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衣袂飘飘

——悄然演变的衣冠服饰

1

人类服饰的“活化石”

(原始社会的树皮衣)

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这个问题恐怕很难有准确的答案了。不过,衣服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从人类开始披上树皮和树叶、懂得了遮身暖体,就开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衣服的作用,除了御寒以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遮羞。所以,在布料出现以前,人类的衣服还只是简单加工。兽皮自然是做衣服的首选,但一来相对来说,兽皮比较难得,另外一个问题是,到了夏天,身上围着个密不透气的兽皮,估计也够受罪的。这时候,另外一种经济实惠的服装材料,树叶和树皮,也就派上大用场了。

我们从一些描绘原始社会的图画里可以看到那些腰间围着“树叶裙”的古人,但那时候的树叶衣和树皮衣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纺织工艺与服饰”展厅内,还就真有一套颇具特色的早期原始服饰,它就是源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至今民族名称都未确定的“克木人”所制的“树皮衣”。从这套质朴、拙实的“树皮衣”上面,或许可以窥见人类服饰文化的源头……

清代雍正年间,鄂尔泰等撰的《云南通志》中写独龙族“俅人,丽江界内有之,披树叶为衣,茹毛饮血无屋宇,居出岩中”。这段文字资料说明,在唐代乃至清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披树叶、树皮为衣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而在解放初期,西双版纳的傣族和勐腊县的克木人仍然穿着树皮缝制的衣服。从这些情况来看,展览的“树皮衣”在历史的衍进过程中,还是保留了“本色”的。

“树皮衣”的原料是构树和箭毒木,它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制作过程。首先,当然是要找到一棵合适的树,砍到取材。选树也是有要求的,尽量找那些没有疤痕的“好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剥树皮了。外面那层厚厚的树皮显然不能用,要拿刀把树皮竖着破开,然后挑出一个裂缝,用木楔子插入树皮与树木之间,然后用木棒均匀捶打外皮,这样,就把外面的树皮打碎了,而留下里层的比较柔软一些的纤维物。说是软了,其实还要在树皮变干之前“打制”一番。不过,接下来的工作依然是想办法叫树皮继续变软,要把树皮放到河水里浸泡,并且用手轻轻搓揉,直到把树皮中的树汁冲洗干净,露出白色纤维为止。这时候,衣服材料才算准备好,可以缝制成衣了。

这样看来,树皮衣的工艺也说得上繁琐了。而且,这样的衣服,想一想都觉得结实耐用,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所以,研究者一直把“树皮衣”看做是人类服饰萌发期的缩影,是早期人类服饰发展史的“活化石”,而树皮衣的起源问题,尽管众说纷纭,但比较权威的说法,还是来自中国。

2

从成语看服饰的演变发展

(成语中的服装变迁)

现代人研究古代服装的发展变化,通常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根据文字记载,比如历代的《舆服志》、各种典籍、野史,甚至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等。另外一个渠道,就是从古代的绘画雕塑和考古发现里找到更具体的信息。不过,除了这些以外,很多古代的服饰名词,还保留在成语里,假如“刨根问底”一下,也许同样能领略到古代中国人的衣着风貌和发展脉络。

比如,“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正。而史料记载,早在周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冠服制度,这个冠,虽然是戴在头上的,但和现代的帽子却不尽相同。冠只是加盖在发髻上的一个小罩子,它的作用也不是为了保暖,而是出于礼仪的需要。正如《礼记·冠义》中说:“冠者,礼之始也。”

随之,又出现了“广袖高髻”和“峨冠博带”这样的成语,这就从形状上形象地反映了古代装束的真实情况。

如同我们在古装剧里看到的那样,古人的袍服,一般都是大袖子,袖口部分却收缩紧小,有时候还能在里边装点东西,而古人腰间常常系着宽阔的丝绸织带。至于高髻和峨冠,当然是因为古人无论男女都束发梳髻,高高地顶在头上了。

到了汉代,官员要把官印挂在腰间,而系官印的带子叫“印绶”,印绶是权力的象征,不同的官职,也就有着长短颜色的区别。《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记载:“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于是,也就有了比喻高官显爵的成语:紫绶金章。

朱和紫,在中国古代曾长期被视为显贵的服色。慢慢地,不只是印绶,官员的官服也开始有了颜色的规定,据考证,中国的品官服色制度始于北周而形成于隋,此后的变化基本上不大,所以,“紫绶”变成了“紫袍”,而官印也不需要老挂在腰上了,“金章”也就变成了“玉带”,紫袍玉带,同样是形容官阶的显赫。

比较有意思的是“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可以说,这是一个完全写实的描述,却渐渐被人们引申发挥成了比喻。这个成语的来历,同样是和官服有关。

唐代,在武则天当朝时,曾经颁赐了一种新的官服,名叫“绣袍”。也就是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上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其实,这样用禽兽纹样区分文武官员品级的做法,并不存在任何的变异,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补子”,用金丝、彩线绣成徽织,缀在官员的前胸和后背,有点类似于“军衔”,使人一望就可以知道官职品级。

而其他成语,如清代以后的“顶戴花翎”、“长袍马褂”,还有民国以后的“西装革履”,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的可以说五彩纷呈的服饰成语,同样是一部帮助人们认识古代服饰的好词典。

3

穿在衣服上的“自然界”

(古代衣服的装饰花纹有讲究)

前面提到了“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古人用衣服上的图案来区分官职的高低。事实上,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衣饰上的图案也越来越丰富。在古代服饰中,图案设计成了十分重要的装饰,从领口、袖口,到肩头、下摆,图案可以说无处不在。

古人衣服上的图案题材多样,有动植物、文字和几何图形等,也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比如龙凤虎纹,表现着龙虎精神,祥云牡丹,象征着吉祥富贵,可以说,素以“衣冠之国”著称的古代中国,服饰图案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内涵。

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图案中也渐渐有了显著的体现,它和礼教结合,对于君臣士庶的服装差别,有了详尽的规定。

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成文的“五礼”规定。《虞书·益稷》篇中记载,商朝末期的周族领袖仲雍,在举行祭祀礼仪时穿着图腾衣,而各部联盟首领也将十二章花纹用画与绣的方法施于冕服上。“天子衮服十二章”的起源便是由此而来。十二章花纹纹饰的次序为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这说明当时的服饰图案已经很有特点,而且以自然界为“模板”,渐成体系了。

到了战国时期,服饰图案开始有了变化,不再是自然物象的直接描绘了,而是逐渐“抽象”起来,出现了变化纹样。而这种加入了主观审美意识的图案设计,到了汉代更是“发扬光大”,除了更加明快多变,还突出了龙凤的寓意,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这其实标志着服饰图案的不再是原始的、蒙昧的美的追求,而完成了从图腾的崇拜,到权力地位象征的发展过程。

