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从“孩子王”到“哲学家”的觉醒

若想成功,必须捍卫自己的“正义感”。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从“爱哭郎”到“坚强者”的转变见证了鹿儿岛特殊的教育方式。其实,鹿儿岛的一些武士子弟私塾中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承担锻炼低年级学生的任务。正是在这种教育让稻盛和夫改掉了“爱哭”的坏毛病,在学校中成了一个孩子王。

实际上,在第一年的学习中,稻盛和夫的确是门门成绩都是A的优等生,但是后来他却成了一个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并且一直这样升到了六年级。随着成绩的下滑,稻盛和夫还在学校中结交了一群顽皮捣蛋的“哥们儿”,因此他们自然不会受到老师的重视。在稻盛和夫的印象中,即使他们偶尔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也要受到老师的歧视。相反,那些衣装整洁、出身良好的孩子们却能够得到老师的宠爱,这让稻盛和夫和他的伙伴们十分不服气,一致认为老师太偏心。于是他们商量了一个办法:在回家的路上伏击这些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结果稻盛和夫很快便得到了教训。

第二天,稻盛和夫刚来到学校就被老师一把抓住,质问偷袭的事情。稻盛和夫争辩道:“你不能给那些出身好的小子特殊的照顾!”老师则不给稻盛和夫争辩的机会:“这没什么可以商量的!”话音刚落,老师的拳头就毫不留情地向着稻盛和夫打了过来。但是稻盛和夫心中还在呐喊:“这是正义的战斗,我没有错!”因此,他虽然没有还手,也没有认输,而是忍耐了下来。后来,稻盛和夫的脸都肿了起来,但是他仍然咬牙强忍。最后,暴打了稻盛和夫的老师仍然没有发泄完心中的愤怒,仍然将稻盛和夫的母亲喊到学校。

回家吃饭时稻盛和夫觉得平日里香喷喷的饭菜却味同嚼蜡。此时,一向少言寡语的市开口问道:“和夫,你今天是怎么啦?”稻盛和夫执拗地回答:“是老师错了,他太偏心了。”直到那个时候,稻盛和夫仍然没有一丝悔改的意思。市接着问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因此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对吗?”稻盛和夫说:“是的。”从这之后,市便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用沉默表达了对稻盛和夫的信任,这让稻盛和夫如释重负,也使他为自己的“正义感”而骄傲,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正义感”。

其实,带领着大家在放学路上伏击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只是稻盛和夫成为孩子王之后所做的众多事件中的一小件。在与小伙伴们嬉闹的时候,稻盛和夫会将大家分成敌我两方,然后给每个小伙伴分配任务,例如这个人是传令兵、那个人是侦察兵等。但是,若想当好在游戏中分配任务的“孩子王”,绝对不可能单纯凭借蛮力,相比之下,气势和魄力更加重要。因此,为了巩固自己“孩子王”的地位,小小的稻盛和夫学会用稻草做成勋章发给大家,或者将一些小点心发给大家当做奖励。尽管当时的稻盛和夫只是一个小团伙的孩子王,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稻盛和夫学会了一些管理的基础,在他创立自己的公司之后也将这些道理融入了日常管理中。

在稻盛和夫的记忆中,有一件令他难以忘怀的事情,正是通过这件事情,使稻盛和夫有了非常珍贵的哲学家般的思想收获。

在稻盛和夫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从台湾回到日本的学生来到了稻盛和夫所在的学校,并与他在同一个年级。在稻盛和夫的同学们眼中,这个新来的学生长相有些“古怪”,因为他的头上有一块铜板大小的秃顶,再加上他刚刚加入这个集体,使大家产生了“欺生”的心理,因此大家经常戏弄他,但是稻盛和夫却认为这个人十分可怜,时常充当“保护者”的角色。也许是出于感激,这个新来的同学自愿成了稻盛和夫手下的“小喽”。不久之后,稻盛和夫听说这个新同学家中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每到秋天,这棵柿子树上就结满了累累硕果,令人垂涎三尺,而他的家人更是将这棵柿子树视为珍宝。每到柿子树结果的时候,这个新同学都会对稻盛和夫他们说:“我爷爷知道稻盛君对我很好,让我邀请你们来我家里玩,要不要一同去摘柿子?”但是这个同学的家距离学校十分遥远,而孩子们又惦记着打仗的游戏,没有理会这个热情的邀请。也许是这个同学一直希望能够讨好稻盛和夫,因此又数次邀请他。幼小的稻盛和夫经不住三番五次的邀约,决定牺牲自己的游戏时间前往他的家中摘柿子。

可是,当稻盛和夫告诉他自己决定接受他的邀请前往他家摘柿子的时候,这个同学却说:“今天我爷爷不在家,你在这个时候去不太好。”几天之后,稻盛和夫再次和他说起时,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我爷爷今天不在家,你在这个时候去不太好。”于是只好再次作罢。后来有一天,稻盛和夫对这个同学说:“你爷爷不是同意我们到你家摘柿子了吗?既然这样,那么他是否在家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于是,稻盛和夫就带着自己的同伴们一起去了他家。稻盛和夫和他的伙伴们也没有理会这个为难的同学,将他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一抢而空。当天傍晚,那个同学的爷爷回到家中看到原本引以为傲的柿子树一下子变得光秃秃的,心中十分恼火。

