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些事
权力做不到

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只要有合法的权力,每个人都会拥有不同程度的权力性影响力。而本书讨论的内容在于后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高低,是由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产生的,对其他人的影响更大。

梁山泊内聚英雄

《水浒传》塑造了几百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保义宋江、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这些人为人豪爽仗义,乐于结交英雄好汉,因此才在江湖上博得美名。柴进家中有御赐的丹书铁券,官府不能进他的庄院内搜查。他有胆有谋,敢庇护犯了弥天大罪的人,所以很多英雄好汉无路可走时,便选择去投奔他。柴进又立下规矩,无论是什么人来投奔,都要好酒好饭地招待,然后再送上衣服和盘缠。遇上关系亲近或者名气大的好汉,柴进还要留他住在庄院里。凭着十几年的仗义疏财,柴大官人的美名传遍江湖。

而宋江仁义黑三郎的名声比柴进还要响亮。宋江不过是山东郓城县的一个小吏,官职不高,俸禄微薄,却有侠肝义胆,敢为朋友两肋插刀。晁盖带人劫了生辰纲,官府派人前去捉拿。宋江大惊之下,一边设法稳住官府的人,一边快马加鞭,顶着天大的风险前去给晁盖报信,劝晁盖速速逃走。这份情义是金钱和官职换不来的。他被发配江州后和戴宗一起饮酒,初次见到李逵,喜欢李逵的耿直爽快,便送他十两银子,这相当于李逵在监狱里当差五个月的薪俸。难怪李逵一眼认定了宋江的豪爽,一生都执鞭坠镫,追随左右。

若论武功,宋江比不过当过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林冲、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等人;论才学,比不过谙熟苏黄米蔡四家书法的萧让、北京大户人家出身的卢俊义等人;论谋略,比不过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吴用、善于排兵布阵的军师朱武等人。甚至在一百单八将里,他都没有一项特长可以与他人相媲美。而当他在江州题写反诗,即将被凌迟处死时,梁山好汉几乎全体下山,拼死搭救。当晁盖去世后,梁山众好汉齐心奉他为山寨之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侠义之心为自己带来了极强的影响力。

因此,好汉们才能对他心服口服。他选择接受朝廷招安时,尽管林冲、杨志等人对朝廷有极大的仇恨,也没有离开集体,而是跟着他一起结束草寇生涯。他率军征战辽国、平定方腊等人的起义时,好汉们也没有因为曾经和方腊等人有着共同的身份而惺惺相惜,而是拼死作战。有人马革裹尸,有人断臂出家,有人失去亲人,也没有对宋江产生半句怨言。直到小说的结尾,宋江骗李逵服下毒酒,李逵得知后也没有愤怒,而是心甘情愿地追随宋江而死。

可见,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本质是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控制力。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发挥作用,让你不知不觉地成为它的俘虏。

个人感召力的能量

一个人身上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个人感召力。这种力量产生于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威信让他人心甘情愿地与自己保持一致。个人感召力是自然形成的,强大的个人感召力能使他人对自己心悦诚服,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跟着自己一起克服。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终形成刘邦和项羽两股强大的势力争夺天下。刘邦的势力逐渐强大,最终将项羽包围在垓下。项羽大势已去,只有当初跟随他起兵的江东子弟兵不离不弃,始终追随在他左右,随他突围。

冲出包围圈后,兵士们纷纷战死,最后只有 26 人跟着项羽到了乌江边。项羽虽然失去了天下,但在老家江东地区仍能获得广泛的支持。连乌江亭长都特意在江边备下一条小船,准备接项羽过江,整顿人马,卷土重来。只是项羽觉得自己当年带出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几乎无一生还,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才拒绝过江,自刎而死。

杜牧曾作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自刎表达了惋惜之情。凭借项羽在江东地区的个人感召力,如果登高一呼,再建立一支队伍也许并不困难。既然他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仍有人忠心耿耿地追随,那过江之后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便依然存在。

个人感召力的能量是巨大的。史书中记载了很多“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受到他人的恩惠后,往往寻求途径回报,甚至宁愿以死报恩。这就相当于对他人感召力的服从。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豫让曾受到晋国智伯的恩惠。后来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成立了三个新的国家。其中,赵国的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拿来做了喝酒的酒杯。豫让发誓要杀掉赵襄子,为智伯报仇。于是,豫让化装成受过刑的人,混入宫中打扫厕所,企图接近赵襄子。不料赵襄子似乎有感应,命人抓来扫厕所的人,一审问才知道是要复仇的豫让。豫让不仅没有丝毫惧怕,反而拿出匕首来要行刺。赵襄子感念他知恩图报,不仅没有加害,反而释放了他。

豫让没有善罢甘休,他在寻找更好的机会。为了不让赵襄子认出自己,他吞下火炭让声音变哑,剃光了胡须和头发,用漆涂遍全身,连妻子都不认识他了。他隐忍于世间,伺机复仇。终于,机会来了。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外出巡视,便埋伏在赵襄子一定会经过的桥下。赵襄子路过时,骑乘的马突然惊跳起来。他派人四处搜寻,抓住了藏在桥下的豫让。

赵襄子责备豫让,豫让却答道:“智伯把我当国士看待,我也要用国士的方式来报答智伯。”赵襄子感慨万分,却不打算再放豫让一条生路。豫让不怕死,只是要求死前能在赵襄子的袍子上刺几剑,完成自己报恩的心愿。赵襄子被他感动了,当场脱下袍子交给豫让。豫让拔剑刺袍后,仰天长叹道:“我终于报了智伯的大恩啊!”然后自刎身亡。

智伯若九泉下有知,也应该为豫让的行为而欣慰,为自己的感召力而自豪了吧。

在情、理、法之间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总喜欢让自己的心理感受达到最舒适的状态。理的基础在于情。不同的人感情不一样,所坚持的道理也就不一样。而每个人坚持的道理最终还应该符合组织规范,也就是法。情、理、法三者最理想的状态是和谐统一。我们要想培养个人感召力,便应该努力达到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首先,要具备坚定的自信,这是走向成功必备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心里充满必胜的信念,才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前怕狼后怕虎”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也无法让别人产生信任。

其次,要有宽广的胸怀。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必要求别人都和自己一样拥有同样的性格和想法。世界上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对别人做这样的要求也过于苛刻。宽容一切,允许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产生,必要时从善如流,多听取不同意见,对于个人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也容易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再次,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一旦找准目标,就应该排除万难、想方设法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可能荆棘丛生,沼泽密布。勇敢的探路者应该坚强地一直走下去,不因为一点困难就吓得回头。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个人感召力,吸引别人进而对别人产生影响。

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同样,要想主导和影响他人,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行为。坚持在情、理、法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是提高影响力的不二法门。 D4fz6BCsH0vbH7cOoUlSG3IILNIFk6WhFJFInTgJ7zDE9ldbsmRVIhXo8kJNre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