其后的魏晋、隋朝,一直延续汉代的这种图案风格,直到唐代,又开始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当时盛行的“缠枝图案”,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而明朝继承前代的图案,创造和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案。比如桂花和万年青,象征富贵万年;太阳和凤凰,象征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象征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象征金玉满堂;蝙蝠和云,象征福从天降。这种寓意图案,有的至今仍在沿用。

在清代,我国的服饰发展已经到了顶峰,同时,服饰图案的装饰作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前面也提到,清朝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到了纷繁堆砌的地步。

衣服上的图案,经历了周代设计的严谨、战国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唐代的写实、宋明的考究和趣味,最后到清代的纷繁。可以说,自然界的大部分事物都出现在了人们的身上,这其中,既有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也有礼教等级的强制规定,但古代衣服图案的艺术价值,却成为了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

4

服装史上的几次“基因突变”

(古代服装的几次明显变化)

爱看古装剧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历朝历代的服装都不一样,换句话说,看衣服就能看出演的是什么朝代的戏。这样一样,显得古代服装变化挺“频繁”的。实际上,一般情况下,变化的只是衣服式样,在结构本质上,改变并不是很大。而中国古代服装,真正出现大的改动,并且为研究者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只有三次。

第一次的变化来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族服装的宽袍大袖比起来,当时的少数民族服装,就是所谓“胡服”一般都是短衣长裤,衣身紧窄,这样在作战的时候,活动的灵活度很高。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军事上的实力。不过,这也使他成为了我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随着“胡服”的被抵制到被接受,民族服装的融合交流也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魏晋时期,胡、汉文化在服装上的交流融合更加明显。北方民族的“裤褶”,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裤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有点儿像汉族的长袄,对襟或左衽,而汉族衣服是右衽的,这种式样逐渐广泛流行于民间,男女均穿。而北魏孝文帝的改制,以法令的形式要求鲜卑人改穿汉魏衣冠,又一次促进了胡、汉服饰风格的交融。此外,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的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莲花、忍冬等纹饰开始大量出现。正是这样的南北服饰交流,到了盛唐时期,开放之风见盛,服装史上,以唐代女装的开化袒露为代表,出现了“兼容并蓄”的第二次变化。

而第三次变化,是清朝对服饰的改制。强制性的令汉人剃发易服,是清初统治者在政治上的需要,但对已形成的我国传统服制来说,是一次飞跃。清代的服饰以旗袍、马褂为代表,保留了很多游牧民族的服式与装饰。在中国古代的整个服装发展史上,清代的服制是最为庞杂与繁缛的。

到了清朝末年,维新变法时期,中国的服装开始走向近代化。维新派从政治维新,变革风俗的角度,追求“与世界同”,提出了改易服饰的主张,而此时的清末留学生也成了改变着装的先驱,他们“往往改易西装,自断发辫”,成为“洋派人士”。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开始举办各类新式学堂,而学堂里教授的西式“体操”也成为学生改变服饰的突破口。张之洞在湖北曾下令各书院学堂里的学生“皆一体服用兵衣”。

而推翻满清的孙中山先生,也首先在服饰上革了满清的命,他提出了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使得服装摆脱了传统上的尊卑等差,符合了现代服装的理念。

5

从“虎皮裙”到“金缕衣”

(古代衣服原料的变化)

古时候,衣裳是两个词,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当然,这是在结束了那种随便找块兽皮围在身上的状态以后了。最早,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来遮护身体,基本上人人都是孙悟空那样的“虎皮裙”。后来,有了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一些野生的纺织纤维,像前面提到的制作树皮衣一样,揉搓编织起来作为穿戴之用。

渐渐地,随着农、牧业的发展,纺织原料也开始增多,服装制作从工具到材料都开始朝复杂发展,服装一点点有了变化。因为粗糙的树皮、兽皮和柔软、细薄的纺织物比起来,制出复杂而有轮廓的服装的确是有点“强古人所难”了。

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里,考古发掘出约 1.8 万年前的骨针。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管状骨针等物。由此,可以推断,当时是用这些骨针来缝制原始的衣服的。不过,既然还没有布料,线也就无从谈起。那时候缝制衣服,或许是用动物的韧带等物品吧。

应该还是在母系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用麻和葛纤维来纺织的方法。在目前考古发现的实物中,最早的织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而自商代开始,从麻织物朝着蚕丝造衣又前进了一步,衣服的材料越来越丰富起来了。

而每朝每代的服装,都必然和当时的纺织生产水平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大麻、苎麻和葛织物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服装材料。不过,贵族们已经大量使用丝织物了,还有一些地区,采用毛、羽和木棉纤维来纺织,作为服装材料。

等到了汉代,除了丝、麻纤维的制造发展,印染工艺技术也开始逐步发达,出现了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著名的“西汉素纱禅衣”是一件蚕丝织成的轻薄长衣,只有 49 克,不足一两,技艺之精可见一斑。

在隋唐两代,服装的制作原料仍然广泛使用麻布,但裙料已经逐渐使用丝绸。而接下来,棉花开始传入中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宋代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而棉花在全国大范围种植,是到了明朝,朱元璋采用强制措施才推广开的。

不过,尽管服装材料不断丰富,人们并不是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丝、绸、缎、锦、绣、绡、绮等都是皇宫和贵族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所以,“布衣”这个词,后来就成了称呼那些无官无职的平民百姓的专用词。

贵族可以凭借权势来摆谱,甚至用金丝缝制成“金缕衣”,但是,作为普通的百姓,即使买得起,也禁止用丝质材料。比如,对清代的官员来说,五品以下的不能用蟒缎、妆缎,八品以下的不能用大花缎纱。一般百姓做衣服,可以用丝、绫、罗、绸、绢、素纱,但不能用金绣。妇女也不能裁制花样金线装饰。

6

不同身份的“制服”

(对颜色不可掉以轻心)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着非常森严的等级制度,凡事都强调不可“逾礼”。而服装,恰恰正是“礼”的重要内容,不但在材料上有所限制,式样上同样也“泾渭分明”。通过服装把人分出等级,做到“见其物而知贵贱”,是古代帝王必要的统治措施。

官服自然不用说了,按照其级别,对不同的式样、颜色,甚至装饰物都要做出规定,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

不同的服饰常常代表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礼记》就有着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在《周礼》中也有类似这样的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这些服装上的强制规定,体现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

拿颜色来说,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规定给官员专门使用的颜色,对老百姓来说,就成了禁忌,他们只能穿用这些颜色以外的颜色制作的衣服。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意思就是,朱红是正色,也就是饱和色了。但紫色是间色,也就是混合色,这是有尊卑的。看看那些历史上的代名词——“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都是某种颜色,这些颜色被固定在某种衣服上而代表了不同的身份。

《中国历代服饰》一书里写道,秦汉时期的头巾,也有颜色区别。“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在唐代,也是以官服的颜色来体现管理的品级,并且并不是约定俗成,而是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进行强制性的规定。