第二天,怒气未消的爷爷气势汹汹地来到稻盛和夫所在的学校兴师问罪:“听我孙子说,你们学校有一个名叫稻盛的小子不听劝阻,擅自到我家摘柿子,这真是太不像话了!”而稻盛和夫听到这样的话,顿时产生了一种被人欺骗的感觉。从这件事情中,稻盛和夫也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不能完全相信他人的话。尽管有些人在面对你的时候口口声声地应承,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其实,很难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到其他的意思,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他们真实的人格反映——这就是这件事情给当时还是“孩子王”的稻盛和夫带来的最大的启示,而稻盛和夫也通过这件事开始了一个孩子王到哲学家的觉醒。

转眼间,稻盛和夫已经到了小学毕业的年纪。这一年是1944年,稻盛和夫踏着春风从鹿儿岛市立西田小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一所名校——鹿儿岛第一中学。虽然当时稻盛和夫的好几门成绩都是B,但是他却认为自己考一中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他又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他反抗老师并且遭受“拳打脚踢”式的惩罚时,老师总会对他说:“一中肯定不会要你这种人的。无论是通过公平的考试还是内部决定,你都不会合格的。”果然,稻盛和夫不祥的预感应验了,由于一直名声不好,他没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他还是进入了一所普通中学。不久之后,一向神气活现的孩子王看到自己向来看不惯的公子哥儿们都穿着一中的校服兴高采烈地从自己面前走过,他的心情顿时跌到了谷底。此时,已经变得坚强的稻盛和夫竟然又有些胆怯。

人们一旦胆怯,就会出现很多毛病,至少稻盛和夫是这样的。就在稻盛和夫升入中学的那年年底,在外乡当警察的兼一叔叔回到了故乡,他的卧室就在稻盛和夫卧室的隔壁。但是,兼一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在稻盛和夫的眼中,兼一叔叔好像得了体虱,虱子侵入了他的体内,导致他一直高烧不止,卧床不起。兼一的状况令稻盛和夫的母亲姬美十分担心,她担心兼一得了结核病,于是带着兼一前往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兼一的确得了结核病,当时的症状正是结核病的早期症状——肺浸润。此时,稻盛和夫另一个不祥的预感也应验了——他怀疑自己也得了结核病。

其实,稻盛和夫的这种不祥预感并不是毫无由头的。稻盛和夫的第二个叔叔及妻子都是因为结核病而丧命。在这之后,稻盛和夫的第四个叔叔也开始咳血,当时正值休养期间。在当时那个年代,结核病还是不治之症,令人听之色变。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讲,一旦有人患上了结核病,万万不敢让其他人知道,并且整个过程都是由家里人来看护。尽管稻盛和夫和他的家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兼一患有结核病的消息还是让乡邻们知晓了。一些流言蜚语也开始在乡邻中疯传:“稻盛家就是一个结核窝!”外界的风言风语给当时的稻盛和夫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他常常想自己是否也会像叔叔那样咳血,是否也会日渐消瘦,如果真是这样,是否真的没有拯救的办法?这种莫名其妙的担心让他整天都无精打采。

后来的某一天,稻盛和夫发烧了,再加上对结核病的畏惧和担心,使得稻盛和夫萎靡不振。直到有一天,隔壁的租客太太隔着篱笆对稻盛和夫说:“和夫,我这里有本书,也许它有点难,但是你还是读一读吧!”稻盛和夫接过了租客太太手中的书,这是当时的一档名为《生长之家》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谷口雅春所著的《生命的实相》。其实,稻盛和夫此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当时手足无措的稻盛和夫陷在惶恐的状态中,这本书的出现就如同救命稻草。于是,稻盛和夫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这本书。书中这样的一段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磁铁,它可以将周围的刀剑、手枪、灾难、疾病和失业等统统吸引过来。”

当时的稻盛和夫虽然是一个孩子,可是小小的他却十分认同这句话。因为每当稻盛和夫经过兼一住的房门前的时候,总是因为害怕而捏住鼻子快步走过。市也是这样教育稻盛和夫的:“结核病是传染病,你不要去这里。”同时,稻盛和夫也找来了许多医学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他知道了结核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并且很难治愈。虽然姬美和市一直在兼一的身边照顾。可是,兼一的病还是越来越严重,直至无药可救了。

此时,市对姬美说:“你不要再照顾我的弟弟了,接下来由我来照顾兼一,你不要去那里了。”其实,当结核病患者进入晚期之后,结核菌的数量会异常增多,市对此十分清楚,但他还是坚持护理兼一。但是后来的事情令稻盛和夫捉摸不透,始终护理兼一的市和若无其事的哥哥都平安无事,但是比任何人都格外小心的稻盛和夫却染上了结核病。稻盛和夫反省了自己的做法,难道真的是自己惟恐避之不及的想法使他遭此厄运吗?难道过分注意结核病也会给自己引来这场灾祸吗?此时,稻盛和夫回忆父亲市的做法:其实市也知道照顾一个病重的结核病患者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因此他肯定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也正因如此,市才不允许姬美接近自己的弟弟。此时,稻盛和夫忽然意识到父亲这种为了保护亲人甚至敢于献身的勇气是多么可贵!正是由于这种博爱和勇气,市才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任务。而结核病也没有传染给深情厚意的市,反而传染给加倍小心的稻盛和夫。此时,稻盛和夫幡然醒悟,他开始认真读书并且仔细思考心灵的问题。 fDPDDf57y7A9OL4lp3SIRj/Pq831H2zTsSO9Gbw9QR+ltroSHYrPZnUEg6tfP8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