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是怎样
“任人摆布”的

价格贵 = 东西好,买涨不买跌,打折季疯抢……这些行为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商家的圈套,买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作为社会人,我们也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些“人生导师”的话,刻意去模仿他们的人生经历呢?我们是怎样受人影响、任人摆布的?

金利来的营销策略

20 世纪 70 年代,香港的大街上挂满了“大降价”的招牌,几乎每家店铺都在搞打折促销活动。但低廉的价格却很少能吸引顾客,市场很不景气,商家愁眉不展。

专营领带的金利来公司也遇到了销售不畅的情况。谁知,公司不但没有决定降价,反而在董事长曾宪梓的策划下,将所有领带提价出售。事情一传开,同行们都嘲笑曾宪梓不识时务,公司早晚会撑不下去。

谁知,金利来提价的消息一传出去,商店里顾客盈门。不仅领带销路很好,而且公司借此机会推广品牌,一举奠定了金利来成为国际名牌的基础。

为什么香港的顾客不买那些降价的领带,而要买提价的金利来呢?曾宪梓认为,服装市场大降价,不是因为香港人都不再买新衣服,而是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由于香港人仍然要穿西装、打领带,领带的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何况,金利来苦心经营数年,才树立起华贵、高级的品牌形象。一旦降价,这一形象必将毁于一旦。再加上香港人喜欢追求名牌,在他们眼里,名牌产品的价格一定不菲。

这样,在低迷的领带市场,提价后的金利来显得光彩夺目。经济复苏后,很多外国名牌产品没能保住市场,纷纷退出香港。而采取了提价策略的金利来,在这场竞争中笑到了最后。

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早已形成了自己理解商品的一套规则: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如果对商品的质量拿不准,他们就会遵从这套规则。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采取提价策略,再加上巧舌如簧的推销,成功把商品卖掉。即便不成功,商家还可以打出“特价”的招牌,降低一点价格后卖给那些喜欢买打折货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商家赢了。

金利来进军大陆市场时,采用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销售策略——只做广告不发货。一时间,大陆的主要媒体反复刊播金利来的广告,那句著名的广告语“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更是成为耳熟能详的流行语。但商店里却从来没出现过金利来领带的踪影,无论是顾客还是售货员,都在交头接耳地打听,金利来什么时候才能到货。而金利来的部分员工也在猜测老板的心理,货物压着不发,究竟是为了什么?

曾宪梓却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时机一到,他一声令下,各地同时开始出售金利来领带。消费者积蓄已久的购买欲望一下子爆发出来,纷纷争抢。这样,金利来领带一进入内地市场便形成旺销的势头,金利来公司也获得了高额利润。

这一招可谓撒手锏。曾宪梓先做足宣传,让消费者每天都能看到相关广告,但就是见不到实物,胃口被吊得高高的。一旦商品进入市场,消费者看到这样高档的商品,再加上早已积累的购买欲,很容易形成销售规模。金利来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乖乖地任其摆布了。

对比原理知多少

金利来营销策略的关键,在于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后才采取相关行动,进而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

其实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一些原理,辅之以相应的行动,让别人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面前有两个箱子,一个重两千克,另一个重五千克。如果我们先拿两千克的箱子,再拿五千克的箱子,就会觉得后者远比五千克要重得多。而如果先拿五千克的箱子,就不会有这种感受。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对比原理”。通过对比,我们很容易将一个事物的特点放大,从而使自己的感官受到短暂性欺骗。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项实验,让几名学生坐在三桶水前面:一桶冷水,一桶温水,一桶热水。按照实验规则,学生们要把左手放进冷水里,右手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他们又把两只手同时放进温水里。这时,左手会觉得这是热水,而右手会觉得这是冷水。这个实验说明:由于此前的经历和感受不同,同一件事物也能带来不同的感受。

这个原理早已被商家运用到日常的销售中。《经济学人》杂志曾发布征订广告,给用户提供了三种选择:第一种,只有电子版,要 59 美元;第二种,只有印刷版,要 125 美元;第三种,既有电子版也有印刷版,要 125 美元。如果你是用户,会选择哪个方案?

很明显,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三种。这正是《经济学人》想要的结果。杂志社把第一种方案当成了一个道具,目的是促使用户按照第三种方案订阅杂志,还让用户感觉花 125 美元非常实惠。事实证明, 84% 的用户同时订阅了电子版和印刷版,只订阅电子版的用户只有 16%

在这之前,《经济学人》只给出了前两种方案,结果 68% 的人选择了第一种, 32% 的人选择第二种。因为用户在对比中,总会选择自己认为最实惠的方案。而面对三种选择时,多数用户的行为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杂志社设想的轨道。

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在标示商品价格时,总要在价格旁边标上一个原价,并用红线画去,目的是给消费者强烈的心理暗示。消费者在看到两个价格时,不由自主地进行了一下对比,很容易点击“购买”按钮。

对比原理还会用在其他场合。假如你是一名服装导购,一位顾客走进店里,想买一套西服和一件夹克衫。你会先推荐西服还是夹克衫?有人会说,先让顾客购买相对便宜的夹克衫吧。这样如果他嫌西服贵而不买的话,至少还会买一件夹克衫。这么想就错了。先推荐便宜的商品,再推荐贵的商品的话,后者就会比原价显得更贵,顾客更有可能不买。有经验的导购都是先推荐西服,并竭尽全力说服顾客买下,成功后再推荐价格相对便宜的夹克衫。这样会给顾客造成一种暗示:这么贵的西服都买下了,“便宜”的夹克衫更不能错过了。如果顾客还想买领带、皮带等相关配饰,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想想看,这样的场景是否曾发生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你就付出了比预算多很多的钱?

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原理和规律,有助于你保持头脑清醒,破解商家故意设下的圈套;也有助于你借助这些规律,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TAm712zOvVsSXgAXh3DZDim+eHWjDFc7wIuuyGxj6q/IeWhFN4gOcDrWdWqNmf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