到了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制度,皇帝开始穿黄色的袍子和衣衫。在此之前,黄色是不论尊贵贫贱,一律通用的颜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尊贵。比较早的是,唐高祖李世民用“赤黄袍巾带”作为自己经常穿的服装。此外,有人提出赤黄这个颜色比较接近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而“日”又象征了帝王的尊贵。所以,从唐朝开始,赤黄色,也就是赫黄,成了帝王专用的颜色。黄袍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臣民不得僭越使用,并用品级来定袍衫的颜色,就是所谓的“品色服”。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清朝的时候,官服除了用蟒数来区分官位,黄颜色的衣服就成了“服装的雷池”。而且,还要细分,龙袍是以明黄色为主的,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如皇太子用的是杏黄色,皇子用的是金黄色,下属的各王等,如果没有特别的赏赐,绝对不能穿黄颜色的衣服。

在古代服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对各个朝代各个时期古人的审美意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虽然有了刻意的规定,但是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蔽体,在经过了等级制的“外化标志”期,终于还是到了今天,成了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当然,这期间的一系列演变,也确实是一段很漫长的岁月。

7

唐装与汉服,哪个更中国

(谁才是中国服装的“正宗”)

说到代表中国的服装,自从 2001 APEC 的上海会议以后,唐装很是流行了一阵子,而到了 2008 年的奥运会时,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汉服热”,又开始风行起来。有意思的是,同为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服装,相互之间还比较“对立”,各自的支持者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其实,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唐装和汉服各自表示的意思说起。

很多人顾名思义,觉得唐装就是唐朝的服装,而汉服就是汉朝的服装。在历史上,汉朝和唐朝都是很强大的王朝,穿那个时期的服装,在某些方面也代表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实际上,所谓的唐装,通常有两种解释。最自然合理的解释是“唐朝的服装”。但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后面的说法,是从“唐人街”那里延伸出来的,有点“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在海外,“中华街”被称为“ China town ”。英文发音很像“唐”,于是被译为“唐人街”,“唐人”一词也成为中国人的泛称,而“唐装”也就是指这些华人街的“唐人”所穿的“中式服装”了。

所以,现在流行的“唐装”,并不能说成是唐朝的服装。事实上,这种“唐装”是清代的马褂演变和改良,属于满族服装的范畴。主要有立领、连袖、对襟、盘扣等几种款式,使用的面料多为织锦缎,其中也有用粗布制作的。

唐朝的男子所穿的服装,正式的是圆领袍衫。偶尔用在如祭祖天地、宗庙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其他场合则以“幞头袍衫”为时尚。“袍衫”,也就是袍服,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从帝王到百官,礼见宴会均可穿,甚至可以用作朝服。有点类似我们现在大众休闲服的性质。这种“长袍大袖,衣冠飘飘”的风格,和汉代人的“冠冕衣裳”是传统相继的。

而人们谈论的“汉服”,也有几层意思。一是指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服装;二是指华夏族、汉人或汉民族的“民族服装”;也有人只是把“汉服”视为“汉族”的服装。说起来,汉服有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有带钩的特点,这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唐装”与“唐人”、“唐人街”等概念有关,多少具有一些海外华人认知或国际化的语境,而“汉服”则往往具有相对较多的国内族际场景性,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具有本土化的论说色彩。

主张复兴汉服的人认为,唐装实际上是来于清末的“满装”,而历史上从夏商周到明朝一直存在的纯粹的“汉服”,由于满清王朝“剔发易服令”的民族压迫,被迫消失了三百多年,现在自然应该予以恢复。

主张唐装的认为,正是因为唐朝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海外各国为此称中国人为“唐人”,所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国内外成为惯称。

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恢复传统服饰的目的,应该更在于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不是拘泥于一件衣服。无论唐装还是汉服,也许都依赖于中国的强大和富足,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回顾历史,“汉服”的复兴,其实并非第一次。早在 1900 年,以“反清灭洋”或“扶清灭洋”为目标的义和拳运动中,就曾有过身穿“汉服”造反的历史现象。

8

乞丐服曾经是时装

(古代也有“奇装异服”)

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从周代开始完善,有数千年的历史。既然能够凭借服装来划分等级,那么无论哪一个王朝,都希望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的服饰制度。这对于礼教和统治都是有利的。而中国的百姓,对于所谓的“规矩”,习惯了以后,也不敢去轻易破坏。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国家对人们的控制力减弱的时候,最先出现变化的,又往往是服饰。这也是人们本性里,对于求新求异的一种渴望。即使在现代,喇叭裤的流行,难道不能说是一次“服装革命”吗?

当然,这样的变化,自然会引起“正统人士”的不满,在古代,把这种在服装上求新求异的现象称为“服妖”。这种不同于传统服饰发展的社会新风尚,以时代性、流行性以及个性为其内在特征,被认为是不祥的亡国之兆。

在明清两代,“服妖”的现象十分显著,男人喜红装,有很多的王公贵族把穿“乞丐装”当做时尚,层出不穷,人们也见怪不怪。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推翻了蒙古族的那些衣冠制度,回归“汉化”,他在衣服的面料、样式、尺寸、颜色上都做了规定,“中心思想”就是要做到“贵贱有别,服饰有等”。比如明法典规定,只有王公贵族、官员,才能使用锦绣、绫罗等面料,普通百姓只能用绸和素纱。朱元璋是轻视商人的,士农工商,商人排在“老四”,所以只能穿绢和布。并且,朱元璋对于服饰的管理非常严格,制裁起来毫不手软,当时有百姓不许穿靴的禁令,据史料记载,曾经有 38 位南京市民,就因为违反了这条禁令而被充军发配了。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出现了小资的苗头,城市的繁荣,让人们对“美的追求”蠢蠢欲动。各种衣服也开始打擦边球,来伸张自己的独特个性了。当时有一首根据宋诗“篡改”的诗写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真实的情况是,江南一些城市的读书人,用红丝束发,嘴唇涂着红色的脂膏,脸上抹着白粉,还点缀着胭脂,身穿红紫颜色的衣服,远远看去,宛如丽人。这也就是对传统的反叛,成了所谓的“服妖”了。

明代的“服妖”争奇斗艳,主要还在于底层民众,凸显了城市繁荣后,商业社会的一种特质。而在清代,却有一场贵族子弟发起的以“寒乞”为时尚的“服妖”运动,后世研究说,正是由于满清王朝的服饰让一些王公贵族感到不满,所以,他们竟宁愿穿乞丐装来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

近人李孟符在其《春冰室野乘》中记载,从光绪中叶以来,京城的王公贵族“皆好作乞丐装”。他亲眼见到一个王府的贝勒,竟然把煤灰抹在脸上,“袒裼赤足,仅着一犊鼻裤,长不及膝,秽黑破碎,几不能蔽其私。脚蹑草履,破旧亦如之”,跟随这个“乞丐”后面的侍从,竟有“戴三品冠者”。经过打听,才知道这种以寒乞为时髦的“时世妆”,已在京城的贵人中间流行很长时间了。

