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安抚人心有妙招

秦穆公承担罪责——勇于揽过,敢于担当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 628 ),秦国派到郑国的奸细逢孙、扬孙等人暗地里派人回国,给秦穆公带来了消息:“郑国人信任我们,将都城北门的钥匙交由我们掌管,这可是我国用兵的大好时机。恳请国君立刻派一支军队袭击郑国,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的话,一定能够一举攻下郑国。”接到探子的密报,秦穆公心里十分高兴,当即决定立刻发兵偷袭郑国。老臣蹇叔劝道:“秦郑两国相距遥远,劳师远征,将士们到时候必然会精疲力竭。郑国以逸待劳,自然会占据上风。再说,大军行进千里,如此大规模的行动,郑国又怎么会得不到消息呢?到时候其他诸侯国对此也不会作壁上观的。一旦我军兵败,不但会遭到国内民众的指责,也会引来其他诸侯国对我们秦国的鄙视。还请国君三思,收回出兵的成命。”另一个老臣百里奚也站出来反对此次出兵。但是,求胜心切的秦穆公对此却不以为然,坚持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率兵攻打郑国。无可奈何的蹇叔对孟明视叹息道:“我恐怕只能看到大军出发,却再也看不到你们的归来了。”

次年二月,秦军经过千里跋涉,刚刚走到滑国,就得到郑国已经知道秦军来袭、做好了防备的消息,泰军只得中途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顺道灭亡滑国后就收兵回国了。

这时,与秦国比邻而居的另一大强国——晋国正值国丧期间,国君晋文公去世后还没来得及安葬,就传来了依附于晋国的滑国被秦军所灭的消息。面对秦国对晋国的霸主地位的公然挑战,刚刚即位的晋襄公勃然大怒:“秦国欺负孤刚刚丧父,公然在国丧期间灭我滑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晋襄公率领大军亲自出征,准备截击归国途中的秦军,并遣使联络姜戎,配合晋军作战。晋军预先在秦军归国的必经之路崤山上设下埋伏,归心似箭的秦军一踏进崤山,就遭到了晋军的猛烈攻击,秦军将士死伤无数,晋军还俘虏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统兵大将。

这次战争晋襄公大胜而归,他的母亲文赢乃是秦穆公的女儿,她不愿意看到晋国由于此战而和秦国结下仇恨,于是,便私下里劝说晋襄公道:“秦晋两国的国君原本是亲戚,向来都相亲相助。两国当前之所以会兵戎相见,全都是因为孟明视这帮武夫为了给自己制造立功受赏的机会而导致的,这并非两国国君的本意。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将秦国的这三位大将杀害,恐怕两国的仇怨将会越来越深。依我来看,倒不如将他们放回秦国,让秦国国君自己去处罚他们吧!”晋襄公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就释放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

得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被释放回国的消息,秦国一些大臣纷纷对秦穆公说:“这次我军大败,全都是因为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指挥不当,应该将他们杀掉以向国人谢罪。”秦穆公叹气道:“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孤的贪心才导致这次失败的啊,孤又岂能让孟明视等人为孤顶罪?”

为了给战死的将士们服丧,秦穆公穿上素服,并亲自到城外迎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的归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见到秦穆公竟然亲自出迎自己这败军之将,都感到十分意外,连忙跪在地上向秦穆公请罪道:“末将无能,以致这次出兵丧师辱国,恳请国君重重治臣之罪。”看到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面容憔悴的样子,秦穆公十分伤心,他哭着说道:“孤如今真是悔恨当初不听百里奚、蹇叔的话,害了出征的众将士。丧师辱国,全都怪孤一人,与你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希望你们今后秣马厉兵,加紧训练,有朝一日为死难的将士们报仇雪恨。”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被秦穆公的这一番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们日夜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报仇雪恨。

秦穆公三十五年(前 625 ),孟明视请求秦穆公允许他发兵去报崤山惨败之仇,秦穆公答应了他的请求。孟明视等三位将领率将士攻入晋国,却没料到晋襄公对他们的攻袭早就做好了准备,孟明视再次打了败仗。回到秦国,秦穆公依然没有治他的罪,但是孟明视自己对此却感到十分愧疚,就将自己的财产和俸禄全都拿出来,送给死难将士的家属以示慰问。自己则和士兵们一起过艰苦的日子,每天和士兵们一起刻苦训练,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报仇雪耻。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 624 ),孟明视做好了一切准备,再次率兵攻打晋国,将士们憋了几年的怨气和仇恨,全在这时候迸发出来,没花费几天的工夫,秦军就大败晋军,一连攻克晋国的多座城池。这下晋襄公可着了急,严令部下只许守城,不得和秦军交战。

