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利用情感武器,让面试顺利通过

面试是求职的必经之路,应聘者能否在短暂的面试时间内,让考官对你产生好感,这是面试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有一些面试技巧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对考官的选择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一家外资企业招聘职员,大学毕业生柯有强前去面试。

很多人被刷了下来,听人说,考官是从部队里下来的,对应聘的人就像对他的士兵,可凶啦。

柯有强走进面试厅,正面坐着一位军人模样的考官,一张严肃的脸,没有一丝笑意,叫人不免紧张。

柯有强早就胸有成竹,他调整一下情绪,主动迎上去与他握手,说道:“您看上去不像经理,倒像个军人,因为我爸爸就是一名军人,军人的气质我最熟悉啦。”

他的这句话刚出口,对方脸上马上露出笑容,说:“我刚从部队退伍,做经理没多久。”

接下来的交流轻松多了,考官跟他聊了很多,柯有强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如果你首先表明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让对方觉得你与他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从而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意与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柯有强一句话就能让考官对他笑脸相迎?原来,这句话能产生奇效的原因就在于,当兵的人对自己的军旅经历通常倍感自豪,也十分珍视。柯有强赞赏的口吻无疑拨动了考官的心弦;说“我爸爸就是一名军人”,更是拉近了自己和考官的距离,所以考官对他像遇到战友那样感到激动和亲切,自然会采取相应的友好态度。

因为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某种情结,比如母校情结,初恋情结等,人们会非常珍惜这些情结。所以,从对方的情结入手,就容易打开对方的心扉,办事就容易多了。

初入职场,在应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抓住考官的这种心理,这样,更容易让考官接纳你。

某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秘和法律人才,人事处长亲自主持面试。

刘爽是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专业不对口,但他还是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

那么,究竟能有什么办法赢得这场面试呢?刘爽开始动脑筋了。他了解到,这位人事处长出生在山区,当过民办教师,后来自学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机关工作。巧合的是,自己的经历和这位处长十分相似。

在面试现场,大多数考生只是谈自己的能力和取得的各种荣誉,但这些都没有引起处长的兴趣。从处长的表情看,应聘的人当中应该没有他中意的。

轮到刘爽面试时,处长说:“你先说说自己吧,不清楚的地方我再问你。”

刘爽道:“我说说我的人生经历吧,我 2000 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虽然只是一名收入微薄的乡村教师,但我还是一心一意地教孩子。在努力工作之余,我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学历。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开始考研。”

这时,一直侧目倾听的处长把目光投向刘爽,在不经意中点着头。

刘爽继续说:“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乡下信息闭塞,学习条件差,要想考研,难度有多大。但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夜以继日地攻读,每天几乎只睡三四小时,凭借努力,我以很好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

“公务员特别需要这种毅力和吃苦精神,这是很重要的素质。不过,你的专业与我们不太对口。”处长用带有遗憾的口吻说。

刘爽说:“我觉得作为秘书,专业并不是最大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我有没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但我的经历表明,我具有接受新事物、不断进取的个性特点。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份工作。”

处长点了点头。

两周后,刘爽接到了录用通知书。事后,处长告诉他:“你的经历陈述使我看到了自己,促使我下了录用你的决心。”

不难看出,刘爽在面试陈述中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体现了自身较高的情商水平。他善于寻找自己和处长的共同点,充分利用处长的心理,以自己的经历去拨动处长的心弦,成功地勾起对方的回忆,从而形成心灵共鸣,促使对方选择了他。

在面试中,任何能靠拢考官内心世界的言行,都可能成为打开对方心灵的通道,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所以,面试时,除了要在自己身上下工夫以外,还可以了解考官的脾气、个性等,试着打“情感”牌,或许你会很顺利地通过面试。

那么,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如何才能打好“情感”牌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增加人际交往的吸引力,因此,那些有着相似经历和相似想法的人,往往容易相互吸引。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人的这一心理特征,找到自己与交往对象的某个“关联点”,比如,相近的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甚至是相似的生长环境等,这些“关联点”或许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cV+XEHCACo5wU3T5ztkQ0IGj4vqsR5Vn0PFbF2m2x21Nbbu/PK1MGD77Gmua1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