也许,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服装制度关系着礼教风俗。但换一个角度来想,物极必反,当人们经历长时间的压抑后,必然有求新求变的渴望,恐怕这正是人性的基本规律。

9

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

(古代社会的“易装癖”)

“女扮男装”历来是戏剧创作里常用的手法,要是说起来真是数不胜数,如黄梅戏里的女驸马。在今天的影视创作中,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到《新龙门客栈》中林青霞饰演的邱莫愁。虽然一眼就能让人认出来,但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女子扮演男子的角色,娱乐圈通常称为“反串”。

不过,抛开虚构,女扮男装在历史上,很早也有了渊源,根据文字记载,就可以追溯到夏朝。

第一个亡国昏君夏桀,有一个和妲己一样的宠妃,叫做妹喜。《晋书·五行志》说,“妹喜冠男子之冠”。作为一个女人,却喜欢戴男人的官帽,这个妹喜可以说是女扮男装的先行者了。而且,据说历史上的妹喜,不但好男子打扮,还喜欢像男子一样过问政治,估计这个夏桀,没少听了她的“馊主意”。

说起女扮男装,还有个趣闻。春秋时期,有个喜欢看“女扮男装”的齐灵公,他身边的所有女人,妃子小妾侍女等等,就都穿男子衣服,戴男子服饰。结果,国中妇女纷纷效法,齐灵公一出门,看到满城都是穿男装的女子,就有点审美疲劳了。于是,他下令除了宫里的女子以外,民间女子禁止穿着男服。

可是没想到,民间女子对穿男子衣服“上瘾”了,齐灵公于是就很生气,后果当然也是很严重的,他下令只要见到男装女子,就撕裂她的衣服,叫她当众出丑。但是这些民间女子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还是照样偷着穿男装,抓都抓不过来。最后,还是晏子出了个主意,说,大王你不如从宫里做起,只要这些人都穿女子的服装,民间女子的男子打扮就会不禁自绝了。齐灵公半信半疑采纳了意见,结果这股效仿的风潮才算“流行”过去。

到了唐朝前期,女子穿男装又开始盛行。《新唐书·五行志》记载,一次唐高宗和武则天举行家宴,他们的宝贝闺女太平公主就穿一身男装,身上佩戴着边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饰物,还在高宗面前跳舞。太平公主其实是一个“多权略”的女子,后人分析说,太平公主的男装,一是她的性格像男人,另外主要是她想参与政治,所以穿男装来增加威仪。

其实,由于男女之间身材的不同,服装式样有差别也是很自然的事。而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在一般的观念里,都是“不当”的。古人的传统观念里,男女服装绝对分开,不得掺杂。除了女扮男装,男扮女装更是被指责。三国时的何晏“好服妇人之衣”,就被同时代的傅玄指斥为穿“妖服”。而《新唐书》对太平公主穿男装的评价,也是“近服妖也”。

古人不认为男女装混穿只是生活小事和个人兴趣。他们认为男子主于外,女子主于内,故有男女的服饰制度,使男女各守本分,不得僭越。而如果出现女子男装,就是“牝鸡司晨”,是不幸之兆。

可以说,虽然女扮男装时有发生,但总的来说,男女服制的不同,是男尊女卑的反映,不许女子着男装更是统治女子的一种手段。

10

“羽扇纶巾”背后的真相

(诸葛亮真是“羽扇纶巾”吗?)

“羽扇纶巾”这个词,是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用来形容周瑜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在影视和绘画作品里面,周瑜一般都是武将打扮,倒是诸葛亮的形象才多是“羽扇纶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史书《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的传,但里边并没有具体描写他的服饰。不过,在后来的《太平御览》里,倒是在提到扇子的时候,举了诸葛亮的例子。上面说,当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河边上对垒时,开打之前,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子,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在摇。

诸葛亮是文臣,周瑜是儒将,所以,他们两个都喜欢“头巾羽扇”的打扮,其实,这在当时,也几乎是三国魏晋名士的“标准装”。但是,诸葛亮带的葛布做的头巾,只能说叫做葛巾,不能叫纶巾。葛布是用“葛”这种植物纤维织成的,而纶巾是用青色的丝带做的头巾,与葛巾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不同的制作材料。所以,诸葛亮戴的是葛巾,周瑜戴的是纶巾,后来产生了混淆,才被称作纶巾了。两种头巾都是用来扎住头顶发髻的,并不是把头包起来。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诸葛亮逐渐被演绎成了神通广大的人物,所以,他的穿着打扮也跟着“与时俱进”了。在元代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里,诸葛亮已经是一个“披七星锦绣云鹤氅的”潇洒人物。七星锦就是绣了“北斗七星图案”的锦,鹤氅最初是用羽毛做成的外套,类似披风,后来指一般的宽大外套,并且加上了宽大的袖子。

实际上,鹤氅是晋朝人开始穿的,《晋书·谢万传》就记载东晋人谢万戴着白色纶巾,穿着鹤氅裘。《世说新语》里也写了东晋的王恭坐在大车上,穿着鹤氅在雪天行路,被孟昶称呼为神仙的故事。士大夫穿鹤氅是当时的风气,因为那时候的人都崇尚“修炼”,想做神仙嘛。

《三国演义》塑造的诸葛亮形象,几乎是人们眼里的“正宗”。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场亮相的时候是这样描写的: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也正是因为这部名著的最后“定妆”,诸葛亮才完成了自己的“打扮”,羽扇倒是还拿在手里,但是葛巾变为纶巾,身上还多了一件鹤氅,历史原型和得道高人的形象实现了“完美混搭”。

其实从诸葛亮打扮的变化来看,也侧面反应了服饰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内涵搭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诸葛亮身上确实有魏晋名士的风度,然而,正是传说里的诸葛亮文韬武略,样样熟稔,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自然就有了很多神秘色彩,那增加上去的“行头”,也是为了更符合传说里的“孔明先生”吧。

11

穿着胡服的唐代女子

(大胆开放的唐代女装)

说到古代女子,人们最常有的印象就是“三从四德”,而女子的服装,更是严实和保守的。不过,这其实大多是明清时期女子的服装。别忘了,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唐代。说起唐代的女装,即使放在现在来欣赏,依然是朝气蓬勃毫不矫揉造作的。

唐代的女子服装大胆、开放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袒胸露乳”。这在几千年的封建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唐代之前,汉朝的女子穿着“上衣下裳”及深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唐代之后,所谓的礼教越来越盛行,连露出一点肌肤,都已经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了。

当然,早期的唐朝也不是特别开放,贞观年间,女子骑马还是沿用隋朝的旧礼制,必须用纱来遮住全身,后来,慢慢的,这长纱衣一点点缩短,可以只遮脖子以上了。而到了开元年间,干脆彻底甩开这些“麻烦”,脸面发髻全露,甚至身上也露的越来越多了。所以,曾经有学者说,唐朝女子的服饰,是最性感的。