秦穆公看到晋国被自己的军队打怕了,不敢出来应战,至此崤山惨败的耻辱终于得以洗刷。为了告慰阵亡将士的灵魂,秦穆公亲自率领大军抵达崤山,将四年前在此阵亡的死难将士遗骸收殓起来,将他们进行隆重的安葬,他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一番,这才班师回国。秦国周边的各个小国和众多西戎部落,听说秦国将中原霸主晋国打败的消息后,都纷纷地向秦国进贡,从此,秦国成为西戎霸主。

谋略智慧

现实生活中,当出现失误的时候,作为领导者,该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呢?秦穆公主动承担罪责的故事便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秦穆公不听大臣的劝告,执意劳师远征,落得个丧师辱国的下场。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将战败归罪于将领身上,而是敢于在国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独自承担了战败的责任。他的这种态度,不但安抚了秦国将领,也感动了秦国上下,从此,将士们更加发奋,终于迎来了洗雪国耻的那一天。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要诚于推功,还要勇于揽过,这样才能安抚众人,从而吸引更多的才俊之士心甘情愿和自己共同攀登事业的顶峰。

刘邦巧安民心——约法三章,以安民心

刘邦的军队先攻入关中,目标直指咸阳,以期给垂死的秦王朝致命的一击。

正当刘邦带领楚军到达霸上,离咸阳还有数十里远的时候,秦王朝的宫廷内部就已经发生了变乱。秦王子婴杀死了大奸臣赵高,带着皇帝的玉玺符节,投降了刘邦,秦朝到此寿终正寝。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算起,秦朝仅存有短暂的十五年。

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之后,刘邦手下的许多人向刘邦提议将他杀掉。刘邦听了大家的提议,便说道:“当初楚怀王之所以会选择由我另率一路楚军,从西方进攻关中,就是因为他认为我和其他将领有所不同,他认为我处世宽大、待人温和,善于抚慰民心。况且如今是秦王子婴主动向我们投降,如果将他杀害,这是最不义的一件事。”于是,刘邦将子婴交给属下看管,然后率军进入咸阳城。

咸阳乃是天下第一大城,秦朝搜刮的民脂民膏几乎都藏在这个地方。看到阿房宫的富丽堂皇,以及后宫上千嫔妃佳丽,刘邦一入秦朝皇宫,就再也不舍得出来了。但这时候,樊哙和张良却十分理智地劝阻刘邦,说不应该贪恋财物与美色,不然,与秦朝皇帝又有什么差别,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安抚民心。于是,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封闭秦国的珍宝财物和府库宫殿,把军队带回霸上驻扎。之后,刘邦又召集关中的老百姓,宣布说:“秦朝的律法十分严苛,老百姓说句秦朝坏话就要面临灭族之灾,私下里交谈就要被处以极刑。根据楚怀王所下的约定,先入关中的人将称王,所以将来我刘邦就要成为关中王了。现在,我在此宣布:杀人者要处以死罪,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了这三条法令之外,秦朝的其余旧法全部作废,老百姓和以前一样正常平安地生活,其他不需要再担心什么了。”

◆咸阳宫银盘
战国时的六国之器,后来为秦国所得,就在其口沿背面补刻了“卅三年”等秦篆铭文,用于咸阳宫。汉王刘邦攻入咸阳后,此盘即归入西汉宫廷。

老百姓听到刘邦所下的旨令,无不感激佩服刘邦的宽仁。刘邦还派人随同秦朝的官吏到其他乡县传达他的指示,老百姓听到之后都很高兴,争相拿出自己家的牛羊肉以及酒食犒劳军士。可是,刘邦却拒不接受,他说:“军中的食粮还很足,我不想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老百姓听了刘邦的话,心中对他更加感激了,生怕到时候如此宽厚仁慈的人不能当他们的王。就这样,刘邦赢得了关中老百姓的支持,这对他日后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帮助。

谋略智慧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更替往往会让其他人的内心感到忐忑不安,因此,一个新的领导者要想获得他人的广泛支持,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安抚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接受谋臣的提醒和建议,不让自己迷失在金钱物欲之中,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他入关中约法三章,一方面维护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向关中老百姓展现了自己的宽厚仁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宽厚仁慈的领导者的形象。这种做法使他轻易地获得了民心,同时,也获得了最后胜利的基础。不能不说,刘邦的这一招,确实是安抚民心的绝招。

望梅止渴——积极暗示,激发动力

东汉末年,曹操驱军攻打张绣。此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似一团火挂在头顶。加上日夜行军,鞍马劳顿,行至一片荒山峡谷时,众将士已多数体力不支。更糟糕的是:方圆十里,未找到一滴水源,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可谓上有烈日烘烤,下有地气热蒸。不断有士兵倒了下去,有的中暑而死;有的长期缺水而死;余下的士兵也口唇干裂、头晕眼花,喉咙像着了火似的难受。眼看士气受挫,曹操心急如焚,这样下去,这些余下的士兵怕是未战死,就已先渴死在这荒谷里了。

