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失控: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感性战胜理性的恶果

《儒林外史》讲述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已经脍炙人口,耳熟能详。老儒生范进屡试不第,生活贫苦潦倒,遭到岳父胡屠户的嘲笑和轻视。忽有一日时来运转,中了举人,报喜人前来报喜,范进竟然高兴得昏厥过去,醒来后又一时痰迷心窍,发了失心疯。还是胡屠户斗胆打了他一巴掌,才让他吐出了浓痰,恢复了理智。这种顷刻之间的情绪爆发,就叫做情绪失控。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中举后的范进从穷酸儒生变成范老爷,当然不希望当众丢丑。而瞬间的情绪失控打败了理性,让他短时间内迷失了自我,身不由己地手舞足蹈,不仅让亲人们为他担心,也成了众人围观的笑料。每一次情绪失控,都可能给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仅普通人如此,很多名人也无法避免情绪失控的负面影响。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却不肯将日记交给妻子,并把最后十年的日记存入了银行。因为日记,他与妻子之间发生了矛盾,并且越来越深。终于,一场激烈的争吵过后,作家决定离家出走。1910年10月底,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悄悄乘火车离开了家。然而,他习惯了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不能适应离开家后的种种不便。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寒冷的天气让年迈体弱的他很快开始发高烧。七天后,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坛巨匠病逝在一个荒凉的小站,为自己的情绪失控付出了惨痛且无法挽回的代价。

科学研究证明,情绪失控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掌管思考的大脑皮层根本来不及观察,行动就已经发生了。事后,人们往往记不起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更不用说分析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了。

情绪失控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经常发生。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面:顾客在餐馆里只因为上菜速度太慢,可能就会对着服务生或者经理大发雷霆,发誓再也不来这家餐馆;乘客在出租车上只因为堵车,可能就会对司机发火,责怪司机没有选择正确的路线;夫妻之间可能只因为晚饭后谁来洗碗,或者谁先用洗手间,就大吵一架。事后想想,很多当事人甚至记不清楚自己发火的原因,然而情绪失控的后果已经无法挽回了。

南非足球惨案

处在群体中的人很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体育比赛的观众由于比赛的紧张激烈,更容易气血上涌,在整体气氛的影响下,造成的负面结果往往会更加严重。

2001年4月,南非乔吉拉德内斯堡市发生了一起足球惨案,将近50名球迷被踩踏而死。这是南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体育惨案。这起惨案的导火索,是球迷情绪失控引发了秩序混乱。

这场比赛由奥兰多海盗队主场迎战劲敌凯泽尔酋长队。这两支球队是当年的夺冠热门,在联赛积分榜上交替领先。因此,这场比赛对双方都至关重要。两支球队的球迷此前也为了比赛的胜负大打口水仗,争执不休。

比赛当天,组织者已经卖出了12万张门票,而赛场的最大容量只有7万人。混乱的票务状况为这起惨案埋下了伏笔。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赛场已经座无虚席,但球迷们仍然从四面八方涌来。警察一看大事不妙,也不管球迷们到底有没有门票,直接把入口处的大铁门锁上了。然而,手持门票的球迷依然在寻找入场机会,没有门票的球迷也不愿意离开,入口处的球迷有增无减。

在十多万球迷的呐喊声中,比赛开始。虽然是客场作战,但酋长队士气高涨,并先进一球。主场队球迷开始做出过激的举动,有人向球场里扔杂物,有人拿座椅出气。在全场暴力氛围中,海盗队加强攻势,成功扳回一球。

主队进球的消息通过扩音器传到体育场外,场外的球迷瞬间沸腾了,他们拼命向赛场的各个入口涌去,一起向大铁门发起冲击。其中,西看台入口处有几万名球迷,他们像发了疯一样,合力挤向铁门。有人甚至爬上了铁门,准备跳进赛场。警察试图维持秩序,但面对如此庞大而疯狂的人群,任何举动都是徒劳的。万般无奈之下,警察施放了催泪弹。就在这时,铁门被挤倒,冲在最前面的球迷倒在了铁门上。后边的人想收住脚步,但身不由己,只能踩着倒下的人,随着人潮涌向赛场。

幸好,警方及时采取了行动。赛场的广播员接到通知后,通过扩音器宣布比赛取消,择日再战。同时,要求球迷们不要乱动,要听从警察指挥,有秩序地离开赛场。

偌大的球场很快变成了伤员救治区。救护人员赶到后,立刻动用一切手段迅速营救受伤人员。全场球迷被惨案惊呆了,全都停下来配合警察的行动。即便如此,仍有近50名球迷被踩死,100多人受伤。最小的死者只有12岁。

这起惨案震惊了世界足坛。南非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心惊胆战的画面。悲伤像铁幕一般,一下子笼罩了南非。尽管很多部门需要对这起惨案负责,但球迷们在主队进球时瞬间失控的情绪也是酿成惨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情绪也会决口

人的情绪就像奔腾咆哮的河水,需要依靠两边的堤岸予以辖制。河水时时冲击着堤岸,一旦决口,河水便会怒吼着奔腾而下,一发不可收拾。只有加固堤岸,管控情绪,防止河水决口,才能避免危害,保证将河水的益处发挥到极致。

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从生理上说,应激反应是人们难以避免的;从心理上讲,极度的压抑、不合理的宣泄、一时的冲动等,都可以让人瞬间失去理智。而生活经历、既往病史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瞬间变成一个双眼充满血丝的暴徒。

医学调查显示,人的情绪与气候也有密切关系。情绪会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产生波动。医学专家认为,夏季空气稀薄,人容易疲劳而情绪低落,过高的温度又会让人兴奋。如果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人体情绪波动的幅度就会比较大,容易有反常的情绪表现。而如果气温低于30℃、日照超过12小时,人体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

人处在不同年龄段时,情绪的波动状况也不一样。青少年往往容易冲动,做出“冲昏头”的举动。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让900多名10~13岁的青少年作出一个选择:要么立刻拿走700美元奖金,要么一年后领走1000美元。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们喜欢立刻拿走奖励,而不是一年后拿走更多的奖金。科学家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大脑中负责寻求感觉体验的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这个系统在10~16岁时最为活跃,所以兴奋和刺激经常让青少年丧失理智。

补充心理营养

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心理也同样如此。如果缺乏心理营养,情绪失控就在所难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

首先最重要的营养素是爱,爱会陪伴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便增加了朋友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与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人到中年,亲朋好友、子女之爱会鼓励人不断进取。到了晚年,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则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人生目标。爱也意味着责任。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能够极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人处世时尽力以理性为出发点,就不容易为多变的情绪所困扰。

其次,找到疏导情绪的合理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良情绪需要疏导,而不是封堵。心理负担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会逐渐淤积成心理障碍。适当而合理的宣泄则可吹散笼罩心头的阴霾,让理性的阳光照亮心头的每一个角落。

再次,树立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信念与理想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能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并能防止人们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无限制地放大心理盲点,进入误区。

最后,别忘了加固自己的心理堤坝。心理学研究认为,在遇到危险、困难、痛苦等应激问题的时候,人类本能的反应是战斗或逃跑。面对羞辱,是躲避还是回击,通常取决于当事人一贯的行为准则。如果当事人能时时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并且考虑冲动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或给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应激行为的发生。 F8Gx+dmTUUfZkzVccTTu3AdTO59UL3rI66k7nZOJAPHL4Tm6HOTylmXw0nEtE8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