在上世纪初被发现的《敦煌曲子词》中,就有描写唐贵夫人着袒胸襦的形象,如“碧丝罗冠,搔头坠髻,宝妆玉凤金蝉。轻轻敷粉,深深长画眉绿,雪散胸前。……浑身挂异种罗衣裳,更熏龙脑香烟”。其中,“雪散胸前”就是夸赞贵夫人雪白的胸脯,而“浑身挂异种罗衣裳”,又点出了这打扮是从西域传过来的。

唐朝女子服饰上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当时的女子,把穿着胡人服饰看做一种流行的时尚。

“唐代女子衣着偏好胡装,身穿紧腰胡装,足登小皮靴,朱唇赭颊,是时尚的打扮。”这是人们从出土的“唐人俑”身上得出的结论,当时的唐朝,人们“慕胡俗、施胡妆、着胡服、用胡器、进胡食、好胡乐、喜胡舞、迷胡戏、胡风流行朝野,弥漫天下。”

实际上,唐朝的开放氛围和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纥豆陵氏,唐高宗李治的母亲长孙氏,都是少数民族,也就是当时的“胡人”。正是由于这样的血统关系,唐代的政策倾向于“华夷并举”。

而所谓的“胡”,也不是专指一个民族,而是包括波斯、印度、回纥等西域及突厥众多游牧民族的总称。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唐代的长安城就成为了一个“国际大都市”,当时中亚、西亚的商人、僧侣、贵族,纷纷经过丝绸之路跑到了中国。他们的服饰、饮食、游艺、学术,都被唐朝的人们所喜爱。

而中国人穿着胡服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这些边地民族的服装的特点是,上衣短,裤子长,革靴或裹腿,袖子窄紧,翻领左衽,方便活动。唐代的女子喜穿胡服,已经到了蔚然成风的地步。元稹在《法曲》一诗中描写,“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伎与胡装,五十年来竞纷泊”。基本上描述出了当时胡服盛行的客观情况,

《新唐书·车服制》说:“开元中,奴婢服澜衫,而仕女衣胡服。”这里说的女子的胡服,一般都是“参考”胡舞里的服饰,如柘枝舞,浑脱舞等,也就是说外族的歌舞伎是最常见的胡服“传播媒体”。这一点,倒是和现在的演艺明星领导时装潮流异曲同工了。

12

裙子的“叛变”

(“裙子”原来是男人的专利)

春节晚会上,小沈阳的一条苏格兰风格的裙子,引来了很多笑声。可以说,这是利用了“反差”,因为人们觉得男人穿裙子很“变态”。不过,按照中国的历史来说,裙子本来就是男人的衣服,从商朝开始,男性就穿着裙子了,而女子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风俗习惯。客观地说,是裙子做了“叛徒”。

商代的时候,人们上身穿“衣”,下身穿“裳”,本来“裳”是前后两片,到了周代,开始合成一个圆筒状,可能这样看起来更雅观一些,不过骑马就不很方便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上衣和下裳干脆直接来了个“二合一”,它们合在一起,被称为“深衣”,乍看起来都有点儿连衣裙的味道了。而且,这样的打扮,还是作为礼服来用呢。到了后来,由于裤子的出现,“深衣”慢慢演变成了袍子,中国的男人才算告别了“穿裙子”的时代。

而女子正式穿裙子,是从汉代开始的,根据《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着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的诗句,可以从中得到佐证。

到了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开始不断增多,纺织印染的进步,也使色彩更加丰富,从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到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等,名目繁多。两晋时期,有一种流行的裙子,叫做“间色裙”,是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制成,在色彩搭配上变化丰富,相映成趣。

到了唐代,妇女们穿的裙子的长度,比前代有了明显的增加,“裙裙曳地”是常见的现象。为了显示自己裙子的修长,妇女们穿裙子的时候,还经常把裙腰束到胸部,有的甚至束到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的还在地下拖曳一截。对于此,有个形象的形容,叫“裙拖六幅湘江水”。

另外,唐代妇女的裙子也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其中,最受年轻妇女喜爱的是一种鲜艳的红裙。由于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提取自石榴花中,所以人们也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武则天在《如意娘》诗中说:“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后来,“石榴裙”就被当做妇女的代称。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听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

宋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但裙上的折裥也就明显地增多了。在裙上施以折裥的做法由来已久,相传在汉朝时,汉成帝与赵飞燕同游太液池,成帝令飞燕起舞,忽然间大风骤起,弱不禁风的赵飞燕竟惹起了成帝的担心,觉得万一被吹走就麻烦了,赶紧叫侍从拽住她的衣裙。结果,风停之后,裙子上留下许多绉纹,这无意中得到的结果,其他宫女都觉得好看,于是开始特意在裙子上折迭成裥,还取名“留仙裙”。仔细想一想,有很多流行的事物,都是因为女人的羡慕和攀比造成的。

其后的历代裙子,都本着求美之心,不断变化,裙子作为展现女人美丽的衣物,不但女人喜欢,男人也总是抱着欣赏的态度的。

不过,顺带说一句,在中国古代,女人是不能穿裤子的,因为道德家们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之事。当然,裙里面也不是只有两条光溜溜的腿。裙里面有一种没有裆的套腿裤,被叫做“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这样想来,裙子之美,又有了几分无奈了。

13

半途而废的“裙撑”

(没流行起来的“裙撑”)

“裙撑”这个东西,一下子就让人想起欧洲古代宫廷里的那些女子,她们的那种打扮都是很夸张的。整个人从腰间开始,仿佛挂了一个大大的“钟罩”在下面。据说欧洲的裙撑是用鲸鱼骨做的,把鲸鱼骨弯成一个圆圈,再按照圆圈的大小连起来。穿上裙撑以后,外面套上长裙,这样,裙裾就被撑得张开来,腰也就显得细了。欣赏的人,会说这像“一朵倒垂的盛开花朵”。而穿过婚纱的人,大概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了。

不过,裙撑可不是随着西式的婚纱才传进中国的。它和中国女性服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要追溯到大金时期。

据《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族的女性“以铁丝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笼之”,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金代的女真服装就有裙撑,没有鲸鱼骨,拿铁丝做了替代品。在保留下来的元代泥塑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塑像,在穿着上有加了裙撑的效果,这些塑像从腰部以下,衣摆、长裙的造型都是浑圆如钟,很显然,这并不是“鼓风机”吹出来的。而从蒙古和女真族在历史上的关系看,他们之间裙撑的交流,也是顺理成章的。

现在流行韩剧,而韩国的历史剧中,也曾经展现过宫廷中的王后与妃嫔在长裙之下衬以裙撑的画面,这是有历史依据的。

那么,这些女真族、朝鲜族的女装所使用的裙撑,究竟是和西方人异曲同工呢,还是有所交流借鉴?对于这个比较“偏门”的课题,似乎相关的学术研究不是很多。不过,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绘有龟兹国王与王后的形象。经过专家们的考证,画中的龟兹国王名叫托提卡,其在位时间为初唐时期。立在他身后的王后名为斯瓦扬普拉芭,而这位王后的形象,同样是在细细的蛮腰下,倒扣着一口钟。也就是说,王后是穿了有裙撑的裙子的。所以,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北方民族曾经流行的裙撑,同样是得益于西域过来的穿着时尚。

现在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裙撑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流行了一阵呢?是因为审美观念,还是工艺上的麻烦?这一点,或许你在某个婚礼现场,看到娇小的新娘穿婚纱时,能得到答案吧。

中国女子的身材一般都比较瘦小,不像西方人那么长胳膊长腿的,她们立在人群里可能更显窈窕,而这对于中国女子来说,却显得太夸张了。看起来像什么呢?也许你会眼见为实。这也正是北方女子勉强效法了一阵子,而南方女子,干脆从不问津的缘故?