曹操愁眉不展,又暂时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便策马奔向前面的高冈上,举目远眺,希望老天有眼,能让他找到水源,拯救这一军将士。可这荒山野岭,放眼之处,土地全都龟裂的不成样子了,别说水源,就连半点绿色的影子都见不到。再看自己的士兵,东倒西歪,口渴难耐,体力就快不支了。

作为一军统帅,曹操不能解决这恶劣环境带来的燃眉之急,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他左思右想,既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想办法激励士兵的士气,使士兵顺利地走出这片荒山。他望着远方半晌,灵机一动,突然生出一计。

只见他抽出大旗,站在山冈上不断挥舞,然后指向前方兴奋地大喊:“前面不远就有一片梅林,树上结满了梅子,大家忍耐一下,马上就可以吃到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了!”

人在绝处,其求生意志是不可低估的。此时,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士兵们听说前方不远就有梅子可吃,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大颗大颗的梅子来,很多士兵嘴中溢出了口水,仿佛真的吃到了又大又酸的梅子一样,精神都振作了起来,跟随曹操,一鼓作气向前方赶去,终于走到了有水源的地方。

谋略智慧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巧妙地利用心理暗示,通过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使得兵士们成功地走出了干旱地区。曹操的这种策略同样也可以用于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需要共同协作完成一项任务时,作为组织者,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来鼓励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协力前进。因为一个人只有对前景充满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发动力,引发其努力拼搏、奋斗,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洪秀全鼓舞士气——运用信仰的力量,化腐朽为神奇

清朝咸丰年间,洪秀全、杨秀清率领拜上帝教信徒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公开树起了“驱除鞑虏、推翻清朝残暴统治”的大旗。太平军自广西攻入湖南境内,一路上攻城略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后来只有湖南省城长沙久攻不下,在此,太平军遭受重大创伤,就连西王萧朝贵都在指挥攻城的时候壮烈牺牲,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摆脱当前的不利局面,天王洪秀全赶忙找来东王杨秀清商议对策。杨秀清思索了很久,方才缓缓说道:“我军攻打长沙遭受巨大损失,当务之急是重新振作士气。当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从云南起兵反抗清朝,与清妖在湖南鏖战多年,还在此登基称帝,我们不妨借此做做文章。”说罢,走到洪秀全身边,对他耳语了一番。洪秀全边听边点头,听了杨秀清的话,他一直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第二天,在全体太平军将领参加的会议上,洪秀全举着一颗印玺对众将领高声说道:“昨天晚上,东王杨秀清的亲兵在长沙城外药王庙的神座下发现了这颗印玺,这颗印玺看上去倒像是个珍贵的古物,真是难得。”众将领纷纷上前仔细观看,发现这块印玺用玉做成,四寸见方,上有五龙交错,上边刻着“天地齐寿,日月同辉”八个篆字,确实是罕见之物,不由得啧啧称奇。

这时候,杨秀清激动地站起来说:“昨天晚上我们连夜请饱学之士考证,确定这颗印玺就是失传已久的前明传国玉玺。这颗玉玺是当时一心想做皇帝的吴三桂从明朝宫廷里偷偷带出来的,康熙十二年( 1673 ),吴三桂起兵反清,从云南一路打到湖南,占领长沙,准备称帝。后来由于战事不利,吴三桂被逼无奈,只得撤回到衡州,匆忙之中,便将这颗玉玺藏在药王庙神座底下。”说到这儿,杨秀清看了看众位将领,忽然话锋一转,大声喊道:“传国玉玺现身此处,必定是天父天兄将它赐给了我们,这就说明,当今只有天王陛下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众将领听到杨秀清的这番话,纷纷跪倒在地,在洪秀全脚下齐声欢呼,感谢天父天兄把真命天子赐给太平天国。没过多久,这一喜讯就在太平军将士中间传播开来,大家听说这一消息之后,群情激昂,斗志高涨,决心跟随天王战斗到底,誓死消灭清军。

谋略智慧

洪秀全和杨秀清为了鼓舞太平军将士,不惜伪造传国玉玺以鼓舞士气。可见,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聪明的领导者知道如何运用信仰的力量,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通过精神的力量,让整个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当团队中的其他人陷入情绪的低谷期时,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应该让他的下属相信,他正在做的事情的正确性;让他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让他们相信没有永远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 5JSBB6Rmlu3Wh2wSaTm99EpXbicKKTLZvaSOM0q501JXkFXgSpMF0ctxuf41ps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