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攻心为上

鸿门宴——巧用“攻心”,解除危难

公元前 206 年,楚汉之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项羽率领着大军来到了函谷关,而刘邦却下令,让守军紧闭大门,不许诸侯军队入关。项羽听说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城,心里十分气愤,而刘邦的部下曹无伤正好在此时来到楚营,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项羽更是急火攻心,一心想要与刘邦一决雌雄。

在项羽的督促之下,英布开始攻打函谷关,于同年十二月破关而入。项羽的军队直接挺进到新丰、鸿门一带,打算和刘邦来一次正面对决。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的谋臣张良曾经是多年的老友,他看到这个局面,便连夜来到刘邦的军营,悄悄和张良会面。项伯不仅将项羽即将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还劝他跟自己赶紧逃跑。可是张良却说:“沛公现在虽然已经入关,可是身处危难之中,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这不符合道义,我必须要向他辞行。”

张良赶到刘邦的营帐之中,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大惊失色,慌忙问:“这可如何是好?”张良问:“现在我们的军队实力和项羽相比如何?”刘邦想了想,颓然地说:“我军不能和楚军相抗衡,该怎么办呢?”

张良并没有慌张,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去除项羽对刘邦的不满和疑虑。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有内应,项伯正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于是他建议刘邦:“现在,您可以抓紧机会告诉项伯自己不敢和楚王对抗,让他将这个意思传达给项羽。”

刘邦听了,连连点头,让张良将项伯请入帐中,以兄长的礼仪来对待他,不仅亲自为他举杯祝酒,还与项伯结成了儿女亲家。酒酣耳热之际,刘邦做出一副非常委屈的样子对他说:“自从我入关之后,遵守约定,秋毫不犯,所有的吏民都造册入籍,府库财产我也是严加封存,都是为了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前我派遣大军驻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窜入。现在我守在这儿,日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会造反呢?所以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绝不会背弃将军。”

这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让项伯信以为真。他对刘邦说:“既然这样,明天你当面向楚王谢罪吧,我会为你做好一切准备的!”

当天晚上,项伯赶回鸿门,将刘邦对自己所说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对他百般劝告,让他接受刘邦的道歉,使原本剑拔弩张的局面有所缓和。

亲自去一趟鸿门向项羽谢罪,已经成为唯一的选择。刘邦虽然知道这一次危机四伏,但又不能不去。张良为他分析了项羽的个性,认为必须要深入虎穴,否则就不能渡过这一次难关。他许诺道:“我会跟在沛公左右,随时保护您的安全。”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和几百名随从来到了楚营。一看见项羽,刘邦就热情地跑上去说:“臣与将军一起推翻了秦朝,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我能入关破秦完全是侥幸,所以一直在等待将军的到来。但谁料会有小人向将军进谗言,离间我们之间的关系,让将军与我结怨。”

项羽看到刘邦带了这么一点儿人来见自己,而且又露出一副非常谦恭的样子,心中便有妇人之仁,脱口就说:“这都是因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挑拨,不然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

刘邦已经掌握了项羽的心理,于是不断占据主动的位置。而项羽也知道刘邦按照约定,虽然先入关了,却没有非分的作为,反而显得自己现在有违约的嫌疑,因此感到心中理亏,言辞也就自然畏缩起来。

两个人摆起酒筵,项羽的谋臣范增在一旁陪侍,他不断示意项羽,又举起手中的玉玦暗示,让他赶紧下定决心杀死刘邦。可是项羽却一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见此情形,范增便起身来到帐外,叫来勇士项庄,让他假装舞剑助兴,借机杀掉刘邦。当项庄开始舞剑的时候,项伯却发现了他的意图,于是也拔剑对舞,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刘邦。

宴席之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张良感到很不安,于是起身出帐,告诉帐外的樊哙赶紧护驾。樊哙一听刘邦有难,便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项羽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大有万夫不当之勇。项羽看到这个忽然闯入的勇士,不禁被吓了一跳,忙问:“这是谁?”张良回答说:“这是沛公的随从,名字叫做樊哙。”项羽看到樊哙气度不凡,便赞赏道:“是一条好汉,快赐给他一杯酒!”