看起来,不管何时的女子,追逐魅力和流行,也都懂得以自身的形体特点为基础,谁也不愿意去实践一个成语——东施效颦。

14

从保暖到情趣的进步

(古代的内衣史)

除了穿在外面“示人”的衣服,内衣,特别是女子的内衣,其实也在悄然地变化着。可以说无论从名称上还是式样上,每朝每代都有所不同,同样体现了女性的“爱美之心”,也经历着从单纯的保暖,到美化和情趣的过渡。

在两汉之前,古人把内衣称为“亵衣”,一个“亵”字,可以看出古人的态度,内衣是不能示人的,否则就是轻薄不雅。汉代的“亵衣”一般用平织绢做成,基本上就是现在肚兜的样子,前面一片,而后背是露着的。如果上面有带子能套着脖子,就叫“抱腹”,如果是肩头有带子的,就叫“心衣”。并且,那时候已经开始注意装饰,会在上面绣一些“爱情主题”的图案了。

魏晋期间,内衣在形式上吸取了游牧民族的特点,变成了前后两片,而且有了夹层,更加贴身保暖,这时候的内衣,一般称为“两当”,也就是前后两面都挡的意思吧。

唐代以前,内衣都是肩部有带子的。到了唐代,出现了“无带内衣”。这是因为,前面已经提到的,唐代女子喜欢穿的那种半露胸式的裙装,为了美观上的考虑,她们将裙子高高地束在胸部,然后在胸下系一条宽宽的带子,这样两肩、颈、上胸和后背就都袒露了出来,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就不能露出带子了。所以,这样的内衣叫做“诃子”。“诃子”的带子也在胸部以下扎紧,还能使胸部更挺一些,更具体的一些情形,我们可以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得到理解。

宋朝的内衣叫做“抹胸”,还叫做“抹肚”,因为穿起来以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一般是用涂布做成,有单的也有夹层的,而贵族人家,依然是用丝质的抹胸了。

“合欢襟”是元代的一种内衣,它的特点是由后往前系束,在胸前有一排扣子或绳子,已经有点电视购物里“塑身衣”的意思了。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也有图案,这说明,内衣的美化一直在更新着。

明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开始注意曲线美了,这时候的内衣有一种“主腰”,特点是腰侧还有系带,系紧后能够很明显地收紧腰部。

清代的内衣,最广泛的就是肚兜,现在大街上偶尔的“豪放女”会直接穿出来的那种。菱形、脖子上可以套带,还有两条带子从腰间束在背后,下面是个倒三角,遮住肚脐和小腹。清代的肚兜一般都有精美的刺绣,材质以棉、丝绸居多。而肚兜的带子,有的富贵之家会用金链,条件差一点的用银链、铜链,就是一般人家也想办法用个红色的丝绢。也就是图个装饰作用,不愿意凑合吧。而关于肚兜背后的浪漫风情,可能故事就更多了。

民国期间,比较时髦一点的内衣,开始有了西方内衣的特点,“小马甲”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它的形制窄小,也是在对襟上有扣子能够系紧,目的当然就是把胸和腰的曲线“雕琢”一下了。

应该说,和西方那种动不动把女人肋骨弄折的紧身衣比起来,中国女子的内衣,还是宽松了很多的,而到了现在,内衣用五花八门已经不能够形容了,从颜色到款式,都是如此。

15

它为胸部“谋解放”

(乳罩的传入中国)

尽管说中国女子的内衣,和缠足比起来,并没有那么残酷,但传统的肚兜、抹胸只是遮挡,并没有保护的方法,而对于那时的中国女子来说,爱护乳房的意识,更是几近于零。而西式乳罩的发明,“束乳而不压胸”,才是彻底意义上的给女人身体的一次“解放”。但是,乳罩的传入中国,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民国初年,乳罩漂洋过海而来,而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呢?从对待女性的看法上来说,还是“束缚”惊人的。当时,女人的身体是不能露在外面的,哪怕是睡觉,也应该穿着长过膝盖的长背心,才算是得体。胸部必须用布条扎成平胸,而不能显得太挺拔。

当时,毕竟人们的眼界已经不再那么闭塞,一些新派女子开始有了“时尚”的打扮,而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一个叫江确生的上海议员,曾经在 1918 年夏天给江苏省公署写信,他提到:“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 1 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 1 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粉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这样的大惊小怪,在今天看来也许很可笑,但是,偏偏当时的上海政府就发布了公告——“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现在到了夏天,满大街的女孩子,别说抓起来,该枪毙的又得有多少啊!

而有识之士毕竟还是存在的,一个叫张竞生的男人,提出了“优生以强国”的观点,并且他也为女性身体的自由“伸张权力”,甚至不惜成为被“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1924 年,张竞生的《美的人生观》讲义在北大印刷,其中大胆地设置了“美的性育”一章,他主张“束胸使女子美德性征不能表现出来,胸平扁如男子,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会失了多少兴趣。”尽管这些言论让社会为之一震,但这部书一下子成为当时青年人、特别是时尚女子争相传阅的读物,而张竞生也成为中国女性解放胸部的舆论引导者。

而此时又恰逢乳罩的“到来”,被称之为“义乳”的乳罩,先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而一些电影女明星首先成为了“时尚体验”的先行者,可以说,正是张竞生的号召和她们的身体力行,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女子悄然放胸,试穿乳罩,并最终摈弃了肚兜。曾经出演《神女》、《新女性》等著名的影星阮玲玉,便是最早戴“义乳”的中国妇女之一。

这不可遏制的“潮流”,在当时甚至被叫做“天乳运动”。终于,到了 1927 年,国民政府不得不颁布条令,倡导“天乳”,反对束胸,对于不执行放乳政策的,反而要进行罚款。律令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弯,中国女性这才算彻底地昂首挺胸起来。

16

屈原的峨冠和阿 Q 的毡帽

(古代帽子的变迁)

