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按揉胆经穴位巧治小病】

阳陵泉穴——防治胆囊炎、胆石症

阳陵泉穴在小腿的外侧,具体位置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它是胆经合穴,也是胆经气血最旺盛之处,与胆的联系最密切。有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往往在这个穴位或这个穴位下一寸位置的奇穴(胆囊穴)处,有压痛(按压疼痛)或结节(皮肤下的小硬疙瘩)等异常反应。

研究表明,针刺阳陵泉穴可以使胆囊的收缩加强,胆管运动和排空能力增强,胆汁的流量明显增多。按揉穴位可以起到与针刺相似的效果,所以每天按揉阳陵泉穴,加按胆囊穴,可疏利肝胆之气,起到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作用。

阳陵泉穴也叫做“筋之会穴”,因为筋主持四肢和各个身体关节的运动,所以当身体的关节运动出现障碍时,比如偏瘫、膝关节炎、肩周炎、腕踝关节扭伤等,一定要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进机体的恢复。

光明穴——明亮眼睛,预防眼病

光明穴在腓骨前缘,外踝尖上五寸的位置。将外踝尖与腿窝横纹间分成 16 份,外踝尖上第五份,腓骨的前缘即是穴位的准确位置。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目”,眼睛与肝密切相关,而肝与胆是相表里的脏腑关系,所以胆经上的穴也可以治疗眼病。这种取穴方法也称“上病取下”。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这个穴的穴名正是来自于它的主治作用——可以使人眼睛明亮,恢复光明,才叫做光明穴。所以经常按揉光明穴,可使眼睛明亮,还可防治青少年近视,消除中年人的眼疲劳,预防干眼病和老年白内障等疾病。

风池穴——清脑明目,防治头痛

风池穴在脑后,用大拇指与食指沿着后颈部的两条大筋(两侧斜方肌)外侧缘的凹陷向上推,当推至凹陷的上端,与后脑勺(枕外粗隆)下缘相齐平的位置便是风池穴,是风邪容易侵袭的地方。因此,冬天要戴围巾保护颈部。

风池穴是疏散头部风邪的要穴,可以辅助治疗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窦炎、耳鸣等,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头痛,平时按揉风池穴可以清头明目,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可以用两手拇指的指腹(手指肚)在两侧风池穴同时按揉。 mUU9xbFm0bu/oePjHKN1lPlRRhBWY7q8zV4ZiUjw0ba5lnCuAC7WNRRaCo+hbO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