左右的侍从为樊哙送上一大杯酒,樊哙举杯一饮而尽。喝完酒,樊哙大声地说:“我连死都不怕,更何况是一杯酒呢?”说完,他厉声陈述了战斗之中刘邦的劳苦功高以及对项羽的忠义行为,斥责项羽不该对刘邦有疑心。

樊哙慷慨激昂的陈词让大家都不敢吭声,而项羽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让左右为樊哙准备了座位,请他入席。

过了一会儿,刘邦感觉到酒席之上的气氛似乎开始轻松起来,便假装要上厕所溜出了军帐。樊哙和张良也跟着刘邦溜了出来,三个人悄悄商量了一番,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紧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残局。

刘邦知道情势危急,所以不敢乘坐车骑,只让樊哙等四名大将保护自己,轻骑简从,经骊山、过芷阳,抄近路不辞而别。张良估算着刘邦已经安全离开了,便走过去对项羽说:“沛公不胜酒力,已经有些醉了,所以不能亲自向楚王辞行,让我代为致歉。沛公让我将这一对白璧送给楚王,这一对玉斗送给范增将军。”

项羽发现刘邦已经溜走了,于是收下那对白璧。而范增眼睁睁看着一个杀死刘邦的好机会溜走了,气愤地将玉斗摔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得粉碎。他愤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必将成为他的阶下囚!”

谋略智慧

古往今来,军事家都认为战斗之中“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所有的战略之中,攻心都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能够掌握这部分的战略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在这一次生死攸关的战斗之中,虽然不见硝烟刀光,但暗里却是你死我活的搏斗。张良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攻心”,不仅帮助刘邦脱离了虎口,而且还让项羽的军队出现了内部矛盾,君臣相争必然是未来的祸根。鸿门宴上的攻心妙计也成为千百年来首屈一指的经典案例。

刘邦辱骂激曹咎——巧用愤怒,妙计取胜

公元前 203 年,正是楚汉相争之时。这一年,楚霸王项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了成皋,开始向东进发。但此举恰恰中了汉王刘邦之计,因为他正想着“夺取成皋,巩固正面战场,牵制楚军西进”。

十月,萧瑟的秋风之中,楚霸王刚离开不久,成皋就被围困了。刘邦率领着数万大军,将这座小城严密地包围了起来。只见城外到处都是刘邦的将士,战马的嘶鸣伴随着秋风不断传入成皋城中。汉军刀锋闪烁,而楚军则不为所动,任凭汉军在城下不断叫骂,就是不肯开门迎战。

驻守成皋的楚将名叫曹咎,他看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如此悬殊,便采取了关门政策,希望可以等到援军到来之时再出城应战。城外人声鼎沸,城中却寂静异常,这种僵持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很多天。

眼看着战争没有进展,刘邦已经猜到了曹咎想要拖延。他召集了谋士,让他们赶紧想一个办法来撬开城门。其中一个谋士突发奇想地说:“不然我们派人去辱骂曹咎,让他在城里不得安生,只要激怒了他就可以打开城门了!”刘邦对此非常赞同,他说:“失去理智的人,可以做出任何事,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曹咎暴跳如雷。”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在空旷的战场上就出现了五六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军士兵。站在城楼上观察敌营的曹咎不知道这几个人来做什么,心里不免有一些疑惑。正当他想要弄个究竟的时候,城下的汉军士兵忽然就开始破口大骂,他们吼叫着:“曹咎小儿,你不敢出来打仗了吗?你这个胆小鬼,这点儿能耐怎么能担当大任?”听到这些话,曹咎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他刚想下城楼,却又听见汉军士兵骂道:“曹咎,你这个孬种,你就这点儿本事?做起缩头乌龟来倒是很能干!”

一阵阵不堪入耳的叫骂让曹咎忍无可忍,他大吼一声:“给我打开城门,迎战汉军!砍了这几个不长眼的奴才!”

成皋城中的谋士看到这些人无端叫骂,已经发现这是刘邦的计谋,便劝阻曹咎道:“大司马,楚王在出发之前,一再告诫您要守住成皋,他说过不管汉军怎么挑战,我们都不能迎战。在大王回来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拖住汉军。等到大王掉转马头,自然可以洗刷今天的屈辱。如果贸然行事,反而会中了汉军的奸计!”