据说帽子是华夏始祖黄帝首先发明的。但是,就和前面谈到的成语“冠冕堂皇”一样,帽子一开始并不是为了防风遮阳,它所起的只是装饰和标识的作用,适用范围也限制在统治阶层,用来象征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用来表示各自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并且逐渐“制度化”,形成一种等级秩序。《释名》里写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意思就是,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有帽子,而平头百姓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所谓的“冠冕”,实际上就是说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后来也就合在一起说了。至于屈原的峨冠博带,说的是戴着高高的帽子和宽阔的衣带。这是当时士大夫的典型装束。

说起来,孔子可以算是“圣人”级的人物了,但是从他的画像上可以看到,连他都是不能戴帽子的,而是用“帕头”裹头。他教育其弟子要有“轩冕之志”,轩是车子,冕就是帽子,意思就是得想办法坐车子,戴上帽子,当官走仕途,争取混出个人样来,因为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坐轿车,戴帽子。普通的百姓,就很对不起,除了披头散发,只能找根绳子把头发一扎了。也许这样很帅,但也很无奈吧。

帽子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过了很多的朝代一直都没有改变,样式虽然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与区分却也更加细化,这种情况,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到了民国时期才被取消。

真正意义上的帽子,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由北方的“胡人”传到中原的,但是并没有流行起来,不过,帽子的细化,也使禁忌不那么严格了,到了隋唐时期,一般的读书人和有钱商人可以戴帽子了,但是戴什么样的帽子还是要有规定的,读书人的“书生帽”和买卖人的“商人帽”,这在五代和两宋时期都是比较普遍的。

明朝曾经力主恢复汉人的“冠冕”制度。不过等到了清朝进关,又被彻底推翻了,皇帝和百姓都可以带帽子了。所以,在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时鲁迅笔下的阿 Q 也能顶着一个毡帽了。随着清末西洋文化的传入,帽子的实用价值得到开发,也就更加普及起来了。

需要说的是,古代女人一般是不戴帽子的,她们一般是用“巾帼”在后面挽头发或者把头发包扎定型。古代戴帽子的女人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凤冠”、“花冠”,这是属于皇后贵妃和公主们的特权,同样是为了标识等级,另外就是一些有官位的侍女也戴帽子,比如影视剧里比较熟悉的形象,上官婉儿。唐朝时流行过一种“帷帽”,是从胡人那里“引进”的,四周有纱罩着,可以防风沙,还能防止被“偷窥”。

而现在,倒似乎女士的帽子,比男士多了更多的选择。

17

腰带上的学问和秘密

(古人用什么样的腰带)

现在人逐渐了解了着装的品位之后,都会比较关注细节,比如袜子和腰带等。同样,在古代,腰带也是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服装是没有纽扣的,那么就只能在腰间用一根大带子把穿在身上的衣服系好。于是,腰带最开始是肩负着纽扣的功能的。另外,古人习惯把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系挂在腰带上面,比如挂个香囊,带把宝剑啥的。而官吏们上朝时拿的“笏”,也就是记事用的长板子,不用时也是插在腰带里的,如此看来,腰带是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

不过,和衣服一样,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腰带也需要有贵贱等级之分。老百姓的腰带是用熟牛皮做的,叫“韦带”。后来改成用布当原料,就被叫做“韦布”。用绢织成的腰带,只有上层人物才能使用,并且尺寸都有要求,比如大夫以上用生绢织成,宽四寸;士以上用熟绢织成,宽二寸。这种腰带还有专门的称谓,叫“绅”。所以,能系这样的腰带的人,就是绅士了,腰带于是代表了身份,而“劣绅”也就不是破腰带,而是坏人了。

在中国服装的发展历史上,腰带在形式和名称上都不是完全相同,在各个历史时期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

在商周时期,腰带已有革带和大带之分。大带是天子与诸侯的腰带。南北朝时期开始,妇女服饰中腰间加以柔软而长的束带,通常还做一个漂亮的结,垂下飘逸的带尾,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在宋代的官服当中,革带起到了标志官位高低的附属作用。革带的名称和种类繁多,从制造材料到装饰的色彩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森严的等级之下,不同的官品只能佩戴不同的革带。而日常生活中,一些低等官吏和百姓也习惯在腰间配以勒帛、绦和看带。“勒帛”是指约束绣袍肚和背子之用的带饰。而“绦”是像绳子一样的普通的圆形腰带,系在腰间并且下垂一截,应用比较广泛。“看带”比较宽阔,上面一般带有织成的花纹装饰,也就是后来的“鸾带”了。

明代的腰带,在位置上做了一些“调整”,一般都是在胯部而并不是腰间了,并且用细纽将腰带悬于衣肋间。

清代官服中腰带分类更细,光是名称就分了“朝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当然,皇族的规矩更多,腰带的颜色都要“细致入微”,比如皇帝的朝服带要用“明黄色”,而宗室用“黄”,剩下的“石青”、“蓝色”也都是各自有了归属。带子是丝织的,为了装饰,上面还嵌有各种宝石,并且有带扣和环扣,用来系上汗巾、荷包等东西。而带扣有的用金、银、铜制成,讲究一些的也有玉和翡翠的。

和服装的改制一样,腰带在不断的变化,最终也没有离开“等级制”解体的命运。现在,人们更注意的,是腰带的实用性和在服装整体中的装饰味道,至于别的,都已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18

老百姓穿不起的袜子

(古人穿什么样的袜子)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值得“骄傲”的事情确实很多,哪怕是缝制袜子的工艺,我们也要比欧洲早得多,马王堆出土的两双袜子,至少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那么称之为“袜子鼻祖”,也就当之无愧了。

而如果根据古代资料考证,其实早在夏朝就出现了最原始的袜子。在《韩非子》一书里,也记载有周文王自己系袜子带的事情,不过,在那一时期,袜子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在“上流社会”出现罢了。

古代的袜子,当然不像现代袜子那样有专门的机器编织而成,而是手工用布或绸或绢缝制而成的。袜子上有带子,用来扎紧之用。袜子在那时候也显得有点“人高马大”,一般一尺余,一般是白色的,但祭祀时穿的袜子,要求用红色。也有一些用绢纱制作的袜子,会绣有花纹,就属于“高档货”了。这样的“结构”,从夏朝开始一直到西汉,始终保持着。发展了这么长时间,袜子依然还是官宦富贵人家的用品,普通百姓还是没有能力问津的。

在《史记·滑稽传》里写道:“东郭先生贫困,衣敞,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看起来,古人比我们禁冻多了,穿不起袜子,光着脚站在雪里,还有心思“逗闷子”呢。不过,古人的衣服都比较长大,基本上能盖到脚面,不知道能不能多少起到一点儿御寒的作用呢?

