且某些方面要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