这一番话让曹咎恢复了理智,他按捺住心头的怒火,快步走下城楼,只求一个耳根清净。

但是出乎曹咎意料的是,汉军并没有就此罢休,虽然第一天对曹咎的辱骂没有收到效果,但他们却似乎乐此不疲,每一天都会派人出来轮番辱骂。五六天过去了,汉军的骂声不绝于耳。不仅如此,他们骂战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充,从第一天的五六个人到后来已经有数十人同时叫骂了。听着那些越来越不堪入耳的辱骂声,曹咎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他大吼着说:“不管怎么样,老子都要出兵,教训一下刘邦这个小人,出了这口恶气!”

带领着一队士兵,曹咎怒气冲冲地打开了城门。可是这正是刘邦想要看到的结果,曹咎的大军刚刚准备渡过汜水,就被汉军强压了下来,迎头一番痛击,在水面上就让他们溃不成军。

看到眼前如此惨烈的失败局面,曹咎才翻然悔悟,想到自己轻易就中了刘邦的奸计,他羞愤交加,拔剑自杀。而长史司马欣也无处可逃,只好追随着曹咎的脚步在汜水河畔自杀了。

失去了守将的成皋,顿时变成了一座空城。当刘邦的军队到达的时候,城门大开,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攻克了。

谋略智慧

学习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是每一个人都必修的一门课程。所有人都知道愤怒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刘邦却让愤怒帮助自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通过巧妙地利用别人的愤怒,将一座城池轻松地归为己有。曹咎的失败之处,便是他的心理完全被刘邦掌控,只不过一顿言语就可以激发他的愤怒,失去了理智之后自然会跌入别人的圈套之中。精通谋略的军事家不仅钻研战术,而且还会有效利用别人的缺点,融入到自己的战术之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智慧让人不得不赞叹。

刘琨吹笳散敌军——洞悉心理,削弱敌志

西晋末年,北方匈奴贵族占据了整个中国北方的版图,让西晋王朝不得不陷入随时崩溃的局面之中。当时一些有志于北定中原的将领们,依然在坚持向北方宣战,希望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刘琨,生于官宦世家的他,不仅文采出众、相貌俊朗,而且还是与陆机、陆云齐名的“二十四友”。

永嘉二年( 308 ),因为感受到了刘琨等人的决心,晋怀帝派遣刘琨北上收复河山,同时还任命他担任了并州刺史、振威将军以及匈奴中郎将等职务。

并州当时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区域,其中包括了西河国、太远国、乐平国、雁门郡、新兴郡、上党郡。因为西晋朝廷势力的丧失,让这里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失落了。在北部,拓跋鲜卑占据着雁门郡、新兴郡;在西部,匈奴贵族盘踞在西河国。上一任并州刺史是司马腾,他放弃了晋阳,早已逃亡到冀州去了。所以并州的局势好像一盘散沙一样,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琨并没有任何迟疑,他招募了千余名壮士,率领他们朝着晋阳出发了。在多年战乱的洗礼之下,前往晋阳的道路早就已经被摧毁了,而且沿途盗贼横行,道路坎坷。刘琨带着自己的部属一路勇往直前,不断和盗贼、敌军战斗,终于来到了晋阳。

战火带来的摧毁力量是不可预计的,晋阳已经变得满目疮痍,全城的人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万户,而且大多数的房屋都已经倒塌毁坏,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尸体。眼看着这一片焦土,刘琨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悲凉来,他制订了计划,首先帮助城中的百姓将亲人的尸骨掩埋,修复房屋,让大家不至于流离失所。然后,刘琨又组织大家将城池再次加固,在他的协调之下,晋阳的城防体系也逐渐恢复了,那些原本逃难的流民也开始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投奔刘琨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时,匈奴贵族刘渊已经建立了新的王朝,取国号为汉,并自立为汉王。这位汉王的老巢距离晋阳只有三百多里,匈奴的铁骑如果想要攻打晋阳,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来到城下。这个处境非常危难,但刘琨却毫不畏惧,当刘渊的大儿子刘聪和大将军石勒率兵前来攻打晋阳的时候,他带着全城的百姓出来应战。