穷人穿不起袜子,可不影响富人,他们对袜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季节关系,袜子质料也开始厚薄不同。比如春、夏、秋所穿的是罗袜、绫袜,而到了冬天,就穿一种“千重袜”,就是将几层料子合在一起做袜子,最多的能到十几层。后来,还出现了绒袜子、毡袜子,棉袜子……

其实,古代袜子和现在的袜子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

前面说到了有一尺多长,这主要是说的“袜筒”,有的甚至像靴子那样能包住小腿。另外一个特点也是前面提到的,不管用布帛、丝绵、绫罗来做袜子,都没有弹力,穿起来就容易脱落,所以,袜子带是不能少的。古代的袜子很宽大,除了有后跟的袜子,也出现了“无跟袜”自上而下垂直着,到脚尖那里收缩成圆弧,估计这样的设计,如果不是为了省布,就是因为想“偷懒”的缘故。

有意思的是,古代除了普通袜式外,就已经有了“分指袜”,那是将拇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状。这主要是为了穿“拖鞋”,也就是“屐”制作出来的,李白就写过“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头袜,其实就是丫头袜的另一个写法,但在古人那里,是不算写了错别字的。

袜子发展到女人开始缠足的时代,就开始被制成尖头,头部朝上弯曲,呈翘突式。这也是属于“量体裁衣”了,“桃脸艳,柳腰纤,窄弓半弯罗袜尖”。不过,缠足的女人还有一种袜子,是没有底的,这是因为既然已经缠足,下面就不再需要了,只要袜子筒罩住脚脖子就可以了,这样的袜子,俗称“半袜”,貌似现在爱美的女孩子,在冬天也在小腿上套个“毛线圈”,应该就是那个样子。

19

鞋匠以前也是“官”

(古代鞋子的变化)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谁也没有赤脚大仙的本事,所以,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鞋,在中国古代被泛称为“足衣”,应该说鞋子也是包括在服装里面的一部分,别看“地位比较低下”,但作用却小觑不得。老百姓常说,“脚上没双鞋,穷半截”,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证明。

和所有的服饰一样,鞋子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也有着对文化的承载意义。除了实用性和装饰功能,有些时候,鞋子同样是等级的标志、礼仪的象征。

说起鞋的发展史,大约在 5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不仅能用兽皮来制作衣服抵御风寒,而且能用兽皮来保护脚,达到不受冻、不被刺伤的目的。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 4000 年,这双鞋包括了“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当得起是“世界第一靴”了。

在一些相关的文字记载中,最早的鞋,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一律叫做“屦”。“屦”是鞋类的总名。而在周代,还曾经设有“屦人”一职,隶属于天官之下,专掌王及王后所用的各种鞋履。也就是说,现在属于“普通劳动者”的鞋匠,还曾经有过公务员待遇呢。

后来,鞋子的名字开始“变化多端”起来。到了后汉,有了一种由麻、丝制成的鞋,被叫做“履”。而用兽皮做成的鞋子,被叫做“”,如果是高筒的,到了踝骨以上,就改称“靴”。“靴”到了汉代以后才大量出现,是和“胡服”一起传入中原的,到了唐朝才逐渐普及。因为靴子有比较高的鞋筒,所以保温性很好,能在泥土、沼泽里行走,还方便骑马,很受欢迎。

用兽皮做的鞋还有一种“”。而古代的拖鞋,被叫做“”,拖鞋在最早的时候都是皮的,到了秦代,开始用蒲草来做,而从晋到唐又改用甩草制作,梁武帝时也曾经使用丝制。《辍耕录》记载:“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鞋。”看来,古人不但有“拖鞋”,还特意强调了“拖鞋也是鞋”的意义。

此外,“屐”也是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在东晋时,著名的诗人谢灵运发明了一种“登山鞋”——谢公屐,对,就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说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了。

关于鞋子的礼仪,同样有很多,比如秦汉时,人们有进门脱鞋的习惯。这和我们现在进了房间换上拖鞋还有点不同。当时的人脱掉鞋,进了门之后,在屋中,一般都是穿着袜子在席上行走,就连去上朝也是这样。如果能穿着鞋上殿觐见皇帝,那就是很特殊的赏赐和殊荣了,基本上比得了黄马褂还值得吹嘘,这在整个汉朝,也只有萧何、梁冀和后来的曹操,获得过这样的特殊“荣誉”。

20

高跟鞋不是“舶来品”

(古代中国本土的高跟鞋)

现代的高跟鞋,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明的。因为他的个子比较矮小,为了面子而产生了这样的灵感。不过,喜欢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后宫佳丽们脚上穿着的高底鞋并不陌生,这样说起来,高跟鞋在开始也不能算是西方传入,古人也早就开始在这方面动脑筋了。

说起古代高跟鞋的诞生,还是要从小脚说起。古人欣赏“三寸金莲”,到了宋代,女人的金莲小脚已经和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茶并称为天下之奇了。再到后来的元明清,甚至于不裹脚的女性,都被视作“抬不起头”的奇耻大辱。

裹脚之风的尤为盛行,还只是限于汉族女子。等到满清入关了,满族妇女才发现小脚女人是那么的“讨人喜欢”。可是,这些满族女子没有裹脚啊,而且现裹也来不及了。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方面是天然的大脚,另一方面又是心里明镜儿一般知道的“小脚才美”。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藏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比较聪明的满族女子便发明了一种高底鞋,这样,一双大脚就可以躲在裙子里,不会轻易显现出来了。而且,走起路来,亭亭玉立的,也和小脚一样,摇摇摆摆的煞是好看。毕竟,不会有人掀起裙子看你的脚有多大吧。

此外,满族女子的高底鞋,还有另外一个“起源说”。据说,满族很早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过去满族女子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并且逐渐成为了一款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不管是哪种解释更符合实际,反正满族女子在衣着旗装时会搭配这种陡然高起来的“寸底鞋”。此外,还有一种更高的“高底鞋”。这种鞋的鞋底中间高出数寸,中间微细,下端作方形,名为“高底鞋”,鞋底中间的木底高跟一般有 5 10 厘米高,有的达 14 16 厘米,最高的可达 25 厘米。简直就是“小高跷”了,真要穿起来,实在是考验功夫。

高底鞋根据不同的“设计”,木跟的底平面会有不同的形状,所以又有了“马蹄底”或“花盆底”之分,这样的鞋子,更看重“工艺性”,除鞋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经常用刺绣或串珠来装饰木跟不着地的部分。有的在鞋尖处还用丝线编成的穗子来装饰,长可及地。

有一个好处在于,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是很坚固的,常常是因为时间较长,鞋面被穿破了,而鞋底还能保持完好无损,可以循环再利用一次。高底旗鞋一般都是 13 14 岁以上的贵族青年女子穿着,就像前面说的,走起路来十分好看。不过,这么高难的走法,估计上了岁数,就是有这个心,怕也没这个力了。 Zi48+/Sb/C81ErZpzB9zLB3WX3HzKBNa71KfmVyskvKZy/gdO6KHdVXqpAmOkt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