有一次,匈奴人又发动了几十万人的军队将小小的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刘琨查看了自己手下的将士和供给,发现士兵不足,粮草也非常匮乏。城中的百姓也看到了这一局面,都认为这一次是真的守不住晋阳了。可是刘琨却泰然自若地站在城头,观察着匈奴人的大营。他发现匈奴大军虽然浩浩荡荡,但是士气并不高昂,推测这些士兵不过是临时征召而来的,战斗力也不强,反而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绪。

当天晚上,寒风吹拂着晋阳城,而刘琨穿着一袭白衣来到了城楼之上。他站立风中,远望着月色下的匈奴大营。过了半晌,刘琨忽然发出一声长啸,仿佛胸中有无限的惆怅和悲伤。这一声传到了匈奴的大营之后,并没有引发骑兵的攻击,反而让众人也都感到了无限的悲凉之意,那些原本就士气不高的士兵也都开始叹息。

到了半夜时分,刘琨又一次走上城楼,这一次他手中多了一个胡笳。在寒风之中,刘琨吹奏起了这种匈奴人特有的乐器,用他们最熟知的音乐来向匈奴大军致意。这是一首哀婉且感人的匈奴思乡曲,那些厌战的士兵听到了家乡的曲子,一个个抱头痛哭,思乡情绪更加浓烈。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士兵们都还没有睡去,而刘琨又一次登上城楼,再一次吹奏着哀婉的曲调。这一次,匈奴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们不顾头领的呵斥,一个个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脱掉身上的盔甲,只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看到那些自行撤退的士兵,刘琨知道:晋阳的危机已经解除了。

谋略智慧

音乐不仅可以传达浪漫,更可以出现在铁血硝烟的战场之中,而且能够起到退敌于无形的作用,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这种难以想象的战术,是因为刘琨掌握了敌人的心理,巧妙地发动了心理战,通过多种手段来刺激和影响敌人,让他们随着音乐陷入到哀伤情绪之中,从而引爆了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的思乡、厌战情绪,彻底瓦解了敌人。通过引导对方的心理态势发展,促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从而削弱敌人的斗志,增加自己的信心,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实在是妙之又妙!

郭子仪单骑退敌——洞悉心理,巧妙退敌

在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戎马,屡建奇功,而他所有的功绩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他单骑退敌的故事了。

出身武举的郭子仪,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为唐王朝的稳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叫做仆固怀恩的将军,在安史之乱中建立了战功,却没有得到朝廷相应的赏赐。这让仆固怀恩非常不满,于是发动了叛乱,与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频繁联络,并谎称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了,号召这些部落联合起来反对唐朝的统治。

永泰元年( 765 ),回纥、吐蕃发动了几十万的大军,跟随着仆固怀恩朝着唐朝的都城长安进发了。可是到了半路上,仆固怀恩却因为急病一命呜呼。虽然主帅死了,但是回纥与吐蕃的军队却没有班师回朝的打算,他们一路向前,将唐军打得节节败退。眼看着这支大军就要到达长安北部的泾阳(今陕西泾阳),都城长安也受到了威胁。

唐代宗李豫看到这个局面顿时手足无措,朝臣们也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宦官鱼朝恩便劝李豫赶紧从长安逃出去,但朝臣们纷纷表示反对。有人提议:要想打退回纥、吐蕃大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郭子仪身上了。

郭子仪所在的部队正在泾阳,虽然他的手下并没有多少的兵力,可是早已号召将士们将工事都做得非常坚固。在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郭子仪并没有出战,而是让探子悄悄地侦察敌人的状况。

根据探子回报,回纥与吐蕃两支队伍联合起来,表面上非常和谐,但内里却是矛盾重重。他们来到这里本来是因为仆固怀恩的关系,但他已经死了,所以对接下来的方向便产生了争执。了解到这些,郭子仪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他打算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将其分化。而且这一次回纥领军的大将曾经与郭子仪一起战斗过,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有一些交情,所以他计划第一步就是将这个回纥将领先拉拢过来。

确认计划之后,郭子仪首先让部将李光瓒在夜里悄悄地潜入回纥的大营,与回纥都督药戈罗见上一面。李光瓒告诉药戈罗:“我是按照郭令公的指示前来与您会面,你们回纥与我们大唐原本是非常友好的关系,可是你为什么来攻打我们呢?”

听到这话,药戈罗面露疑问之色:“郭令公还活着?我听说他已经被小人给杀害了。”

李光瓒告诉药戈罗,泾阳就是郭子仪在驻守,可是药戈罗却不信他的话:“如果郭令公真的活着,那就让我见他一次,我才相信。”

回到唐营之后,李光瓒将这个消息汇报给郭子仪。听他说明了事情的始末之后,郭子仪沉吟半晌,决然地说:“既然是这样,那我就出去走一趟,也许可以将回纥的大军劝退。”

众人虽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是却又担心主帅亲自去敌营会有很大的危险。于是有人提出派遣五百个精兵跟随,保护郭子仪前去回纥大营。郭子仪一听便摇头说:“不行!只要有几个亲随陪我去就可以了,你们大可不必担心。”

郭子仪出门跨上战马,想要立刻前往回纥大营,可是他的长子郭晞却跑出来拦在马前说:“您是军队的主将,何必这么冒险呢?”郭子仪说:“现在敌人的军队实力远超我们,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们父子两个人不仅不能保护自己,连国家也都跟着要遭殃。这一次我前去谈判,若是可以取得成功,那将不费一兵一卒,也算是国家的幸运!”说完,他扬起马鞭一抽,朝着敌营疾驰而去。

出城之后,郭子仪与随从朝着回纥大营而来,回纥士兵们看到他,都纷纷喊道:“郭令公来了!”其他的士兵也都惊慌地朝军营中跑去,向主帅药戈罗汇报。听到郭子仪真的从天而降,将领们顿时大吃一惊,忙让士兵摆开阵势,拈弓搭箭,准备迎战。

郭子仪等人来到阵前,看到回纥兵马严阵以待,便摘下自己的头盔,卸掉了身上的盔甲,手中的武器也都丢在地上,然后拉紧缰绳缓缓地朝着回纥大营走过来。药戈罗等人看清楚郭子仪,诧异地大喊着:“真的是郭令公!”说着,大家都翻身下马,围住郭子仪跪拜在地。

郭子仪从马上跳下来,扶起药戈罗笑盈盈地说:“你们曾经帮助过大唐,为我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朝对你们也不薄,为什么要帮助小人来叛乱呢?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劝告你悬崖勒马。”

药戈罗非常抱歉地说:“郭令公万万不要这么说,我们都是被人给骗到了这里,以为皇帝和郭令公都已经为奸人所害。现在看到您站在这里,怎么还敢跟您打仗呢?”

郭子仪握着药戈罗的手说:“我们之间原本就是亲戚一样的关系,现在前来侵犯我们的领土,掠夺我们百姓的财物,真的是不应该。我决定要回击吐蕃,如果你可以帮助我打败吐蕃,一定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药戈罗忙点头说:“我一定将功补过,弥补自己的错误。”

在郭子仪和药戈罗谈话的时候,身旁的回纥士兵一边听着两位主帅的交谈,一边慢慢靠拢。郭子仪的随从们发现了他们的这一举动,纷纷围绕在郭子仪的身边,以防他们有不测的举动。但是郭子仪却轻松地挥挥手,让随从们散开去,他对药戈罗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开怀畅饮了!”药戈罗忙命人端上酒,郭子仪举杯将酒洒在地上,朗声道:“从现在起,我们两军订立盟誓,谁若违背了誓约,就让他死在阵地之上!”

药戈罗也跟着起誓,洒了酒,表示遵从郭子仪所订立的誓约。

郭子仪单骑走敌营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吐蕃军营之中,吐蕃的将领们听说郭子仪还活着,而且和回纥军订立了盟誓顿时开始紧张起来,经过一夜商讨,不等天亮,便急匆匆地带着军队撤走了。

谋略智慧

战争之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并不是两军人数的多少,在智慧面前,军事实力将会出现反转的局面。就像郭子仪单骑退敌一样,巧妙地发挥军事谋略,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郭子仪之所以敢于单骑走敌营,除了他勇敢果断的个性之外,还在于他掌握了敌人的心理,知道如何打乱对方的计划,所以才能够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迅速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 ydFoCqYdD1ECsmcI6nfhnOaMNCELTdFty/0lNAk28SgADqY/gaAjqrWgQSJeaI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